它們靠個人電腦上的工具起家,然後在移動網際網路轉型浪潮中逐漸掉隊。
成立 13 年的搜狗終於要上市了。
上週五,搜狗向美國證券交易所遞交招股書,計劃在紐交所上市募資 6 億美元,上市估值約 50 億美元。大概是目前微博的 1/5。
這對搜狗創始人王小川來說是個重要的節點。他曾經說過公司一天不上市,自己就一天不結婚。
上市不是終點,說過這話的企業家難以計數。而對搜狗來說,也確實不是終點。為了上市,搜狗說了一個類似百度的搜尋廣告加人工智慧的故事。
到 2016 年,流量成本上升,搜狗利潤下滑超過 40%。這還是在 38% 搜尋流量由投資方騰訊提供的前提下。
但這依然是一個象徵性的時刻,不只是對於常談上市的王小川,也是對於曾經那一代特殊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
360、迅雷、暴風、搜狗。它們誕生的時候門戶都已經上市,百度騰訊阿里巴巴三巨頭也已成形。
它們在 PC 時代的尾巴用軟體抓住千萬使用者,又很快面對痛苦的 PC 向手機轉型。它們錯過了納斯達克的網際網路泡沫,也沒等到創業風投崛起。它們靠體驗出眾的產品脫穎而出,又為了盈利成為捆綁軟體的代名詞。
搜狗是最後一個上市的。
2000 年代網際網路快速普及,工具軟體成了網際網路入口
2000 年初,三大入口網站新浪、搜狐、網易是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市值總和約 10 億美元。那時候是中國個人電腦和寬頻網路迅速普及的階段。對於剛接觸到網際網路的使用者來說,門戶是他們絕大多數人上網獲取資訊的第一站。
李彥宏 2000 年回國成立百度公司,最初的業務就是為幾大入口網站提供搜尋服務,按照搜尋訪問量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一年後,百度開始做獨立的搜尋引擎、開展競價排名。
很快門戶們就意識到自己培養了一個線上廣告市場的競爭對手,並終止跟百度的合作。三大門戶每個都啟動了自己的搜尋專案,但只有搜狐的搜狗活到今天。
百度則在 2005 年上市,股價當天漲了 300%,市值超過三大門戶之和。之後隨著 Google 退出中國,百度在中國一統搜尋市場。
搜狗存活下來是因為它有一個跟別人具有差異化的產品,輸入法。
不過,王小川說當時搜狗搜尋已經非常被動,百度的成功上市把搜狗員工的熱情消耗殆盡。搜狗,按照張朝陽的說法:飛機就開始搖搖欲墜要墜地了。
那時候他們就想到了做輸入法。搜狗已經有了搜尋,知道人們喜歡在搜尋框裡打什麼內容,這些資訊最後可以複用變成輸入法的詞庫。這種認知源於王小川的技術背景。他高中時拿過資訊科學的奧數金牌,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碩士畢業後去了搜狐工作,在張朝陽的授意下組建搜狗。
輸入法做出來之後,搜狗為了儘快擴大市場,還選擇跟中國最大盜版 Windows 分發團隊番茄花園合作。
大部分人都沒有記網址的習慣,今天人們可以在手機上點選相應的應用,但十幾年前去一個新網站最方便的辦法,大概是隻記住一個搜尋引擎,然後在搜尋框裡敲幾個字、最後跳轉到目的頁。
百度控制了搜尋的入口,搜狗則逐漸佔據中文輸入法市場,基本上你能在每年的“裝機必備榜”上看到它。
它的特點是詞庫大、還有字頻記憶和聯想功能,使用體驗遠好於 Windows XP 的預設中文輸入法。Google 中國推出的拼音輸入法也被發現盜用搜狗詞庫,之後刪除。這在一個側面說明搜狗輸入法的技術能力。
類似搜狗這樣,解決 Windows 系統自帶軟體太難用問題的還有迅雷、暴風影音、360 等一系列軟體。
暴風影音的特點是支援的視訊格式多、簡單易用,在其他競爭對手跟它功能近似的情況下,暴風先入為主就是優勢。不管是 rmvb、mp4 還是其他影音封裝格式,只要下載暴風影音就能解決成了多數人的共識。
周鴻禕的奇虎 360 是它們之中最晚出現的。他早年忙於開發基於瀏覽器的各種外掛,在許多使用者不知情乃至不情願的情況下,大量的流氓軟體被強行安裝進使用者電腦。
在輾轉了 3721、雅虎中國、IDG 等數家公司後,周鴻禕 2006 年接管奇虎、一年後推出 360 防毒軟體測試版,並依靠永久免費的策略,快速佔領原先被卡巴斯基、瑞星、賽門鐵克把持的防毒軟體市場。
搜狗、暴風、迅雷、360,這些公司當時在各自領域提供了最好的產品。
但最好的工具不等於能直接收錢,於是都做起了流氓軟體
馮鑫是暴風科技創始人,他早年在雷軍的金山軟體做銷售。
2005 年馮鑫辭職創業,成立了兩家公司。一個是酷熱影音,做播放器,另一個是做外掛的公司,兩三個月就賺了 100 萬。拿到蔡文勝和 IDG 總計 300 多萬美元融資後,馮鑫在 2007 年收購暴風影音並組建暴風科技。
豪傑超級解霸是暴風影音的競爭對手,它比馮鑫的公司更早進入播放器市場。介面簡潔、功能少但佔用資源小、支援的媒體格式多是使用者對暴風影音早年的評價。相比之下超級解霸功能繁多、介面豪華、但佔用資源多。
使用者對暴風影音的另一個標籤是萬能。因為它幾乎什麼格式的影音都能播。對不願意折騰軟體的使用者來說,暴風影音滿足了他們的核心需求,使他們能感覺到它有巨大突破。
一件事大概可以說明暴風影音當時裝機量之大。2009 年 5 月 19 日晚,中國電信的寬頻網路發生全國性的故障。官方第二天公佈了故障原因,認為暴風影音向電信所屬 DNS 伺服器發出過多請求,造成了此次故障。
但成為最好的工具不代表公司能直接從使用者那收錢,視訊播放器不具備門戶、搜尋引擎那樣靠流量直接賣廣告的能力。因此在商業化過程中,暴風影音選擇產品體驗向廣告收入妥協,它們給產品新增大量彈窗廣告,拖慢軟體執行速度。當使用者選擇其他播放器為預設應用時,暴風影音會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況下把檔案關聯改成自己。
這種違背使用者意願的做法卻成了那一類工具類應用的共同點。比如廣告最初是迅雷主要收入來源。它盡力將各種彈窗、頁面廣告鋪滿旗下的所有服務和程式 —— 迅雷主程式、狗狗搜尋、迅雷看看、網頁遊戲、安全助手等等。
搜狗的做法是在使用者安裝輸入法時預設繫結安裝搜狗瀏覽器。以及,當使用者在其他搜尋引擎輸入一些詞彙時,經常出現搜狗輸入法已經聯想出了結果,但其並不在候選詞中顯示,而是在下拉欄中顯示聯想的結果、點選該結果會跳轉到搜狗搜尋。
這是王小川“三級火箭”的理論,即輸入法帶瀏覽器,再帶動搜尋,最後在搜尋變現。其中每一級都是誘導使用者使用其它搜狗產品。
在追逐增長和繼續做一個好工具之間,這幾個公司都選擇了增長,犧牲了使用者體驗。
在移動網際網路浪潮中,大多數工具公司遇到嚴重轉型問題,360 走的最遠
今天全球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都在各自領域解決了最大的問題 —— Google 提供最好的搜尋引擎,亞馬遜和阿里巴巴分別是全球和中國最大的零售平臺。
早年的網際網路也是這樣。2000-2005 年是中國個人電腦和寬頻網路迅速普及的階段,網民總數從約 2200 萬人漲到 1.2 億、聯網電腦數量從 900 萬臺躍升至 5000 萬臺。五年間,先是入口網站對上了對未知網際網路充滿好奇的使用者,然後搜尋和社交逐漸接管使用者的注意力。
接下去在移動網際網路起來前的空擋,做電腦工具的公司趕上了 Windows 使用者體驗糟糕的巨大機會。它們因為跟個人電腦繫結密切而大獲成功,360 一度可以直接懟上騰訊,雙方打了一場跟電腦安全軟體有關的戰鬥。
2010 年,騰訊和 360 間的“3Q 大戰”爆發。這場爭鬥始自 2010 年 2 月,騰訊推出跟 360 安全衛士功能幾乎一模一樣的電腦安全產品 “QQ醫生”。作為回擊,360 推出“扣扣保鏢”對 QQ 軟體進行去廣告攔截等修改。
2010 年 11 月 3 日晚,騰訊提出在裝有 360 安全軟體的電腦上停止執行 QQ,要求使用者“二選一”,目的在於利用多年來已經形成的社交關係控制力,停止相容 360 安全軟體。後來經工信部介入協調,兩家企業軟體恢復相容。
雙方商業層面的爭鬥一時停止,轉而在司法領域開始新一輪的鬥爭。它們分別向對方提起不正當競爭和反壟斷三場訴訟。其中騰訊訴 360 的兩個不正當競爭案件獲勝,獲賠 500 多萬元。而 2014 年 10 月,中國最高法院則駁回 360 訴騰訊不正當競爭的賠償請求。3Q 大戰正式告一段落。
不過 3Q 大戰的那一年,正好也是智慧手機在中國崛起的那一年。iPhone 4 那年在中國熱賣,三星和 HTC 在這一年迅速奪走大半個中高階 Android 智慧手機市場,小米帶起一批中國智慧手機品牌搶佔千元機市場,手機廠們讓 Android 系統佔領了中國智慧手機市場的八成以上市場份額。
使用者的注意力也從電腦轉到手機上並再也離不開它,開始在手機上找到活力的網際網路公司數不勝數。
2011 到 2012 的一年時間,Android 手機在中國的銷量從 5000 萬增長至 2 億。但 Google 那時候已經退出中國,快速增長中的 Android 手機一下失去了官方應用商店。
2012 年,360 推出手機助手。接著百度、騰訊巨頭也開始強勢進入這個市場。2013 年,百度花 19 億美元收購 91 無線,把原本應用商店市場份額最多的 360 擠到第二。一年後,再被騰訊應用商店擠到第三的 360 自己做起了手機。
在全球的 PC 軟體公司向網際網路服務轉型裡,在原有領域維持壟斷地位的只有騰訊一家。轉型後的 360 依舊很貼近使用者,但它沒有騰訊那樣能讓人每天對著手機看 90 分鐘的應用。
即便熬過了上市,之後的運作也不容易
在中國網際網路普及初期,下載軟體扮演過相當重要的角色 —— 它們將網路上形形色色的資源通過自己傳輸到千萬臺個人電腦上。當時絕大多數中國家庭的網速還停留在 512k-2M,不像今天多數人的網路已經升級到 50M、100M。
抓住了中國寬頻網際網路在迅速普及趨勢的迅雷,依靠更快的下載速度成為裝機首選應用之一。
迅雷的技術優勢是利用網際網路上的其他伺服器提供的資源進行下載,如使用者下載一個軟體,該軟體在 A 網站存在,使用者從 A 網站下載,同時 B 網站存在相同資源,則迅雷可以從 B 網站下載,迅雷自動為使用者匹配下載速度最快的伺服器。從使用者使用結果上看,就是提升了下載速度。
而當時的領先者網際快車據說是因為創始人沉迷魔獸世界停止更新一年,市場份額被迅雷迅速佔領。到 2006 年 8 月,成立三年的迅雷宣佈累計使用者數超過 1 億,並提出 2008 年上市的目標。
2008 年,迅雷取得 1186 萬美元廣告收入、佔比 70%。一年後迅雷推出了自己的會員系統,正式開始了迅雷系統的付費計劃 —— 付費使用者享受更快的下載加速並可以去除廣告。會員系統上線以後,迅雷有了最為直接的商業模式,來自會員的訂閱收入也逐漸取代廣告成為迅雷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但 2011 年 IPO 失敗是對迅雷的一大打擊。
“當時對迅雷感興趣的資本很多,但願意買入的卻很少。”程浩表示。
另一位創始人鄒勝龍表示,2010 年底,迅雷開始考慮啟動 IPO。2011 年 2 月,迅雷預路演時獲得了 15-20 億美元的估值,符合公司預期,所以迅雷開始正式籌劃在納斯達克上市。
但當時發生了一系列引發資本市場對中概股投資信任的事件。比如東南融通爆發財務醜聞、馬雲私下將支付寶股權從阿里巴巴轉入他個人公司而引發誠信危機。迅雷自己也面臨影視版權訴訟、以及投資人對它商業模式的困惑 —— 資本市場以為它是線上視訊公司。
上市的承銷商那個時候也說是否推遲一下上市。最後許多事情集中在一個時間爆發,促使迅雷撤回上市申請。迅雷因為中概股受到市場冷遇放棄上市,而它這一決定也成為中國概念股上市遇冷的標誌性事件。
2011 年以後,迅雷為了順利上市,開始處理版權問題、過濾色情內容以後,一部分對下載速度最有要求、最敏感的使用者,就開始流向了競爭對手或者替代服務,比如 QQ 旋風或者網盤、線上流媒體服務。等待了三年以後,迅雷修補了遺留問題併成功登陸納斯達克。
現在,能讓使用者加快下載的會員訂閱服務仍是迅雷的主要收入來源。但迅雷想對外說的商業故事變成雲端計算以及手機短視訊服務。
類似的,暴風科技和 360 的上市運作都不容易。
暴風科技也是 2010 年考慮上市的,它選擇在國內上市。按照暴風投資方的說法,這麼做的理由一是暴風的使用者在國內,國內的投資者才瞭解暴風,美國人不瞭解暴風;二是當年創業板剛開始,上市公司估值非常高;三是暴風當時是盈利的,達到了國內上市的標準。
決定國內上市以後暴風就調整股權結構以符合中國證監會的要求。但在暴風遞交 IPO 申請以後,證監會在 2012 年暫停所有的 IPO 。暴風只能等,並且還要繼續保證利潤每一年都能實現增長。
後來暴風科技 2013 年盈利出現了下滑。如果按照老的規則他們就不能上市了。但 2014 年底關於利潤連續增長的要求被取消,暴風才得以在 2015 年登陸中國創業板。
周鴻禕的 360 在美國上市又退市。至於這麼做的原因,周鴻禕在給員工的內部郵件這麼表示:“360 目前 80 億美元的市值,並未充分體現 360 的公司價值。”
80 億美元大約是 360 市值最高時的 60%,是低了不少。但當時網際網路已經往手機轉型,除了騰訊、百度等巨頭跟 360 競爭應用商店的生意,其他手機廠商也是既做應用商店又做安全中心。360 的商業模式在手機上確實遇到了大問題。
今天,它們說起了新的故事
現在,這些公司都有了自己的新故事。
“已經沒有人會懷疑搜狗的生存問題了,唯一的懸念是搜狗是否能在搜尋領域實現顛覆,是否能在人工智慧領域引領重大的創新。”王小川在一封內部信中說。
這和百度的故事太像了,除了規模。
百度近年一直在宣傳人工智慧、O2O、自動駕駛方面的投入。但這些故事並不能改變市場對它的看法,一度因為廣告增長危機股價大跌。當它廣告收入回升、現金流穩定,市場才開始接受它的故事。
搜狗在廣告客戶數量和客戶人均投放金額方面都遠遠落後於百度。
暴風影音軟體還在更新,但公司已經在談轉型為網際網路電視公司。它也像樂視一樣通過一系列非上市關聯公司投資虛擬現實、影視版權,做理財產品和小額貸款。另一個生態的故事。
迅雷說的則是熱門的雲端計算以及手機短視訊服務。它的股價只有上市時的 1/3。
就在搜狗招股書發出來不到一週,成立僅三年的校園分期貸公司趣店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募資比搜狗多一半,現在市值是迅雷的 30 倍。
來源 好奇心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