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停車難問題的亟待解決推動了智慧停車場的誕生,使用者資料和O2O的應用同時又賦予了停車場更多的價值,伴隨著裝置廠商、停車場建設方、停車場收費方、消費者方的服務端和需求端各自就位,一個圍繞著停車場停車、移動支付、軟體服務及廣告服務的產業鏈正在成形!
據國家發改委公佈的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大城市小汽車與停車位的平均比例約為1:0.8,中小城市約為1:0.5,而已開發國家約為1:1.3。保守估計,我國停車位缺口達到近億個。停車位短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找車位泊車取車也成為困擾車主的一大問題,如:尋找車位時,由於沒有誘導系統,車主只能盲目無序地在場內低速移動尋找泊位,造成車道擁堵,又增加空氣汙染;取車時,由於場內結構類似,車主往往無法及時找到泊車,只能浪費時間兜圈子;停車場內常出現刮擦、車窗被砸等現象,但又無法及時找到責任源;管理者不能實時獲得車位狀況,無法統計車位資料等。
這些問題廣泛的存在於傳統的停車場專案中,伴隨著停車難問題的日益凸顯,智慧停車場的概念和解決方案正逐漸為商業停車場運營方所理解和推崇,加之使用者需求的驅動進一步催化了客戶市場教育的基本成熟,在目前全國一、二線的大城市中,新建的綜合體已經開始按照智慧停車場的規劃來設計了。
追溯停車場產業的發展史,從上世紀80年代的人治階段發展到目前O2O停車平臺興起的智慧停車場3.0時代,其過程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80年代停車產業醞釀時期。早期的停車場規模很小,停車只是少數人的需求,一個場地一般約能容納十幾輛車停放,為了防止偷盜事件發生,管理方會僱專人進行看守。早期的停車場基本屬於人治的階段,缺少電子化的記錄。
90年代起步時期。隨著車輛和公共配套的發展,國外出入口裝置巨頭進入中國市場,部分民族企業也在市場競爭中迅速發展,並佔領國內出入口控制的大部分市場。而隨著高新技術的反戰,技術已經不再是限制停車場管理的門檻,一批新銳公司也進入停車裝置產業,並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思路和理念。
伴隨著物業服務水平的提高,為更好的服務車主,停車場業主對停車場資訊化的需求進一步加深,以與客戶業務相結合的智慧出入口管控與收費、誘導及反向尋車為代表的全方位智慧停車場系統成為停車場的新高標準。
而在智慧停車場3.0階段,使用者資料和O2O的應用已經賦予了停車場更多的價值,所以一個城市級或者一個集團企業下的停車場的聯網、雲化成了行業的新要求。只有在雲停車場的佈局下,使用者資料和移動應用的對接才能發揮更大的價值。但同時在這種模式下,也更容易造成越來越多的線下停車場資源和線上資料以及越來越大的使用者價值的正向迴圈,加快大魚吃小魚,強者愈強局面的出現。
用核心技術來凸顯差異化競爭
現在停車場的發展已經遠遠超出基本的車輛管控,而是包含了資料價值和服務,這些與業務深度結合的內容,都不能簡簡單單的用價格來衡量。車輛管理的目標是幫助停車場收費運營方更好的服務消費者,除了價格,產品質量、穩定性、準確性都會影響後續的使用效果和維護成本,而且帶給終端使用者的體驗也不一樣。這些也是目前停車場企業用來打造核心技術從而以差異化競爭贏取市場的方向,而停車場核心技術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大方面:
產品線成熟可靠,完整的自有產品系列是一個停車場廠商對產品服務、後期升級、平臺對接的基礎和保證。故需要配備有一系列針對於出入口、停車場內的多功能應用產品,如視訊車檢器、誘導管理器、餘位螢幕、反向尋車機、自助繳費、管理平臺等,各裝置配套協同性強、功能完備;
系統功能強大,需要有一個能滿足平面車庫和立體機械車庫等各類應用的需求系統,以及完善的針對不同領域和業務的產品功能;
方案架構技術成熟,主要以多層組網架構的成熟穩定作為判斷標準;
管理平臺功能強大,功能強大的管理平臺需要架構和層次組成都相當成熟穩定,能提供與整個停車場資料傳輸以及手機客戶端的連線處理功能,設有車輛管理、收費管理、資訊查詢、引數設定等功能。
除了基礎的功能之外,停車場管理系統如何利用新型技術來提供給終端使用者更好的體驗,也是提高自身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比如藍芽定位功能:以海康威視智慧停車場為例,通過藍芽資料對車輛進行定位,在APP上自動生成路線,並且地圖上對停放車輛也有定位,將大大提高尋車效率,並使使用者得到更好的使用者體驗,這也成為海康威視智慧停車場的一大特色。
打通各端渠道 實現停車場商業系統閉環
放眼整個停車場產業商圈,我們現在更需要探討在新的智慧停車場模式下的商業模式。在資料價值及O2O服務日益凸顯的今天,停車場的商業模式已經不僅僅侷限於裝置廠商、停車場建設方、停車場收費方和消費者之間的建設和收費。
下圖(圖1)是雲停車場運營圖,通過停車場雲平臺的建立,可以更好的為消費者提供停車場的查詢、預定、尋車及繳費服務,而這些剛性的服務內容,可以和商場的APP或者微信公眾號更好的結合,增加消費者的粘性。在提供服務的同時,也可以搭載一些廣告和商場促銷的內容,進行廣告引流創收運營。停車場也涉及到支付,停車場的收費方可以引入自己的會員卡、積分卡或者第三方的清分結算機構作為支付平臺,從而增加消費者的粘度。
(圖1:雲停車場運營圖)
為了實現這樣的商業系統閉環,很重要的一個挑戰就是停車場雲平臺運營方的線下推廣能力和多方整合能力。市場上的停車場裝置及平臺的廠商傳統銷售模式都是針對停車場建設方的,往往缺少針對線下使用者的運營經驗和能力。針對這一現象,一些創新型的企業如海康威視等勇於打破傳統,和停車場產業聯盟中的網際網路、APP的運營方、一卡通運營方展開積極的合作,打通智慧停車場商業渠道的各個埠,旨在建立一個可以給商家和消費者都能提供資料價值和服務的雲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