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269026

199IT資料中心微信賬戶:i199IT

大資料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一直在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就像網際網路+的概念一樣,大資料被神話了,被送上了“宗教”的神壇。大資料企業總是有一個擔心,生怕大資料被捧得的太高,將來可能會被摔的很慘。

2015年中國大資料產業的熱度從貴陽大資料交易所開始,到9月國務院的2015第50號文《促進大資料發展行動綱要》進入高峰,相信10月份的烏鎮網際網路大會上,大資料還會是一個大的熱點。

大資料論壇上,資料產品和解決方案被介紹的很多。資料給企業帶來的具體價值、資料應用場景、大資料產業的痛點介紹的很少。中國大資料產業經歷著很多痛苦,大資料產業前景很好,但是大資料企業卻很難做大,很難實現質的飛躍。中國大資料產業的痛點和困難如下。

大資料企業眾多而弱小,很難實現產業優勢

中國大資料企業大概有200多家,將近60%集中在北京,以小微企業為主,年銷售額達到十億人民幣的企業幾乎沒有。大資料產業處於春秋時代早期,各家諸侯割地而立,每家佔領了一塊小的細分領域,很難做大,都面臨著同行的激烈競爭,有的領域例如輿情監控已成為紅海。

大資料企業人數大多在幾十人到幾百人,少有千人以上的企業。沒有一家大資料企業可以統領一個行業,沒有一家企業佔有細分市場10%的份額,沒有一家大資料企業建立了行業標準,領導行業發展。

中國大資料產業處於極度分散狀態,優秀的人才分佈在不同企業,很難形成人才合力。各家企業規模小,很難在企業做深做大,很難利用大資料幫助企業實現業務提升。大多數企業的工具和資料很難滿足企業整體的資料要求,中國的資料探勘和分析產品也很難和國外的產品進行競爭。

大資料產業如果要形成產業優勢,必須需要一批領軍企業。參考國外大資料產業,中國在大資料基礎架構,資料產品,資料工具、資料清洗和資料探勘、資料分析、資料人才都需要產生一批標杆企業。每個領軍企業都規模應該在千人以上,銷售額應該在百億以上,否則很難形成技術和人才優勢,也很難利用大資料幫助客戶實現業務提升。

貴陽大資料交易所《2015年中國大資料交易白皮書》提到2014年中國大資料市場規模為767億元。這個數字看上去不錯,估計其實真正和大資料工具和大資料產品相關的不足20%(業務價值提升)。大多數的經費都用於大資料基礎平臺(儲存和計算)、諮詢、報告等和業務價值提升相關度不大的領域。中國大資料市場銷售額大多數集中在傳統的IT企業例如IBM,Oracle,EMC,Intel,華為,聯想等。真正大資料企業所有市場份額加起來可能就在百億元左右。

中國大資料企業規模過小,領軍企業缺少,行業過於分散,這些都是制約中國大資料產業發展的因素,也是產業做大的一個痛點。

外部資料是一個個孤島,資料價值低

資料是大資料產業發展的基礎,具有商業價值的資料可以幫助企業洞察客戶、數字化運營、風險管控、精準營銷、預測和決策等。具有商業價值的資料和商業分析真正能夠幫助企業提升業務,創造出新的價值。

中國的大資料市場還不成熟,很多大資料企業擁的資料都是片段的資料,很難形成完整的,具有商業價值的資料。大資料市場的資料質量和企業的資料需求有較大的差距。外部資料大多處於孤島狀態,資料之間很少流動和整合;孤立、不流動、沒有整合的資料很難幫到企業,很多需要資料的企業不得不從多個大資料企業採購資料,效率很低,採購來的資料價值不高,資料整合的難度較大,資料採購的整體費用過高。

大家都看到了資料分散的弊端,於是很多地方都建立了大資料交易市場,幫助大家進行資料交易和資料採購。由於缺少法律保護,很多企業不太想在交易市場進行資料交易,往往還是採用一對一的資料交易,這種交易方式可以保護交易雙方的利益。具有商業價值的資料還在開發中,大資料交易市場,缺少大量可以進行交易的資料。大資料交易市場這種商業模式,還需要用很長的時間去證明。

中國質量最好的資料在金融行業、BAT、電信運營商,這些企業比較謹慎,很難向外部輸出資料。這三大行業自身的主營業務也不在資料,其資料產品生產和輸出的願望也不強烈。政府的資料正在逐步開放,但是其資料質量、集中度、輸出方式等多存在很大多挑戰。在中國大規模的資料開放,至少需要3年時間才能達到商業應用要求。

大多數企業客戶,對資料商業應用敏感度低

大多數企業對資料有需求,但是其對資料商業敏感度很低。對資料商業應用的場景以及資料技術瞭解很少。即使是資料商業敏感度較高的銀行,至少要溝通三次以上,其才能夠建立起資料價值理念。其他行業例如製造業,房地產業,零售業,他們的資料商業敏感度更低。甚至萬科的王石也大聲疾呼,不要和房地產業談大資料應用,房產行業資料還不全,很多還是手工資料。於是某個領先的電商開始幫助萬科進行資料規劃建設,研究大資料在房地產行業的應用。

已有的大資料企業商業案例中,大部分都是大資料企業主動去找客戶談合作,為企業提供資料產品、資料工具或資料技術,目的是幫助企業提升業務。但是這種商業模式很累,市場很難被引爆,被動的資料商業應用,往往和業務結合較弱,無法迅速幫助企業利用資料提升業務,同時也無法解決業務發展瓶頸。

大資料產業的發展,不僅僅是大資料企業自身的事情,也是各家企業自身的事情。企業客戶也應該依據業務需要,主動到市場尋找資料和解決方案,提升資料商業敏感度,從業務場景出發,尋找具有價值的資料。

大資料技術和產品同業務結合深度不夠

市場上所有大資料企業和客戶都面臨一個難題,就是資料解決方案同客戶業務結合的深度不夠,資料對業務整體推動效果不如期望,這也是大資料產業爆發的一個痛點。由於外部資料質量、企業使用者資料敏感度、企業管理方式、商業資料人才等問題,大資料解決方案很難和業務深度結合。

大資料核心價值就是揭示事務發展規律,幫助企業利用資料進行科學決策。目前大資料的商業應用領域主要集中在資料採集、資料儲存、資料計算、使用者畫像、精準營銷等領域。大資料最具商業價值的預測和輔助決策功能並沒有被充分利用。特別是在重大戰略決策方面,大資料的作用並不明顯。企業的產品開發,市場策略,戰略決策還是依靠過去的精英決策和經驗主義。未來社會只有兩類企業,一種是利用資料發展的企業,另外一種是不重視資料被淘汰的企業。

大資料企業如果想發展壯大,如果想成為行業領先的企業,其必須放棄短期利益,深入到客戶的運營中去,瞭解客戶的資料,瞭解客戶的業務,瞭解客戶的商業需求。同時利用資料瞭解客戶,瞭解市場,瞭解業務場景。資料和業務深度結合的核心是掌握正確的資料、正確的方法、正確的工具。業務人員要懂資料,技術人員要懂業務。複合型資料人才是資料生意的關鍵,業務人員掌握資料技術的門檻較高,但是技術人員瞭解業務的門檻很低,複合性人才傾向於從技術人才培養開始。

企業內部的資料人才和大資料企業的資料人才需要互相學習,瞭解對方環境和需求,在同一個平臺上進行對話和溝通。資料團隊需要深入瞭解業務場景和背後的規律,從業務出發,從場景出發,從資料出發,將大資料解決方案同業務深度結合,利用資料推動業務發展,發揮大資料預測規律的核心價值。

專業資料探勘工具和人才缺失

傳統的資料探勘工具和BI系統存在很久了,通過各類報表展示,讓管理層瞭解企業運營資訊,過去的確幫助企業提高管理水平,達到了預期目的。

在大資料時代,企業需要的是實時資料,需要的是高效工具,需要的是決策支援和預測。傳統的資料探勘工具的效能和靈活性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的需要,另外非機構化資料的應用也對傳統資料工具提出了挑戰。BI領域中的SAS,SPSS,TD等資料工具越來越被邊緣化,R語言正在成為資料統計和視覺化的新寵。

資料的時間價值正在得到重視,特別是金融企業,所有的業務部門都期望在最短的時間裡,看到資金使用情況,客戶交易情況,風險管控情況。企業越早了解資訊,就會越早進行決策,時間就是Money。過去資料需求可能是T+5或者T+30,現在的資料需求往往是T+1或者T+0,資料實時性、準確性、相關度被提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業務的需求已經很明顯了,但是資料工具和人才卻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中國200多家大資料企業,看到了大資料產業的曙光,看到了大資料產業的價值,同時也在經歷著大資料企業的痛苦。大資料產業發展很快,市場正在逐步變大,但是其產業優勢不明顯,優勢企業很少,資料商業化較慢,市場還不成熟,客戶資料商業敏感度較低,缺乏高質量資料工具和人才。所有大資料企業內心的感受就是,站在了時代的風口,選對了方向和行業,但是發展壯大還是很難。200多家大資料企業正在努力耕耘著大資料產業,痛並快樂著。

作者,鮑忠鐵,TalkingData首席金融行業佈道師,上海大資料產業聯盟金融行業專家

摘自:鮑忠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