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Demand Institute研究發現,如果中國政府繼續通過鼓勵消費推動經濟轉型,到2025年,中國的消費支出將達到420萬億元。
“中國製造”已經名揚天下,未來,世界應該為“中國消費”做好準備。
幾十年來,中國一直在向世界出口大量價廉的商品,相比之下國內消費卻稍顯暗淡,不過現在,中國的消費者已經準備好大展拳腳。
由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和尼爾森共同運營的智庫Demand Institute認為,如果中國政府繼續通過鼓勵消費推動經濟轉型,那麼在未來10年內,中國的消費基礎可能達到420萬億元的規模。
全世界都已經對中國的消費者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近日,美國鄉村音樂小天后Taylor Swift就與中國第二大電商京東合作,開設線上零售店,出售專門為中國市場而設計的時尚系列產品。中國的電影市場同樣火爆,今年上半年,全國電影票房收入達203.63億元,而2008年全年的票房僅為40億元。
從硬資料上也可以看出轉型的趨勢,今年上半年,儘管經濟增速跌至25年最低,但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達到了60%。
消費增加的原因之一,在於政府鼓勵經濟從由債務推動的投資轉向由消費拉動經濟。然而這樣的轉型需要時間,根據Demand Institute的資料,消費佔中國經濟的比重從1952年的76%下降到了2011年的28%。
“有跡象顯示消費佔GDP比重的下降趨勢已經放緩,但趨勢仍然沒有得到扭轉。”該報告的作者Louise Keely和Brian Anderson said表示。Demand Institute在研究中模擬了兩種情形,在這兩種情況下,GDP增速都由目前的7%左右放緩到2019年的4%,並且這樣的增速一直維持到2025年。
在第一種情形下——該機構認為這種情形是最有可能的——2015到2025年之間,消費佔經濟的比重仍然保持在28%左右,那麼總的消費支出將達到330萬億元左右。
而在第二種情形下,到2025年,消費佔經濟的比重將達到46%,或者說年消費增長126%,消費總支出將達到420萬億元。
該研究是以1950年至2011年167個國家的發展情況為基礎的,經濟基本面與中國類似的國家的消費佔GDP的比重停止下跌後,都保持在了相對平穩的水平。
如果中國的消費真的崛起,那麼它也是從一個相對較低的基礎開始的。該研究報告引用2011年的資料進行比較,當年,中國消費佔GDP的比重僅為28%,而美國高達76%,巴西為67%,日本為60%,德國為59%,印度為52%。
(文章來源: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