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大佬熱議雲端計算如何實現安全落地

雲棲大講堂發表於2017-09-28

本文講的是業界大佬熱議 雲端計算如何實現安全落地,3月22日,第四屆中國雲端計算峰會在北京亮馬河會議中心召開,作為業界重要的會議,IBM、微軟、Oracle、NetApp等悉數到場,並發表精彩演講。面對即將落地的雲端計算大潮,各家信心滿滿,會上就目前雲端計算所處的階段及雲端計算創新方面的內容,各家展開激烈討論。

中國雲端計算正在落地
第四屆雲端計算中國峰會

  主持人:請大家用一句話來談談認不認可中國的雲端計算已經到了這樣一個階段?如果認可的話,最重要的象徵是什麼?如果不認可,中國雲端計算的方向是什麼?

  樑志輝: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應該就是高效運維,所謂高效運維可以從企業角度來看,企業怎麼樣優化IT設施、提高效能、提高效率、減少投入。還有一個就是從企業業務轉型來看,業務轉型就需要新的經濟模式、業務模式的變革。所以,今天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全球,雲端計算的發展都是圍繞著高效、運維和企業的業務轉型。

  呂羅文:對於雲端計算的思考站在金融行業做一些思考,我覺得中國金融市場的改革,缺少一個大型的金融資產超市這個大的平臺。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有什麼技術架構可以把虛擬市場建立在大的IT平臺上,我們從去年就在探討這個問題,金融資產是一個虛擬的資本,虛擬的資本能不能建立在虛擬的雲技術平臺上?這個話題不能完全今天就說能,但是我覺得今天可以嘗試,我覺得可以開始做。

  樑戈碧:我是非常看好的,用兩個形象的話來說:躁動不安,風起雲湧。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說,今年和去年比使用者對雲端計算的興趣和需求大幅度增加。兩年前可能非常持懷疑態度,今天已經不一樣了。從企業雲平臺的這個企業來說,有的已經走得很前沿了,從最早到今天的PaaS,國內已經有很多領先的企業做的不錯,他們是領頭羊的作用帶動一大批躁動不安向前走的人,最後會正規化,最後會創新。

  寧家駿:前面幾位嘉賓說的同感,對於我個人而言,我們國家的雲端計算還是迎來一個很好的發展機遇。有幾個佐證:一是地方政府推動雲基礎基礎設施,因為各地都把它作為發展自己GDP的主要指標;二是骨幹的大型企業是雲端計算的現行,比如騰訊、阿里巴巴;三是行業資料的集中和協同,發展行業雲,實際上他們可能沒有過多地標榜怎麼樣做,但是實際上他們正在做;四是政府在推動智慧城市建設中,城市雲是發展我們國家雲端計算的主要模式。

  喻思成:我覺得雲端計算的確可以加速商業變革,一個是模式,一個是技術,我個人覺得我們需要理性看待雲端計算。從模式上來說要有更多的創新,無論是電信還是政府,還是民企,有更多的創新模式。另外就是技術上的創新,因為最後都要落地到技術上,通過虛擬化技術或者其他很多技術讓它得以落地。這兩個關鍵能夠打通,我們就能夠很理性地得到雲端計算的一些彙報。


  主持人:我們剛才看到了很多產品和方案,今天看到了一些例項,使用者最需要知道的是我應該怎麼做或者別人怎麼做的,我應該根據他什麼樣的成功經驗去做?你認為你看到的最成功的案例是什麼?你覺得最應驗吸取的經驗是什麼?像呂總也有自己的規劃,包括金融資產雲的平臺,是不是也可以結合自己的實踐談一下打算怎麼做?或者哪方面是你們準備做的關鍵點?

  樑志輝:我是在IBM中國軟體開發中心,幾年前軟體中心就實施了內部的開發測試雲,幾年前我們面臨的一個業務問題在哪裡?企業認為都有自己的開發團隊、開發中心,資源是最寶貴的,我們有人力資源、人才,還有機器裝置、網路、服務、寬頻。通常資源分配起來容易,但是回收難,還有一個對社會全方位生命週期的管理,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挑戰。

  怎麼解決呢?我們就把兩岸三地的開發資源統一整合到一個平臺上來,這是我們一個集中式的雲端計算平臺,包括伺服器、網路、中介軟體、開發工具。通過這樣的一個雲端計算平臺真正提供給大家的好處是什麼呢?第一,分配、回收達到的自動化,達到了監控管理,使得生產效率或者機器的使用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上我們都能達到70%以上;第二,客戶、使用者、開發者滿意。通過這樣的方法,我們真正地提高了效率。這是我們資料中心或者開發中心的高效運維,從雲端計算的商業價值來看的話,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再結合這幾年實施的案例,接納起來比較成功的雲的應用有四個方面:1,資料中心的自動化高效運維;2,建立雲平臺,現在從政府角度、企業的角度增加樣把孤島資訊整合起來,變成一個跨部門、跨地區的?這樣做就需要一個平臺。企業不同部門之間、不同組織之間、不同應用之間將來要實現資訊的融合、資訊的共享也需要這樣一個平臺。所以,要建一個平臺,建平臺要IaaS層、PaaS層;3,提供相應的雲服務,有需求,有市場,就要有人來提供這種服務。像現在很多運營商的ICD也在轉型,從過去傳統上賣資源、賣寬頻轉變提供服務,很多國企也逐漸地對行業、對企業的優勢貢獻出來提供服務。4,把服務逐步放在雲上,怎麼樣應用?要靠行業經驗、流程驅動我們的使用。

  所以,結合起來,這四個方面是我們認為能夠使得雲真正落地、資料中心的運營、建立雲平臺、提供雲服務,把應用逐步放在雲上這四個方面。

  呂羅文:一個是雲端計算,一個是雲服務,從我這個行業這樣看一個問題,在國內金融機構上大都還是IaaS這方面,雲端計算的運營比較多一些,包括以資料中心為主,為金融中心提供災備、資料中心的託管服務。從金融行業的視角來看,如果雲落地了,災備、資料中心、託管服務已經開始做起來,

  從應用的角度上說雲的落地,剛剛開始做一些嘗試,我的瞭解可能不是很全面。我們這塊在今年做一個嘗試,中國的一條街很出名,叫金融街,其實它像華爾街一樣,其實是金融財富總部的一個代名詞。去年在政府中就開始運作這件事情,搭建一個雲端計算服務的金融平臺街,把中國大量的非股票類的金融資產放在這個平臺上,形成各種各樣的大的金融超市,每個超市裡面可以建信託產品、理財產品這樣小的集合超市,把產品金融超市建立起來,把產品當作貨物擺到電子商務平臺上。這個貨的擺放是一個虛擬的,我們和信託業協會談,信託的很多產品是可以放在信託公司自己釋出出來的,而不一定是在這個平臺上,我只是一個虛擬的結合。在我的理解中,我們可以把雲服務做成一種參與度非常廣的,中國這麼多不同的金融機構(銀行、信託、保險、券商、租賃公司、金融消費公司),他們大多數服務、理財等很多東西都是為中國的投資者提供服務。中國現高階客戶的已經算一百多萬了,需要找到一些投資理財產品,如何找?有沒有大的平臺支撐?我們如果把它都放到金融超市裡面,能不能像蘋果一樣做一個整合,把所有的理財應用都放在這個平臺上,把全國100多家的信託公司、300多家的城市商業銀行都往裡面放?這個平臺就比較大了。這是國家級的金融服務業需要思考的,為什麼中國這麼想推雲端計算雲服務平臺呢?我們大量的資源是分散在各個地方的,通過虛擬化的技術可以把這些資源集中起來,為社會所用,形成高效的資訊集散地,形成資訊高地,這樣就便於資訊的低成本地找到,而且可以很快速地交易。

  這是我們在打造網上金融街專案一直思考的問題,包括它最後的成交模式怎麼樣,這裡面的話題非常多。今天的時間有限,我的考慮就是雲服務在行業裡要鎖定某些行業,我認為在中國雲端計算應該先鎖定一些成熟的行業或者是貼近社會應用的行業起來。舉一個例子,我和信託公司談,信託產品都是自己釋出自己的信託產品,而且它的很多持有性產品轉讓的人也不知道下次轉讓給誰。如果把所有的信託產品放在一個集散地中,信託公司都是一個參與者,我們來發布我的資訊披露,通過一個有序的方式形成資訊流轉的機制。這樣,這些信託產品社會上的很多投資者就會找到,可以提供給這些人。這樣的服務很多都可以探索,這種業務的模式我認為大有可為。我覺得金融業裡面缺少金融界裡面的阿里巴巴。希望能夠把金融業裡面大的雲平臺做起來。

  樑戈碧:我覺得最好的案例永遠在前面,我就講雲裡面最關鍵的是兩塊,一塊是應用,怎麼樣做出有創新的應用?就像當年網際網路出來以後出現了這麼多的創新公司,怎麼樣利用創新帶來一片新的天地?另外一塊就是服務,怎麼樣把雲端計算做成真正的服務,像今天用水用電那樣簡單,那麼不經意,服務就到家了。這兩塊我覺得是大家下面可以共同關注的地方。

  寧家駿:凡是應用目標越明確、相對簡單的雲的服務,越容易成功。理論上說,當然,我們雲端計算主要是將來推進資源的共享、資源配置的優化。但是,在目前我們國內的情況,凡是涉及到跨部門、跨領域的雲端計算應用,它其實推進實現的難度是比較大的。這方面凡是從事應用的企業或者部門對其中機制上的困難,要有足夠的瞭解。

  喻思成:從技術上來說,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任何一個生產力的源頭其實並不在於源頭,而在於需求,只要需求在那,技術最終會跟上。現在雲端計算最主要面臨的是如何創新,最主要的是業務模式的創新。對於業務模式的創新,有可能是企業內部的,有可能不是為企業服務,是為個人服務,比如我們現在看到的Gmail等等。由於業務模式創新從而把技術帶上來,後者往往不是最核心的,最核心的往往是前端,一個政府、一個企業、民眾的需求,怎麼樣把這樣的一個模式創造出來?而創造出來的模式往往是能夠挖掘出我們現在還不存在的需求。這種不存在的需求往往需要一個卓越的企業家告訴客戶需要什麼。

  所以,前面幾位無論是從產品來說,還是從企業來說,還是從個人來說,都提到了很多很好的例子,這些很好的例子都可以進一步挖掘,把它實現的時候會可以帶來很多垂直行業的革命,所以我在這方面非常看好,不僅僅是為了建造雲而建造雲,如果僅僅是為了建造雲城而沒有應用的話,本身的意義不是很大。

  主持人:非常感謝各位,這一論無論是從創新、服務、具體跨部門的難度上,都給了我們很多經驗和啟發。下面如果大家對幾位專家提到的話題感興趣或者請教的還可以具體討論,時間關係我們就到此結束。謝謝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2-03-22

本文作者:     於澤

本文來自雲棲社群合作伙伴IT168,瞭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IT16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