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層崗位群體是城市穩定執行的根基,為城市的發展貢獻了力量,推動了社會的發展進步。但他們是否享受到社會改革帶來的紅利?他們是否在城市中,生活著,工作著,同時也幸福著?職業帶給他們的,是否只是一份工作的收入?他們能夠通過職業獲得尊嚴與自豪嗎?

2014年趕集網繼續將鏡頭對準中基層崗位的這群人,與北京大學市場與媒介研究中心聯合釋出《2014中基層崗位職場薪酬研究報告》。報告顯示,目前中基層人群平均月薪為3033元,僅一成人在工作中能感受到足夠的尊重。長三角地區成打工者天堂;美容美髮成高收入代表。不同年齡的打工者呈現出不同的需求特點,其中90後“求認同”,80後“求實惠”,70後“求穩定”。因為社保繳費年限必須達到15年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才能按月領取退休金,因此15年成為外來打工者給一座城市設定的保險年限。

中基層崗位人群的整體收入結構偏低,六成以上的人群月收入不足3000元。有19%的中基層崗位人群月均收入為1000元以下。而月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的比例僅不到一成。而從預期薪資漲幅來看,中基層崗位整體平均預期漲幅為14%,有39%的中基層群體認為收入水平只會保持平穩。對於基礎薪資水平不高的中基層崗位群體來說,14%的收入漲幅並不能從根本上緩解他們的收入壓力。

中基層崗位群體的工作並不穩定,有32%的人表示春節後肯定會換工作,另有36%的人群有較大可能換工作。通過探測中基層崗位人群換工作的原因,可以看出想要提高收入是換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比例為81%的人群期望通過換工作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這說明,毫無疑問收入已經成為當下影響中基層崗位人群工作的最重要因素,向錢而動的強大拉力使得許多人成為了輾轉在各個城市與公司間的打工牧民。

從經常居住工作的地域情況來看,中基層崗位人員現在在老家工作的有42%,意味著有比例為58%人群離開了老家在外奮鬥漂泊。超過一半的人群曾經在兩個或以上的城市工作過,在城市化程式和社會快速變動的中國,離開老家去外地城市闖蕩是十分普遍的選擇。深圳、廣州、上海、蘇州是外鄉人比例最高的城市,容納了來自於其他城市的打工人群。這些城市應更關注外來打工者的社會保障問題。

家鄉對於一個人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對於8%的人來說,家鄉是無價的,無論外地城市能夠獲得多高收入的工作也不會離開家鄉去工作生活。而另一方面,對於92%的中基層崗位群體來說,願意為更豐厚薪水而到外地城市漂泊。對於在一二線城市打工的外鄉人來說,薪資水平比家鄉高2245元他們就會願意離開家鄉。

有自己的房子、有老公/老婆、有足夠的存款,是如今中基層崗位群體眼中最普遍的幸福生活必須的三大件。溫暖的家庭,穩定的生活,有保障的收入,有應對風險的能力,平和、安穩是如今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渴求。新的三大件,是普通人眼中對幸福的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