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Verawala
在考慮開發“西班牙語聖經”應用前,我打算儘可能作出確認:大家是否會對它感興趣,並花錢購買它。出於這個目的,我進行了調查,並總結出了理想的盈利目標。
理想的盈利目標市場
- 能夠獨立盈利
- 能通過App Store搜尋功能找到
- 競爭對手很差勁
我們從第一點開始詳解:
第一點:這款應用是否能夠盈利?
第一步:搜尋分類付費榜排名第25的應用
我發現在商業分類中,有兩款應用曾經排到了分類付費榜的25名左右。通過AppFigures就能看到它們的歷史榜單排名:
為什麼要選擇分類付費榜第25名呢?請看第二步。
第二步:通過Distimo計算應用的日收入
去年我諮詢過Distimo的人員,應用排在分類付費榜第25名需要多少下載量。Distimo的一名分析師Gert Jan Spriensma非常友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答案請見TechCrunch的這篇文章:http://techcrunch.com/2012/05/16/how-many-daily-downloads-does-it-take-to-reach-the-top-of-the-app-store/。
其實無需閱讀整篇文章,只用看這張表就行了:
兩個樣本應用的日下載量約為90次,將其與售價相乘就是應用的大致日收入。
第三步:檢視總排名
用AppFigures很容易做到這一點:從圖表目測,兩個樣本應用的平均總排名分別是第13名和第50名。
第四步:繪製資料
這是我們所收集的資料:
用圖表繪製出來就是:
我們可以從中獲悉商業分類的大致應用數。
第二點:消費者能否通過搜尋找到你的應用?
你需要給自己的應用設定一個經常會被搜尋到的關鍵字,而且這個關鍵字還沒有太多競爭者。
由於蘋果沒有釋出關鍵字資料,這一點還是挺困難的。雖然現在確有工具可以粗略找出搜尋頻率較高的關鍵字,不過我在選擇自己目標盈利市場時還不知道這樣的工具。
其中有一個很特別的工具,我最近才開始使用,叫做Straply.com。我曾與它的創始人之一討論過,他將其稱為第一個蘋果商店的“谷歌關鍵字工具”。雖然介面還不怎麼好看,但收集的資料非常強大,使用它能瞭解某個術語的搜尋頻率,以及在App Store搜尋結果中有多少競爭者。
親身嘗試
不過我也建議自己做些嘗試和實際的搜尋。在大多App Store的優化工具成為主流前,我曾做了下面這些事情:
針對每個利基市場,發散出一系列關鍵字和片語。將這些片語輸入谷歌關鍵詞工具(Google Keyword Tool)中,然後點選“僅移動分類”選項。
然後又從這些片語中篩選出前30個左右的關鍵字,將其輸入App Store的搜尋框,
然後檢視App Store的搜尋結果。
針對每個關鍵字搜出來的前5到10個結果,我權衡了下面這些指標:
- 這款應用是否有很多評論?這些評論有多新?
- 開發者最後一次更新應用是在什麼時候?
- 是否有哪款很賺錢的應用,在搜尋某幾個關鍵字時,在App Store的搜尋結果中排名十分靠前?
理想的應用應該是評論很多,在App Store搜尋某個關鍵字/片語時排名很好,當然也很賺錢的那一種。也就是說這個片語很可能就是使用者在搜尋的東西。
如果某個應用很賺錢,用某幾個關鍵字搜尋出來的排名也很好,那麼檢視一下App Store的搜尋結果,其它的是否也能盈利?一般來講,排名靠前的應用盈利越高,它所使用的關鍵字越有可能是使用者所搜尋的。
不過這裡要小心:一些應用在搜尋很多關鍵字時排名都很高,想要找出哪些關鍵字才是使用者實際上搜尋的,需要細緻的研究。
這個關鍵字是否有競爭力?
在實施上面的關鍵字片語研究時,在App Store中簡單檢視一下應用的排名。
例如:下面列出了對“calculator”這個詞所組成的不同關鍵片語進行搜尋,得出的結果數。
- “calculator” = 10,930
- “tip calculator” = 777
- “scientific calculator” = 336
- “graphing calculator” = 81
我認為搜尋結果少於100非常不錯,超過500就可能太多了。
第三點:競爭對手水平如何?
App Store非常棒的一點就是公開了評論,這樣我們就能獲知使用者做了什麼,以及使用者非常討厭你的競爭對手哪點。如果你決定深入這個利基市場,就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此外也能主觀的看待競爭對手:這名開發者是否在這款產品上花費了時間/心思/感情?也許由於競爭者太少,使用者找不到其他選擇,因此這款產品的開發者並未投入太多努力。這正是我選擇“西班牙語聖經”的原因。
如果競爭者似乎並未作出太多努力,仍舊能夠獲利,很可能你就找到了適合投入時間的利基市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