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借力.NET開源跨平臺支援,佈局物聯網平臺開發

葉帆發表於2014-11-13

     今天科技類最大的新聞,莫過於微軟宣佈.NET開發框架開源計劃。.NET 開源,整合 Clang 和 LLVM 並且自帶 Android 模擬器,這意味著 Visual Studio 這個當下最好沒有之一的 IDE 正式支援編寫 Android 和 iOS 程式 -- Visual Studio 和 .NET 真正開始走向跨平臺化。Nadella 說的“移動為先,云為先”和“找到微軟最初的本質”終於連成一線。(詳情請參見相關新聞連結:http://www.cnbeta.com/articles/345617.htm)。

    同時.NET Micro Framework之父Colin Miller也高調回歸,在11月11日釋出一篇以ComingHome為標題的新博文,文中聲稱,微軟釋出新的計劃,將加大對.NET Micro Framework的投入力度,著力在智慧裝置和物聯網領域進行深度開發。正因為如此,所以經過兩年的離開後,重新歸隊領導.NETMicro Framework下一步的開發。(相關博文請參見:http://blogs.msdn.com/b/netmfteam/archive/2014/11/11/coming-home.aspx)。

    目前來看,未來物聯網的開發平臺,無非集中在三個層面:雲,移動入口,端。

    在雲這個平臺上,微軟的戰略眼光和實際執行都比較到位,至少技術和整體佈局上並沒有落後。但是在移動入口(手機、平板),起個大早,趕一晚集,拉一個偌大的諾基亞來墊背,也沒有擺脫敗局。所以現在宣佈開源.NET,支援Android和IOS開發,就是想在移動入口有所作為(最近office一些產品也為這些嵌入式平臺免費提供了)。剩下的就是端,這個端不是指感測器等裝置,而是指接入端,雖然.NET Micro Framework設計之初,是專為智慧裝置開發而準備。但是隨著物聯網時代的來臨,接入裝置的多樣性,及通訊的複雜性,讓易於開發和易於除錯的.NET Micro Framework重新煥發新的生命力。微軟重新重視.NETMicro Framework,雲+端同時發力,在物聯網時代,勝算就會多幾分了。

    我已經連續7年參加ARM的技術研討大會了,近幾年來,ARM通過推出Cortex系列的產品,在硬體層面,儘可能統一了不同廠家的晶片的核心功能,另外又通過CMSIS中介軟體,抹平了各廠家的晶片差異,借力mbed和CoAP技術提供物聯網開發支援(相關詳細內容,可以參見我去年寫的一篇博文:http://blog.csdn.net/yfiot/article/details/17006331)。通過JS,Html5,C/C++等開發語言,藉助開源庫,通過幾年的努力,逐漸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物聯網開發體系。不過C/C++開發,開發門檻比較高,除錯和維護都不是太方便,對微軟這種以易用起家的公司來說,物聯網領域充滿機會。

    物聯網從雲到端、到手機、到平板,各種軟硬體平臺,藉助.NET開發,通過統一的開發工具,統一的開發語言,花最小的代價,完成整體開發--至少這是目前我所看到的,最誘人的前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