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使用者在朋友圈的活動狀態可以用三句短語來形容:沉默不語的潛水者、坐享其成的傳播者、悉心經營的創作者。雖然微信平臺提供了自我表達、好友互動的功能,但使用者對其工具性的使用仍與個人行為習慣及心理密切相關。評估潛微信使用者的活躍度卻不能僅從潛水、創作、傳播的字面意思進行。

文字+圖片是微信使用者釋出內容的主流形式。純文字內容形式單調,且很容易被淹沒在不停更新的朋友圈,視覺感受上並沒有很強的衝擊力;純圖片形式簡單明瞭,視覺感受飽滿,使用者理解力也多樣化;文字+圖片的形式可以說是內涵與外顯的結合。當然,文字配圖講究意境相符,總不能用滿眼喜氣的圖片講述悲傷故事所要表達的心情。近四成被調查者選擇文字+圖片的表達形式,也表現出微信使用者悉心經營朋友圈的主動性,自我表達其實不就是說給別人聽嗎?

轉發是一種自我表達,也是一種互動。微信好友和公眾賬號是轉發內容的主要來源,兩者的共同點是“借別人的嘴巴說自己的故事”,不同點在於互動效果。轉發朋友釋出的內容,可能會讓朋友產生“同一類人”的親近感,哪怕朋友轉發的內容也非自創;轉發公眾賬號內容,純就是傳播,達不到心靈層面的認同感。

潛水者,我只看看、不說話。近三成被調查者在微信朋友圈僅充當觀眾、旁觀者。其中,從來不在微信圈釋出內容的使用者群體,大部分人不喜歡自我表現;少部分保守派則擔心個人資訊洩露,被他人惡意使用;還有一小部分城府較深的使用者,不想讓微信好友瞭解自己的個人生活和想法。他們總是默默地觀察其他人的朋友圈狀態,筆者認為將潛水者劃為“非活躍使用者”並不合適,他們不願意自己被發現、被瞭解,並不代表他們不願意發現別人、瞭解別人,他們的活躍是內隱式,並不是公開化的。

創作者、傳播者、潛水者在朋友圈的活躍方式各不相同,創作者的主動性更強,釋出內容的美好形式帶給他們的滿足感多於內容的資訊含量,正如“我微笑並不代表我快樂”;傳播者選擇最為中庸的方式,將個人情感鑲嵌在“別人的內容”中,“那只是我轉發的內容”成為真實情感流露之後的隱藏理由;潛水者的活躍度幾乎不被外人所看到,沉默不語不代表內心情感未被觸發。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分析師阿麗豔認為,單純地根據微信使用者在朋友圈釋出內容的動作將其劃分為活躍使用者與非活躍使用者的標準並不是十分貼切,使用者行為並不能完全解釋使用者心理狀態,只是將其描述為一種特徵或是趨勢,使用者行為始終是動態流動的,今天的潛水者或許明天就變身創作者,所以說活躍與非活躍並無清晰的分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