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和B/S結構區別整理

技術mix呢發表於2017-10-18

C/S和B/S結構區別整理

C/S和B/S結構概念

1.什麼是C/S結構
C/S (Client/Server)結構,即客戶機和伺服器結構。它是軟體系統體系結構,通過它可以充分利用兩端硬體環境的優勢,將任務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來實現,降低了系統的通訊開銷。

C/S結構可以看做是胖客戶端架構。客戶端實現絕大多數的業務邏輯處理和介面展示,作為客戶端的部分需要承受很大的壓力,從分利用客戶端的資源,對客戶機的要求較高。

其實現可以是客戶端包含一個或多個在使用者的電腦上執行的程式,而伺服器端有兩種,一種是資料庫伺服器端,客戶端通過資料庫連線訪問伺服器端的資料;另一種是Socket伺服器端,伺服器端的程式通過Socket與客戶端的程式通訊。

目前大多數應用軟體系統都是Client/Server形式的兩層結構,由於現在的軟體應用系統正在向分散式的Web應用發展,Web和Client/Server 應用都可以進行同樣的業務處理,應用不同的模組共享邏輯元件;因此,內部的和外部的使用者都可以訪問新的和現有的應用系統,通過現有應用系統中的邏輯可以擴充套件出新的應用系統。這也就是目前應用系統的發展方向。

傳統的C/S體系結構雖然採用的是開放模式,但這只是系統開發一級的開放性,在特定的應用中無論是Client端還是Server端都還需要特定的軟體支援。由於沒能提供使用者真正期望的開放環境,C/S結構的軟體需要針對不同的作業系統系統開發不同版本的軟體,加之產品的更新換代十分快,已經很難適應百臺電腦以上區域網使用者同時使用。而且代價高, 效率低。

2.什麼是B/S結構
B/S(Browser/Server)結構即瀏覽器和伺服器結構。它是隨著Internet技術的興起,對C/S結構的一種變化或者改進的結構。在這種結構下,使用者工作介面是通過WWW瀏覽器來實現,極少部分事務邏輯在前端(Browser)實現,但是主要事務邏輯在伺服器端(Server)實現,形成所謂三層3-tier結構。這樣就大大簡化了客戶端電腦載荷,減輕了系統維護與升級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使用者的總體成本(TCO)。

B/S結構可以看作是瘦客戶端,只是把顯示的較少的邏輯交給了Web瀏覽器,事務邏輯資料處理在放在了Server端,這樣就避免了龐大的胖客戶端,減少了客戶端的壓力。B/S結構的系統無須特別安裝,只有Web瀏覽器即可。當然AJAXFlex等等的普遍使用也有富客戶端的發展方向。

以目前的技術看,區域網建立B/S結構的網路應用,並通過Internet/Intranet模式下資料庫應用,相對易於把握、成本也是較低的。它是一次性到位的開發,能實現不同的人員,從不同的地點,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 WAN, Internet/Intranet等)訪問和操作共同的資料庫;它能有效地保護資料平臺和管理訪問許可權,伺服器資料庫也很安全 。特別是在JAVA這樣的跨平臺語言出現之後,B/S架構管理軟體更是方便、快捷、高效。

3.管理軟體主流技術。

管理軟體技術的主流技術與管理思想一樣,也經歷了三個發展時期。首先,介面技術從上世紀DOS字元介面到Windows圖形介面(或圖形使用者介面GUI),直至Browser瀏覽器介面三個不同的發展時期。其次,今天所有電腦的瀏覽器介面,不僅直觀和易於使用,更主要的是基於瀏覽器平臺的任何應用軟體其風格都是一樣的,使用人對操作培訓的要求不高,而且軟體可操作性強,易於識別;再者,平臺體系結構也從過去單使用者發展到今天的檔案/伺服器(F/S)體系、客戶機/伺服器(C/S)體系和瀏覽器/伺服器(B/S)體系。

C/S和B/S結構區別

1.C/S和B/S結構優缺點
(1).B/S結構優缺點:
B/S結構的優點:

<1>.無需安裝,客戶端不需要安裝有瀏覽器即可。

<2>.分佈性特點,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查詢、瀏覽等業務處理。 

<3>.業務擴充套件便捷,通過增加頁面即可增加伺服器功能。 

<4>.升級維護便捷,無需升級多個客戶端,升級伺服器即可,就可以實現所有使用者的同步更新。 

<5>.共享性強特點,可以直接放在廣域網上,通過一定的許可權控制實現多客戶訪問的目的,互動性較強。
 B/S結構的缺點:

<1>.在跨瀏覽器上,BS結構不盡如人意。

<2>.在速度和安全性上需要花費很多設計成本,響應速度不及C/S,隨著AJAX技術的發展,相比傳統B/S結構軟體速度有很大提升。 

<3>.使用者體驗不是很理想,B/S需要單獨介面設計,各個瀏覽器廠商的對瀏覽器的解析的標準不同。

 客戶端伺服器端的互動是請求-響應模式,通常需要重新整理頁面,這並不是客戶樂意看到的。(在Ajax風行後此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2).C/S結構優缺點:
 C/S結構的優點:

<1>.C/S結構的介面和操作簡單豐富。

<2>.C/S結構的管理資訊系統具有較強的事務處理能力。

<3>.C/S結構的安全效能可以很容易保證,實現多層認證也不難。

<4>.C/S結構的響應速度快。由於客戶端實現與伺服器的直接相連,沒有中間環節,只有一層互動,因此響應速度較快。
C/S結構的缺點: 

<1>.適用面窄,通常用於區域網中。

 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移動辦公和分散式辦公越來越普及,這需要我們的系統具有擴充套件性。這種方式遠端訪問需要專門的技術,同時要對系統進行專門的設計來處理分散式的資料。

<2>.客戶端需要安裝專用的客戶端軟體。

 由於程式需要安裝才可使用,因此不適合面向一些不可知的使用者。涉及到安裝的工作量,其次任何一臺電腦出問題,如病毒、硬體損壞,都需要進行安裝或維護。特別是有很多分部或專賣店的情況,不是工作量的問題,而是路程的問題。

<3>.維護升級成本高,進行一次維護升級,需要所有客戶端的程式進行重新安裝。

<4>.對客戶端的作業系統一般也會有限制。

 可能適應於WinXP, 但不能用於WinVista或Win7。或者不適用於微軟新的作業系統等等,還有Linux、Unix等等作業系統。

2.C/S和B/S結構設計區別

Client/Server是建立在區域網的基礎上的,Browser/Server是建立在廣域網的基礎上的。
(1).硬體環境不同

C/S一般建立在專用的網路上,小範圍裡的網路環境,區域網之間再通過專門伺服器提供連線和資料交換服務。

B/S建立在廣域網之上的,不必是專門的網路硬體環境,例如電話上網,租用裝置,資訊自己管理,有比C/S更強的適應範圍,一般只要有作業系統和瀏覽器就行。
(2)對安全要求不同

C/S 一般面向相對固定的使用者群, 對資訊保安的控制能力很強。一般高度機密的資訊系統採用C/S 結構適宜,可以通過B/S釋出部分可公開資訊。

B/S 建立在廣域網之上, 對安全的控制能力相對弱, 面向是不可知的使用者群。
(3).對程式架構不同

C/S 程式可以更加註重流程,可以對許可權多層次校驗,對系統執行速度可以較少考慮。

B/S 對安全以及訪問速度的多重的考慮, 建立在需要更加優化的基礎之上。比C/S有更高的要求,B/S結構的程式架構是發展的趨勢,從MS的.Net系列的BizTalk 2000 Exchange 2000等,全面支援網路的構件搭建的系統。SUN和IBM推的JavaBean構件技術等,使B/S更加成熟。
(4).軟體重用不同

C/S 程式可以不可避免的整體性考慮, 構件的重用性不如在B/S要求下的構件的重用性好。

B/S 對的多重結構,要求構件相對獨立的功能。 能夠相對較好的重用。就如買來的餐桌可以再利用,而不是做在牆上的石頭桌子。
(5).系統維護不同

系統維護是軟體生存週期中,開銷大,相當重要。

C/S 程式由於整體性,必須整體考察,處理出現的問題以及系統升級難,可能是再做一個全新的系統。

B/S 構件組成方面構件個別的更換,實現系統的無縫升級。 系統維護開銷減到最小,使用者從網上自己下載安裝就可以實現升級。
(6).處理問題不同

C/S 程式可以處理使用者面固定,並且在相同區域, 安全要求高的需求,與作業系統相關,應該都是相同的系統。

B/S 建立在廣域網上, 面向不同的使用者群,分散地域, 這是C/S無法作到的,與作業系統平臺關係最小。
(7).使用者介面不同

C/S 多是建立在Window平臺上,表現方法有限,對程式設計師普遍要求較高。

B/S 建立在瀏覽器上, 有更加豐富和生動的表現方式與使用者交流,並且大部分難度減低,降低開發成本。
(8).資訊流不同

C/S 程式一般是典型的中央集權的機械式處理,互動性相對低。

B/S 資訊流向可變化, B-B、 B-C、 B-G等資訊流向的變化,更象交易中心。

3.C/S和B/S結構優勢與劣勢

(1).C/S架構軟體的優勢與劣勢
<1>.應用伺服器執行資料負荷較輕。

最簡單的C/S體系結構的資料庫應用由兩部分組成,即客戶應用程式和資料庫伺服器程式。二者可分別稱為前臺程式與後臺程式。執行資料庫伺服器程式的機器,也稱為應用伺服器。一旦伺服器程式被啟動,就隨時等待響應客戶程式發來的請求;客戶應用程式執行在使用者自己的電腦上,對應於資料庫伺服器,可稱為客戶電腦,當需要對資料庫中的資料進行任何操作時,客戶程式就自動地尋找伺服器程式,並向其發出請求,伺服器程式根據預定的規則作出應答,送回結果,應用伺服器執行資料負荷較輕。
<2>.資料的儲存管理功能較為透明。

在資料庫應用中,資料的儲存管理功能,是由伺服器程式和客戶應用程式分別獨立進行的,前臺應用可以違反的規則,並且通常把那些不同的(不管是已知還是未知的)執行資料,在伺服器程式中不集中實現,例如訪問者的許可權,編號可以重複、必須有客戶才能建立定單這樣的規則。所有這些,對於工作在前臺程式上的終端使用者,是“透明”的,他們無須過問(通常也無法干涉)背後的過程,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一切工作。在客戶伺服器架構的應用中,前臺程式不是非常“瘦小”,麻煩的事情都交給了伺服器和網路。在C/S體系的下,資料庫不能真正成為公共、專業化的倉庫,它受到獨立的專門管理。
<3>.C/S架構的劣勢是高昂的維護成本且投資大。

首先,採用C/S架構,要選擇適當的資料庫平臺來實現資料庫資料的真正“統一”,使分佈於兩地的資料同步完全交由資料庫系統去管理,但邏輯上兩地的操作者要直接訪問同一個資料庫才能有效實現,有這樣一些問題,如果需要建立“實時”的資料同步,就必須在兩地間建立實時的通訊連線,保持兩地的資料庫伺服器線上執行,網路管理工作人員既要對伺服器維護管理,又要對客戶端維護和管理,這需要高昂的投資和複雜的技術支援,維護成本很高,維護任務量大。

其次,傳統的C/S結構的軟體需要針對不同的作業系統系統開發不同版本的軟體,由於產品的更新換代十分快,代價高和低效率已經不適應工作需要。在JAVA這樣的跨平臺語言出現之後,B/S架構更是猛烈衝擊C/S,並對其形成威脅和挑戰。

(2).B/S架構軟體的優勢與劣勢
<1>.維護和升級方式簡單。

目前,軟體系統的改進和升級越來越頻繁,B/S架構的產品明顯體現著更為方便的特性。對一個稍微大一點單位來說,系統管理人員如果需要在幾百甚至上千部電腦之間來回奔跑,效率和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但B/S架構的軟體只需要管理伺服器就行了,所有的客戶端只是瀏覽器,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維護。無論使用者的規模有多大,有多少分支機構都不會增加任何維護升級的工作量,所有的操作只需要針對伺服器進行;如果是異地,只需要把伺服器連線專網即可,實現遠端維護、升級和共享。所以客戶機越來越“瘦”,而伺服器越來越“胖”是將來資訊化發展的主流方向。今後,軟體升級和維護會越來越容易,而使用起來會越來越簡單,這對使用者人力、物力、時間、費用的節省是顯而易見的,驚人的。因此,維護和升級革命的方式是“瘦”客戶機,“胖”伺服器。
<2>.成本降低,選擇更多。

大家都知道windows在桌面電腦上幾乎一統天下,瀏覽器成為了標準配置,但在伺服器作業系統上windows並不是處於絕對的統治地位。現在的趨勢是凡使用B/S架構的應用管理軟體,只需安裝在Linux伺服器上即可,而且安全性高。所以伺服器作業系統的選擇是很多的,不管選用那種作業系統都可以讓大部分人使用windows作為桌面作業系統電腦不受影響,這就使的最流行免費的Linux作業系統快速發展起來,Linux除了作業系統是免費的以外,連資料庫也是免費的,這種選擇非常盛行。

比如說很多人每天上“網易”(原文為新浪)網,只要安裝了瀏覽器就可以了,並不需要了解“網易”的伺服器用的是什麼作業系統,而事實上大部分網站確實沒有使用windows作業系統,但使用者的電腦本身安裝的大部分是windows作業系統。
<3>.應用伺服器執行資料負荷較重。

由於B/S架構管理軟體只安裝在伺服器端(Server)上,網路管理人員只需要管理伺服器就行了,使用者介面主要事務邏輯在伺服器(Server)端完全通過WWW瀏覽器實現,極少部分事務邏輯在前端(Browser)實現,所有的客戶端只有瀏覽器,網路管理人員只需要做硬體維護。但是,應用伺服器執行資料負荷較重,一旦發生伺服器“崩潰”等問題,後果不堪設想。因此,許多單位都備有資料庫儲存伺服器,以防萬一。

4.C/S和B/S結構結合

自己接觸到的C/S與B/S結合框架是SCSF框架,集合C/S和B/S設計上的優點應用。分享一下你接觸的C/S與B/S結合架構吧。

Smart Client Software Factory 概述
(1).SCSF概念

SCSF是一個應用了多種設計模式、適用於大型軟體開發的框架,其特點是結合B/S與C/S架構的優點,開發人員可以按業務功能分模組並行開發,各模組之間耦合度很小,當業務需求變化時,應用SCSF架構的軟體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小程式碼修改量。

Smart Client相比傳統B/S架構的優勢:FatClient設計,使用者體驗豐富,客戶端可以在不線上的狀態下執行——而傳統B/S架構是把一切負擔交給伺服器,當網路不可用時B/S系統完全癱瘓。

Smart Client相比傳統C/S架構的優勢:方便部署和維護——利用ClickOnce客戶端會在需要更新時自動提示或更新。

(2).SCSF中的設計模式及架構思想:

控制反轉(IoC),依賴注入,MVC及MVP;

策略模式(Strategy),觀察者模式(Observer)。

理解了這些模式,才能較容易地理解SCSF的架構思想。

 本文轉自SanMaoSpace部落格園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www.cnblogs.com/SanMaoSpace/archive/2013/06/11/3131693.html,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絡原作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