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如果科技泡沫破滅最終變成現實,獨角獸最終紛紛倒下,科技巨頭也在浩劫中無法獨善其身的話,我們的資料將會何去何從?

1463932857-4349-3417eb9bbd9018a4eba74e
想象一下如果矽谷的夢魘——科技泡沫破滅——最終變成現實,獨角獸最終紛紛倒下,科技巨頭也在浩劫中無法獨善其身的話,會發生什麼?

這就是由伯克利長期網路安全中心的研究人員所公佈的一份報告中所設定的網路世界末日的情景,該報告於上月發表。基於目前的網路安全趨勢,研究人員得出了五種不同的情景,而以上提到的科技泡沫破滅則是其中最慘烈的一種情況。如果股票價格發生暴跌,Facebook 和 Twitter 的世界還會剩下些什麼?就像一輛報廢的汽車只能回收零部件一樣,如果科技公司最終倒下,那麼它們留給世界的就只剩下使用者的資料。

在該報告中,研究人員想象了這樣的場景:科技公司一開始會遭遇緩慢的下跌,而最終會導致網路時代的坍塌。一開始,人們會對矽谷失去信心,對於矽谷的一切幻想都破滅;進而導致大量的開發人員流向亞洲;而歐洲則會採取更加激進的措施來監管科技;對於創新類專案,投資者也是避之不及;最終,一些外部事件(例如其他地區發生的革命)會動搖整個市場,進而引發市場坍塌;股票價格也會狂跌 90% 以上。處在危機中的公司也會拼勁全力向外出售他們長期以來蒐集的使用者資料,包括使用者個人身份資訊、喜好、習慣、愛好,甚至涉及國家安全的檔案等。儘管在這之前,這些資料僅會提供給廣告商,但是在動盪時期,這些資訊對於犯罪分子來說也變得觸手可及。易於搜尋的資料庫可以催生新的創新和投資,但是人們卻很難知曉究竟是誰在背後購買這些資料。

即使合同和一些與隱私有關的政策法規會限制公司出售這些資料,公司也會想出其他的辦法來盈利。大多數承諾不會出售使用者個人資料的隱私政策都涉及到了一種極端情況,那就是公司破產或者出售。事實上,去年《紐約時報》一項關於美國 100 家網站的分析表明,其中的 85 家公司都在其隱私政策中提到了相關條款,例如在 Facebook 的隱私政策中就有這樣的規定:

如果本公司的服務或者資產的所有權和控制權發生變更或者部分發生變更,公司有權將您的相應資料轉移到新的所有者手中。

這個條款看起來就像是允許將你的資料直接運送到垃圾場一樣。如果像 Facebook 這樣的社交媒體型公司不能合法地處理其使用者資料,那麼它或許會直接出售公司以便減少損失。當破產的公司只剩下破磚爛瓦時,唯一能引起買家興趣的恐怕就只有其蒐集的使用者資料了。但是,可能會遭遇這樣結局的公司並不僅限於社交網路、線上購物等科技公司,所有持有使用者資料的公司都需要提高警惕。

即便最終不會發生我們上面所描述的末日景象,目前的種種跡象也已經勾勒出了擁有大量使用者資料的公司最終消亡時可能遭遇的情形。當去年 RadioShack 公司申請破產時,該公司出售的一項資產就是包含數百萬使用者資訊的詳細資料庫。這也引發了多家公司加入到資料的爭奪之中:AT&T 和 Apple 公司聲稱對其中的部分資料擁有所有權,一些地方政府也表明出售這些資料可能會觸犯相關法律。聯邦貿易委員會也介入其中,並且裁定 RadioShack 公司只能將這些資料出售給具有同樣業務的公司,並且購買者必須承認 RadioShack 與使用者簽訂的隱私政策,並且繼續履行相應的隱私政策。如果購買者想要將資料用作它用,則必須獲得使用者的授權。事實上,這已經不是聯邦貿易委員會首次進行干預:2000 年,聯邦貿易委員會起訴了名為 Toysmart.com 的網站。這次事件也最終促使很多公司在其隱私政策的首頁中新增與出售資料相關的條款。

對於聯邦監管機構來說,監管大型零售商和科技公司蒐集的使用者資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但是當這些公司出現崩潰或者倒閉時,面對那些將自己出售的擁有大量資料的公司,聯邦調查委員會也是有心無力,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個人資料則會被那些破產的科技公司隨意丟棄,而我們卻對此無能為力。

來源:The Atlantic.

編譯:TECH2IPO-林雲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