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管學軍 來源:選車網
在網際網路造車“退燒”的同時,傳統汽車企業展開了步步為營的強勢反擊。主角的變化,使得2016年 “汽車+網際網路”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也標誌著歷經一百多年發展的汽車產業,即將開啟“智慧汽車時代”的新紀元。
網際網路企業造車 “戰略撤退”
曾經高喊著“顛覆傳統汽車行業”的網際網路造車,隨著樂視汽車出現資金問題和富士康退出“和諧富騰”兩大事件的相繼爆發,呈現出整體“退燒”態勢。
2016年11月6日,樂視控股CEO賈躍亭發表公開信回應,由於樂視汽車前期投入巨大,陸續花掉100多億的自有資金,直接導致對“LeEco戰略”的資金支援不足,儘管去年年底樂視高調宣佈開建湖州基地,但資金問題仍是人們質疑的焦點。無獨有偶,“富士康將不再投資和諧富騰的造車專案”的訊息也隨之傳播開來。
2016年年末,部分網際網路企業在汽車專案上悄悄開始“做減法”,與前幾年誓言“顛覆傳統汽車”的沖天豪情相比,今天似乎跌入了萬丈深淵。
近些年,隨著IT產業與汽車產業越來越“親近”,彼此的邊界日益模糊。加之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普及,全球汽車產業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變局。國際上,蘋果和谷歌等新興巨頭,覬覦新能源汽車和網際網路融合帶來的新機遇率先行動起來;在國內,樂視、阿里、百度和蔚來等企業也紛紛“圍堵”汽車領域,網際網路企業好像被打了雞血似的,一下子對汽車充滿了激情。
表面看,這是由於網際網路公司對汽車領域知之甚少,在資本驅使下產生的急躁冒進行為。而實際上,網際網路公司看中了龐大的汽車市場背後隱藏著的大資料資源,以及這些資料背後無法估量的、全新的服
在傳統企業看來,汽車只是交通工具。但在網際網路公司看來,它是最重要的入口。由汽車這個網際網路入口,企業可以精確地知道車主的經濟狀況,社會地位、財富狀況、生活規律等關鍵資訊。通過汽車,可以知道使用者住在別墅區還是一般住宅區;通過汽車,可以知道使用者最喜歡去哪裡的購物中心,是喜歡高大上的法國大餐?還是別具風味的雜醬麵……對於使用者來說,汽車是工作生活中最忠實的伴侶。在網際網路公司看來,掌握了汽車顯然就知道了使用者的需求,所以它們對汽車產業青睞有加。
然而,對於網際網路企業來講,發展“網際網路+汽車”的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卻很骨感。
汽車作為一個典型的“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行業,資本對於造車者的意義毋容置疑。由於汽車行業資金投資週期長,這就要求新進入者既要具備雄厚的初創資本,還需要在專案過程中具備較強的持續融資能力。而對於難以跨越的“資金門檻”來講,更難的是汽車產業鏈很長,一輛汽車的零件,即使不包括螺絲螺帽都有7000個以上,這對造車企業在供應鏈管理方面的要求極高,對於網際網路公司而言,這幾乎是無可逾越的屏障。
網際網路企業玩的是模式,玩的是輕資產;而汽車製造業玩的是資金,玩的是重資產,這屬於兩個世界,而且分界線非常清楚。網際網路企業“越界”之後才發現造車不像做PPT那麼簡單。
“越界”造車到底有多難?煎熬多年的特斯拉或許更有體會,建立於2003年7月的特斯拉, 2010年6月在納斯達克上市前,先後經過五輪融資,融資金額高達1.87億美元。在最艱難的2008年,特斯拉藉助戴姆勒和豐田在零部件、技術、資金和經驗等方面的支援才涉險過關。且時至今日,這家企業依然被車輛起火、持續虧損等問題所困擾。
同時,曾經“越界”的蘋果、谷歌兩家美國科技巨頭,都“知難而退”地先後宣佈放棄自己造車,轉而與傳統汽車公司合作,自己則專注於無人駕駛技術系統。
因此,本身“造血功能”不強,依靠創造概念,吸引社會資本生存的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抱著對谷歌、蘋果、特斯拉頂禮膜拜的一腔熱血,“越界”殺入汽車製造領域“矇眼狂奔”。結果發現,馬斯克融資的模式並不是誰都能複製,加之汽車行業向移動互聯方面展開戰略轉型,他們的圈錢夢頓時碎了一地。
在“網際網路+汽車”的產業變革中,網際網路公司屬於“前仆後繼”的前僕者,雖然他們造車的熱情正慢慢退卻,但對汽車產業的發展作出了三大貢獻:第一,網際網路公司的衝擊,點醒了“沉睡”中的傳統汽車產業,推動了網際網路產業和傳統汽車製造業的產業融合,推動了工業4.0的發展;第二,推動了傳統汽車由運載工具向移動終端方向的轉變,這個移動終端將成為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甚至能源流的載體;第三,推動了傳統汽車行業經營模式由代步工具+售後服務,向以大資料為支撐的為車主全生活領域提供服務的方向轉型。這三大轉變代表著未來汽車工業百年發展的方向,並將影響著社會形態、城市發展方式的轉變。
傳統汽車企業強勢反擊
看似“不著調”的網際網路公司造車,為何能在短時間內吸引風險投資強力聚集?背後的原因是,在傳統汽車技術難以實現重大突破的同時,以“智慧化、網聯化和電動化”為引擎的智慧汽車時代已然開啟。而看出其中緣由的傳統汽車企業也展開了強勢反擊。
隨著傳統技術進步的空間越來越小,汽車企業想要取得突破性進展已經非常困難。然而,智慧化、網聯化和電動化為全球汽車產業提供了新引擎,為汽車技術進步提供了新路徑,為汽車產業供給側改革提供了新抓手,但汽車產業向新的方向轉移面臨著巨大的風險。此時,網際網路公司用網際網路思維提出了造車的新理念,以及以大資料為核心的全新經營模式,於是吸引著風險投資短時間內向“網際網路造車”概念強力聚集。
同時,為儘早實現智慧製造以及製造業服務化轉型,德國提出了“工業4.0”的進化歷程,與之對應我國也制定了《中國製造2025》的行動綱領。此時,傳統汽車製造商才清醒地認識到,汽車的智慧化和網聯化是大勢所趨,是不可阻擋的方向,於是紛紛轉型展開絕地反擊。
以寶馬為例,在“下一個100年”的出行方案中,寶馬將專注於科技創新,擴大人、車輛與服務之間數字化連線。未來,寶馬將根據中國的道路條件,整合研發資源,進一步推進高度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而從賓士引以為傲的IAA概念車來看,其全面觸控化的操作方式,意味著未來賓士行政轎車中的物理按鍵將越來越少,也意味著未來的賓士汽車將軟體擺在了更重要的位置。同時,奧迪在今年也釋出了中國業務發展藍圖,其中包括與一汽共同成立一家移動出行服務和數字化服務公司。
在國際汽車巨頭紛紛釋出未來規劃的同時,國內車企在智慧汽車方面也開始分步實施推進。
在《面向2025長安汽車智慧化戰略》指引下,長安汽車完成了智慧化研釋出局,目前正與國外機構合作研發最高階別的自動駕駛車,預計2025年實現量產。意識到危機來臨的北汽,去年在無人駕駛方面走了兩大步。先是在北京車展上租用7000平米的場地,公開展示了其無人駕駛汽車;而後將逐步投放100多臺無人駕駛汽車到遼寧盤錦,把無人駕駛技術引入到了日常生活中。
隨著智慧汽車和車聯網技術的發展,傳統汽車製造商正逐步向移動出行服務商轉變。未來,車企將改變單純追求銷量的傳統發展模式,轉而為消費者和社會提供完善的交通出行方案,這實際上為傳統汽車開啟了銷量之外新的增長通道,也意味著汽車企業傳統的經營模式將徹底改變。
2016年,網際網路造車出現大起大落,傳統汽車企業由此展開強勢反擊,究其原因,是產業發展和更替的基本規律正在發生作用。
當一個傳統產業發展到末期的時候,就會有一個替代它的新興產業誕生。而在新生產業誕生的初期,看到未來趨勢的資本會一擁而上,將鉅額的資金投向新興產業。當這個新興產業逐步走向成熟的時候,獲利的資本則悄然退出,從而實現了新興產業對傳統產業的替代。當前,發展成熟的傳統汽車產業,與剛剛興起的智慧汽車正是這個規律的再版。表面看來,風險投資是被“網際網路造車”概念吸引到了汽車行業;實質上,網際網路公司和社會資本之所以紛紛“圍堵”汽車領域,是因為看到了智慧汽車代表著汽車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而網際網路造車的退潮,實際上與投資方漸漸變得冷靜、與傳統汽車企業的轉型有著直接的關係。
未來,汽車從單純的交通工具演變為移動終端,是汽車產業一百多年來最為深刻的一次變革。無論是德國工業4.0、美國工業網際網路還是《中國製造2025》都為這場變革提供著強有力的支撐,而這一切的轉折都已經從2016年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