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知名風投Andreessen Horowitz“合夥人”本尼迪克特·埃文斯( Benedict Evans)在其個人部落格上撰文就移動生態的新問題進行了具體的探討,談到多個問題:Android廠商會有怎樣的發展?Android將走向何方?埃文斯還談及互動模式、資訊傳送與聚合層、Facebook和亞馬遜的動作等問題。

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

我們進入智慧手機時代已有7年,看起來是時候問些新的問題了。我們過去幾年提出的或探討的問題現在基本上都有了答案,或者都變得無關緊要。新問題和新疑問在不斷出現。

因此,平臺大戰的第一個階段已經結束:蘋果和谷歌都是贏家。蘋果目前在全球智慧手機手機年銷量中的佔比約為10%;Android則佔50%,其中三分之二是中國以外的谷歌Android裝置,三分之一是中國的非谷歌Android裝置。未來,該市場將會繼續擴張,智慧手機將佔據幾乎所有的手機銷售——一個季度可能出貨4億或5億部,蘋果統治高階市場,Android則主導其餘的市場。

未來,地球上的智慧手機總啟用量將接近40億。蘋果的市場份額雖然較少,但憑藉市場定位和出色的執行力,它在發達市場在流量、內容和創收上佔據了大得多的份額,因此它的生態系統完全是可行的,谷歌的亦然。

蘋果和谷歌雙贏,雙方都或多或少得到各自想要的東西,短期內這種情況都不會改變。在這種格局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

Android廠商會有怎樣的發展?

前幾年,三星還能夠利用使用者規模和更好的執行力奪取Android市場近半的份額和幾乎所有的利潤。但OME(原始裝置製造商)行業正發生改變,三星的Android市佔率正快速縮減。並不是說“傳統的”品牌OEM廠商比它做得更好,而是整個深圳生態系統在開始走向世界。小米是最典型的例子,該公司已經在中國取得了不少市場份額,目前也嘗試在印度複製它的成功,但在新興市場,也有不少的小型本土公司在藉助深圳手機制造工廠來在本土市場建立品牌,開疆闢土。

未來這會演變成什麼樣呢?小米會建立起全球化的中端品牌嗎?其它的中國廠商是否也將取得這樣的成績?新興市場的本土廠商會有多少家?手機市場一直都是規模遊戲,而體量小但可利用整個深圳生態系統的規模的本土品牌有沒可能打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呢?會否有人能夠在高階市場挑戰蘋果呢(Android陣營能誕生這樣的公司嗎)?

Android將走向何方?

有人認為,OEM廠商的未來無關緊要,除了對於它們的股東之外——它只不過是手機後殼印製的一個標籤而已。而像小米這樣的公司指向另外一個Android問題——Android本身將走向何方?

到目前為止,“非谷歌”Android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由於谷歌退出中國大陸市場,當地有很多的Android裝置都沒有或者不能使用谷歌產品服務,但對於谷歌而言,這不是一個廣泛的戰略問題。另一方面,亞馬遜嘗試借Kindle Fire平板電腦產品線打造自有的次級平臺(“定製系統”),但該款平板電腦屬於小眾產品,Fire Phone智慧手機的表現也讓人大跌眼鏡,這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它們缺少谷歌的產品服務。與此同時,主流Android廠商在Android上加入自有的差異化表層的嘗試大多以失敗告終。

如今,這種情況似乎在發生改變。一方面,跟其它廠商不同,小米在Android上成功打造出了一套頗具吸引力的差異化服務。目前,在中國市場以外,該公司也使用谷歌的服務,但這種情況可能不能持續下去。

谷歌對Android的控制主要在於Google Play服務、API(應用程式介面)套件以及它在Android上部署的各款應用(主要是Maps和Apps)。谷歌對於這些的使用,跟微軟對Office和Windows的處理很像——它們相互支撐,輔以條款規定出售定製Android手機的廠商不能出售搭載正式Android版本的手機,這使得大公司不敢貿然進行試驗。

可以說,在中國以外地區,賣出沒有谷歌地圖和Google Play商店的手機會困難——這樣一臺手機跟功能手機無異(至少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是這樣)。因此,除了亞馬遜之後,沒有人真正嘗試過那麼做,目前也有一些資料顯示谷歌地圖在iOS上的份額實際上很小。我想,在谷歌各式各樣的移動服務中,有很多都有相當龐大的使用者群,但是黏性並不高。考慮到主流Android廠商出售“正式”Android裝置普遍賺不到錢,而大批小廠商依託深圳生態系統,即便谷歌阻止它們進行定製,它們也沒什麼好損失的,可能會有更多的人去嘗試進行定製。

然而,這引向了這個更加深層的Android問題——谷歌5年後將會提供些什麼呢?市面上將會出現帶有已過時的Android程式的Chrome手機?谷歌已經讓一些Android應用在Chrome上執行(反之亦然)——這可以理解為未來的平臺嗎?如果真是如此,那是否意味著人們將有更多的自由在上面搭建自己的平臺呢?

互動模式、資訊傳送與聚合層

谷歌改變“Android”的定義,一部分是因為要加強平臺控制,而更深層的原因是改變智慧手機的互動模式。很顯然,對於谷歌來說,應用一直都是個結構化問題,因為它們的內容隱藏在搜尋引擎之外,而且不管付費與否,都跟搜尋結果不相連。由於諸多的原因,HTML5的“網頁應用”成了死衚衕,但它們能夠解決一個底層問題:在Web上,你可以連結任何的資源,在移動端則不行——所有東西都相互隔離。

谷歌的問題似乎也有了明顯的答案。一個答案是,迴歸Web,在Android 5(“棒棒糖”)上,谷歌顯然在嘗試模糊化應用和Web瀏覽的差異。然而,我不確定迴歸Web是解決方案:科技趨向於向前發展,解決原有的問題,產生新的問題,而不是迴歸舊的解決方案和舊的問題。我們解決Web的問題並不是通過重建AOL,而是藉助谷歌和Facebook。

與此同時,谷歌給Web帶來的搜尋模式在移動端也不大可行——移動既是“後Netscape’”,又是“後Pagerank”。另外,我也不覺得移動時代之前的谷歌Web是個樂園——谷歌的統治存在不少的問題。

現在,我們發現聚合層和發現層正出現轉變。我們經歷了從一切都捆綁在網路瀏覽器內,到通過谷歌獲取資訊,再到讓特定內容與Web分離的應用圖示。與此同時,應用們捆綁一個網站的所有內容,使得它無法直接連線特定的頁面。因此,我們現有既有推倒應用之間壁壘的深層連結,也有將應用中的內容片段分離出來的可行動通知欄。我們還有另一種提取內容片段的工具:浮動的卡片(以各種形式呈現)。

這反過來產生了新的問題。深層連結不一定適合應用互動模式,也不清楚哪些公司應該這麼做——這是否應該鋪設在平臺上(如iOS上的Facebook和谷歌),還是應該由平臺所有者自己來建造?與此同時,iOS和Android的通知中心上的通知提醒成了新的資訊流。

這讓我想到了有關是否擴充套件郵件納入訊息的文斯基定律:

每一個應用程式都在嘗試擴充套件,直至它能夠讀取郵件。那些不能擴充套件的程式,會被能夠擴充套件的替代。

我們可以從中國的新互動模式中看到一種資訊傳送方向。中國正出現的情況是:聚合發現層發生位置變更——從應用商店和主螢幕到來自網際網路平臺提供商的應用。以百度地圖為例,內容從網路瀏覽器分離到應用(實際上是新的捆綁包),然後再次分離成資訊和通知提醒,通過它們你可以進入通訊應用,或者只是進入通知中心。

Facebook與亞馬遜

如上所述,基本的平臺級互動模式是否能夠為第三方所改變呢?還是隻有蘋果和谷歌能夠提供那些模式。不過,亞馬遜和Facebook也有涉足其中。網路瀏覽器屬於中性的無中介平臺,智慧手機則不然。智慧手機平臺所有者可影響你的發現和互動方式。

這正是谷歌打造Android的原因,同時也是Facebook和亞馬遜不斷嘗試打造互動模式的一大原因。它們的相關專案包括Fire Phone手機和Android主屏應用Facebook Home。截至目前,它們還沒找到方法嵌入堆疊的主層——控制主螢幕的主聚合層。但它們都不會放棄。很顯然,Facebook是在嘗試在Android和iOS平臺上構建元層,促成應用內的深層連結和內容共享。這會有多大的可行性呢?這(以及深層連結)真的只有平臺所有者才能做嗎?亞馬遜(還涉足搜尋和連結業務)接下來又會有什麼行動呢?

可穿戴裝置——雲服務和通訊的終端

我的最後一個問題是關於可穿戴技術。我曾寫過,Apple Watch讓我聯想起了iPad,它們有一共通點:它們本身也許做得很不錯,但我們不一定需要這樣的裝置。但可以肯定的是,可穿戴裝置普遍是雲服務終端,而螢幕較大的手錶大體上是通訊和通知裝置。如果它們能夠實現真正的騰飛,那也肯定將帶來一個問題:整個互動模式該做成什麼樣,資訊和通知提醒在它們的介面上該如何呈現?當然,更長遠來看,像Oculus以及Magic Leap這樣的公司有潛力對主流的互動模式產生更加根本的變化。

規模

要指出的是,全球的智慧手機使用者量將達到35億至40億——目前也許是20億,手機使用者量則接近40億。相比之下,PC使用者量約為16億,消費者和企業使用者各佔一半。也就是說,未來智慧手機的數量將會達到消費用PC的5倍,那些裝置一直伴隨著你,它們擁有各種應用和感測器,因而比PC要先進得多。它們更多的被看作網際網路裝置。

描述這樣一種變化是件困難的事情。科技行業的銷售物件有史以來第一次不僅僅是大企業或者中產階級家庭,而是全球80%的成年人。這意味著我們行業形態將變得越來越複雜,體現在三個方面:行業的服務物件從中產階級家庭變成每一個人,我們從PC走向移動端,我們從簡單的、持續了20年之久的瀏覽器和滑鼠鍵盤走向這些仍在不斷演變的複雜且多層的裝置。

自 網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