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初步研究成果19日下午在北京對外發布。調查結果顯示, 2011年,各種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均有所增加,網路線上閱讀的接觸率增幅達65.2%。

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最新公佈的第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資料顯示,2011年,各種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均有所增加,網路線上閱讀的接觸率增幅達65.2%。詳情請見表1。

調查顯示數字閱讀發展迅猛 增勢強於傳統閱讀

數字閱讀在閱讀量上擠佔了對傳統紙質讀物閱讀的機會

調查顯示,從對書報刊的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情況分析來看,中國18—70週歲國民電子書閱讀率為16.8%,電子報和電子期刊的閱讀率分別為8.2%和5.9%。電子書讀者中,88.2%的閱讀電子書後就不會再購買此書的紙質版,也就是說只有11.8%的電子書讀者閱讀電子書後還會購買該書的紙質版本去閱讀了。

此外,84.0%的電子報讀者閱讀電子報後就不再購買該報紙質版了;83.8%的電子雜誌讀者閱讀電子雜誌後就不會購買該雜誌紙質版了。

從閱讀習慣上看,2011年中國18—70週歲國民中,有1.4%的報紙讀者只選擇閱讀電子報;有將近1%(0.98%)的雜誌讀者只選擇閱讀電子雜誌而不讀紙質雜誌了。

價格優勢、購買便利等因素誘使一部分群體轉向數字閱讀

在數字閱讀的讀者中,41.8%的18-70週歲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者能夠接受付費下載閱讀,數字化閱讀接觸者總體能夠接受一本電子書的平均價格為3.50元,價格接受程度比2010年的3.45元也略有增加。而對於購買一本200頁左右的文學類紙質簡裝書,中國國民能接受的平均價格為13.43元。這樣一個價格,對於願意付費閱讀的數字閱讀讀者而言,花購買1本紙質圖書的錢,可以讀到3.9本付費購買的電子書

調查發現,59.2%的數字閱讀讀者表示“獲取便利”是選擇數字閱讀的首要原因,顯然,紙質讀物在購買方面,明顯地不如數字讀物“便利”。“方便隨時隨地閱讀”也是讀者轉向數字閱讀的一個重要原因,比例達到40.0%。此外,有29.2%的數字閱讀者表示“方便檢索資訊”是他們選擇數字閱讀方式的原因,很明顯,與數字閱讀方式相比較,傳統紙媒也不具有資訊檢索方面的優越性。2011年中國國民僅有34.9%的國民表示購買過紙質圖書,這一比例比2010年的36.4%又略有降低。2011年國民年均購書2.20次,比2010年的2.63次也有所減少。此外,購書網點的分佈也制約因素之一。中國國民居住地據最近購書點的距離為3.27公里,其中,城鎮居民據最近購書點的平均距離為2.17公里,農村居民據最近購書點的平均距離為4.04公里。

數字閱讀群體的基數和閱讀時長的增勢均強於傳統閱讀

如果說一個人每天的閱讀時長是相對固定的話,分解到數字閱讀和傳統閱讀的時長將形成槓桿式此消彼長的態勢。

根據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在認為“自己增加了數字閱讀的內容”的國民中,農村居民(佔到54.7%)、高中及以下學歷(佔到63.7%)和年齡在18—39週歲之間的青年人(佔到87.8%)均各佔一半以上的比例。概括而言,2011年增加了數字閱讀的群體主要集中在學歷較低、年齡較輕的農村居民中。

相比較而言,認為“自己減少了紙質內容閱讀”的國民57.1%集中在農村居民中,且高中及以下學歷佔到70.0%,18—39週歲之間的佔到66.7%。

可見,“增加數字閱讀內容”和“減少了紙質閱讀內容”的群體,都是農村居民佔據著絕大多數,且在低學歷人群中“減少了紙質閱讀”的比例要顯著高於“增加了數字閱讀”的比例。而中國農村居民和低學歷人口的基數較大,這樣一增一減的必然趨勢導致人均數字閱讀時長的增加和人均紙質閱讀時長的減少。

基於以上分析,傾向於數字閱讀群體和數字閱讀時長均有著比傳統閱讀群體更強進的增長後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