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跨過成長期,B2C就是血拼使用者體驗,除了價效比,使用者介面,支付便利,到貨速度與質量,包裝等正向體驗外,還有RMA這個反向體驗的集大成者。相比正向體驗的易於感知和易於改進,RMA則複雜的多,絕大部分賣貨導向的B2C很難把SOP做細:雖然事實上,RMA不流暢造成的老客戶流失幾近4成。
我想,網購的使用者大都經歷過如下場景:
1,剛剛提交的訂單尺碼弄錯了,要修改訂單,客服回答,訂單已經確認了,沒法改了,要麼取消訂單重下。於是,算了,懶得搞了。
2,參加促銷活動的訂單,客服電話通知缺貨,建議訂單全部退款。可是,這個訂單參加的活動很優惠,取消太虧了;於是客服又建議換貨,不過只能換價格一樣的商品,下單缺貨本來就是商家的錯,還這麼多條條框框,真不爽。
3,糾結了半天還是決定退款算了,結果客服非要退到銀行卡(信用卡還不行),還得告知是XX支行,暈,好煩。最後等了5天,錢才退回來,中間還催了2次。
4,貨到付款買了2件衣服,結果發現其中一件有汙漬,要求退貨,結果客服說不行,必須2件衣服一起退,退就退了吧,結果10天也沒收到錢,打400電話去催,客服的回覆是:快遞公司還沒回款,財務制度規定回了款才能退款。NND,你和快遞公司的事,幹我啥事啊。
同樣,B2C運營和客服的同事也經常為下列事宜頭疼不已:
1,財務退款流程太長,5天到賬算是短的,COD(易觀百科:COD)的10天都很正常。財務堅持收支兩條線,不能坐支(也就是原路退款),雖然這樣能節約0.5-0.7%,或者每筆1-2元的財務費用。
2,RMA庫沒有清晰的庫存,退回來的商品與訂單也無法一一對應,有多少可以重新上架,有多少可以折讓銷售,還有多少需要銷燬,統統一筆糊塗賬,更要命的是,聽說倉庫有人在靠RMA庫發小財。
3,從使用者體驗出發,當然是只要貨沒出倉,就應該允許改單。可惜,WMS(易觀百科:WMS)和訂單處理系統不是資料實時交換的,做不到。
顯然,一個合格的RMA,至少應該做到如下幾點:
1,正庫商品有明確的出庫狀態和分類庫存,如可用庫存,訂單庫存,財務庫存,佔用庫存。
2,所有子系統(訂單處理,RMA,財務等)的資料均實時交換,確保最快的反應速度。
3,只要貨未出倉,就允許改單,無論是換貨或退貨,最終都是一個包裹出庫。
4,如果是換貨,無論比原金額高,還是原金額低,或者相等,系統都應該能支援。
5,RMA庫有清晰的庫存,與訂單號一一對應的原始記錄。
6,系統自動核對外部系統(如支付寶,財付通,快遞COD)的退款記錄(主要通過訂單號作為主鍵),降低人工核對的工作量和財務人員的道德風險。
7,每個RMA的case有唯一的ID,並通過不同的單據(如異常處理單,RMA申請單,RMA處理單,退款單等)依次流轉,系統能夠準確記錄每張單據的處理人和處理時間,以便通過KPI考核確保跨部門的退款流程能夠3個工作日內到賬。
當然,上門退換貨,半退拒收,交換出庫這種高難度動作,沒有自有物流團隊是玩不起來的。對目前的大多數B2C不適用,不在討論之列。
按照這個要求,結構化的去看RMA的應用場景,其實一個標準的樹狀圖:

 之後,每種情況還需要分成四種場景:全退,全換,半退,半換。好的RMA,理論上說,是應該支援這全部24種情況的。從系統設計上說,就是流程要儘可能標準化,同一個表單在系統的判斷邏輯下支援更多甚至全部場景,並且可記錄,可追溯。由於和其他系統對接,開發量相當大,在大的電商公司如新蛋,RMA系統甚至都有一個單獨的team在開發。
逐一解釋24種場景實在是太羅嗦了,直接上圖吧,做過B2C專案或者運營的同學仔細看是完全可以看得懂的。

  最後,只補充一句,RMA並不神祕,雖然複雜但並不算很難。不過,如果不放在公司戰略層面作為核心使用者體驗來對待,就很難得到足夠的資源去持續優化。筆者曾聽很多朋友抱怨公司的RMA不好用,但同樣很少聽到有在積極改進,point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