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移動平臺的開放狩獵年,MeeGo、webOS和LiMO都走上了終結之路。

MeeGo、webOS和LiMo,以及Windows Mobile、塞班只是倒下的OS冰山中的一角。過去的10年我們見證了無數的企業推出移動作業系統或平臺,也見到其中絕大多數歸於沉寂。

 消失平臺簡史

下表是已知的已經死去或半死殭屍狀態的移動平臺,一共有26個,從Linux平白到Window Mobile,表中也標出了這些平臺的推出時間和退出時間。

這些平臺中絕大多數沿用軟體平臺思路設計,目的是為手機制造商降低成本和上市時長,又稱為OEMs。多數平臺採用軟體授權模式,通過附加服務盈利(例如IXI和Danger)或用於內部使用(如Nokia GEOS)。在2007年後,才出現了應用平臺,比如設計來主要滿足開發者,並採取零許可費用的模式(zero-royalty)的平臺。

為什麼這25+平臺死亡了

過去10年間,軟體平臺失敗的原因有很多:

擁有成本:開發一個移動軟體平臺的成本不容小窺。Symbian的開發成本據說超過7億美元。即使是更輕量級的平臺,也要動輒投入1億多美元,需要長達2-3年的初始開發,再加上與各家硬體廠商平臺的整合和維持該平臺競爭優勢的長期研發費用,成本可想而知。

相沖突的收入模式:在android免費許可模式( zero-royalty)前,所有的軟體平臺都採用按件許可收費模式,單裝置許可費用5-15$美元不等。這對於OEM而言,顯然是個不小的成本,而且它還要與像Texas Instruments’ BMI, Qualcomm BREW, Mediatek (HOpen) and Infineon RedArrow等晶片製造商提供的免費捆綁軟體競爭。

缺乏網路效應:儘管微軟在1995年率先推出雙邊軟體平臺戰略,移動平臺的網路效應在蘋果APP Store 2008年推出前還不被人們所理解。是蘋果向大家證明了網路效應是如何製造規模經濟的。正是這種網路效應讓諾基亞看到了“走向開發者”的必要性。

高採用門檻:對手機制造商而言,採用新平臺是一個痛苦事,是一個長達多年的過程。傳言HTC在生產第一臺G1和SPV前,自2005年就與Android一起努力,自2000年與windows Mobile一起工作。另外手機制造商天生風險規避,採用新的平臺對他們而言風險很高。

成功平臺的特點

今天所剩的軟體平臺已經屈指可數了。在Android, iOS, Windows Phone 和 Bada外,我們還可以看看BREW MP、Trolltech’s Qt( Nokia2008收購的API框架,風傳會出現在諾基亞S40系列上)和Smarterphone, 一個諾基亞最近收購的為功能手機開發的微智慧作業系統。

上面的圖表清晰展示了一個現在平臺所應具備的優秀品質,首先是軟體的DNA,也就是說一個企業的資源、流程和價值基於PC或網際網路,以開發者而非OEMs為平臺的客戶導向。第二,平臺開發商應該財大氣粗。因為這需要幾十億的投入來保持平臺的競爭優勢,同時還需要吸引開發者到平臺開發應用。

但祕密武器卻非DNA或金錢,它隱藏在Stephen Elop著名的語錄中:我們的競爭對手不是靠裝置的市場份額打倒我們的,他們靠生態系統搶走了我們的市場。

IOS和Android成功就在於網路效應(這種開發者和使用者之間的相互促進關係),平臺效應能夠拉動億萬級的外部投入,包括以開發者投入的形式(時間/精力)和運營投入(補貼)。

網路效應創造的門檻幾乎無法逾越,這也是微軟儘管吸引了75000名wp7開發者,但其Lumia手機只賣出100來萬部的原因。而對於 Bada, Tizen或其他想湊熱鬧的,則不要忘記了開發者的愛不能買來,你只能播散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