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運維之道》——3.4落實整體運維

非同步社群發表於2017-05-02

本節書摘來自非同步社群《IT運維之道》一書中的第3章,第3.4節,作者: 李鵬 更多章節內容可以訪問雲棲社群“非同步社群”公眾號檢視。

3.4 落實整體運維

IT運維的第一件要事是按照IT運維服務的原則做事,第二件要事是將這些原則應用到IT運維服務工作當中,第三件要事是將運維落實到整個技術系統的每個環節中。為了方便讀者理解,我們將常見的系統抽象為四個子系統來一一介紹,它們分別是軟體支撐系統、應用系統、計算機硬體裝置和機房及環境。

3.4.1 軟體支撐系統運維
軟體支撐系統是指為應用軟體執行條件的軟體環境包括作業系統、編譯程式 、資料庫管理系統 、中介軟體、各種高階語言等。如:針對資訊系統伺服器上部署的作業系統(如Windows、AIX、LINUX、HP)、資料庫(如DB2、Oracle、SQL Server)、中介軟體(如WebSphere)、資料傳輸軟體(如MQ)等,主要運維工作是提供日常例行檢查、故障排除、系統軟體升級、定期巡檢、資料庫效能調優、系統與中介軟體部署、系統軟體維護培訓等運維服務。

3.4.2 應用系統的運維
應用系統是指為特定用途所開發並可在生產環境執行的一個或多個應用程式,以及和程式一起產生的資料資訊。

應用系統運維主要包括日常性維護、糾錯性維護、適應性維護、完善性維護、操作性指導和技術培訓、資料完整性維護及資料分析等。日常性維護:資訊系統軟體執行狀態監控、日常檢查、故障診斷與排除、日誌管理、定期備份、垃圾資訊清理、技術支援等日常性工作。糾錯性維護:修正資訊系統可能存在的軟體缺陷和錯誤以及其他未曾預見的錯誤等。適應性維護:適應硬體環境和系統軟體的變化而進行的效能檢測調優、系統優化、配置變更等區域性性修改。完善性維護:為擴充功能和改善效能而進行的一般性修改。操作性指導:為使用者正常開展業務而提供的操作指導或幫助,指導使用者按執行要求開展業務,並解答使用者提出的各類諮詢。技術培訓:定期組織行業使用者進行與資訊系統應用操作與維護相關的技術培訓,提升使用者操作與維護技能。資料完整性維護及資料分析:應用系統安全性維護(安全保障的裝置或系統軟體,包括防火牆、入侵防範系統、安全審計系統、防病毒系統、終端安全管理系統等),資訊內容服務型維護(包括資訊採集、整理、編輯、製作、釋出、挖掘、分析和安全管理等)。一般來講,整個運維工作的核心是應用系統的維護,也是最難的部分,特別是對第三方運維商來說。

3.4.3 計算機硬體裝置的運維
計算機硬體裝置是指計算機系統中由電子、機械和光電元件等組成的各種物理裝置的總稱。這些物理裝置按系統結構的要求構成一個有機整體為計算機軟體執行提供物質基礎。簡言之,計算機硬體的功能是輸入並儲存程式和資料,以及執行程式把資料加工成可以利用的形式。從外觀上來看,微機由主機箱和外部裝置組成。主機箱內主要包括CPU、記憶體、主機板、硬碟驅動器、光碟驅動器、各種擴充套件卡、連線線、電源等;外部裝置包括滑鼠、鍵盤、顯示器、音響等,這些裝置通過介面和連線線與主機相連。

計算機硬體裝置的運維包括針對PC電腦、平板電腦、伺服器、儲存裝置、網路交換機以及其他計算機控制裝置提供定期巡檢、定期保養、故障診斷與排除以及備件的更換等運維服務。

3.4.4 機房及環境的運維
計算機機房普遍指的是電信、網通、移動、雙線、電力以及政府或者企業等存放伺服器、為使用者以及員工提供IT服務的地方。

機房環境監測系統是一個綜合計算機網路技術、資料庫技術、通訊技術、自動控制技術、新型感測技術等構成的計算機網路,提供一種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基於集中管理監控模式的自動化、智慧化和高效率的技術手段,系統監控物件主要是機房動力和環境裝置等裝置(如配電、UPS、空調、溫溼度、漏水、煙霧、視訊、門禁、防雷、消防系統等)。

機房及環境的運維主要針對機房中比較重要的設施(如配電、UPS、空調、溫溼度、防水、煙霧、視訊、門禁、防雷、消防系統等)進行全天候不間斷的監控與預防性維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