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國接待國內外遊客5.23億人次,同比增長27.9%,實現旅遊總消費5580.36億元,同比增長33.1%。其中,接待入境過夜遊客512.44萬人次,同比增長6.2%,國際旅遊(外匯)消費23.96億美元,同比增長10.7%;接待國內遊客5.18億人次,同比增長28.2%,國內旅遊消費5418.61億元,同比增長33.9%。

近年自駕遊人次佔國內遊比重穩步提升


我國自駕遊客年度出遊頻次分佈

資料顯示,我國自駕遊客年度出遊頻次為 5.4 次,平均時長為 3.2天。一日自駕遊的人均消費在 376 元(同比增 15.4%),過夜人均消費為 2060 元(同比增14%),高於國內遊人均消費水平,略高於 2015 年國內入境過夜遊人均 237.7 美元(1632元人民幣)的消費水平。出行距離來看,300 公里以內佔 37.5%,300-500公里佔比為 14.5%,有 1000 公里以上自駕經歷的佔比達 27.1%。


2016 自駕遊平均單次花費分佈


2016 自駕出遊節日分佈

自駕遊跟蹤資料普遍低頻,因此選取各省交通運輸廳公佈的小長假高速公路流量資料作為自駕遊的高頻資料進行跟蹤後發現:湖南省 2014 至 2017 年端午期間高速公路出口流量 CAGR 為 14.04%; 2014 至 2017 年清明、五一、端午期間,四川省高速流量出口 CAGR分別為 21.46%、14.96%和 18.99%;峨眉山收費口流量 CAGR 分別為 12.68%、13.94%、24.05%;都江堰收費口流量 CAGR 分別為 11.89%、10.41%、25.53%,近年來均維持快增。


2017 端午期間四川省&湖南省高速公路流量


2014 至 2017 四川省小長假高速公路流量(萬輛)


近年小長假樂雅高速峨眉山出入口流量(萬輛)

自由行理念在 80、90 後人群中快速滲透,自駕遊客群集中在 21-40 歲。80 後已進入事業穩定期,在具備經濟基礎的同時開始追求生活品質,多以家庭單位出遊,對個性化需求較高。85 後正處於事業上升期,工作壓力大,渴望逃離城市、親近自然的放鬆機會。90 後新貴們追求獨立自由,初入社會並對周圍產生強烈的社交和探索欲,經濟基礎薄弱但渴望成為意見領袖,易於形成圈子文化和“極客群體”。


自駕遊客年齡分佈


自駕遊滿足了旅遊過程中的社交需求

行:隨著航空和高鐵網路的快速發展以及“大交通+小交通”的緊密銜接,落地自駕成為自駕遊過程中重要的服務場景之一,以更便捷和經濟的方式吸引越來越多消費者青睞,每年有近15%的自駕遊客選擇以該方式前往目的地。目前北上廣深佔全國租賃市場份額的55%,由於購車養車費用較高,一線城市中選擇租車自駕的個人遊客中有 6 成為“本本族”(有駕照但沒有車)。


近6成遊客選擇自駕車前往目的地


自駕使用者租車時長分佈

住:據旅遊研究院評選出的 36 個自駕遊重點城市資料來看,經濟型連鎖酒店以及民宿是廣大自駕遊客的首選。經濟型酒店網點眾多,價格低廉,品牌代表了一定的標準化和服務品質。民宿的主力消費價格在 150-200 元,通過將裝修以及軟性服務與當地地域文化相結合,為遊客提供差異化體驗。


自駕遊客住宿偏好(按型別)


酒店分佈(按價格)


自駕出行目的仍以觀光休閒為主


自駕遊目的地的選擇日趨多樣化

地域特徵:市場在東,資源在西。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區域戰略機遇期,自駕車旅遊成為聯通重點區域、次區域、城鄉結合點的理想橋樑。同時由於流動性強、隨機性大、追求特色等因素,使得遊客避開了重點經濟圈和經濟帶,向更老少邊窮、工業化發展落後的地區流動,刺激了沿線旅遊經濟的發展。


自駕遊精品線路區域分佈


自駕線路由東向西縱深化發展延伸

2017年中國自駕遊行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一)發展原動力:自駕遊有效提高旅程靈活性與體驗感

體驗旅遊深入人心,自駕遊因其“ 更自由,更節約,更真切” 特性,已作為遊覽景區的主要方式之一蓬勃發展。相對於跟團遊或者藉助飛機、高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自助遊而言,自駕遊在出行時間安排和景點選擇上都更自由,更節約,想停就停,想走就走,想住就住得出行方式使得遊客能更根據自身規劃和現場感受來靈活地調整行程,不僅能與同行者擁有更多交流機會,亦能更加深度、真切地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因此對於朋友、情侶和親子、公司團建主體都十分合適,逐漸成為現代人青睞的旅行方式之一。從客觀資料上來看, 根據資料顯示,2015 年自駕遊所佔比重繼續攀升,遊客通過旅行社進入景區的比例已經由 2010 年的 60%-70%下降至 2015 年的20%-30%,自駕為主的自由行已成為遊客到達景區的主要方式,佔景區接待遊客總人數的 75%。

(二)客觀條件:公路建設、私家車保有量及租車市場發展為自駕遊發展提供優越環境

1、公路網路建設推進、成功延伸自駕遊可輻射區域

縱享公路網路建設紅利,自駕遊可選目的地增加。國家發改委 2013 年釋出《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2030)》,目標截至 2030 年我國將形成總規模為 26.5 萬公里的普通國道網以及總規模為11.8 萬公里的國家高速公路網,基本實現首都輻射省會、省際多路連通、地方高速通達、縣縣國道覆蓋的目標,1000 公里以內省會可當日到達、東中部地區省會到地市可當日往返,西部地區省會到地市可當日到達。若再結合“八橫八縱”高速鐵路網路建設實現相鄰大中城市間 1-4 小時交通圈,城市群內 0.5-2 小時交通圈,即可完成“高鐵+目的地租車自駕”形式,大大提升可選目的地範圍。

2、私家車保有量上升、壯大自駕遊潛在客戶群體

私家車及駕駛人數量逐年增加 ,同時汽車租賃市場快速擴張進一步帶動自駕遊發展 。截至2015 年底,私家車保有量達到 1.24 億輛,而機動車駕駛人數已超過 3.27 億,按照一個家庭 2 個駕駛員 1部車來測算,汽車保有量在未來依舊存在很大的上漲空間,這無疑將助力自駕出行的選擇與相應市場規模的擴大。

3、汽車短租市場蓬勃發展,降低自駕遊門檻

汽車短租市場發展迅猛,提高遊客參與自駕遊便利性。我國汽車租賃市場自2005 年開始發展,現正處於迅速擴張階段,目前整體租車公司車隊規模不斷膨脹,致力於迅速提高租車市場滲透率,截至 2015 年底,我國汽車租賃公司車隊總規模達到了 53.3 萬輛,目前我國前三租車公司為神州租車、一嗨租車、Avis,車隊規模分別達到 9.11、3.81、0.85 萬輛,龍頭優勢比較明顯。汽車租賃業務中,短期租賃業務(主要針對休閒及商務旅遊需求)快速擴張,2015 年達到 99 億美元,佔整個租車市場規模 20%,短期租賃的出現及蓬勃發展有效彌補了居民出行時“有證無車”的尷尬局面,進一步降低了居民參與自駕遊的門檻,提高便利性。

中國自駕遊市場現狀及未來發展

目前我國自駕遊發展嚴重受制於自駕營地建設滯後困擾,自駕遊的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截止到2015年12月底,我國已經建成的自駕遊營地不足400座,但是隨著大眾旅遊時代到來,全域旅遊的落地實施,我國自駕遊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以“重構生態、持續之道”為主題,連結全球產業與使用者,重構中國自駕遊產業生態、探尋可持續發展之道。在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旅遊作為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一環,總理提出要落實帶薪休假、加強景區景點、交通和自駕營地設施建設,自駕遊被重點提及,這說明從政策層面來講預示著未來一段時間自駕遊將會獲得新一輪發展機遇。

根據中國自由駕發展趨勢,釋出了《2015中國自駕遊年度報告》,在報告中分析了目前中國自駕遊線路分佈情況、自駕遊使用者群體畫像分析以及其他行為特徵。

中國自駕線路分佈情況

1.短線為主,中長線略低

從2015年6月6日到12月30日,在長達半年的時間裡, 共有1856條路線參評,經過層層挑選,72條路線獲得提名,36條年度極致路線脫穎而出。

從整體的線路分佈中,可以清楚的看到,36條線路中,短線類的線路比例佔比最多,中線與長線比例略少。對於中長線的選擇,遊客更願在黃金週等長假選擇此種線路出行。

2.短線多分佈在東部沿海地區,中長線多以西部為主

通過對海選1856條不同線路統計,自駕路線更多的集中在長江三角洲經濟帶、西北絲綢之路、西南川藏等地帶。從自駕出遊比例來說,西部地區更受自由遊者歡迎,中東部地區多以短線為主。其中雲南、四川、西藏、新疆等西部地區以獨特的地貌與風情成為自駕遊愛好者路線選擇最多的地方。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選擇以自駕車的方式出遊。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旅遊不再是低頻奢侈品,而是人人可觸及得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針對自駕遊這個尚屬新興的垂直行業,越來越多的創業專案以此作為入口,投資人也紛紛看好這片尚未被OTA掌控的藍海。本平臺,就自駕遊的現狀和發展趨勢釋出權威調查報告,針對自駕遊風潮的爆發原因、自駕遊的特點、自駕遊年齡分佈、甚至自駕遊車型分佈、自駕游出行天數、自駕遊獲得資訊的渠道、自駕遊發展趨勢以及自駕遊未來商機、空白市場等眾多特點進行資料收集和分析,得出目前中國最權威,最全面的自駕遊分析報告白皮書,希望對關心和支援旅遊事業發展的各位決策人有一定的幫助。

一、自駕遊風潮的爆發

1、汽車保有量的增加

自駕遊是一種起源於美國20世紀中期的新型休閒生活方式,後在西方已開發國家廣泛流傳。我國自駕遊產業的形成與發展是建立在經濟飛速發展、交通狀況持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基礎之上的21世紀。截至2015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2.79億輛,小型載客汽車已達1.36億輛。以個人名義登記的小型載客汽車(私家車)達1.24億輛,佔小型載客汽車的91.53%。與2014年相比,私家車增加1877萬輛,增長17.77%。汽車駕駛人2.23億人,全國平均每百戶家庭擁有31輛私家車,北京、成都、深圳等大城市每百戶家庭擁有私家車超過60輛。龐大的汽車保有量和龐大的汽車持駕照群體,成為中國自駕遊主要生力軍。

2、國家政策的支援

2014年開始,自駕遊獲得了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援。國務院於2014年8月釋出了2014年第31號檔案《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在大力推動推廣旅遊業的同時,還明確指出要“積極發展休閒旅遊度假”並首次將房車營地產業提升至國家層面,明確強調“建立旅居全掛車營地和露營地建設標準,完善旅居全掛車上路同行的政策措施”。同年10月,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特別強調了“升級旅遊休閒消費,實施鄉村旅遊富民等工程,建設自駕車、房車營地”。

國家體育總局:開放汽車露營營地開放條件和要求、國發〔2014〕46號《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支援金融、地產、建築、交通、製造、資訊、食品藥品等企業開發體育領域產品和服務。在有條件的地方制定專項規劃,引導發展戶外營地、徒步騎行服務站、汽車露營營地、航空飛行營地、船艇碼頭等設施。

在國家政策的指引和支援下,自駕遊從2014年底開始了飛速的發展。

二、自駕遊的特點

自駕遊簡單地說就是自己駕駛汽車出遊,是屬於自助旅遊的一種型別,但是,有別於傳統的集體參團旅遊的一種新的旅遊形態。自駕車旅遊在選擇物件、參與程式和體驗自由等方面,給旅遊者提供了伸縮自如的空間,其本身具有自由化與個性化、靈活性與舒適性及選擇性與季節性等內在特點,與傳統的參團方式相比具有本身的特點和魅力。主要在於以下四個方面:

1、自主性

自駕遊旅遊者通常不需要由旅行社安排旅遊行程,在旅遊目的地的選擇、到達與停留時間以及食宿安排上都有很大的自主性。

2、小團體性

私人非營業汽車的主要型別是可載4-5人的汽車(如小轎車、越野車等),即便是三五好友相約而行,也是小團體行為,與大型旅行團大為不同。

3、多樣性

車有多種,人有百態。自駕車旅遊者的消費習慣會隨其收入、教育程度、年齡、地域性、旅遊目的等因素而有所不同。表現在旅遊消費中,可能是時間、費用、品質與特殊要求等變數的多重組合,這也與團體旅遊有顯著的不同。

4、區域性

對自駕車旅遊者來說,旅遊是一個學習與累積經驗的過程。旅遊的嘗試首先從自駕車旅遊者的居住周邊開始,逐步向遠輻射。

5、短期性

中國的週休二日與兩大黃金週的假日製度使得自駕車旅遊受到相當的制約。區域性的自駕車旅遊只能是短期的,即以2-3天為主。不過,一旦年休假制度開始普遍實施,這種特性也會出現改變,長達2-3周的自駕車旅遊如暑期家庭旅遊活動也會流行起來。

三、自駕遊年齡分佈

自駕遊的興起,符合年輕一代的心理,他們不願意受拘束,追求人格的獨立和心性的自由,而自駕遊正恰恰填補了這種需求。中國自駕遊活動比較成熟的地區,以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大城市為主,如:廣東的深圳、廣州、東莞;華東的南京;華北的北京;西南地區的昆明、成都。從自駕遊客年齡分佈來看,主要出遊客群集中在80後人群,90後客群約佔四分之一。他們學歷高、收入水平高;除此之外,自駕遊客人中家庭遊客佔比為85%,以兩大一小、四大一小為主;除了家庭自駕,還有一些追求說走就走,親近自然的年輕白領及自駕遊的狂熱愛好者。

四、自駕遊線路主題分佈

中國自駕遊路線空間分佈廣泛,過去同質化、粗放式和單一式的旅遊產品模式早已不能滿足今天消費者的口味,自駕遊向主題化、品牌化方向發展。中國自駕遊的主題多種多樣,主要受季節影響,其中芒種、立秋、秋分、霜降四個節氣出行路線較多。春天賞花自駕,夏季玩水自駕,秋季山水自駕,冬季溫泉自駕……而親子游主題的自駕則常年火爆。而自駕遊路線主要分佈於香格里拉旅遊圈、華北及長三角三個區域,其中以雲南、四川、浙江和北京最為集中。自駕遊客偏愛美食主題,饕餮遊線路最多,其次為遊山玩水和感受類主題。

五、自駕遊獲取產品資訊來源

對於自駕遊使用者來說,自駕出行中需要住宿、行程安排、景點遊覽等服務,都可以通過網路預訂、移動端預訂等多種方式實現。2015年,自駕遊產品通過移動端預訂的比例提升顯著。由於自駕遊使用者追求更自由隨意的旅行感覺,經常會“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便捷的移動端預訂在自駕遊市場的增速有望更快。據調研資料顯示,通過旅遊宣傳品、旅遊書籍獲取自駕遊產品資訊的使用者佔比5%;向旅行社、俱樂部等諮詢的佔比10%;通過線上旅遊網站主動查詢的佔比35%;通過熟人口碑介紹的佔比12%;根據已有經驗的佔比8%;通過微博、朋友圈等的佔比16%;從影視作品等中間接獲得10%;其他等佔比4%。

六、自駕游出行天數

2015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釋出《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明確而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單位實施2.5天休假制度。實行週末2.5天休假方式是對旅遊業的政策利好,尤其是對周邊遊產品是重大利好,讓更多中產階級和使用者有時間去旅遊。據途牛旅遊網監測資料顯示,選擇1日自駕遊產品的使用者佔比為6%;對於周邊過夜自駕遊,選擇2天的使用者佔比最高,達89%,基本選擇在雙休日出遊;選擇3天自駕遊產品的使用者佔比達到5%,出行時間多為清明、五一、端午等小長假。此外,隨著鐵路開闢自由行自駕遊汽車運輸專列試水自駕遊服務領域,不少使用者不再長途驅車前往另一個城市自駕遊,而是選擇鐵路汽車運輸專列“託運”自己的愛車,同時自己乘坐高鐵到達目的地,然後再在目的地城市自駕出遊。

七、自駕遊主要車型

據途牛旅遊網調研資料顯示,家庭轎車和越野車是自駕出遊的主要車型,其中,家庭轎車出遊超過一半。房車目前在中國還是比較小眾的出行方式。兩大一小式的小家庭式親子游、四大一小三代同遊式的自駕遊,是周邊自駕最常見的群體構成。此外,還有部分使用者選擇與朋友、同事出遊,甚至數車一同出行。而對於長線自駕遊路段的選擇,多數使用者去過或者想去具有挑戰的路段自駕。

八、自駕遊組織形式

自駕遊組織形式呈現多樣化,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自主組織的自駕車出遊

自駕車團體出遊多是自發組織的,參加者大多以家庭或親朋為單位。怎樣使旅遊過程儘量按照自己的主觀意願而達到完美是他們特別關注的問題。按照計劃好的線路,或者自己制定的旅遊規劃,駕車出遊的一種旅遊方式,也是從2010年以後特別火爆的一種旅遊出行活動。

2、汽車俱樂部或其他各種俱樂部組織的出遊

一些汽車俱樂部也組織其會員進行自駕遊活動,並在自駕遊過程中為會員提供拖車、救援及線路指引、食宿娛樂等有關服務。但由於俱樂部本身不具備營利性企業的法定資質,因此這種組織方式不能以營利為目的。

3、汽車租賃公司

汽車租賃公司的主要功能是為沒有車或不願使用自己車輛的旅遊者有償提供汽車,包括汽車的保養、維修等服務。開展自駕遊並不是汽車租賃公司的主業,但由於租賃公司掌握著大量的客源,所以將自駕遊作為其業務延長鏈來看待。汽車租賃公司開展自駕遊的優勢在於其能提供較為完善的汽車服務,而且對於異地旅遊者來說非常方便。但它跟汽車俱樂部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即旅遊的服務上存在著欠缺。

4、旅行社組織的自駕車出遊

自駕車旅遊的興起為旅行社提供了新商機,旅遊社組織的自駕車出遊也成為自駕遊的一種重要形式。但是,大多數旅行社只能為自駕車旅遊者提供訂房、訂餐及汽車維修等基本服務,而不能提供車輛讓遊客自己駕駛。經營性車輛以及駕駛者是應該有特定資質的,旅行社不具備這方面資質。

據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的監測資料顯示,在自駕遊的出行方式上,自助自駕遊佔比44%,參加車友會、俱樂部佔比41%,參加旅行社組織13%,其他方式2%。

九、自駕遊的市場

2015年,中國旅遊市場總交易規模約為41300億元,其中線上市場交易規模約達5402.9億元,較2014年3670億元同比增長47.2%。

據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對自駕游出行方式的統計顯示,我國自駕遊市場規模約在4800億人民幣。線上自駕遊創業企業重在整合傳統的自駕出遊方式,即通過對精選產品有機打包、線路規範等方法將自主自駕、車友會俱樂部自駕、傳統旅行社自駕客源整合到其平臺上,針對自駕遊愛好者推出專屬服務。

1、自駕遊帶動了新產業的發展

自駕遊發展起來後,擺在專案開發者面前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為自駕車旅遊者提供專業的細分市場。於是催生了一批新的產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汽車營地。汽車營地是指在自駕車旅遊線路上,依託旅遊交通幹線和風景優美的景點,或者在旅遊景區附近開設的,有一定場地和設施條件,可以為自駕車愛好者提供自助或半自助服務的,具有特定主題複合功能的旅遊服務場所,在國外一般是自駕車出遊的首選之地。升級版的汽車營地,為了適應度假旅遊的需求,越來越休閒化、個性化,增設了戶外運動、多功能游泳池、娛樂、書屋、俱樂部會所,甚至高爾夫球場等特定主題複合功能。這一形式,在我國雖剛剛起步,但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向。

2、催生了新趨勢的出現

自駕遊形式出遊的消費群體大多是都市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他們對旅遊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再滿足於簡單的爬爬山、看看自然景觀等一系列單調的活動。雖然生態環境依然是吸引遊客的一個重要條件,但遊客更渴望在旅遊中體驗新奇、刺激、時尚等現代休閒娛樂元素。因此,以休閒度假遊為重點,挖掘休閒、養生、生態、文化等內涵的特色旅遊產品,將成為自駕遊的開發趨勢。

縱觀我國自駕遊產業上下游參與者眾多,僅從最終面向消費者的活動發起方來看,主要分為四類:設有自駕遊頻道的OTA、自駕遊創業企業、戶外用品廠商和其他傳統從業者。

(1)設有自駕遊頻道的OTA

迄今為止設有自駕遊頻道的OTA僅途牛、驢媽媽、攜程三家。其中途牛、驢媽媽兩家於2014年下半年建立專屬自駕頻道,產品多來源於渠道代理商,中間環節多,產品地域性強。但是,產品包僅由“酒店+景點門票”的形式組成。攜程直接在旅遊一級頻道下的“酒店+景點”二級分類旁標註了自駕遊字樣。這類將酒店和景點門票進行簡單粗放的簡易打包實則是忽略了使用者的體驗感,參與性互動性差。

(2)自駕遊創業企業

據公開披露資料顯示,這三家自駕遊創業企業均是於今年以新選手或轉型選手的身份步入到“自駕遊”的賽道上。其中自駕中國、玩得嗨獲得了天使輪及A輪融資。他們的共同特點是推出了“自駕遊打包產品+差異化、多元化的綜合性增值服務”,我們認為這種產品形態是未來自駕遊的發展方向,其中差異化、多元化的綜合性增值服務則是創業專案的核心競爭力。

(3)戶外用品廠商

近兩年部分做戶外用品的廠商、經銷商迫於產品毛利過低或拓寬商業模式等諸多原因,亦開始做戶外活動。然而他們的普遍思路還是通過活動增加使用者對品牌的粘性,進而促進服裝及戶外用品銷售。我們觀察到,獵戶座作為一家專做車頂帳篷的廠商現在已經切入自駕遊供應端——營地,並通過品牌知名度帶動自駕遊路線售賣。

(4)其它從業者

線下自駕遊早期始於90年代,多以品牌車友會、民間自駕遊俱樂部形式開展。隨著私家車的普及參與者逐步增加,而後在論壇、社群等線上社交平臺進行線上活動宣傳組織。自駕俱樂部推出的活動多基於本地,資訊化差,缺少標準化自駕產品。車友會則是以活動形式增強使用者對汽車品牌的忠誠度及汽車周邊產品售賣。

中國自駕遊正蓬勃發展,漸漸成長為一個全新的旅遊新經濟,像自由行一樣,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以此背景下,在全國各地由旅行社、半官方機構、個人成立了眾多自駕遊的機構。

十、自駕遊背景下旅遊景區的新開發思路

1、旅遊景區開發要保持原生態

近年來自駕遊的火爆發展,一方面給景區發展帶來了充足的客源和豐厚的利潤,一方面也正對周圍的環境造成汙染。尤其是自駕車停靠所帶來的地表植被破壞和自駕車行駛所帶來的尾氣汙染,對於景區環境和文物的損害是不容忽視的。而自駕車旅遊者最看重的就是能夠緩解城市環境和工作壓力的自然生態環境,因此依託自然山水風貌的各類景區在開發和日常管理中一定要考慮到環境問題,努力保護好景區內的自然生態,營造一個讓人迴歸自然又享受自然的舒適氛圍。

2、旅遊景區開發要注重交通整體規劃和基礎設施硬體建設

在中短途自駕車旅遊中,大部分遊客是自己開車帶著家人或是朋友來旅遊的,基本上屬於自助遊,很少參加旅行社或是汽車俱樂部組織的活動。這樣,自駕遊就使更多的旅遊者與景區直接接觸,景區的服務直接擺在了旅遊者的面前,接受著旅遊者的考量。

另外,自駕車旅遊者所需要的服務與原來的普通遊客是有很大區別的,他們對基礎設施和服務的要求更高,而目前還很少有景區能達到這一要求:

第一,無論是景區周圍的大交通還是景區內的小交通,其交通標誌系統大多不夠完善,這會讓遊客感覺很難找,不方便。突出表現在方向導引符號、交通警示牌等標識物欠缺;景區導遊資訊和地圖分佈不廣泛且未及時更新;景區附近的道路交通訊息系統不夠通暢,尤其是節假日,人群的大量聚集使得景區周圍的交通常常會陷入癱瘓。

第二,景區停車場、加油站以及車輛檢修和維護點的缺少所帶來的問題日益突出。目前我國大多數景區都存在著停車場緊張的問題,尤其是在節假日,這已成為阻礙自駕車旅遊者重要因素之一。而加油站、車輛檢修和維護部門在我國景區更是少見,一旦車輛出現問題,旅遊者就會面臨無處求救的局面,大大降低了遊客的滿意度。

因此,景區無論是在最初的開發還是後來的提升中要對交通進行科學規劃,加大針對自駕遊的基礎設施的建設,保證良好的道路交通狀況,規範清晰的交通標誌牌,安全可靠的臨時停車點,足夠的停車場停車位,汽車應急維修服務等。

3、旅遊景區產品開發要逐漸休閒化、多樣化

雖然目前我國的自駕遊市場還處在初級階段,旅遊者對知名度較高的自然觀光景區興趣較大。但不容忽視的是,休閒遊以及各種專項特色遊已呈現出上升的態勢。但景區還沒有專門針對此趨勢設計的產品和專案,已有的產品體系還遠遠滿足不了自駕車旅遊者的旅遊需求。因此,景區在開發產品時應注重對自駕車旅遊者需求的調查研究,適應遊客休閒度假的特點,向著休閒化、個性化、體驗化的方向發展,開展各類康體、娛樂度假村,鄉村民俗旅遊以及修建農業觀光生態園區等。

4、景區建設要針對自駕車旅遊者完善資訊系統

自駕車旅遊者大部分屬於自助旅遊的範疇,對旅遊資訊的需求更為廣泛和細緻。氣象資訊,交通路況資訊,安全、維修資訊,餐飲,住宿和遊覽資訊對自駕車旅遊者來說都必不可少。但目前我國的景區景點都還無法提供如此完善的資訊服務,需要從以下兩方面進一步的加強與改善:

(1)為了便於自駕車旅遊者做好行程計劃安排,景區或是當地政府要根據自駕車旅遊者的需求,為其設計最佳行車路線,編制集交通線路、旅遊景點、食宿設施於一體的旅遊交通圖,圖上的公里數要標註清晰、準確;周圍的加油站、高速公路出入口、汽車維修中心要用鮮明的標記標出,便於自駕車旅遊者尋找;交通圖上要包括一些常用的電話號碼,比如汽車維修中心、汽車安全救援中心、酒店、加油站等。

(2)開通政府或景區旅遊公共服務熱線,釋出各旅遊景區和景點的客流量、舒適度、天氣狀況和住宿情況預報。另外可以在機場、車站、飯店以及各主要景區、景點、交通要道等旅遊者集散地,提供遊人免費取閱的旅遊資料或配置觸控式旅遊資訊查詢裝置。為旅遊者提供完備、便捷的資訊服務。

5、針對遊客出行方式,加強市場宣傳和針對性服務

自駕遊已經成為旅遊者的主要出行方式,所以對有車一族的宣傳促銷是十分必要的。針對遊客大多願意和家人、朋友一起出遊的特點,應充分考慮到配置適合家庭氛圍、朋友聚會的各種接待、娛樂設施。同時遊客朋友之間的口碑宣傳作用會變得比較重要,為遊客提供滿意服務將有助於遊客返程後的正面宣傳,從而帶來更多潛在遊客。旅遊資訊的傳播渠道也很重要,比如在有車族比較集中的地方提供免費旅遊宣傳資料,在人流比較集中的地方設立旅遊諮詢點等,目的都是要減少遊客蒐集資訊的成本,使資訊主動暴露給遊客並獲取注意。

自駕遊在未來的發展中將繼續享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空間。這一方面是由不斷擴大的市場空間決定的,即工業化帶來了更多的有逃離工業環境需求的城市人口;另一方面是經濟的發展以及休假制度的改革推動的,這種推動是強大而持續的。我們相信,只要旅行社或景區全面瞭解自駕車旅遊者的特徵,以他們的需求為出發點來設計產品和線路,自駕遊將呈現出新一輪的更加火爆的發展趨勢。

自 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