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家們經常批評遊戲糟糕的劇情和蹩腳的對白。但並不是像“Green elf…is about to die”和Jill sandwiches這麼簡單。有時候,我們要說“FINISH HIM!”才能表現我們的得意。這條出自《格鬥之王》的命令,兩個單詞就完全改變了幾乎所有格鬥遊戲的基調,將半友好的技競變成殘忍血腥的修羅場。這種情緒確實能引起玩家的共鳴。

當開發商真正開始考慮可以做什麼遊戲和可以做成什麼樣的遊戲時,其結果都反映在對白上。所以我從5款遊戲中摘錄了5句話,這5句話不止影響了這些遊戲的玩家,甚至是為整個行業指引了新方向。

quotes_sinistar(from venturebeat)

quotes_sinistar(from venturebeat)

“BEWARE…I LIVE!”

街機遊戲通常不以創造情緒反應著稱。但是出自Williams Electronics的太空射擊遊戲《Sinistar》卻能與《Joust》、《Robotron: 2084》和《Defender》等經典遊戲齊名。

你可以說《Sinistar》是早期的生存恐怖遊戲,因為你花了全部的時間,絕望地準備與事實上不可停止的機器惡魔決鬥,你無法射擊也不能中止這個傢伙。當它的工人飛船完成Sinistar的裝配,它會發出立體聲(這是最早使用立體聲的遊戲之一)讓你知道它正在逼近;在你的小房間裡,它隆隆咆哮聲從兩側的耳麥裡傳來。然後Sinistar給了你一個最好的警告:“跑啊,膽小鬼!”你真的跑了,使出全力拉控制桿,保佑自己從小行星上採集的sinibomb可以至少讓這隻BOSS減速。

街機玩家在之後的16年裡不曾體會到這種大汗淋漓的快感,直到《勁舞革命》誕生。

quotes_qbert(from venturebeat)

quotes_qbert(from venturebeat)

“@!#?@!”

回到1982年,遊戲並沒有給玩家太多可識別的角色。基本上,你玩的就是一個無臉的太空飛船或永遠飢腸轆轆的小黃點。甚至《Donkey Kong》的馬里奧除了讓人對他的堅持不懈有印象以外,也沒有其他可記憶的。但冒失的木偶仔Q*Bert卻有性格——他是玩街機的孩子會為之動容的角色。當他的眾多敵人之一最終猛撞上他的時候,Q*Bert很不高興,後果很嚴重。他罵了一句好笑的髒話,從此讓他的不滿名揚世界。

音訊工程師David Thiel最初打算讓遊戲說“你得了10000點積分”,但那時不管用;沮喪之中,他在聲音編碼中胡亂輸了一串數字。可笑的是,這也成為Q*Bert的受挫的聲音,同時它的實際拼寫一度成為遊戲的名稱——在標題欄上出現了一些用“@!#?@!”搭成的小匣子。無論如何,它的情緒才是重點,因為Q*Bert的存在,我們終於有一個可以識別的遊戲角色了。可能我們並沒有為聽到這種火星文一樣的內容做好心理準備,但都知道他是到底想說什麼,到底在想什麼。

quotes_Mario64(from venturebeat)

quotes_Mario64(from venturebeat)

“It’s-a me, Mario!”

我們玩過了《大金剛》、《馬里奧兄弟》、《超級馬里奧兄弟1/2/3》和幾款《超級馬里奧大陸》以及《超級馬里奧世界》。這款以勇敢的小水管工為主角的遊戲是史上最賣作的遊戲,拯救了整個美國的家庭遊戲機產業,普及率幾乎達到人手一部。

但《超級馬里奧64》讓我們第一次聽到了他的聲音。他的聲音聽起來很快樂很熱情,正是我們想象中的樣子。

配音演員Charles Martinet幾乎錯過了整個試鏡,成為當天的最後一位。當任天堂告訴他要扮演一個來自Brooklyn的水管工向孩子們說關於這款電子遊戲的事,Martinet忘記他應該發出粗獷聲音,相反地,發出咿咿呀呀的尖銳的聲音,就像在做披薩餅。他的磁帶是唯一進入內政部的磁帶。這個角色終於找到了對路的配音。

所以當我們塞進《馬里奧64》的卡盤,馬里奧就在標題頁面上眨眼微笑著向我們問好,現在有了3D多邊形技術,他的面孔渲染得更加精細飽滿了。馬里奧的聲音完全體現了馬里奧和他所代表的東西:樂趣。甚至在16年以後,馬里奧跳在半空中,興奮地舉著拳頭的形象可以代表當時的玩家和整個遊戲,因為“Wah-HOO!”的聲音無時不刻地伴隨著它。

quotes_Portal(from venturebeat)

quotes_Portal(from venturebeat)

“This was a triumph. I’m making a note here: HUGE SUCCESS!”

在你將她炸成碎片後,一個非常特別的人出來慶祝了。

GLaDOS是《傳送門》中精神錯亂的AI敘述者,作為玩家的嚮導,她通過光圈科學的精神濃縮中心阻止、折磨和打擊玩家,甚至當她將你投入火坑中,還向你許諾著蛋糕和幸福。但經過她的謊話連篇、致命陷阱和百般愚弄後,你終於實現報復了,你摧毀了GLaDOS,將她和裝置一起拋棄在地下。

好了,完成“報復”了。隨著鳴謝畫面的出現,GLaDOS最後唱的歌“Still Alive”將你的勝利全部抹滅了,歌詞中講述她利用你遭受的苦難收集到了一些資料,以及你在外部世界的微弱生存機會。我們終於見識到她極其扭曲和陰險的世界觀,但最擊中要害的卻是“Still Alive”這一句。我們說了那麼多“打敗”遊戲的話,但GLaDOS卻提醒我們,下一次我們開啟《傳送門》時,她仍然在那裡,健康地、完整地等著我們。嘗試一下摧毀最終BOSS後的得意感吧。

quotes_bioshock(from venturebeat)

quotes_bioshock(from venturebeat)

“Would you kindly…”

遊戲不斷地告訴我們要做什麼。去拯救公主。走過那片地域。殺掉那個人。他們甚至發明了一類角色——嚮導,專門告訴我們接下來做什麼。在一場毀滅性的後遊戲啟示中,《生化奇兵》充分詮釋了“善變”的整個概念,讓你再也不信任它了。

這個嚮導角色Atlas(犯罪頭目Frank Fontaine的別名)不是在幫助你,而是用迷惑人心的命令指揮《生化奇兵》中的沉默主角Jack,這句命令就是“Would you kindly?”你甚至沒有注意到Fontaine經常使用這種假友好的命令讓你達成他的目的。你只是玩遊戲,對吧?錯了。遊戲一直在玩你。在你遇上大惡人Andrew Ryan的緊張關頭,遊戲奪走了你的所有自由意志,Atlas還是用那句話讓你無條件地順從他,然後在你無力的手上宣告自己的死亡,最後說出了那句令人刻骨銘心的話:“人類有權選擇,奴隸只能服從”。

via:遊戲邦/gamerbo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