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銀行日前釋出公告稱,已與百度時代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金融和網際網路領域開展全面戰略合作,業務合作範圍包括但不限於網際網路金融創新合作、大資料合作和產品營銷合作等。傳統銀行與非金融機構的合作,從側面凸顯出其在大資料時代的劣勢。傳統銀行如何擁有、處理並加以合理運用大資料,在面臨挑戰的同時,也成為其業務擴充和產品創新的重大機遇。日前,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在做客《理論週刊》時指出,商業銀行應順應大資料發展潮流,轉變觀念,豐富資料來源渠道,有效佔有和挖掘資料,搶佔制高點。要樹立大資料管理理念,豐富資料來源,加大非結構化資料收集力度,利用新技術,提升大資料的挖掘和分析能力,充分發揮資料的價值創造力。
記者:大資料的發展及利用在當今備受關注,大資料有哪些特點?
宗良:最早提出“大資料”概念的是麥肯錫公司。大資料因與網際網路和資訊行業的發展有機結合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可以說,21世紀將是一個資料為王的時代。大資料將成為組織執行的基本要素,其戰略意義甚至超過土地、人力、技術和資本。沒有“大資料思維”就難以適應未來的競爭。大資料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數量大。在大資料時代,資料的生成速度快、數量大。傳統的資訊處理單位已不能滿足現實需求,大資料時代的資料儲存量往往以TB、YB甚至ZB來衡量(1ZB等於1萬億GB)。網際網路金融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大資料時代的到來,2013年工商銀行的資料儲存規模為300兆,而2011年“淘寶網”一週的資料儲存量就達350兆。
二是多樣性。資料多樣性可分為格式多樣性和來源多樣性。格式多樣性是指資料不再限於傳統的結構化資料,而是文字、音訊、視訊、社交網路、微博、郵件等非結構化資料模式;多樣性是指資料來源的渠道比以往大大拓寬,如來自電子商務、網路點選、社交網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等。
三是高速。大資料時代,資料的建立、處理和分析速度持續加快,資料的實時性特徵越來越強,現實中將資料結合到業務流程和決策過程中的需求越來越高。
四是精確性。小資料時代,追求資料精確性是合理的,因為收集到的資料量有限,所以越精確越好。而大資料時代表現為海量、全量資料集,而不是樣本資料的分析和使用,因而對資料的精確性要求降低。
記者:您是怎樣看待大資料的發展前景的?
宗良:大資料具有比較廣闊的發展前景,有幾個趨勢值得關注:
發展速度快,將迎來一個大資料浪潮。隨著網際網路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爆發式增長,全球資料量以幾何級數增加。現在全世界新產生的資料量每年增加40%,每兩年資料翻一番。2012年、2013年產生資料量總和是人類有歷史以來到2011年產生資料量的總和,兩年的資料量等於一萬年的總和,這個資料規模為1.8ZB。IBM預測,2020年,全球資料總量會達到35ZB,是2000年之前總和的50倍、目前資料總量的8倍。
大資料可能帶來新的技術變革,將催生一系列新的增長點。就像計算機和網際網路一樣,大資料很可能帶來新一波的技術革命。寬頻化、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社交網路等催生大資料,大資料預示資訊化發展進入新階段,大資料是資訊化新浪潮的結晶。為適應大資料的需求,光纖通訊和行動通訊加速寬頻化。寬頻還將帶動光纖產業的發展等。鑑於大資料時代保護隱私的特殊性,各國將會有一系列關於資料隱私的標準和條例出臺。
挖掘技術的發展將使得大資料的價值不斷得到體現。大資料分析將出現一系列重大變革,對大資料的掌握程度可以轉化為經濟價值的提升。大資料作為一項重大的技術變革,其商業價值正逐漸得到體現。有機構預測,大資料應用將使美國零售業淨利潤增長60%,可使製造業的產品開發和組裝成本降低50%。這說明大資料蘊含著巨大價值。
大資料將成為未來競爭的制高點。大資料發展之快,超出了人們的想象。2012年3月,美國政府釋出了“大資料研究與開發計劃”,並宣佈先期投資超過2億美元的資金,用於研發大資料關鍵技術,以搶佔資料資源開發利用的制高點。2012年5月,聯合國“全球脈動”計劃釋出了《大資料開發:機遇與挑戰》報告,英國、德國、法國、日本、加拿大等已開發國家積極響應。可見,大資料正在成為世界新的戰略資源爭奪的新的制高點,主要已開發國家已把大資料的發展放到國家戰略層面加以推動。中國應在這個新的領域取得較強的競爭力。
記者:大資料在金融業的運用如何?
宗良:大資料在金融行業的應用將不斷擴充。資料是一種資產。充分利用大資料,以資訊、資料創造價值的理念已經被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地認知和實踐。金融業的客戶行為分析、差異化營銷、差別定價,以及產品設計、風險實時監測和預警等各領域都需要大資料的支援。儘管大資料在金融行業的應用還剛剛起步,但在金融業的戰略轉型過程中,大資料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比如,可用於提升客戶洞察。商業銀行可以外聘相關資料公司,幫助分析客戶新的產品和服務需求,降低欺詐案件概率以及搜尋哪些客戶有信用度降低的跡象。可挖掘消費資料的價值。商業銀行可以基於消費者的信用卡交易記錄,有針對性地給他們提供商家和餐館優惠。商業銀行的系統將會根據某次刷卡的時間、地點和消費者之前的購物、飲食習慣,為其進行推薦。一些全球信用卡組織也開始利用消費者的地理資訊等資料進行營銷。
記者:請您談談大資料發展給銀行業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
宗良:先談談機遇。
在資訊化時代,銀行業應該不斷研發新的資訊科技手段,以客戶需求和體驗為導向,創新研發金融產品。正在興起的大資料技術將與金融業務呈現快速融合的趨勢,給未來金融業的發展帶來重大機遇。
一是為“以客戶為中心”的差別化服務提供支援。大資料既包括關注客戶在金融機構行為,如商業銀行的賬務性交易資料,也關注客戶的網路購物行為、網站瀏覽特徵、社交網路資訊。它為金融機構全方位分析客戶行為習慣、產品偏好、風險特徵提供了支援。
二是降低金融機構管理及運營成本。大資料可以有效整合分割的金融業務流程,以貸款為例,大資料平臺可進行運算評估,當客戶向銀行貸款時,提供客戶評級,提高客戶貸款速度;款項貸出後,大資料平臺又能進行有效地貸後管理,將整個業務鏈條整合,進而降低管理運營成本。
三是大資料可以為銀行風險管理提供支援。大資料有利於銀行的風險管理,對個人以及企業賬戶的實時監控。對於反洗錢、反欺詐以及賬戶的各種異常波動進行實時監察,能夠做到在第一時間察覺風險的來臨,並阻止犯罪的產生。同時大資料強調資料間的相關性而不僅是因果分析,可通過分析歷史資料特徵,實現風險預警。
而挑戰方面包括:
一是凸顯了銀行資料的侷限性。現有銀行資料範圍和資料與網際網路平臺、電商平臺等相比存在一定侷限,而且電商平臺可能阻隔部分資料來源。比如第三方支付是一道資料“防火牆”,它阻隔了銀行與實際交易的聯絡,造成銀行交易資料的流失,進一步對銀行資料探勘能力產生不利影響——對於使用者在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購物的相關資料,銀行只能獲取交易金額資料,第三方支付平臺“截流”瞭如商戶姓名、產品分類、每種產品停留時間等深層次資訊。
二是對現有銀行資料分析能力提出挑戰。現有銀行資料與網際網路平臺、電商平臺相比存在明顯差距,而且,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銀行傳統的資料獲得方式可能會部分阻斷。比如第三方支付,它阻隔了銀行與實際交易的聯絡,造成銀行交易資料的流失,對銀行資料探勘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三是大資料推動金融業競爭格局的變革。資訊科技進步和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使非金融機構更多地進入金融體系,並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和監管制度的盲區競爭優勢。傳統金融機構由於組織架構和管理模式的原因,無法充分發揮自身潛力,在大資料競爭中處於相對不利的局面。
記者:在大資料背景下銀行應如何應對上述挑戰?
宗良:未來銀行業務會逐步向線上轉移,金融機構間的競爭也將在資訊平臺上展開。誰能第一時間掌握客戶資料的動向,也就掌握了定價的主動權。商業銀行應順應大資料發展潮流,轉變觀念,豐富資料來源渠道,有效佔有和挖掘資料,搶佔制高點。
一是樹立大資料管理理念。金融業競爭日趨激烈,實行精細化、集約化的管理是唯一出路。這就需要充分重視大資料的開發和利用。董事會和高管層要率先負起責任,把握好資訊科技的特點和趨勢,推行現代經營理念,著力打造“資料治行”的文化,倡導用資料說話,準確描述事實,反映邏輯理性,將海量資料轉化為有價值的資訊資源,讓決策和管理更加有的放矢,更加貼近市場和客戶的真實狀況。
二是豐富資料來源,加大非結構化資料收集力度。商業銀行要打破傳統資料來源的邊界,通過更加豐富的渠道盡可能多地獲取客戶資訊,並從中挖掘價值。要充分依託各種非結構化資訊的技術,如藉助眼球識別技術收集客戶的網頁瀏覽路徑資訊,對客戶中心客戶錄音的語音分析識別,郵件、微博等非結構化文字資訊的解析等。
三是利用新技術,提升大資料的挖掘和分析能力,充分發揮資料的價值創造力。銀行業已經在以信用評級模型、客戶和市場為代表的資料分析上積累了較多經驗,具備向大資料挺進的基礎。只有科學地對大資料進行分析和挖掘,優化運營渠道,提高風險評估的精確度,研究和預測市場營銷和公關的效果,更多地瞭解客戶的需求,生活及消費習慣,貼近客戶的生活,才能在未來的銀行業競爭中,更好地利用大資料的優勢,取得競爭優勢。
四是加強資料探勘在網際網路平臺的應用。網際網路金融獲取資料的型別更具價值,不僅能夠獲取結構化、交易結果資料,還能獲得大量非結構化、交易軌跡資料,它們不僅能反映交易結果,更能反映交易過程,要重視網際網路平臺的運用,通過微博等虛擬社交平臺及時瞭解客戶最新的需求,對現有產品進行及時調整,並向客戶提供最新的服務。
五是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大資料應用對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較高要求。一個優秀的資料分析師,既需要有專業的數理統計知識,也要深入瞭解金融機構業務。目前金融機構在這方面的專業人才儲備還有很大的缺口,亟待加強。
六是加強風險管理。一是加強自我監督和技術分享,推動資料安全標準的建設;二是加強與監管機構溝通合作;三是主動與客戶在資料安全和資料使用方面溝通,提升客戶安全意識;四是安全技術手段不斷更新和升級,增強資訊平臺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