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此次法國電信Orange Blogger Bus Tour的組織者之一,以及網際網路與社交媒體部門的總監,我感到十分高興,也很期待同大家分享這次美妙的舊金山之旅。

首先是主辦方Orange的CEO Georges Nahon發表主題演講,在演講中他分享瞭如今IT產業,尤其是矽谷正在發生的變化。對我來說印象最深的就是,Georges預言在未來網路將變得無處不在,並且未來的網路和今天我們所熟悉的網路並不一樣。

Facebook會成為下一個Yahoo?

在剛過去的這個夏天,因為Facebook的IPO,讓社交領域的從業者都過得很難。Facebook IPO之後,IPO就成為是It is Possibly Overpriced“股價過高”的代名詞。

但現在就說社交媒體已經走到盡頭,未免太悲觀了。Georges認為,社交一定是趨勢,並且將會改變未來網際網路中的一切,儘管Facebook本身將可能成為下一個Yahoo了。

Georges同時認為,在全球資訊網之後,包括亞馬遜在內湧現出的一大批公司正在創造一個“non-searchable adjacent webs不可被搜尋的網路“,這聽起來很像數年前Wired雜誌的Chris Anderson曾經預言的全球資訊網的終結。

我也認同Georges的觀點。出於更好的使用者體驗,網路所擁有的純粹的中立性可能會受影響。當然誰也不能預見未來,但時間會告訴我們一切,現在已經有一些這樣的勢頭。

網際網路產業的五大趨勢

1、一切都是移動的。Georges說,“Twitter是一家以移動為本的公司,它將會很好地繼續發展下去;而Facebook不是,它的未來令人擔憂。”目前有10%的網路流量來自移動端,在美國有25%的使用者只透過移動端訪問網路,但是在印度,這一數字是60%,而埃及是70%!有68%的使用者會在睡覺的時候把手機放在床邊。

2、社交已成標配。當社交網路與移動相遇(超過50%的智慧手機訪問過Facebook),社交圖譜(Facebook),興趣圖譜(Twitter),影響力圖譜(Kllout)將會是全球資訊網的先鋒,他們必定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對很多人來說Facebook就是新的網路(比如在Facebook上找我們,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等),那麼搜尋的未來會是怎樣呢?一定是社交化的,這也是谷歌和微軟現在正在努力的方向,而Facebook的搜尋很快將會推出。

3、另一個全球資訊網。傳統的Web發展正在減速,Apple,Amazon,Facebook以及移動網際網路,將繼續發展他們“不可被搜尋的網路”。

4、新的前沿在雲端。Amazon、Zynga、Rackspace或是Google會被”突襲“,但像Bluejeans、Alfresco、Joyent等這些你可能都未聽說過的公司也正在加入進來。爆炸性的資料增長正在促使更多的公司尋求減輕資料負擔的方案。“下一個Big Thing不是軟體,而是資料”, Nahon總結道。

5、所有的影片都會在網路上。事實上在影片領域活躍的玩家們都來自網際網路領域,而不是傳統的媒體業。

在電視領域,我們會看到更多前所未見的創意與創新。儘管在智慧電視機上,以app為中心的概念並不是很令人信服。另一個趨勢是社交電視。

全球資訊網的未來

1、資料主導

2、app將會引領使用者和企業創新,而html5將會滲入app和網路服務

3、”不可被搜尋的網路“將繼續發展,網路也將變得碎片化

4、網站主導的全球資訊網即將滅亡,取而代之的是如Facebook上的按鈕那樣的超連結

5、實時的、多玩家的遊戲雲平臺將會影響整個雲技術產業

6、4G/LTE將激發各種創新

7、移動支付的時代將於2015年真正開始

8、所有的影片都會出現在全球資訊網上

9、企業級IT系統將會轉向雲端

10、Facebook還將會在未來兩年統治網際網路,Google一直處於追趕狀態,而在三年內,它們最終都將變成Yahoo

11、Amazon將會繼續多元化發展,並推出更多雲端的線上商務/娛樂產品以及移動裝置(平板或手機)。“Amazon在歐洲市場被輕視了,但事實上它才是一個大玩家,Bezos是另一個賈伯斯。”

普魯士將軍曾經說過,“沒有一個計劃在與敵人開戰後還能有效。”就好比5年前,沒有人看得到iPhone的未來,即使是所謂的分析師,也並沒有預見到蘋果會成為電信行業的大玩家。所以,請永遠為未知做好準備。

顯然Orange想要為未來作好充分的準備,在矽谷的一大關鍵因素就是投資。在海灣地區,32億美元的風險投資佔美國總投資額的46%(資料來源San Jose chronicle第二季度資料)。儘管許多高科技公司在德州,但該州僅貢獻了1.79億美元的投資(3%)。投資的主要領域是資訊通訊技術和新媒體,雖然並不僅侷限於此。

在今年第二季度,軟體業獲得數目最多的投資金額,約合23.7億美元。

Apple + Cisco+Oracle +Google +Intel總共市值為12618.2億美元(IBM僅為2360億美元,FTE 370億美元)。這背後所隱藏的事實是,有無數的小型公司幫助這些公司鑄成現在的王國。

具體分析

以上就是Geoges Nahon的講話內容,下面我將用簡單的筆記形式和大家分享我的理解。如果你想了解上面的這些趨勢從何而來,這些資訊就非常有用。這些或強或弱的訊號,加起來就可以讓我們看到一些趨勢。

244年後,大英百科全書就消失了。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廣告行業,自2000年後,廣告收入就如自由落體般下滑。

任天堂漸漸隕落,Zynga出現了,遊戲世界變得不一樣了,“不會再有60美元的遊戲和控制檯了” ,這是Georges的原話。

RIM釋出了巨大的Q1虧損報告,諾基亞也是水深火熱,但另一邊亞馬遜和蘋果都在蓬勃發展,谷歌也很穩定。RIM、諾基亞索尼、松下、夏普都遇到了一些困難。

電視製造商將手機廠商視為競爭對手。過去,電話只是用來通話,而現在卻由電腦製造商來生產。這個世界在快速變化。在美國,電話語音通訊時間已經下降了50%,智慧手機的覆蓋率和使用率都正在驚人地增長,並且這個速度已經超越了過去第一代行動電話出現時地增長速度。

2012年也是第一次線上電影觀看收入超越DVD收入。 松下前總裁兼董事長宣佈,“電視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寬頻正在成為核心服務。

英特爾證實伺服器製造商IBM、Dell、HP、Quanta正在下滑,而 Supermicro、Wiwynn 以及Huawei才是新星。

PC時代的結束? IT的世界正在從電腦桌面轉移到雲端計算和線上儲存。平板電腦的興起確實危及到了電腦製造商如Dell的業務。英特爾正在向安卓發展,而微軟則轉向了ARM晶片。世界會變得更加開放,光碟,乙太網,硬碟驅動器(非SSD)已經遠去,語音識別即將到來。同時,圖形使用者介面將被觸控螢幕替換。

Bezos在幾個星期前曾經說道,“硬體很快就會變得無關緊要”,並且他的商業模式是基於按次付費使用而並非裝置的銷售。

各個領域都在改變,整個IT產業的每一個層面也都在變化。 整個世界的經濟都在網路上前行。在短短3年裡,蘋果售出了6700萬臺iPad,但在計算機上它卻花了24年時間才達到這一數字。

創業的成本從2000年的500萬美元降低到2011年的5000美元,這一切都源於雲端計算的出現。

我們需要了解的一個關鍵因素是“規模化”。一切都需要規模,規模推動技術,例如,有超過4億個應用程式商店帳戶;Facebook每天收集500 TB的資料;Twitter的每天產生8 TB的資料而,而紐約證券交易所每天只產生1TB。 大玩家每天都在出現,但是能夠成功的關鍵就在於規模,如果你沒有規模,那你自己也會失去繼續下去的興趣。

老牌大企業已經建立了這麼多的R&D部門,但是新人門依舊會不斷為這個行業帶來創新和變革。

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是前所未見的,讓我們不可能去依賴過去的經驗。世界銀行也表示,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手機比人還多的世界中(例如30%會搜尋餐廳的使用者來自手機使用者)。

通常建造者們都不是太會經營自己的建築。有些大公司,包括Facebook在內,正在成為收購大王,而矽谷也正是由這些新的大王和新的資金所主導的。在矽谷有人才的競賽,很多創業公司是靠人才才獲得成功的,甚至在矽谷一個新的流行語,那就是Acqui-Hire,人才收購。

– 微軟收購Yammer,Facebook收購Instagram,思科收購NDS(50億美元),SAP收購Ariba(43億美元),戴爾收購Quest和Nicira(11億美元),甲骨文收購Taleo,所有的交易都超過了十億美元。

– IPO變成It’s Probably Overpriced股價過高代名詞。Facebook的市值下降了55%,Zynga下降了76%,Groupon則是74%。媒體們開始討論Facebook後時代,不過Nahon仍然認為社交將是“整個建築物的核心”。

(本文作者為法國電信的網路、數字和社交媒體主管Yann Gourvennec, 原文發表於live.Oran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