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與華為資料之爭談物聯網大資料發展之困

朗銳智科1發表於2017-08-21

近期,網際網路企業之間對大資料資源的爭奪和摩擦日益增多,菜鳥網路和順豐速遞的“資料斷交門”告一段落,華為和騰訊又因使用者微信資料起了爭端。在當今物聯網資訊時代大資料如何開放共享、使用者隱私何處安放,正成為困擾行業發展的關鍵問題。
物聯網大資料
在近期舉行的2017中國大資料產業生態大會上,中國大資料產業生態聯盟釋出了《2017中國大資料產業發展白皮書》, 據《白皮書》統計,隨著物聯網應用技術發展興起,2016年大資料產業規模達14500億元,2017年達19570億元,到2020年將達到5萬億元。

大資料作為基礎性戰略資源和中國經濟提質增效的新引擎,被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政策利好不斷。大資料被地方政府視為“香餑餑”,相關產業加快落地。全國已有30多個省市專門出了大資料相關的政策檔案,十餘個地方專門設定了大資料的管理部門,統籌推進大資料發展。

目前,我國大資料技術已經在政務、民生、金融、工業、醫療等多個領域中展開廣泛應用。在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務等領域,安徽、山東、江西、雲南等地政府積極推動形成了一大批大資料應用示範專案。在企業層面,包括百度、阿里、騰訊等網際網路企業,華為、浪潮、中興等傳統IT企業,以及電信運營商等都加緊佈局大資料產業,融合應用層出不窮。

航大物聯(www.leadtorch.com)認為,騰訊和華為的“資料之爭”,表面上焦點在於使用者隱私,背後則凸顯了資料資源的高度敏感和利益之爭。

目前我國資料開放存在兩個突出問題:一是資料割據問題,因部門保護、制度設計等原因,很多部門資料沒有開放,一些大公司資料割據現象尤為突出;二是資料安全問題,由於相關法律法規缺失,資料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成為大資料產業發展軟肋。

隨著全國多地掀起大資料熱潮,重複建設問題也浮出水面。專家指出,大資料中心的投建要根據應用需求,做好頂層設計,避免“一窩蜂”,從而造成重複投資與惡性競爭。

工信部預測,到2020年,大資料相關產品和服務業務收入將突破1萬億元,複合年增長率保持在30%左右。航大物聯(www.leadtorch.com)認為,未來,硬體公司和網際網路公司之間的競爭加劇不可避免,坐下來探討新的規則恐怕是最便捷的道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