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香港6月24日 – 專業服務機構德勤週三稱,隨著中國A股新股上市提速,今年上半年上海與香港分別摘下全球IPO(首次公開發售)冠亞位置,力壓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微博]。
據德勤的統計,今年1-6月上海市場共有79支新股上市集資1,290億港元,香港46家企業上市集資1,275億港元,紐交所37支新股集資1,034億港元。第四及第五位分別是馬德里及倫敦。
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聯席領導合夥人歐振興在記者會上稱,“此前困擾香港新股市場的幾項因素,包括政改方案、美聯儲升息等影響減退,如果下半年幾個大型IPO專案順利推出,以全年集資額計,香港仍然有望成為全球最大IPO市場。”
德勤預測,全年香港120家新上市企業合計集資2,400-2,800億港元,而上海與深圳合計350-400支新股集資2,2500-2,500億元人民幣,大部分來自中小規模的製造、科技和消費零售企業。
上半年滬深IPO近1,500億元人民幣
上半年,滬深股市共有192支新股集資1,474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52宗IPO集資353億元,分別上升兩倍多和逾三倍。
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中國資本市場領導合夥人吳曉輝稱,在上海設立戰略新興板,以及似乎容許外國投資者100%全資擁有電子商務業務的試點計劃,會有助於在美國上市的中國科技公司迴歸A股市場,但是相信迴流將會於明年或以後發生,而非今年。
“這是因為我們相信在註冊制推出前,監管機關的重點工作將會是舒緩已遞交上市申請的500多間公司的融資壓力。”他說。
中國目標年內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歐振興說,相比香港創業板,國內新三板對中小型企業更具吸引力,已有一些企業放棄香港上市,而註冊制對香港新股市場的影響預計於明年開始浮現。
吳曉輝指出,香港在集資能力以及國際認受性較高,相信未來會繼續吸引較大型國企和H股上市。
就香港應否引入不同投票權架構,德勤認為,近年香港穩坐全球IPO市場前五位,未來有需要繼續開拓新產品以吸引投資者和資金停泊。而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亦應容納不同投票權架構的選擇。
“我們希望這個建議最後能夠趕上來自於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所帶來的機遇。”他說。
港交所將就不同投票權架構及業務重心在大中華區的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作第二上市展開第二階段諮詢。香港富商李嘉誠日前開腔支援沿用“同股同權”(或“一股一票”)制度,而多家著名資產管理公司安本亞洲、貝萊德、富達、道富、瑞銀等在首階段諮詢中指任何情況下均不接受不同投票權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