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信提出“你敢付,我敢賠”的口號推廣微支付。經過兩年時間的運營,微信的使用者數量達到4億形成了一個強關係社交平臺,並以此衍生出針對個體的收費表情和道具,針對企業的訂閱號和公眾號,而隨著微支付安全功能的強化,微信盈利的閉環形成。據此,CNNIC分析時朱妮認為,微信的盈利模式將基於強社交關係和巨大的流量提供遊戲、商務等增值服務,並將繼續承襲明顯的QQ基因,出現遊戲重於商務的趨勢。

社交化融入遊戲,付費意願增長。遊戲一直騰訊的經濟支柱,根據最新財報,2013年以遊戲為核心的增值收入依然高居77%的比例。因此,在微信平臺上對遊戲道具進行收費,遊戲基因向微信平移是順理成章的邏輯。

微信基於QQ號和通訊錄建立“強關係”鏈條,遊戲內增加了好友和親人的排行,不僅加強了使用者的粘性,使用者為了競爭而進行的付費意願也將加強。CNNIC資料表明,70%的使用者認為朋友評價是遊戲選擇的首要要素,微信平臺上朋友的玩遊戲行為無疑成為了微信遊戲的最佳廣告。另一個有意思的是,心理學大師阿德勒發現:兄弟姐妹之間的競爭恰恰是最大的,這種熟人間PK關係在中國被稱為“窩裡鬥”, 這種心裡現象對映到“強關係”的微信遊戲上,將擴大微信遊戲的PK誘惑力,從而推動因PK需求進行的購買行為,微支付的及時推出又為購買提供了便捷途徑。據悉,《天天酷跑》的月收入達到1億

商務捆綁“強關係”,服務價值大於營銷價值。遊戲之外,針對企業的公眾賬號是微信盈利的另一個入口。廣告界多年的監測表明,朋友推薦是的促進購買的最有效途徑,按照這個邏輯,未來不排除微信幫助商家也就是公眾號或者訂閱號在朋友圈中分享營銷資訊,通過為公眾賬號提供增值服務或者分成的方式獲取收入。

困境是,當初使用者選擇微信,看中的是其強關係鏈帶來的安全性和私密性,而營銷資訊的切入將打破這種生態系統,變成一個公眾場所,使用者會取消關注企業公眾號,同時降低微信的粘性,會引起較大的使用者出逃。因此,對於微信面向企業的盈利模式來說,曲線轉向服務價值是較為合適的蹊徑。

微信的私密社交性,語音傳輸的溝通生動性,讓公眾賬號具備了電話和網上CRM(客戶管理)系統的雙重功能。公眾號很少主動傳送營銷資訊,不會對使用者造成干擾,而使用者一旦有問題,又可隨時通過公眾號尋求聯絡,企業公眾號被逐漸“好友化”,這無疑將提升企業的親和力,從而增強品牌認可。對於使用者,微信上每個公眾號都可以當作一個獨立APP,免去了安裝無數APP應用的過程。對於微信,作為集納多個公眾賬號的社交平臺,獲得使用者粘性,從而可以針對公眾號開拓語音留言功能、增加客戶服務內容,個性化模板等多種增值功能實現盈利。這個邏輯下,形成一個三贏的局面。

 

隨著來往、易信等同類產品的推出,SNS市場競爭將日漸白熱化,微信的優勢在於騰訊的遊戲及產品基因、巨大的使用者流量和真實的社交關係,未來也只有圍繞該優勢的盈利探索才能贏得SNS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