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CEO Larry Page 將現階段的核心產品管理交給高階副總裁 Sundar Pichai 並非創始人的另一次“神隱”,而是要繼搜尋引擎、移動和多屏之後,將 Google 帶入下一個新的世代。
如果翻一下 Google 的陳年曆史,你會發現真正為 Google 這幾年的發展奠定基礎的專案,都得益於 Larry Page 當年頗具遠見的判斷。無論是在 2005 年時揹著 Eric Schmidt 收購 Android,還是在 2008 年時支援 Eric Schmidt 反對的專案 Chrome 瀏覽器,它們都幫 Google 支起了 Larry Page 每逢財務分析師會議時必提的移動和“多屏時代”。不過就像每個時代都會走向尾聲一樣,人們雖然還在享受移動和多屏帶來的好處,但今天的 Google 已經開始了新的焦慮,又要前行了。
如果我們把 2007 年蘋果釋出 iPhone 看著是移動網際網路真正的起點,那麼從 Larry Page 在 2011 年 4 月 4 日接替 Eric Schmidt 成為 Google 的新任 CEO,到 2014 年 10 月他把所有 Google 核心產品的管理權都移交給 Sundar Pichai。可以說,在移動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階段,Larry Page 領導下的 Google 依然保持了站在時代浪尖的姿態。
這段時間,Google 不但繼續坐著搜尋市場老大的位置,手下 Chrome 也逐步成為全球市場佔有率最高的瀏覽器,Android 甚至直接驅動了全球超過半數的移動裝置運轉。它們一起幫 Google 構建了一個“多屏時代”,以至於無論你是在 Mac、Windows、iOS 上,還是在手機、電視、智慧手錶、汽車上都能看到 Google 的身影。
雖然這些產品在今天依然是使用者的注意力之所在,其中的一部分甚至離普通使用者還挺遙遠,但對於 Google 這樣的公司來說,由於本身已經是這個領域的優勝者,而且移動網際網路軟的層面的發展逐漸開始落幕,Google 需要找到能支援自己未來發展的大方向,而這正是 Larry Page 的新焦慮。
最近,Google 高層的人士變動以及 Larry Page 希望“專注未來”的內部發言可謂是一個明確的訊號。對於移動網際網路來說,Google 的轉身意味著大公司之間在 OS 以及 App 這些軟的層面的爭奪已經告一段落,Google 開始把尋找未來的發展方向定在了一個更高的優先順序上。
其實,無論從國內還是國外的趨勢看,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都到了一個轉折點上。以前,中國的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喜歡討論有沒有拿到移動網際網路船票,但現在這些公司要麼在做硬體、要麼在講連線、要麼在搞資料研究。這些關乎“未來”的選擇雖然依舊離不開和移動網際網路的關係,但新方向卻早已不侷限在手機作業系統或者 App 層面。就像 iOS 的市場份額一時半會沒法反超 Android、阿里巴巴不至於認為自己還能幹掉微信一樣,這一波的行業大趨勢已定,未來之爭已經不在這個層級上了。
全球的情況來看,Facebook 可謂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以前馬克·祖克伯總喜歡說 Facebook 的使命是連線世界,所以他會想用無人機專案幫偏遠地區的人接入到移動網際網路中、用各種辦法把 Facebook 轉變成一家移動公司。但在 2014 年 10 月的清華演講中,除了連線世界之外,Facebook 已經鎖定了未來 10 年另外兩個大方向是人工智慧和虛擬現實。不難看出,後面這兩塊內容並不是當前移動網際網路的延伸發展,它們是全新的領域,這些領域將會誕生新的平臺和新的遊戲規則,它們是 Facebook 眼中網際網路的未來。
所以 Google 的問題也就來了,移動和“多屏時代”雖然依舊可以代表當下並且還是使用者注意力之所在,但卻沒法代表未來,而競爭對手 Facebook 卻已經清晰的定義了未來的方向。其實,如果沒有 Larry Page 當年的遠見,Google 今天能不能站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浪尖都不好說,而現在他明顯是希望借專注讓 Google 複製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輝煌。
對於 Google 來說,它現在需要一個清晰的、能拿出來具體執行的大方向,而不是繼續逢財報必講“多屏時代”、講 Android、Chrome 和廣告收入如何上漲;然後對於未來,就是 Google X 實驗室裡有一堆“玩具”,但哪個真正能撐起 Google 未來,自己也不知道。
不難看出,在經歷從 Web 轉向移動網際網路的輝煌之後,Google 迎來了新一輪的“調整期”。在上一個階段,Larry Page 主導了 Android、Chrome、Google+ 等多項產品,這其中既有大放光彩的又不乏黯然失色的,而這一輪“調整期”過後,Google 又將拿什麼來迎接 Facebook 等對手的競爭?或許現在我們還很難給出具體答案,不過 PingWest 獲得的訊息是:在 Google 內部,Google X 確實不再是一個實驗室般夢幻的地方,最高層正在加緊督促 Google X 實驗室趕快做出真正能用的產品。
Google Glass、無人駕駛汽車、機器人與人工智慧、資料與人體健康……哪個是 Google 未來的支點?也許,就是其中的一個或幾個的組合。
Update:
在這次管理層調整之後,Google CEO Larry Page 接受了 FT Magazine 的採訪。在訪談中 Larry Page 認為矽谷雖然依舊是全球高新技術企業的中心,但已經開始變得短視。現在風險資本可以投資一個十來個人的小公司,然後依靠使用者數從中大量獲益,很顯然多數投資者都會把精力花在這樣的事情上。在 Page 看來,整個矽谷差不多隻有 50 個投資人真正關心那些會給地球上人們生活帶來質變的突破性技術。
不過雖然矽谷的風向標不是很好,但 Google 在高新技術風險專案裡投入的資金卻已經超過了 620 億美元,以至於 Google 的一些投資者也開始對於 Google 的這些長期專案投資變得警惕起來。
從現在的情況看來,整合全球資訊的雄心已經不能用來形容今天的 Google 了,因為它的觸角已經伸到了從生物技術到機器人等各個領域。
現在,技術變革正在重塑社會和商業,Larry Page 也在思考如何利用 Google 的資源才能給社會帶來更加積極的影響。在走訪一系列新型的技術公司後,Page 覺得 5000 萬美元的投資就可以讓一群聰明且堅定的人改善一些實實在在的社會問題,只是這樣的事例發生的還不夠多。
無論是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還是無人駕駛汽車,Page 覺得人們雖然已經看到了這些新技術帶來的可能性,但卻沒有深刻理解它們將為人類社會帶來的積極意義。簡而言之就是人們對這類事物還是有距離感,沒有真切認識到這其中蘊含的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力量。
比如來說,現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正在快速進步,電腦和機器人在未來真的就可以接手很多實際的工作,人類完全可以從中解脫出來。這帶來的影響完全不亞於移動網際網路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改變。未來,新技術將會讓商業運轉的效率提升 10 倍以上,這樣支撐人們過上更好生活的物質自然就會更便宜。
當然,Larry Page 之所以把精力花在這些新技術上面還是希望利用 Google 的資源來真正改變人類的生活。所以除了 Google X 裡面的專案外,Page 還在嘗試建立一些獨立的業務單元,讓半獨立的領導人在 Google 的羽翼下開展一些新業務。Google 會提供長期並且富有耐心的資本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