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學習經濟學?----庇古的故事

阮一峰發表於2006-12-05

古(Arthur Cecil Pigou,1877年11月18日 - 1959年3月7日)是20世紀早期的一個英國經濟學家,劍橋大學的教授,凱恩斯的老師。他現在好像不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物,一般的經濟學教科書裡找不到他的名字,wikipedia上的介紹也只有100多字。

不過,我讀了他的一些文字,發現我的想法同他很接近,他想走的路似乎也是我想走的路。

他說:

卡萊爾宣稱,求知慾是哲學的開端。但經濟學的起源則是出於對骯髒簡陋的街道以及生命中的不快樂表示厭惡的社會熱忱。

如果你關注社會現實的話,那麼你就無法迴避經濟學;如果你一旦開始思考"為什麼世界上有窮人和富人之分,以及這樣是否合理",那麼從此你就很難擺脫這個問題了。

庇古30歲時,接任他的老師馬歇爾出任劍橋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在就任演說上,他說:

如果不是希望人類社會活動的科學研究可能會導致......社會進步的實際結果,我自己可能會......認為花在研究上的時間是錯誤。

學習經濟學的目的,是希望世界可以變得更加美好一點,人間的悲慘可以少一點。尤其當你看到政治家制定出錯誤的經濟政策,整個國家為此付出代價的時候,這種感覺就會變得更加強烈了。

套用雨果在《悲慘世界》卷首的題詞就是:"只要這世界上還有愚昧和困苦,那麼,經濟學就不會是無益的。"

我其實以前就思考過類似的問題,當時我就覺得經濟學的最終目的在於推動社會進步。

當然,願望是一回事,現實又是另一回事。學術本身對於社會的影響是很有限的,落實到一個具體的經濟學研究者身上,就更是如此了。但是,庇古說得好:

希望經濟學知識的發展將大大改變現實事件......是非常渺茫的。我們的創造不太可能有市場。然而......我們培育我們的花園。因為我們追隨的不是思想而是一種衝動----一種探求的衝動----這至少不是可恥的,雖然可能被證明是無用的。

這句話也許對所有的學術研究都適用吧:真正的學術研究最初可能都是無用的,但它至少滿足了人們探求的衝動。

(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