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史筆記(四)

阮一峰發表於2006-01-26

29.

1625年,詹姆斯一世去世,他的兒子查理一世繼位。在詹姆斯一世統治期間,與國會不和,不過他本人很有學問,主持出版了《欽定版聖經》。

查理一世與國會的關係更加緊張。當時國會控制在新教徒手裡,而他更傾向於天主教,所以兩方的矛盾很尖銳。1629年,查理一世解散國會,直到1640年的11年間,他獨自統治國家。

1640年4月,為了籌措與蘇格蘭進行戰爭的經費,他不得不重新召開國會。但是沒有達到預期目標,5月5日他又解散國會。半年後,再次被迫召開,他與議會的矛盾進一步加深。

1642年,他企圖逮捕議會領導人,未能成功。英國內戰爆發(1642-1649)。議會根據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1599-1658)的建議,創立"新軍"(New Model Army)。1645年6月,在納斯比戰役中,新軍徹底打敗"保王派"軍隊。查理一世逃往蘇格蘭,但是蘇格蘭人又把引渡給了英格蘭議會。

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斬首。

30.

處死查理一世以後,議會決定英國成為共和國(The Commonwealth)。克倫威爾被議會封為"護國公",獨攬大權,他本人拒絕成為英王,但是同意他的兒子理查來繼承自己。

1658年,克倫威爾去世,他的兒子理查繼位。但是隻過了幾個月(1659年)就被迫退位。議會又將查理一世的兒子請回來當國王,成為查理二世。從1660年5月起,開始了英國的復辟時期(restoration)。

查理二世繼位後,克倫威爾的屍骨從墳墓裡挖出來,被砍了頭。

查理二世沒有子女,只有一個兄弟詹姆斯流亡在法國,他是天主教徒。1679年前後,在是否讓天主教徒詹姆斯繼承英國王位的問題上,英國貴族分裂為兩派,後來演化成兩個政黨。贊成讓他繼位的被稱為託利黨,反對的被成為輝格黨。1832年前後,託利黨變成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又過了30多年,輝格黨和託利黨左翼組成了自由黨(Liberal Party)。

1685年,詹姆斯果然繼位,成為詹姆斯二世。他為天主教捲土重來大開綠燈。新教徒控制的議會不得不採取行動,決定將詹姆斯二世嫁到荷蘭的女兒瑪麗請回來做國王,因為她是新教徒。瑪麗繼位後成為瑪麗二世,她的丈夫威廉親王與她共治英國,成為威廉三世。

這次國王更替沒有流血,英國人將其稱為"光榮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

1689年12月16日,議會透過了"權利法案"(Bill of Right),它為現代英國憲法奠定了基礎。這個法案實現了"君主立憲"(constitutional monarchy),明確規定信仰天主教或與天主教徒結婚的人,都不得繼承王位。

31.

瑪麗二世1694年12月28日因天花去世,享年32歲。此後威廉三世獨自統治英國7年,於1702年去世。他們沒有子女,王位由瑪麗的妹妹安妮繼承。安妮也是新教徒,在光榮革命中支援她姐姐和姐夫,反對她的父親詹姆斯二世。

1714年,安妮去世,她也沒有子女。於是,議會只好從德國漢諾威請了他的遠親喬治來做國王。當時喬治14歲,成為喬治一世。

至此,斯圖亞特王朝結束,漢諾威王朝開始,並且一直延續到今天。

32.

漢諾威王朝的頭兩位皇帝喬治一世(1714-1729)和喬治二世(1727-1760)都不會說英語。所以,議會下院在國家政治生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國家行政權利實際上落到下院多數黨手裡。當時的多數黨領袖沃波爾就成為第一位英國首相。

1734年,喬治二世將唐寧街10號的給了沃波爾,作為他在倫敦城裡的住宅。從此,那裡就成為首相官邸。在沃波爾執政期間,發展起了內閣對議會負責的觀念。

1760年,喬治二世去世,他的孫子繼位,成為喬治三世。他在位60年,不過1800年後他因病很難過問正事,需要國王出面的事,通常都由他的長子代理。1811年宣佈由這位儲君攝政。1820年,他成為喬治四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