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控

魯鵬發表於2015-12-29

總想以某種方式來記載自己一路走進計算機世界的點點滴滴,隨著計算機、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的一步步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改變。很難想象在上大學之前都沒有碰過電腦的我都能自詡是一個系統控...

1. 第一臺電腦

在別人眼中,我一直是個數碼控,因為我瞭解很多裝置(手機、PC、Mac),懂得如何使用他們,看一眼外觀就大概知道是什麼牌子,甚至知道是哪個型號,刷機裝系統在我這裡更是有如家常便飯,其實也不難,重要的是你得折騰,經得起折騰,折騰的動力就是喜歡那種刷完機後有如買了一個新手機or新電腦的感覺。(哈哈,屌絲精神)

但是,我並不是一個數碼控,我其實只是一個系統控,正如上面所說,我喜歡那種新的系統體驗給我帶來的滿足感。也有的朋友說,我是個刷機狂,總是喜歡把自己的手機或者PC刷成各種系統,於是每次有電腦壞了的,或者手機要刷機的,就找我,還美其名曰滿足我,但是我想說,誰他媽愛折騰,你以為我不想每個系統都買個裝置啊,折騰總是要有代價的,要不就是時間代價,要不就是金錢代價,對於屌絲來說,時間是無限的,所以你懂的。

對於PC(為什麼說PC而不說電腦,為了跟Mac區分),最早的電腦是一臺聯想的筆記本,其實我接觸電腦這個東西時間算是比較晚的,大約是在7年前,上大二才買了屬於自己的筆記本。這臺電腦跟我算是吃了不少苦,剛回來的時候原廠帶的是vista系統,當然那時對系統並沒有什麼概念,大家都說XP比vista好用,反正也不懂,只是覺得vista長得比xp要好看,玩掃雷或是紙牌的時候要爽。不過接觸一段時間後,發現vista確實不好用,好多軟體相容性不好,所以在使用了半年之後,獨自操刀開始裝XP,媽的,第一裝系統就把D盤給格了,鬱悶了我好長時間。但是相對於同學抱著電腦去電腦城花50塊錢裝系統,我還是比較有成就感的。又過了幾個月吧,Windows7出來了,毫不猶豫再次操刀裝上了windows7,這次已經具備了知道提前把C盤的東西都拷貝到其他盤裡的基本知識了。裝上windows7,那種感覺棒極了,對自己的電腦愛不釋手,我基本上算是班級裡最早體驗windows7的人了。

後來也不知道從哪裡知道了還有Ubuntu這個系統,從開始試探性的安裝雙系統,到後來乾脆全硬碟安裝,我可憐的聯想電腦就像一個“計程車”,從Ubuntu開始,Fedora、Debain...一個一個都進過我的電腦,之前一篇文章也寫過對Linux的複雜情感的一篇文章。只求好玩,莫問前程

終於在一次嚴重誤操作的情況下,電腦硬碟被我搞壞了,中間一段時間也嘗試修復硬碟,不過也於事無補,於是又親自操刀拆了電腦,換了硬碟,重灌系統,我的電腦又煥然一新了。結果在朋友眼中,又變成了一個電腦修理工,不僅負責解決各種系統疑難雜症,而且負責除塵清灰的工作,為了便於”工作“,工具都自費置辦齊了。

那會我就覺得我完全可以去電腦城開店了,但是一想競爭實在太激烈,就放棄了,哈哈。

未完待續>>>

轉載儲存:系統控 | LP's Blog

2. 選擇專業

本科的專業是理論物理,當然大學學的是什麼專業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基本沒有什麼卵用,我也沒有想到我學的那些電動力學、熱力學、量子力學等等對我現在的人生有什麼幫助,但是也沒有必要去後悔學習了這些課程,至少現在我還對量子理論以及量子計算機有那麼一絲的瞭解;更沒有必要去抱怨當初選擇的專業不好,因為專業並不是你能力的限制。每次我跟別人說我是從理論物理轉到計算機專業的,大部分的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當然這也是我人生中做過最重要以及最正確的決定,從小到大都是老爸替我選擇的,甚至大學以及專業也是他挑的。

選擇跳到計算機專業是我做過的首個正確而又明智的決定,當然做這個決定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我覺得電腦挺好玩,那會僅僅只是將計算機專業當成了玩電腦哈,不過也正憑著這股傻勁,讓我這個基本上沒有學過計算機課程的我,居然通過了研究生考試,那會考研計算機好像是第三年全國統考,對此我還慶幸過,因為全國統考意味著公平公正。但是我至今仍然記得當我抱起那4本根本沒有學過的計算機書(作業系統、組成原理、計算機網路、資料結構)時,感到自己實在是TOO YOUNG TOO NAIVE的感覺。那會才明白計算機!=電腦

當然有人可能不太相信,這樣都能考過?確實,這種專業的跳轉在我們那一屆反正是沒有人去嘗試的,當然一個學物理專業的去考計算機也是一種奇葩,本科課程連個C語言都沒有學過的同學,怎麼也不會想著去往計算機專業跳轉的。

所以那一屆只有我從物理專業選擇報考計算機專業,並且成功了。並不是我有多厲害或者什麼天賦啥的,我只是覺得我比較知足或者說是實在吧,因為我的要求並不高,就想在畢業的時候,我的畢業證照上寫的是計算機專業而非理論物理。

第一步學校,首選是本校,大家都知道考本校要容易得多,資源獲取或是面試時都有一定的優勢; 第二步興趣,有興趣才會堅持下去,不說把四本天書看完學透吧,也得基本知道哪些是考試要點; 第三步取捨,都說中國人最會考試,其實是被各種考試訓練出來的。從小就被教育不能偏科,考試的各科都得過線是最基本的要求。就算你費勁力氣將專業課考得再高,如果英語沒過,那也是枉然。其實我在專業課上花的時間並不是很長,因為我知道再怎麼努力,也學不深考不了高分,保證過線就OK。

於是最後成績出來,果然專業課只是及格,數學上的優勢彌補了專業課的成績。再加上面試的時候本校的一些優勢,自然而然就上了研究生。

未完待續...

轉載儲存:系統控 | LP's Blog

3. 第一部智慧機

作為我考上研究生的獎勵,我入手了我的第一部智慧手機-HTC G7,終於拋棄了那個方向鍵已經失靈的java機,從此,一個系統控的折騰歷程開啟了新的章程。

直到現在,我一直感到比較遺憾的就是沒有玩過諾基亞的Symbian系統,那會看著別人擺弄著各種手機軟體,那個心裡癢癢啊,不過好在那會我有Linux玩。

也許大部分人沒法想象,一個使用java系統1.8寸屏手機的我,突然轉變到Andriod系統3.7寸屏當時的心情是何等的激動,就好比新中國成立直接跳過資本主義,從封建社會到社會主義時國人的心情。(瞎比喻一下)

拿到手機,捧在手裡竟不知所錯,不過好在多年培養的“折騰能力”較強,不到半天基本熟練使用了,會用了當然不是我這系統控玩手機的終點。智慧機主要就是強大的第三方軟體功能,於是把玩各種軟體也是當時的一大樂趣,裝了卸,卸了再裝。一系列軟體玩膩之後,就該進入正題了——玩系統。

HTC G7當時預裝基於Andriod2.1的HTC Sense,介面比較絢麗,記憶猶新的是首頁的天氣外掛,貌似現在好多UI均仿製HTC Sense的天氣外掛。後來好長一段時間,我都覺得HTC天氣外掛的首屏動畫是最酷的。

使用了自帶的HTC Sense系統將近兩個月時間吧,終於按捺不住內心的衝動,開始動手刷機了。對於一般人來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新鮮感還沒有過了,哪捨得去嘗試有可能“變磚”的刷機操作。可想而知我當時有多衝動。衝動當然是有理由的,主要是因為不知在哪看到了MIUI系統的介面。沒錯,就是那個小米手機的系統。當時的小米公司還在搞地下工作呢,原來MIUI和米聊是一家公司都是後來才知道的。

不得不說,當時的MIUI系統介面著實讓我驚豔了一把,圖示全排桌面(類似iOS),隨意變換主題等等,不過現在再看MIUI,反倒覺得很土了,也許是審美疲勞了亦或是MIUI這些年在UI上真沒啥進步。

體驗完MIUI,接下來基本上是一個月刷一次機的節奏,氧氣OS、CM7、Google原生以及各種優化版等等,折騰完系統開始折騰BOOT,基帶甚至recovery,記得有次為了一個介面漂亮點的recovery還折騰了半天呢,其實沒什麼卵用。為了體驗一把新系統帶來的滿足感,我也算是屌絲到了極致。買不起那麼多手機,但是刷過的手機倒是不少,HTC的,三星的,Google的都有刷過,基本上都是小夥伴們手機卡到不行了,被我慫恿的刷機了,不過慶幸的是,刷機N載,倒沒有刷成磚的時候。

我的小7,就如同我的那臺聯想電腦一樣,被我各種折騰,從中獲得無窮樂趣。現在還堅挺的活著,只是風燭殘年了。

再後來又買了一個Andriod手機——Nexus 5 ,依然遊走於各種系統,當然這是後話了。

未完待續...

轉載儲存:系統控 | LP's Blog

4. Windows phone初體驗

G7

陪了我一年

從htc sence 玩到miui再到Cm7

從沒有許可權到無痛root再到完全root

從刷recovery到刷rom再到刷Hboot

一路走來,從中有很多很多的樂趣

就這樣小7一直陪著我折騰,呵呵

現在的小7雖然已經是過時的機型了,不過倒也能滿足我的需求

最起碼依舊是主流的安卓系統,1G的CPU倒也沒有多差勁

只是沒有了當時刷機時的樂趣了,沒有了玩機的興致

僅僅存在只是默默地使用手機,心裡總覺得缺失些什麼

總想嘗試嘗試新的系統,不一樣的概念,不一樣的體驗

於是,選了一款入門級的windows phone 7手機,三星的i917

想體驗一下windows phone 帶給手機不一樣的感受

一衝動就入手了,問了實體店的價格1650,網上報價1450

想想這款手機只是美國att運營商的定製機,反正都是翻新或是14天機

也就不再糾結了,畢竟這款手機的價效比是相當高的

等了兩天還沒有到,心急如焚啊,查了上十次的物流追蹤,今天又去收發室看了一次

下午應該就能到手了吧!萬分期待,屆時會再給大家做一個測評,給那些想入手這款手機的機油

謝謝!

上文是我那會等待windows phone手機的時候寫的一篇日誌,可想而之當時的心情是多麼的焦急,不過說好的測評是沒有的,哈哈,玩著高興就忘了。

把玩Andriod系統一年後,就入手了我的第一部windows phone手機,因為本人確實沒有能力把G7刷成windows phone系統,萬般煎熬下才入手了這個新的裝置i917,巧合的是,江湖上也稱之為“小7”。

這是一種不同於Andriod系統的全新體驗,Windows phone系統是個封閉系統,跟iOS一樣,不能像Andriod似的頻繁刷機變換系統,有的只是版本的升級,不過通過小7,也見證了windows phone系統的一路成長。

大家知道,其實微軟做手機系統是非常早的,在塞班風靡的時代,搭載windows mobile系統的多普達手機(其實就是HTC在大陸的前身)基本上就是高富帥的代表,普通青年都去耍塞班系統了,我等屌絲青年還是老老實實的玩玩功能機得了。

小7屬於美國ATT運營商定製機,在國內不發售,而且水貨回國後,基本上都是被人刷過系統的,為了高價效比體驗windows phone系統,我也就沒多在意這個了,回來的時候系統依然是windows phone7,具體版本貌似是7300,記不太清了,反正就是windows phone的第一代系統,也就是windows phone 7,系統本身的流暢性那是沒的話說,比iOS更加流暢,秒殺Andriod,但是,第三方軟體那真是少得可憐,並且質量低,連騰訊百度這等大公司在上面的軟體那叫一個垃圾,更別談其他第三方軟體了。

後來微軟釋出了windows phone7.5系統,也就是俗稱的芒果系統,由於本機是被人刷過第三方系統的,故沒有推送更新,於是自己動手將手機刷回了出廠系統,貌似是7004版本,這個版本還不支援中文呢,跟著藉助微軟的zune(類似Apple的itunes)軟體一路升級,其中那個艱辛就不多說了,在天朝你懂的。從7004--7008--...--77**,終於升級了到了最新windows phone7.5系統,開機一看,媽的,嘛也沒變。

又過了N長時間(微軟更新系統的週期大家都懂),微軟宣佈windows phone8 系統不支援之前所有windows phone系統的機型,那叫一個坑啊,我倒還好,想想那些剛買了諾基亞Lumia旗艦機的孩子就感到一陣心塞。為了彌補過錯,象徵性的出了一個windows phone7.8的玩意,其中倒是引用了一些windows phone 8 的新功能,比如桌面磁貼可以換好幾種大小規格了。

然後,沒有然後了,windows phone系統的體驗就終於此了,有驚喜也有大坑,總的來說,這個體驗很值,windows phone系統還是非常有潛力的,就看微軟怎麼發揮了。

轉載儲存:系統控 | LP's Blog

5. iOS情節

Andriod和WindowsPhone都玩過了,作為一個系統控,iOS怎能逃得了我的魔爪,其實早早就關注她了,好長一段時間都只是暗戀,因為她實在太高“貴”而不敢高攀啊,糾結了N長時間,實在無法壓抑內心的情感,還是對她送去了情書(Money)。

當時Apple家族主要有這幾類產品:iPhone、iPod、iPad、Mac,在我眼裡其實就兩類:iOS、Mac OS。

作為一名資深屌絲,入手了價效比最高(能體驗到iOS系統最便宜的裝置)的iOS產品——itouch 4,這又是一種全新的體驗,那超薄的感覺讓人無法想象,就算是放到4年後的今天,7.1mm的厚度的機身同樣是令人驚歎,雖然她只是一個。。。額,該叫啥呢,比手機功能弱了一點點(沒有通話功能),又比MP4,MP5高階多了,當時搭載的是最新的iOS系統,好像是iOS4.3版本。在iPhone上能體驗的軟體基本上都能在itouch上裝上,當然最具實力的還是它的遊戲效能,雖說在當時記憶體普遍都是512M以上的安卓機中,她256M的記憶體玩遊戲時的流暢感完爆各種安卓旗艦機。

從iOS 4.3 一路升到iOS 6.1 後,我的小touch就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剛剛9月9號的釋出會,推出新的iPhone6s將搭載最新的iOS9了。不得不說,iOS 系統這幾年在Andriod的影響下,變化還是比較大的,就現在而言,其實並不能說哪個系統更加優秀。我只能說,iOS系統的優勢就是它只是在蘋果的裝置上執行,軟硬體的結合,應用生態系統使得iOS或者說Apple的產品更加的好用,技術顯得更加的前沿。就好比iOS9的最新亮點3D touch功能與Force touch屏的完美結合。其實看到那個功能後,我就開始暗自神傷俺的iPad mini2。

上班後,買過iPhone4s、iPad mini2,買4s的時候剛出了iPhone5s,但是依然覺得4s永遠是一代經典,雖然配置落伍了。4s使用了2個月就交給媳婦了,而小touch依然在我這裡,現在充當全職mp3,插上耳機,擠在地鐵裡,聽著itouch裡傳來的音樂,偶爾懷念一下,其實自我感覺B格還是挺高的。

未完待續...

轉載儲存:系統控 | LP's Blog

6. 初觸Mac

繼第一個聯想電腦之後,又購入了一款HP的筆記本,當時超級本一詞異常火爆,主要就是薄一點,加個異常雞肋的32G or 64G的固態硬碟,就可以宣稱此乃超級本了,當時我也被HP envy 6那騷氣的外觀所迷惑,沒頂住誘惑。

說實話,這是我人生買得最失敗的一款電子產品,除了它的外觀還算滿意之外,其他的地方沒有一處讓我滿意的。

買得失敗的關鍵原因就是在超級本這個問題上,超級本,輕薄好看又便攜,買回來你就知道,輕薄就代表著效能低、散熱差,便攜性?在這個智慧手機橫行的時代,筆記本的便攜性基本可以忽略了~

這個筆記本唯一的念想就是用來體驗windows系統了,當然這是後話了,從敗入了這款HP電腦後的各種不滿意中,那時我就深深體會到我追求的軟體系統的體驗,而不是硬體裝置,當然有的時候要想有好的軟體系統體檢,優秀的硬體裝置也是必不可少的。

作為一名資深系統控,入手Mac只是遲早的事,而失敗的HP電腦體驗則加快了這一程式,最後,作為資深屌絲買Mac mini也是理所當然了,搭載原生Mac OS系統的產品中最便宜的一款。

買回來後,周圍好多人都不知道有這款產品,大家眼裡的蘋果就只有iPhone,iPhone,iPhone,於是我得一遍一遍給別人解釋這是個啥玩意?

Mac mini 是由蘋果公司在2005年就推出的一款產品,小巧,易用,低價...

低價是關鍵,搭建Mac OS是關鍵中的關鍵,它的配置基本上和主流筆記本配置差不多,使用需要外接顯示器,外接鍵盤滑鼠,還好電源是內建的,外帶一根線就OK了。當然這並沒有什麼卵用,基本上就是擺在家裡的桌上型電腦,但是又比桌上型電腦高大上,跟桌上型電腦不同的是,內建無線網路卡,內建音效卡。

當然敗入的主要原因是Mac OS,買來的時候搭載還是Mac OS X 10.8,到現在已經一路升級至OS X 10.11 EI Capitan,每一次的系統升級都伴隨著驚喜,現在這臺小mini基本上就是我日常使用最頻繁的電子裝置了,雖然它已經不再『年輕』,但是越使越順手,越用越喜歡。Mac OS 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流暢性,甭管你幾個月沒有關機了(我基本上不關機),甭管你記憶體佔用率是98%還是99%(Unix系統特點),丫的就是不卡;剛剛使用的時候非常的彆扭,畢竟使用Windows系統的那麼多習慣不是那麼容易別過來的,不一樣的操作體驗讓我對這個系統充滿了興趣;還有一點就是它的Unix基因,不是每個軟體都是需要App的,有很多優秀的軟體只是存在於命令列中,這也是我喜歡這個系統的主要原因之一。

剛剛體驗Mac系統的時候,寫過幾篇文章,那會正處於使用習慣的轉變期,跟Windows系統的使用做了一些對比感受,現在讓我在來談談對比感受還真說不出來了,因為現在已經習慣了Mac系統的操作。

未完待續...

轉載儲存:系統控 | LP's Blo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