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化拖延法 ——《拖拉一點也無妨》

Martin Zhao發表於2016-03-12

只要某件工作不是某人當時本該做的事,不管工作量多大,他都能夠完成。 —羅伯特·本奇利

你今天拖延症又犯啦?你已經放棄治療了?彆著急,今天推薦下《拖拉一點也無妨》這本書,它以逆向思維的方式,讓你無需改掉拖延的毛病就可以變成一個高效的人。本書的作者佩裡,是美國史丹佛大學的榮譽客座教授、美國當代著名哲學家,已出版、發表了100餘部哲學作品的他為當代哲學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以至於這些“滿是真知灼見的文章”(佩裡自語)被其他作者收集整理,出版成冊。然而,所有這些“深刻而睿智”的作品都不如本書中的第一篇短文《結構化拖延法》來得人氣爆棚。自發表以來,這篇短文在15年間一直受到拖延者的熱捧,並於2011年幫助佩裡一舉奪得了“初看引人發笑,細想令人深思”的搞笑諾貝爾文學獎。當然,這本書也是佩里老先生提出結構化拖延法理論15年後才完成的。

結構化拖延法到底是什麼呢?佩里老先生開篇舉了這樣的一個小例子:”早在好幾個月前,我就想寫這篇文章了。為何我終於動了筆?是因為我終於有空了嗎?非也。我有學生作業要批改,有教科書訂購單要填,有一份國家科學基金的申請要審閱,還有一堆論文初稿要讀。我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正是為了不去幹那些事!這就是我稱之為‘結構化拖延法’的精髓所在“。每位拖延人士,都會把必須要做的事情往後拖,結構化拖延法則正是一門關於如何利用這一消極特徵、讓它為你服務的藝術。在這個概念裡,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拖延不等於兩手一攤,什麼都不做。愛拖延的傢伙們極少什麼都不做,他們的確會做些略微有用的事,比如做做園藝啦,削削鉛筆啦等等。為何拖延者們願意做這些呢?因為做了這些,就可以不去做那些更重要的事。而如果他們的待辦事項裡只剩“”削鉛筆“這一件,那麼天底下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促使他們拿起削筆刀了。拖延人士完全可以積極有效的處理一些有難度、時效性強的重要任務,只要他們可以藉此逃避去做更重要的事,避重就輕也許是人類的天性吧。而結構化拖延法正是利用了拖延著的這種心態,為某人必須完成的那些任務梳理出一個結構來。你把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按重要性列個清單,在腦子裡想想也行,或者專門寫下來也可以。你甚至可以稱之為自己的“優先順序清單”,把看起來最緊急、最重要的事排在最前頭,但也要有些其他值得一做的事位列其後。於是,完成後邊這些任務,就變成避免去做清單最上方的任務的一種手段。藉助於這種排列得當的任務結構,拖延人士就變成了有用的人!看到這裡你或許會問:“清單裡最開頭的那幾件重要的任務怎麼辦?永遠也不做了?”不得不承認,這的確是個問題。而訣竅就在於,要為優先順序最高的位置選對任務。最理想的備選任務有兩個特點:第一,它看似有明確的截止期限(但實際上沒有);第二,它看似重要得不得了(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事情生活中比比皆是,不在這一一舉例了。

工作中我們最離不開的也許是音樂和我們的合作伙伴。找幾首合適的音樂,與不拖沓的人共事能讓你更有效率的工作。顯然,音樂和情緒之間是存在著直接的關係的。當我們悶悶不樂的時候,一首節奏極富感染力的歡快歌曲能讓人精神為之一振。當然,不合適的音樂會讓你的情緒變得更加糟糕。如果此時的你比較鬱悶,這時如果你選擇傾聽靈魂唱腔神曲《 Lost Rivers》,那無疑是雪中送炭。

人類天生就是理性的動物,懂得三思而後行,去做對自己最有利的事情,據說這是理智行事的能力,把我們跟其他動物區分開來,所以似乎我們就應當是極其理智的,每個行為都基於慎重考慮,並且通過這樣的深思熟慮,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而正是對理性境界的完美苛求,造成了許多毫無必要的不快樂。也許這所謂的“完美主義”情節,讓你對未知的事情產生了畏難心理:我能做好他麼?我還能做得更好一點麼?然而,答案往往是“沒那麼完美”也就夠了,也許你也打算就做到這個程度來著,它也沒那麼糟糕嘛。所以,允許自己把事情做得比“完美”差一點點,也不要坐等任務過期,也就是說,不妨現在就開始做(或者,頂多拖到明天吧)。

佩里老先生提供的結構化拖延法不失為一條高效工作的很好的思路,也許對於拖延症來說沒什麼用,也許拖延症真的就沒有辦法,因為我們的敵人何止是我們自己,我們的敵人是一個比自己還要恐怖得多的東西。

開啟手機看微信,加微信公眾平臺“Martin說”,每天收穫更多Martin的閒扯。

原文出處:HugNew » 結構化拖延法—《拖拉一點也無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