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不去 Google ?Ex-Googler 講述他的職業選擇

LeanCloud發表於2014-08-28

本文出自 8/23 哪上班主辦的「比程式碼更重要的事」程式設計師大會現場演講

江巨集
AVOS Cloud CEO&Co-founder,耶魯大學 PhD

請輸入圖片描述

我其實沒有什麼成功的經驗可以分享,只講一講過去個人職業選擇方面相關的一些歷史。我相信這裡很多人都會上知乎,上面有很多關於職業選擇的問題,比如說我是應該留學還是應該呆在國內,我是進創業公司還是大公司,我是應該去百度還是騰訊,其實這些問題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只有自己給自己的答案是最好的,之所以有那麼多的問題,因為有很多人沒有花足夠的時間瞭解自己,所以古希臘的哲人會說「人生最困難的一件事是瞭解自己」。

我本科畢業之後去了耶魯大學學習,一段時間之後我看到別的的同學似乎都有著非常明確的興趣和方向,很多人開始對某一個課題做深入的研究。而我好像對各個領域都很感興趣,當時我們繫有四大方向:科學計算、人工智慧、程式設計語言、還有計算理論。我除了對科學計算以外的所有東西都非常感興趣,所以我有一次發郵件給我的導師,我提到我一個很大的問題是不夠專注,因為我現在還不知道我博士論文往哪個方面深入下去。後來我的導師給我回信說「我不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事實上很多人的問題是他們專注的太早」。後來回想起這句話覺得非常有道理。

我很小的時候開始學習計算機程式設計,我高中和大學的時候,很多同學羨慕我,因為我很早就找到了自己的興趣,很早知道自己將來做什麼,但這其實未必是一件好事。因為很多人花時間擴充套件知識面的同時,我把很多的時間花在某一個方面。我後來發現自己的知識結構有所欠缺的時候,需要花更多的努力去彌補,應該說在每個階段應該做適合於那個階段的事情,沒有必要急著讓自己進入下一階段。

後來在耶魯的五年大部分時間是很閒適的,對什麼感興趣就看那方面的書,做一些研究,看一些論文。每週只跟我的導師見一次面,在耶魯的一個咖啡館,兩個人在那兒喝咖啡,討論一些這一週以來比較有意思的一些問題,有的時候覺得需要在紙上做一些推導進行一些證明,就會密密麻麻地寫在咖啡館的餐巾紙,然後帶回去。

後來我快畢業的時候,決定要回國,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家庭方面,因為我希望離父母家人近一點,另外當時覺得待在美國很無聊。我後來比較喜歡跟人打一個比方,如果在美國任何一個城市的一個十字路口,拍一張照片,十年以後回到那裡還是一模一樣,看不到任何變化。但是中國的變化很快,我個人更願意生活這樣的地方。所以我初步決定回國,但是不知道幹什麼。畢業以前的一個暑假我回國做了三個月的實習,實習完之後有點更迷茫,因為那段時間裡沒有在國內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後來就回了耶魯,收到了一個在 Google 的朋友的郵件向我索取簡歷,後來我知道谷歌的員工每推薦成功一個工程師會有四千美元的獎勵。幾周之後我通過了面試,拿到了 Google 的 offer,就決定去 Google 了。

3377-444a4873baf44057.jpg

Google 是一家有著很好文化的公司,我在知乎回答過兩個問題,一個是 在谷歌工作是怎樣的一番體驗?,另外一個是 為什麼從谷歌離職? 如果大家到 google.com ,可以找到一個介紹企業文化頁面是「Ten things we know to be true」,其中可能最有名的一條是「You can make money without doing evil.」,也就是通常說的「Don’t Be Evil」。這句話被寫到了 Google IPO 提交的 S-1 檔案中。很多網際網路公司說要向谷歌學習文化,但很少有人真正學到的,我覺得文化應該是定義一個企業的東西,它應該會影響到企業的商業行為,影響到這個企業裡面每一個人的工作方式和價值觀。所以免費午餐、在辦公室養狗養貓、放檯球桌和桌面足球,這些都是好的福利,但不是文化。往頭上澆冰水也不是文化。

雖然 Google 很好,但我在 Google 的時候已經有一萬六千名員工,我在那麼大的公司很難有歸屬感。Google 有很多非常優秀的人才,但是和其他大公司一樣也有很多可以說在混日子的人 --- 據我所知,在 Google 很少有因為 performance 原因解僱人的。而 Google 內部團隊之間也有很大的差別,我自己在工作中需要跟很多團隊打交道。在一個公司中,個體的差異非常大。

另外大家可能覺得 Google 裡面有很多非常新奇的專案,像自動駕駛汽車等等。其實這些只是一小部分。並且在我那個時候還沒有這些專案,那時的新專案是 Chrome 和 Android。大部分支撐整個企業、能產生利潤的專案:像搜尋、廣告等都是有很長曆史的老專案。我所在團隊負責的專案差不多有十年的歷史,最早是一個 Python 程式,後來用 C 重寫,再後來變成一個 C++ 的專案,最後我們為了讓對 C++ 不是很熟的人可以加新功能而嵌入了 Python 直譯器。當時 GCC 編譯不了那個專案,會因為記憶體不夠而崩潰,所以我們用的是修改過的 GCC。我們用全公司最好的 workstation 編譯專案需要 30-40 分鐘,後來使用分散式編譯縮短到 5-10 分鐘,但是效率依舊很低。可以想象一下,做完一些改動,按下回車,接下來就可以去茶水間吃點東西,喝杯果汁再來看結果。通常人們會說軟體開發中要為人優化,而不是為機器優化,如果一個工程師花一整天的時間,把原來一毫秒的操作變成半毫秒,往往是不太值得的。但以 Google 的規模,這樣的優化是很值得的。所以 Google 很願意僱優秀的工程師負責做看起來很小的改進,因為每個優化都可以為公司節省很多錢。但是對於個人來說,生命就是那麼長,願意如何分配寶貴的時間,答案跟 Google 多半是不一致的,所以在谷歌工作三年以後,我就決定要麼回國加入一家小公司,要麼自己創業。

在美國這八年是我發現和了解自己的過程。我回國的時候,很多朋友挺驚訝的,很大的原因是我當時在美國再待幾個月或一年就可以拿到綠卡。如果理性地去想這件事情,很多事情是對別人是有價值的,但對自己來說未必有價值。我認識很多朋友,已經長期生活在國內,但是為了維護美國綠卡的狀態,每半年或者每年要飛回去一次,其實可能並不是明智的。還有個例子是北京戶口,據說換算成錢可以值六七十萬了,它對希望長期在北京生活的人有價值,對其他人是沒有價值的。有朋友已經離開北京很多年,生活在其他城市,也沒有計劃回來,但還是不捨得放棄北京戶口,每次辦什麼事情還要回來北京,並不值得。

回國之後也有很多有意思的經歷可以分享,因為時間關係不講了,只簡單總結一下幾點建議。第一是每一個人都要花足夠的時間瞭解自己,因為在人生和職業選擇上沒有別人可以給更好的答案,人生不是一場競賽,幾十年之後大家的結局都是一樣的,最重要的是做自己想做的事。第二是做選擇應該基於獨立思考,父母、同事、朋友都有可供參考的意見,但是最終需要自己判斷。第三要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情上,而不是別人認為有價值的事情上。最後,創造或加入一家好公司,我這裡說的好公司跟商業上的成功沒有直接關係,就像好人不一定有錢一樣。但是我相信好的公司更容易取得長期的成功,並且做一家好的公司本身應該是一個目的而不是一個方法。

3377-11d2563755f566dc.jpg

最後,如果你還在尋找一家好的公司的話,我介紹一下我們自己,我們是 AVOS Cloud ,我們的產品是為移動應用提供後端服務,如果你是移動應用開發者,只需要開發前端手機 app 部分,所有對後端的需求都可以由 AVOS Cloud 滿足,還有我們的 部落格 ,及一個 開放資源 網站,我們開放了我們的很多內部資訊,包括我們的薪酬。如果你要應聘一個職位,可以到這裡直接算出薪酬會是多少。

謝謝大家。

現場提問

提問:剛才也提到要創造或者加入一家好的公司,請問一下你是怎麼定義一家好的公司的?
江巨集:可以用一句話定義一家好的公司。如果你在一家好的公司工作的話,如果你很認真地很好地完成了工作,好的事情應該會發生在你自己、這個公司、這個公司的投資人、使用者身上。如果少了任何一點這家公司都不是一家好公司,首先個人的貢獻要得到承認和獎勵,做的事情要是可以為公司和投資人創造收益的,公司的業務要是對社會有益的。

提問:江老師您好,您剛才講的這些基於個人選擇的一些自己的建議,我相信您應該是在這方面遇到問題所以才有這方面的思考,剛才講到發現和認識自己,根據您的經驗有沒有具體的一些方法和行動的實踐過程?

江巨集:我覺得其實沒有什麼特別具體的方法,每個人比較年輕的時候都會有很多不同的想法,需要去做一些嘗試。比如說我本科的時候沒有想一定要創業,那個時候我有很多想法,其中包括想要在學術上面有所成就,想成為一個出色的電腦科學家,同時也想過要創業,成為 Bill Gates 那樣的人。年輕的時候夢想很多,需要有足夠的時間讓自己去做一些嘗試,才能更好認識自己。舉個例子,之所以我後來沒有做學術,是因為我在耶魯的時候確實用了五年做學術研究,並且有一個很好的導師。這個過程中我感到自己並沒有足夠的興趣長期堅持學術工作,另外我覺得在學術上要有所成就真的需要有一定天賦,我認為我達不到我導師那樣的水平,所以後來追隨自己的熱情走了別的路。我覺得就是需要有足夠的時間讓自己做不同的嘗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