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9中的軟體開發模型

鴨脖發表於2012-05-22

後天就要考ssd9了.裡面的軟體開發模型還是挺繁雜的,簡單的寫一下可能要考的內容.

這裡總共介紹了快速原型模型,邊做邊改模型,瀑布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同步穩定模型,噴泉模型七種模型


首先快速原型模型叫做rapid protype module

這是為了更好的明確客戶的需求而採用的一種開發模型,原因是使用者一般不會表達,所以先建立一種原型讓其感受一下以便更好的明確需求.它通常被很快的建立,而且是被期望是有所修改的,由於原型只是模擬,所以我們不能在正式開發的時候使用原型的程式碼,所以最好使用不同的語言來進行正式開發.原型可以被做為和使用者討論需求的焦點,而且可以減輕技術風險.缺點便是1.使用者會認為改變正式的產品會象改變原型一樣那麼的容易2.開發者會嘗試這去使用原型的程式碼


其次便是邊做邊改模型,名字叫做build-and-fix module

它通常是在以下情況下使用的:產品非常小而且需求簡單明確.由於需要邊做邊改,所以在開發過程中會有幾個迭代,,所以在開發之前是沒有其他的說明和規範的.這是比較老的開發模型.缺點便是1/直到整個工作完成才能發現缺陷2.想改變的話會比較困難,因為沒設計3.沒文件,產品難以理解,難以維護


再次便是瀑布模型,名字叫做waterfall module

它是一種連續的,包含所有的開發階段,而且上一階段常常作為下一階段的輸入,這是至1980年最為廣泛流傳的開發模型.


其次便是增量模型,叫做increment module

增量模型要求軟體架構比較開放,,而危險便是你在增加新的功能的時候,測試的時間承擔不起.如果需求變化太快的話,那麼該開發模型便會退化為邊做邊改模型.


其次便是synchronize-and-stabilize

分成三到四個元件,然後拆開,分別完成,每天都要進行頻繁的integration test.early testing,working version,and early feedback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