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阿里老人談新人程式設計師的成長

許令波發表於2016-04-07

先做事再做人

新同學常有這些困惑,到底是做技術還是做業務?是每天加班加點寫程式碼還是空點時間來看書學習?是先追求廣度還是先鑽研一門技術?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埋頭做事還是和同事打成一片參加各種活動?這些問題也曾困擾著我。

我覺得新人到一個團隊最關鍵的是在前3年建立個人品牌,為什麼?當別人對你完全不瞭解,你做的第一件事非常重要。你給別人留下的印象會蔓延到整個公司,所以第一件事一定要做好。怎麼才叫做好?在職場中,並不需要時刻比拼智商,大部分情下,做事認真一點、考慮更深入一點、積極主動一點,已經好於70%的同學了,這樣的同學我們都稱之為“靠譜”。

獲得了合作伙伴包括主管的認可,自然獲得的機會就會更多,做的事也會更復雜,合作伙伴也會越來越強,這樣就會形成正迴圈,成長就會比較快。所以前3年需要通過做事形成自己的影響力,積累人脈,鍛鍊自己的對未知事物的判斷能力,因為隨著你做的事情越來越多,專業知識能覆蓋的範圍會越來越小,遇到越來越多自己不懂的領域。你不可能掌握所有知識,因此培養判斷力非常重要。包括對事物未知發展方向的判斷、事情產生價值的判斷,以及對人的判斷等。

所謂後3年做人,是更多發揮出人的價值,不僅僅把事做好就行,包括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在公司裡做先烈的情況有很多,找到多個團隊的共同價值點把事情一起做好,其實這個最難,因為越有價值的事情,涉及到的利益方也會越多,平衡好各方的訴求是事情成敗的關鍵。事情做好後還要有人幫你宣傳等,這當中可能會涉及人的性格、交際能力、向上管理等綜合能力。

善於發現興奮點

剛入職時,一般所做事情的難度都不大,這時很容易形成落差,阿里目前招的都尖子生,但有時候到崗位才發現每天做的都是瑣事,因而感到失望。如果長期不調整好心態,很難發揮出工作激情,人也慢慢平庸下去。當初我和大部分同學一樣,也是從最基本的日常工作開始做起,在做這些事時,我對自己的要求是,程式碼層面不出Bug,註釋寫清楚,按時釋出,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我還會利用業餘時間做好幾件事。

  1. 發現工作中可以提升效率的地方,可以把瑣事的事情工具化,記得當時在做一個搜尋需求時,發現傳給搜尋的引數非常多,而且每次拼URL異常麻煩。因為工具是給運營同學用,所以便做了一個頁面,把引數做成表單,運營同學只要在對應的欄位(含義有說明)表單中填入值,就可以自動生成最終URL,提升了他們生成URL的效率,也肯定受到了運營同學的好評。
  2. 除了發現工作中可以提升的效率外,還可以積累人品,比如我們曾經有個小圖書館,借書資訊需要一位同學人肉記錄,於是我做了個圖書管理系統給那個同學用,收穫了友誼。
  3. 除了在主動和積累人品外,最重要的還是要積累技能,我曾把在公司用到的中介軟體都深入學習一遍,並且寫成學習文件,和其他同學寫那種簡單的使用心得型文件不同,我寫的學習文件都是分析設計原理,為什麼這麼設計,用到了哪些設計模式,關鍵的技術點等。那些工作幾年,對中介軟體熟悉的同學也會有興趣來看。但公司的同事畢竟有限,寫作文章也會花費不少精力,所以我要尋找新的動力繼續寫下去。當時我從寫公司獨有的框架轉到寫公司內外通用的技術框架,如Spring、iBATIS、Tomcat等JVM技術。並且找機會投到雜誌和網站上,一方面有經濟回報,另外更重要的是能收到反饋資訊。

善於從工作中找到源動力非常重要,做一件事情從不同角度發現其中的價值可以始終保持做事的激情,如果事情做好,可以得到感謝、稱讚和認可,獲得更多知識。找到正向的反饋,附帶獲得知識和影響力,然後促使自己持續把事情做好。

寫文章和總結有多種好處:

  • 可以系統地沉澱和總結自己的學到的知識,只有經歷這樣的過程,知識才記得牢。
  • 可以增加影響力,因為分享給別人帶來價值,才有人關注你。
  • 給做事增加動力,尤其是那些瑣碎的事。如果把瑣碎的事情都連線起來,說不定也能收效顯著。

與人協作

在與人協作上,這幾年我的感觸也很深,從最初的想一個人完成所有事,到現在儘量讓別人完成所有事,這種轉變真是很特別。公司中的大部分事都是團隊協作,以公司中常用的專案運作模式為例,一般會有一個專案經理(PM)、一個或者多個架構師,若干個不同功能的開發,其他就是不同的崗位分工,如PD、UED、測試、PE等。PM和架構師兩個角色剛好給兩個同質的團隊利益分配提供了很好的選擇,PM一般會拿到業務結果,而架構師能體現這個專案中的技術成果,典型的場景是一個很好的技術通過PM來落地而達到雙贏。與人協助上有幾個階段需要經歷。

圖片描述

圖1 影響力金字塔
 
  1. 別人的想法當成自己的想法,幫別人實現。很簡單,初期與人合作,要把別人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並且想方設法實現好,該做螺絲釘的時候也要做好。
  2. 自己的想法自己實現。新人常害怕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被別人搶去實現了的擔心。回想起來我也擔心過,實際在工作中的確有些同學善於盜取別人的想法,尤其再搶著給老闆彙報就更討厭了。但現在想想這種擔心並沒有必要,因為更重要的不是想法而是實踐。對新同學來說,多想少說多實踐才是王道,千萬不要少想多說少實踐。如果你有好的想法不妨說出來,並且實現demo證明可行,如果證明靠譜也不用糾結最終名義上的結果是不是你能獲得,就像我前面所說的,先做好事,不用急著去爭名,這個時候正是積累以後的福報。
  3. 自己的想法由一幫人實現。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平衡利益,合理的讓每個專案成員都能獲得最大利益是專案成功的關鍵,不僅是參與專案的成員還包括成員的老闆,僅僅把事情做好只是第一步,專案要發揮出最大價值,還要有老闆們幫你宣傳,才能有更多落地場景,最終的成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4. 自己的想法,讓別人說出來,並且實現。你的想法變成了別人的想法,並且最後實現了出來,如果到了這個階段,那麼你肯定已經是一個有影響力的人了。新人無疑最忌諱這個情況,但如過前面幾個階段都做得很好,遇到這種情況也會很淡定,因為這時你應該是一個Leader了,而Leader要做的正是這個。

與人協作時,我覺得《Choice》課程中介紹的影響力金字塔非常有參考價值,把最大時間花在對合作夥伴能夠產生影響的人,建立良好關係最有成效。大家可能會說,不就是那群天天在公司不幹事只會拉關係的人嗎?其實建立關係只是一個手段,建議關係能產生什麼的結果才是最終的目的,影響力是最有效的協作。

老闆希望你做的

親身帶領團隊後,我也算打入了組織內部。總體還是健康的組織。判斷一個組織有沒有生命力,就看這個組織的Leader是不是最能幹的人,而且組織要有能夠保證最能幹的人能成為Leader的機制。

當然我主要想講的不是如何給老闆拍馬屁,如何和老闆套近乎,而是介紹主管最希望的做事方式:

  1. 第一步要和主管取得相互信任,注意我說的是相互信任,這個最重要。你信任主管無非因為你內心對主管服氣,或是知道他是真心願意培養自己。主管信任你主要是交給你的事情能夠漂亮的完成,認為你死心塌地的跟著他。很多管理事故無非是這種相互信任沒有建立導致的。
  2. 積極主動給老闆帶來一些驚喜,是你獲得更多機會的助燃劑,老闆一般喜歡兩種人,一種是聽話的人,兢兢業業的完成交給的任務;第二種是總有新想法並且愛折騰的人,有想法還不夠,最好是有結果。很顯然第二種人更容易獲得提撥。
  3. 適當給老闆找些麻煩也有好處,這裡所謂的找麻煩有兩重含義:
    一是,要有自己獨立的主見,即當發現明顯有問題時還聽之任之,只會讓老闆覺得你沒有主見。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當然,這要基於大家都是正直的人,如果你的老闆小肚雞腸,那還是好自為之吧。
    二是,儘量不要讓老闆的認知範圍完全覆蓋你的認知。如圖2所示,如果這樣,你在老闆眼裡就是個透明人,因為你的所有思考和行動都在他的可預知範圍內。所以在工作場景中用到的知識深度、廣度或者其他技能上你要有所長。比如技能上你擅長前端,或者線上運維非常好,又或者思考問題非常全面,再或者邏輯推導能力很好,圖2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狀態。

圖片描述

圖2 你與主管的知識維度
“當然有種情況也要避免,就是當你掌握的知識如果大於你的老闆的話,你可能會覺得老闆不如你,但是千萬不要忘了,他的推理範圍可能還是遠遠覆蓋你,也就是對事情的判斷能力,所以也不要過於自大。”

有句話說“跟對好老闆是你一生的福氣”,的確如此。以我的觀察,好老闆就是那種情商很高但是內心真正簡單透明的人,職場權術有很多,但僅僅靠權術不可能真正獲得長久的成功。

最後想說的話

不管你是剛走出校園,還是大咖加入新的環境,前期精力都應該放到具體的小事上。先以事服人,再以德服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