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謝恩銘 轉載請註明出處
內容簡介
- 第一部分第四課:磁碟分割槽+完成Ubuntu安裝
- 第一部分第五課預告:Unity桌面,人生若只如初見
磁碟分割槽+完成Ubuntu安裝
上一課Linux探索之旅 | 第一部分第三課:測試並安裝Ubuntu中,我們正式開始安裝Ubuntu了。但是到了分割槽的那一步,小編卻戛然而止。這是什麼情況呢?
請讀者們千萬不要扁我;如果真的要扁,那就請給我蘇武一樣的待遇:蘇武牧羊北海邊(被海扁),讓我一次挨(愛)個夠(庾澄慶的《讓我一次愛個夠》)。
是這樣的:磁碟分割槽是個很重要且比較難的知識點。
所以我們單獨用這一課來講磁碟分割槽的概念,磁碟的組成,檔案系統,等。
磁碟分割槽應該算是安裝Linux系統的很關鍵的一步了。
其實目前最新版本的Ubuntu(比如最新版16.04),安裝起來已經很簡單了,分割槽那一步完全不用我們自己設定,會自動幫我們設定了。不過我們還是來學習一下磁碟分割槽這塊很有內涵的知識點。
這一課我們我會演示Ubuntu 14.04和16.04兩個版本的安裝過程。
目前最新版16.04已經不需要我們自己來手動設定磁碟分割槽了,安裝軟體會幫我們自動把分割槽分好,大大方便了初學者。但是在Ubuntu 14.04中還是需要我們手動設定磁碟分割槽。
為什麼要講一下14.04的手動磁碟分割槽呢?主要是要將一些概念告訴大家,這些概念如果用16.04的自動分割槽就學不到了(隱藏在背後)。
磁碟分割槽可以將我們的硬碟劃分為幾個區域,是裝雙系統時(比如在Windows作業系統之外再安裝一個Linux系統)必不可少的一步。
劃分硬碟的好處就是我們的作業系統不會互相干擾,可以各安其職。
所以在接著上一課的安裝Ubuntu的步驟繼續進行前,我們需要學習以下什麼是磁碟分割槽和磁碟分割槽的作用。
如果是裝雙系統,比如在Windows外安裝Ubuntu,或者Mac OS外安裝Ubuntu,請事先備份一下原系統。
雖說按照我們這個課程的步驟一點點進行,應該是不會出什麼亂子。
但是磁碟分割槽是有一定風險的:分得好,歡天喜地;分得不好,可歌可泣。
總之謹慎為好。
掀起磁碟的蓋頭來
這一章我們來認識一下硬碟。硬碟一般叫做Hard Disk。
目前的硬碟一般分為HDD(Hard Disk Drive,傳統的磁碟型機械硬碟)和SSD(Solid State Disk,固態硬碟)。
我們下面舉例的硬碟是HDD。SSD是近些年的熱門,很多人現在買電腦都喜歡配備固態硬碟的,其價格昂貴,但是速度比傳統的磁碟型硬碟快很多。
一般電腦的硬碟是什麼樣子的呢:
看到了嗎?上面就是硬碟的大致外觀了。
那麼硬碟內部是什麼樣子的呢?
是不是有點像留聲機。留聲機裡面是一張唱片,會不停旋轉,然後由磁頭去“讀取”資料。
硬碟雖然通常不是一張磁碟,而是幾張磁碟疊在一起,但是原理和留聲機還有點像。
硬碟的轉速比留聲機高很多,硬碟也是由磁頭去讀寫資料。
用下圖對比一下HDD硬碟(左)和SSD硬碟(右):
HDD:Hard Disk Drive(硬碟),也就是傳統機械硬碟。由碟片、磁頭、轉軸、控制電機等部分組成。工作時碟片轉動,磁頭定位在碟片的指定位置上進行讀寫操作,從某種意義上與老式留聲機的結構相似。傳統硬碟的優勢在於容量大、成本低,壽命也相對較長,適合進行大容量的資料寫入;但缺點也非常明顯,比如體積重量大、發熱量大、速度慢、不抗震、噪音大等等。
SSD:Solid-State Drive(固態硬碟)。一般使用NAND快閃記憶體製成。由於不存在機械部件,所以穩定性、噪音、發熱量、抗震性都要比傳統機械硬碟更好,另外讀寫速度也更快。當然,快閃記憶體的造價較高,所以SSD的價格也更高。以同樣1TB容量為例,傳統機械硬碟僅需500元左右,而SSD則至少需要2000元。
硬碟儲存資料的原理
硬碟包括一至數片高速轉動的磁碟以及放在執行器懸臂上的磁頭。
在平整的磁性表面儲存和檢索數字資料,資訊通過離磁性表面很近的磁頭,由電磁流來改變極性方式被電磁流寫到磁碟上,資訊可以通過相反的方式讀取,例如讀頭經過紀錄資料的上方時磁場導致線圈中電氣訊號的改變。
磁碟的物理結構
硬碟的物理結構一般由磁頭與碟片、電動機、主控晶片與排線等部件組成。
當主電動機帶動碟片旋轉時,副電動機帶動一組(磁頭)到相對應的碟片上並確定讀取正面還是反面的碟面,磁頭懸浮在碟面上畫出一個與碟片同心的圓形軌道(磁軌或稱柱面),這時由磁頭的磁感線圈感應碟面上的磁性與使用硬碟廠商指定的讀取時間或資料間隔定位扇區,從而得到該扇區的資料內容。
磁軌:Track。當磁碟旋轉時,磁頭若保持在一個位置上,則每個磁頭都會在磁碟表面劃出一個圓形軌跡,這些圓形軌跡就叫做磁軌。
柱面:Cylinder。在有多個碟片構成的盤組中,由不同碟片的面,但處於同一半徑圓的多個磁軌組成的一個圓柱面。
扇區:Sector。磁碟上的每個磁軌被等分為若干個弧段,這些弧段便是硬碟的扇區(Sector)。硬碟的第一個扇區,叫做引導扇區。
磁頭:Head。硬碟讀取資料的關鍵部件,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將儲存在硬碟碟片上的磁資訊轉化為電訊號向外傳輸,而它的工作原理則是利用特殊材料的電阻值會隨著磁場變化的原理來讀寫碟片上的資料,磁頭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硬碟碟片的儲存密度。
碟片:Platter。硬碟中承載資料儲存的介質。硬碟碟片是以堅固耐用的材料為盤基,將磁粉附著在鋁合金(新材料也有用玻璃)圓碟片的表面上,表面被加工的相當平滑。這些磁粉被劃分成稱為磁軌的若干個同心圓,在每個同心圓的磁軌上就好像有無數的任意排列的小磁鐵,它們分別代表著0和1的狀態。當這些小磁鐵受到來自磁頭的磁力影響時,其排列的方向會隨之改變。利用磁頭的磁力控制指定的一些小磁鐵方向,使每個小磁鐵都可以用來儲存資訊。硬碟是由多個碟片疊加在一起,互相之間由墊圈隔開。
每個碟片都有兩面,因此也會相對應每碟片有2個磁頭。
磁碟的邏輯結構
作業系統(Windows,Linux,Mac OS X之類)對硬碟進行讀寫時需要用到檔案系統把硬碟的扇區組合成簇,並建立檔案和樹形目錄制度,使作業系統對其訪問和查詢變得容易,這是因為作業系統直接對數目眾多的扇區進行定址會十分麻煩。
- A:磁軌
- B:扇面
- C:扇區
- D:簇(Cluster,扇區組)
磁碟碎片整理
認識了硬碟的基本原理,我們接著來講一下磁碟碎片整理吧。
什麼是磁碟碎片整理呢?
其實顧名思義,我們已經可以猜出個八九不離十。
磁碟碎片整理簡單來說就是通過系統軟體或者專業的磁碟碎片整理軟體對電腦磁碟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碎片和凌亂檔案重新整理,以提高電腦的整體效能和執行速度。
磁碟碎片應該稱為檔案碎片,是因為檔案被分散儲存到整個磁碟的不同地方,而不是連續地儲存在磁碟連續的簇中形成的。
硬碟在使用一段時間後,由於反覆寫入和刪除檔案,磁碟中的空閒扇區會分散到整個磁碟中不連續的物理位置上,從而使檔案不能存在連續的扇區裡。
這樣,再讀寫檔案時就需要到不同的地方去讀取,增加了磁頭的來回移動,降低了磁碟的訪問速度。
磁碟碎片整理前(那些白色方塊代表檔案碎片):
磁碟碎片整理後:
磁碟碎片整理的好處:
經過碎片整理後,我們硬碟的磁碟裡的檔案變得緊湊了,不會散放在各處。這樣我們讀寫資料時就不用到不同的地方提取。我們的作業系統可以執行得更快(假如你使用一臺電腦好幾年,從來沒有進行過磁碟碎片整理,突然做一下整理,那提速還是比較明顯的)。
第二個好處對我們這課很有用。因為我們這課主要是要進行磁碟分割槽,以便合理安排我們的Linux作業系統和Windows作業系統。碎片整理為磁碟分割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如果不做碎片整理,那麼可能有一定風險(難得會出現):作業系統的某些檔案的一部分會由於磁碟分割槽而消失,這樣你的原始系統(例如Windows)就會不穩定了。
正因為碎片整理幾乎是有利無害,在開始安裝我們的Ubuntu系統之前,最好對我們的Windows系統做一個“磁碟碎片整理”。這樣可以使我們的硬碟更加“乾淨”,“規整”。
下面演示Win7下如何進行磁碟碎片整理:
- 開始->所有程式->附件->系統工具->磁碟碎片整理程式
- 點選“磁碟碎片整理程式”之後,會出現如下的視窗:
- 點選“分析磁碟”按鈕
- 分析完之後就可以進行整理了,點選“整理磁碟碎片”按鈕
進行磁碟清理過程中,儘量不要關閉電腦或者重啟,也儘量不要移動電腦,否則可能會使磁碟受損。一般來說是不會有太大問題的。不過還是應該小心愛護我們的電腦兄,這樣它才能更好地服務我們。
什麼是磁碟分割槽
為了更好地解釋磁碟分割槽,我們藉助一些圖來闡述。
首先,我們把你目前的硬碟比作一個圓圈,如下圖:
我們可以看到:如果你的硬碟裡只裝有Windows作業系統的話,那麼大致印象是這樣的。
我們可以說此時硬碟大致都是Windows的,既然Windows作業系統一家獨大,那麼它基本就可以隨自己意願在硬碟上存放檔案。
假如我們此時又安裝了Linux作業系統,因為不可能把兩個作業系統安裝在硬碟的相同地方,所以IT科學家們發明了“磁碟分割槽”(分割槽的英語是“partition”)。
磁碟分割槽簡單地說就是使用分割槽編輯器(partition editor)在磁碟上劃分幾個邏輯部分,幸好不是真拿刀把硬碟切割成好幾塊,分割槽是虛擬的概念。
假設我們將硬碟對半分割槽,50%給Linux,50%保留給Windows,那麼硬碟的情況如下:
這樣,兩個作業系統就可以和平共存了。
檔案系統
在每個分割槽中,檔案都是按照一定方法被儲存和組織起來的,這種方法我們稱為“檔案系統”(File System)。
使用者使用檔案系統來儲存資料不必關心資料實際儲存在硬碟(或者光碟)的地址為多少的資料塊上,只需要記住這個檔案的所屬目錄和檔名。
檔案系統還規定誰有權利訪問這個或那個檔案。
現代的檔案系統有不少都是日誌檔案系統(Journaling file system),在檔案系統發生故障(如核心崩潰或突然停電)時,日誌檔案系統更容易保持一致性,並且可以較快恢復。
嚴格地說, 檔案系統是一套實現了資料的儲存、分級組織、訪問和獲取等操作的抽象資料型別(Abstract data type)。
很重要的一條規則:每個分割槽只能有一種檔案系統!
檔案系統有好多不同種類。我們來認識一下吧:
微軟(Microsoft)的檔案系統(包括DOS和Windows作業系統的)
FAT16:一種有一定年代的檔案系統,可以管理不大於4GB的分割槽。很多中文的資料中都說FAT16只能管理不大於2GB的分割槽,那是因為它們是基於DOS,Win 95,Win 98和Win ME作業系統來講的,在這些作業系統上,確實FAT16只能管理不大於2GB的分割槽。但是英文的資料(微軟Microsoft官方的資料)顯示的是4GB,是說的Windows XP系統上最多管理不大於4GB的分割槽。
為什麼是4GB呢?因為FAT16中的16表示16位的簇(cluster,之前說過cluster是多個扇區的意思,通常每個扇區為512個位元組),在Windows XP系統裡FAT16檔案系統中簇的大小最大可以達到65536個位元組。2的16次方是65536。所以65536 * 65536 = 4294967296 = 4 * 1024 * 1024 * 1024 ,所以是4GB(1 GB = 1024 MB = 1024 * 1024 KB = 1024 * 1024 * 1024 B。這裡的B是Byte的縮寫,1024是2的10次方)。而DOS,Win 95,Win 98和Win ME作業系統中,簇最大是32768個位元組,所以FAT16在這些作業系統裡確實只能管理2GB大小的分割槽。FAT16在DOS作業系統至Windows XP(衍生自Windows NT系統)中都有使用。FAT32:從Win 98開始流行,是FAT32的增強版本。可以管理不大於2TB的分割槽(1TB = 1024GB,所以2TB = 2048GB)。FAT16和FAT32這對“胖胖兄弟組合”(fat是英語“胖”的意思。當然其實FAT是File Allocation Table的縮寫,表示“檔案分配表”)在生產磁碟碎片方面可是一把好手,因為簇的管理方式存在一個缺陷就是可能會浪費空間,就不深入解釋了,不然今天的課是沒完了。所以對於這兩種檔案系統,你需要經常進行磁碟碎片整理,不然你的分割槽會越來越亂。
NTFS:在Win NT作業系統中首次被使用,後來我們也知道Win NT演進為Win XP,一直到現在的Win 10,其實都是Win NT核心的不斷演進。所以NTFS是New Technology File System,也就是NT(New Technology,“新技術”)的檔案系統。NTFS可以管理16Eo的分割槽(也就是近似 16000000000 GB),當然這是理論值。
NTFS也是以簇為單位來儲存資料檔案,但NTFS中簇的大小並不依賴於磁碟或分割槽的大小。簇尺寸的縮小不但降低了磁碟空間的浪費,還減少了產生磁碟碎片的可能。比之FAT檔案系統,NTFS在系統故障或突然斷電時,可以更容易地恢復資料,因為它是日誌型檔案系統。NTFS還可以對檔案進行加密,壓縮等。但是它也會產生磁碟碎片,只不過比之FAT檔案系統要好很多。
當然更早期的檔案系統還有FAT12,FAT8等。
我覺得初學者看到上面的簇,扇區,位元組,1024,4GB,16Eo等等,是不是都要瘋了。
不要緊,慢慢學就理解了。暫時記不住概念或者不理解,也沒太大關係。
Linux的檔案系統
ext2:這個檔案系統在Linux下使用了很久。ext是英語Extended的前三個字母,是“擴充套件的”的意思。由法國程式設計師Remy Card設計,他也是ext(第一代擴充套件檔案系統)的設計者。小小自豪一下,因為小編住在法國巴黎。ext檔案系統的一大優勢是幾乎不怎麼產生磁碟碎片,所以在Linux系統下一般不需要進行磁碟碎片整理。
ext3:ext3和ext2很接近,不過ext3是日誌型檔案系統,所以比之ext2(不是日誌型),ext3在故障時可以恢復資料。ext3和ext2高度相容。
ext4:ext3的演進,擴大了磁碟分割槽的大小,進一步減少了磁碟碎片的產生機率。
所以ext2,ext3和ext4分別是Second Extended Filesystem(第二代擴充套件檔案系統),Third Extended Filesystem(第三代擴充套件檔案系統)和Fourth Extended Filesystem(第四代擴充套件檔案系統)的縮寫。
選擇什麼檔案系統呢?
那麼我們選擇什麼檔案系統呢?
目前來說,不少Windows作業系統還是使用著NTFS檔案系統,不少Linux作業系統還是使用著ext3檔案系統。
不過我們就要趕上時代,就要任性。所以我們選擇ext4作為Linux的檔案系統。畢竟ext4比ext3效能更好。
準備好了嗎?來進行磁碟分割槽吧
上一課忘了說一個事,因為上一課還沒講磁碟和磁碟分割槽等概念。
就是安裝Ubuntu之前,最好先在Windows下面就把留給Ubuntu系統的安裝分割槽給分好。
在Windows下,右鍵點選我的電腦->管理->磁碟管理,選擇一個空間較大的盤,右鍵選擇壓縮卷。
下圖中為Ubuntu16.04劃分了80G的空間(空間大小根據自己的需要自行選擇,如果只是安裝作為練習使用有30G就可以了。
要是自己有執行的程式或者要處理資料還是建議多分一點空間。不過現在一般電腦的硬碟都很大的,有的都1TB,為什麼不多分點給Ubuntu呢。
記得小編那時候2011年裝Ubuntu 10.04時都分了60GB給Ubuntu),設定好容量大小後點壓縮即可,不用給它設定碟符,我們在安裝Ubuntu的時候再重新分割槽。
注意:這種分割槽我們在Win7裡面不能直接檢視Ubuntu裡的分割槽,但是在Ubuntu我們可以訪問放在硬碟上的任何東西,也就是可以直接檢視Win7系統的分割槽。
如果這步在安裝Ubuntu前沒做的話,可能要重新來過了(就是在上一課的安裝過程中取消當前安裝,再重來一遍)。
當然在Ubuntu的安裝過程裡再去給Ubuntu系統分出一塊空間也是可以的,只不過可能會不小心抹掉Windows的一些關鍵分割槽,比如Recovery分割槽(用於恢復系統)。
那麼我們在假定讀者已經事先給Ubuntu分好分割槽的情況下接著上一課的最後一步講:
話說上一課我們最後一步是到了類似這樣的:
可以看到有好些裝置。什麼 /dev/sda,它的下面包含了 /dev/sda1,/dev/sda5,/dev/sda6。
這些sda什麼的是啥意思呀?
這些其實都是Linux下磁碟分割槽的名稱。dev是英語device的頭三個字母,表示"裝置"檔案。
第一個字母:h或s。h表示IDE介面的硬碟。s表示SATA或SCSI介面的硬碟。
第二個字母:總是d。英語drive的首字母,表示"磁碟驅動器"。
第三個字母:a,b,c,d,等等。表示順序。
因此:
hda一般是指IDE介面的硬碟,hda一般指第一塊硬碟(磁碟),類似的有hdb,hdc等。
sda一般是指SATA或SCSI介面的硬碟,sda一般指第一塊硬碟(磁碟),類似的有sdb,sdc等。
所以sda1是指第一塊硬碟的第一個分割槽,sda5就是第一塊硬碟的第五個分割槽,依次類推。
sdb1就是第二塊硬碟的第一個分割槽,等等。
現在的核心都會把硬碟,行動硬碟,U盤之類的識別為sdX的形式。
我們注意到上圖中還有一個空閒分割槽(白色的那條),大小是85899MB,這個其實就是一開始我們在Windows下面給Ubuntu分出來的80多個GB的空間了。
所以現在我們就來操作這個空閒“分割槽”,以對我們將要安裝的Ubuntu進行安排。
滑鼠選中它,點選下面的“+”號,會彈出如下對話方塊:
新分割槽的型別選擇“邏輯分割槽”,用於選擇“交換空間”。
SWAP分割槽
SWAP分割槽也叫交換分割槽,就是LINUX下的虛擬記憶體分割槽。
它的作用是在實體記憶體使用完之後,將磁碟空間(也就是SWAP分割槽)虛擬成記憶體來使用。
它和Windows系統的交換檔案作用類似,但是它是一段連續的磁碟空間,並且對使用者不可見。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這個SWAP分割槽能夠作為"虛擬"的記憶體,但它的速度比實體記憶體可是慢多了。
因此如果需要更快的速度的話,並不能寄厚望於SWAP,最好的辦法仍然是加大實體記憶體,SWAP分割槽只是臨時的解決辦法。
所以對於交換分割槽,我們就給它分配大小和你電腦的記憶體大小一樣的就好了。例子中給了8000MB,就是不到8GB(假設記憶體是8GB)。
主分割槽和邏輯分割槽
主分割槽:英語是Primary Partition。也稱為主磁碟分割槽,和擴充套件分割槽、邏輯分割槽一樣,是一種分割槽型別。主分割槽中不能再劃分其他型別的分割槽,因此每個主分割槽都相當於一個邏輯磁碟(在這一點上主分割槽和邏輯分割槽很相似,但主分割槽是直接在硬碟上劃分的,邏輯分割槽則必須建立於擴充套件分割槽中)。早期MBR模式分割槽只能劃分四個分割槽,現在的GPT分割槽至少可以劃分128個主分割槽,未來很有可能將不存在擴充套件分割槽和邏輯分割槽的概念。一個硬碟的主分割槽包含作業系統啟動所必需的檔案和資料的硬碟分割槽,要在硬碟上安裝作業系統,則硬碟必須有一個主分割槽
邏輯分割槽:英語是Logical Partition。是硬碟上一塊連續的區域,不同之處在於,每個主分割槽只能分成一個驅動器,每個主分割槽都有各自獨立的引導塊,可以用fdisk設定為啟動區。一個硬碟上最多可以有4個主分割槽,而擴充套件分割槽上可以劃分出多個邏輯驅動器。這些邏輯驅動器沒有獨立的引導塊,不能用fdisk設定為啟動區。
引導分割槽
分配完SWAP交換分割槽之後,我們來分配引導分割槽,也就是引導作業系統啟動的程式所在的分割槽。很重要。
在Win XP及Win 7 和 Win 8及Win 10中,我們的操作是不一樣的。
在Win7或Win XP中,新建分割槽,點選“+”,設定Ubuntu啟動引導區,一般劃分200Mb足夠了,如下圖所示:
在Win 8或Win 10中,新建分割槽,點選“+”,設定Ubuntu啟動引導區,用於EFI boot partition,一般劃分幾百Mb足夠了,如下圖所示:
根分割槽
根分割槽也就是 / 分割槽,相當於Windows系統的C盤。在Linux系統裡,/是最上層目錄。
/的下面會有其他資料夾,如 home, user, bin, dev, tmp, sbin, 等等。
我們給根分割槽分配個大概25GB或更大就夠了,然後剩下的空間用同樣新增分割槽的方式分給/home 分割槽,用於存放我們使用者的檔案。
然後很重要的一點:記得將“安裝啟動引導器的裝置”選擇稱為之前分配/boot的那個分割槽名。如下圖中,是sdb2,但是你的情況可能是其他名字:
結束Ubuntu的安裝
完成了最艱鉅的磁碟分割槽之後,接下來的步驟就像走馬觀花一般簡單了。可以喝杯咖啡,吃個烤雞,慢慢來配置安裝:
接下來根據提示選擇時區:
在國內的小夥伴選擇北京所在時區就好(時區選擇不是很要緊,隨便選),然後點選“Continue”,下一步:
選擇鍵盤佈局,我們選擇漢語,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其他語言:
點選繼續,下一步:
設定使用者名稱,密碼,等。點選“繼續”,下一步。
開始安裝,請耐心等待。
安裝完成,點選重啟。
- 假如是Win 8 或Win 10(UEFI作為啟動引導的)的使用者,那麼重啟之後,進入UEFI(BIOS),將Ubuntu置為第一啟動項,儲存退出。
進入Ubuntu,安裝完成。
- 假如是Win 7的使用者,如果重啟之後發現啟動選項沒有Ubuntu,而是直接進了Windows系統。這時候你吃了一半的烤雞是不是會把你噎著...
那就需要在Windows中,用EasyBCD這樣的軟體來新增啟動引導項了。
用EasyBCD修改系統啟動項
在Windows中安裝EasyBCD後開啟,點選“Add New Entry”》選擇Linux/BSD:具體設定如下圖。Type選擇GRUB(Legacy);Name自己隨便寫,小編寫的是Ubuntu作為標識;Drive:選取我們設定的/boot分割槽,有Linux標記。設定完成後點選“Add Entry”。
電腦再次啟動時,就可以看到多了Ubuntu的啟動選項(其中有一個是Ubuntu Recovery Mode的,這個是在Ubuntu的啟動有問題時,才須要進入的安全模式/恢復模式,以便解決問題。一般不要進這個模式)了。
你可以用鍵盤上的上下鍵選擇進入哪個系統:Windows還是Ubuntu。
Ubuntu 16.04的安裝步驟
上面演示的幾個磁碟分割槽的步驟,其實是Ubuntu 14.04的情況!
16.04的安裝步驟如下(是在Windows系統裡已經將一塊閒置磁碟空間分配給Ubuntu的前提下,上面我們已經演示過了如何分配):
- 如果網速比較快,可以勾選“安裝Ubuntu時下載更新”。
點選"繼續"
- 在硬碟中Ubuntu檢測到有Windows系統存在,所以會預設使用未分配的那部分空間安裝Ubuntu。
- 接下來會有提示資訊。
看到這一步是不是略感熟悉呢?
是的,這一步其實就是我們之前手動進行的磁碟分割槽。
只不過這一步在Ubuntu 16.04中安裝程式幫我們自動完成了設定,不需要我們操心了。
點選"繼續"
- 輸入自己的位置來配置時區。
點選"繼續"
- 設定鍵盤佈局。
點選"繼續"
- 輸入使用者賬號和密碼資訊,就是建立你的使用者。用於之後登入用。
點選"繼續"
- 接下來下載更新,自動安裝。
- 安裝完成之後重啟。
重啟之後選擇Ubuntu系統,進入即可使用。
長噓一口氣,終於結束了。安裝Linux可以學到不少知識。
這篇文章寫了十幾個小時,好多年沒玩Dota的我都想來一把Dota輕鬆一下了~ 可惜沒裝...
總結
Ubuntu不同版本在不同作業系統上的安裝過程不盡相同,小編的課程不可能面面俱到。這個課程演示了Windows上安裝Ubuntu 14.04以及Ubuntu 16.04的過程。如果是在其他作業系統(比如Mac OS)上安裝其他版本的Ubuntu(比如12.04,13.04,15.04),請自行Google和百度。一般差異是不太大的。
大部分新的如Win 8,Win 10系統的載入程式由傳統的BIOS變成了更強大的UEFI。所以安裝Ubuntu的過程與在Win XP和Win7中有那麼一點不同。
一個硬碟可以被“虛擬化”地分割成不同的部分,這是磁碟分割槽的主要原理。
為了安裝Linux系統(我們用了Ubuntu這個Linux發行版)到硬碟裡,我們需要先進行磁碟分割槽。即把原先都屬於Windows作業系統的磁碟空間劃出一份來給Ubuntu使用。
我們分配了一個大小和記憶體差不多的SWAP交換分割槽,這個分割槽可以在記憶體快耗盡時用作虛擬記憶體使用。
我們可以用Ubuntu系統的GRUB來引導Ubuntu和Windows啟動;也可以用Windows的載入程式來引導兩個系統。推薦用Windows的載入程式。
第一部分第五課預告
今天的課就到這裡,一起加油吧!
下一課我們學習:Linux探索之旅 | 第一部分第五課:Unity桌面,人生若只如初見
微信公眾號「程式設計師聯盟」ProgrammerLeague
我是謝恩銘,在巴黎奮鬥的軟體工程師。
個人簡介
熱愛生活,喜歡游泳,略懂烹飪。
人生格言:“向著標杆直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