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種設計模式之責任連模式
定義:使多個物件都有機會處理請求,從而避免了請求的傳送者和接收者之間的耦合關係。將這些物件連成一條鏈,並沿著這條鏈傳遞該請求,直到有物件處理它為止。
型別:行為類模式
類圖:
首先來看一段程式碼:
public void test(int i, Request request){ if(i==1){ Handler1.response(request); }else if(i == 2){ Handler2.response(request); }else if(i == 3){ Handler3.response(request); }else if(i == 4){ Handler4.response(request); }else{ Handler5.response(request); } }
程式碼的業務邏輯是這樣的,方法有兩個引數:整數i和一個請求request,根據i的值來決定由誰來處理request,如果i==1,由Handler1來處理,如果i==2,由Handler2來處理,以此類推。在程式設計中,這種處理業務的方法非常常見,所有處理請求的類有if…else…條件判斷語句連成一條責任鏈來對請求進行處理,相信大家都經常用到。這種方法的優點是非常直觀,簡單明瞭,並且比較容易維護,但是這種方法也存在著幾個比較令人頭疼的問題:
- 程式碼臃腫:實際應用中的判定條件通常不是這麼簡單地判斷是否為1或者是否為2,也許需要複雜的計算,也許需要查詢資料庫等等,這就會有很多額外的程式碼,如果判斷條件再比較多,那麼這個if…else…語句基本上就沒法看了。
- 耦合度高:如果我們想繼續新增處理請求的類,那麼就要繼續新增else if判定條件;另外,這個條件判定的順序也是寫死的,如果想改變順序,那麼也只能修改這個條件語句。
既然缺點我們已經清楚了,就要想辦法來解決。這個場景的業務邏輯很簡單:如果滿足條件1,則由Handler1來處理,不滿足則向下傳遞;如果滿足條件2,則由Handler2來處理,不滿足則繼續向下傳遞,以此類推,直到條件結束。其實改進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把判定條件的部分放到處理類中,這就是責任連模式的原理。
責任連模式的結構
責任連模式的類圖非常簡單,它由一個抽象地處理類和它的一組實現類組成:
- 抽象處理類:抽象處理類中主要包含一個指向下一處理類的成員變數nextHandler和一個處理請求的方法handRequest,handRequest方法的主要主要思想是,如果滿足處理的條件,則有本處理類來進行處理,否則由nextHandler來處理。
- 具體處理類:具體處理類主要是對具體的處理邏輯和處理的適用條件進行實現。
瞭解了責任連模式的大體思想之後,再看程式碼就比較好理解了:
class Level { private int level = 0; public Level(int level){ this.level = level; }; public boolean above(Level level){ if(this.level >= level.level){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 class Request { Level level; public Request(Level level){ this.level = level; } public Level getLevel(){ return level; } } class Response { } abstract class Handler { private Handler nextHandler; public final Response handleRequest(Request request){ Response response = null; if(this.getHandlerLevel().above(request.getLevel())){ response = this.response(request); }else{ if(this.nextHandler != null){ this.nextHandler.handleRequest(request); }else{ System.out.println("-----沒有合適的處理器-----"); } } return response; } public void setNextHandler(Handler handler){ this.nextHandler = handler; } protected abstract Level getHandlerLevel(); public abstract Response response(Request request); } class ConcreteHandler1 extends Handler { protected Level getHandlerLevel() { return new Level(1); } public Response response(Request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請求由處理器1進行處理-----"); return null; } } class ConcreteHandler2 extends Handler { protected Level getHandlerLevel() { return new Level(3); } public Response response(Request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請求由處理器2進行處理-----"); return null; } } class ConcreteHandler3 extends Handler { protected Level getHandlerLevel() { return new Level(5); } public Response response(Request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請求由處理器3進行處理-----"); return null; } }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Handler handler1 = new ConcreteHandler1(); Handler handler2 = new ConcreteHandler2(); Handler handler3 = new ConcreteHandler3(); handler1.setNextHandler(handler2); handler2.setNextHandler(handler3); Response response = handler1.handleRequest(new Request(new Level(4))); } }
程式碼中Level類是模擬判定條件;Request,Response分別對應請求和響應;抽象類Handler中主要進行條件的判斷,這裡模擬一個處理等級,只有處理類的處理等級高於Request的等級才能處理,否則交給下一個處理者處理。在Client類中設定好鏈的前後執行關係,執行時將請求交給第一個處理類,這就是責任連模式,它完成的功能與前文中的if…else…語句是一樣的。
責任鏈模式的優缺點
責任鏈模式與if…else…相比,他的耦合性要低一些,因為它把條件判定都分散到了各個處理類中,並且這些處理類的優先處理順序可以隨意設定。責任鏈模式也有缺點,這與if…else…語句的缺點是一樣的,那就是在找到正確的處理類之前,所有的判定條件都要被執行一遍,當責任鏈比較長時,效能問題比較嚴重。
責任鏈模式的適用場景
就像開始的例子那樣,假如使用if…else…語句來組織一個責任鏈時感到力不從心,程式碼看上去很糟糕時,就可以使用責任鏈模式來進行重構。
總結
責任鏈模式其實就是一個靈活版的if…else…語句,它就是將這些判定條件的語句放到了各個處理類中,這樣做的優點是比較靈活了,但同樣也帶來了風險,比如設定處理類前後關係時,一定要特別仔細,搞對處理類前後邏輯的條件判斷關係,並且注意不要在鏈中出現迴圈引用的問題。
相關文章
- 23種設計模式(六)-責任鏈設計模式設計模式
- 設計模式之——責任鏈模式設計模式
- 設計模式之責任鏈模式設計模式
- PHP 設計模式之責任鏈模式PHP設計模式
- 設計模式系列之「責任鏈模式」設計模式
- JAVA設計模式之責任鏈模式Java設計模式
- 23種設計模式(六)單一職責之橋模式設計模式
- Java學設計模式之責任鏈模式Java設計模式
- 設計模式 —— 責任鏈模式設計模式
- 設計模式-責任鏈模式設計模式
- 設計模式(責任鏈模式)設計模式
- 設計模式——責任鏈模式設計模式
- 設計模式(三) 責任鏈模式設計模式
- 設計模式(十四) 責任鏈模式設計模式
- 設計模式(十八):責任鏈模式設計模式
- 23種設計模式之策略模式設計模式
- 23種設計模式之命令模式設計模式
- 設計模式之責任鏈模式——Java語言描述設計模式Java
- 每天一個設計模式之責任鏈模式設計模式
- 極簡設計模式-責任鏈模式設計模式
- 23種設計模式之組合模式設計模式
- 23種設計模式之--模板方法模式設計模式
- 23種設計模式之--建造者模式設計模式
- 23種設計模式之單例模式設計模式單例
- 23種設計模式之建造者模式設計模式
- 23種設計模式之原型模式設計模式原型
- 23種設計模式之模版方法模式設計模式
- 23種設計模式之觀察者模式設計模式
- 23種設計模式之迭代器模式設計模式
- 23_責任鏈模式模式
- 設計模式(四)OkHttp的責任鏈模式設計模式HTTP
- 設計模式第七講-責任鏈模式設計模式
- 我的Java設計模式-責任鏈模式Java設計模式
- Java進階篇設計模式之八 ----- 責任鏈模式和命令模式Java設計模式
- Java設計模式(5)之責任鏈模式學習總結Java設計模式
- 23種設計模式之介面卡模式設計模式
- 23種設計模式之直譯器模式設計模式
- 23種設計模式之——動態代理模式設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