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設計與設計師“價值”的一些思考

鴻影Akiko發表於2015-09-12

我在之前的簡書文章裡提到過,國內的UED圈子現狀非常浮躁,門檻不高,混日子的忽悠也多,但與此相對的,UED人又很追求自己的“價值”被他人欣賞、看重,而不是被當成只會畫畫icon的死美工,不想在PM和研發面前處於弱話語權地位。而在產品層面,現在的APP網站個個號稱重視使用者體驗、重視各種設計細節,但不少看起來非常“設計導向”、配色佈局精美、遵循平臺規範、偶爾有幾個驚豔的微互動創意的精美產品最終卻不冷不熱甚至不得善終(國外的Twitter#Music,Facebook的一系列App,Path等;國內的Jing.fm,輕單等),被一些設計師眼裡的“LOW貨”花式吊打,最後灰溜溜退出市場,引發大家對設計驅動價值的懷疑。

這種現實一度讓我非常迷惘,覺得設計對解決現實問題是無力的,想不清楚設計與設計師的核心價值在哪裡,不可替代性在哪裡,在今年2、3月的時候甚至一度打算放棄做一名設計師,開發起了Android App,試圖轉崗研發等看起來更“核心”的崗位。但這幾個月來,我一直思考的關於設計與設計師的“價值”問題卻似乎開始慢慢找到了一些答案,這要感謝我的東家阿里在這短短几十天內帶給我的大量啟迪,讓我找回了在設計道路上堅持下去的熱情。寫下此文,總結一下這段時間內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吧。

目標篇

一.你究竟為誰而設計

UED從業者都知道User-centered Design的概念,但真正做到的卻並不多,更多的現實情況是這樣的:為老闆而設計——上面的人一拍腦袋就圍繞對方的idea屁顛屁顛去考慮詳細方案執行,不去深度考慮這樣做的本質原因與合理性,缺乏獨立思考能力與向上說服抗爭的勇氣;為Deadline而設計——追求專案按時上線比什麼都重,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沒做好優先順序管理,集中到關鍵設計點上去,結果什麼都做了,什麼都沒做好;為規範而設計——死守iOS/Android平臺規範,死守可用性原則,不去思考規範這樣做的本質原因(如裝置特性,避免和通用互動操作衝突等),把規範凌駕於設計目標和業務目標之上;為自己而設計——以設計師的專業挑剔目光去要求產品,卻不考慮到這樣的設計讓自己滿足了,卻可能令使用者迷惑,沒有帶給使用者想要的東西,反而增加了他們操作理解的成本……背離了設計目標的本質,變成了為設計而設計,創造出來的價值自然也大打折扣。

二.設計師離使用者有多遠

好了,我們知道要User-centered,並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不偏離它,但我們是否真的瞭解使用者的感受?如果是C端的產品,或許我們還可以把自己變成一個重度使用者,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也變成了從使用者的角度看問題,但是B端呢?我們設計的產品的目標使用者群,可能和我們本身沒有任何重合的地方,這就要求使用者研究力量的介入,要求對業務本身有深入的學習和理解,甚至設計師自己親臨其境去角色扮演真實的使用者,而不是憑自己的想法去YY。而即使是C端的產品,即使我們自身和產品現在的使用者群高度重合,是否可以想得更遠一些?比如我們想要提升我們產品的UU,在現有使用者群的潛力已經不大的情況下,是否可以考慮向更多的使用者開放?而我們對這些新的使用者又有多少了解呢?都說要重視使用者的反饋,但那些積極反饋的使用者、大罵產品某個地方體驗不好的使用者,是否能代表全部使用者和未來潛在使用者?比如有些使用者會因為產品沒有遵循Android Design&Material Design而拒絕使用,但我們完全按他們的想法做了之後,是不是會影響到更大一部分使用者群的學習與認知,反而造成產品整體可用性的下滑?

三.設計的最終目標是什麼

就像知乎上那句有名的回答一樣,“小孩子才看使用者體驗,成年人只講利益。”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我認為設計的目標就是提升產品的使用者體驗,也對BAT等大廠那些“體驗不好”的產品嗤之以鼻。但實際上,提升使用者體驗只是過程與手段,是完成產品商業目標的一個重要而非全部途徑而已。設計最難的地方,不是把使用者體驗打磨得多麼多麼極致,而是在多方限制條件下取得平衡,從商業、技術、使用者等多方面綜合考慮,得出一個“綜合最優”而非“設計最優”的解答。在思考設計的時候,也要思考設計背後的產品目標,產品背後的業務目標,對業務能創造什麼價值,對公司其他產品能創造什麼價值,對公司生態鏈能創造什麼價值,甚至對這個社會、這個國家能創造什麼價值等。直擊事物的本質,而非沉醉於表面的雕花功夫。

過程篇

一.設計工具不是形式主義

在學校的時候,我沉迷於研究和模仿各種使用者體驗與服務設計工具,人物模型、故事板、卡片分類、流程圖、站點地圖等,不過在前一份側重視覺而非互動的實習裡,並沒有太多應用的機會,也迷惘過這些工具的意義是否不大。來淘寶做互動設計師之後,終於可以開始在工作中大量應用這些工具,對照參考內網大量其他設計師的文件,也能模仿得有模有樣。

但很快就被指出了問題,我的分析工具和設計產出發生了脫節,用這些工具得出的結論與設計目標,在實際的互動方案中沒有得到太多的展現。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互動設計師的常用工具對梳理整個產品架構邏輯與推導設計目標非常有用,如果根據推匯出來的架構和目標去做設計,全程思路比草草畫了點Wireframe就急匆匆上Hi-Fi要清楚得多,也減少了後期因考慮不周而全面推倒返工的情況。不過如果你只是形式主義地去模仿它的使用,那對最後的設計產出就沒什麼實際意義,它就淪為缺少價值的雞肋了。

二.展現思考過程而非最終結果

阿里的設計師(主要指互動設計師)讓我非常欽佩的一點是,他們會在設計文件裡完整展現自己的設計思考過程,從背景、專案目標、使用者目標、使用者分析、設計目標到資訊架構、頁面框架、多種方案的頁面線框圖到高保真原型等,通過文件可以清楚地瞭解他們是怎麼一步步得到現在的設計結果的,知道這樣的設計是有理有據的,考慮了很多不同的方面,而如果簡單粗暴地扔一大張帶流程的線框圖或高保真原型圖草草了事,就難以看到這麼設計背後的價值在哪裡,相比其他設計方案的優勢在哪裡,實際說服力也不強。

三.資料的力量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一個設計師說,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看到自己的設計上線後,產品的XX率蹭蹭蹭漲了多少。設計是一個比較難量化的東西,但資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和證明設計的價值。個人雖然來阿里的時間不長,但感覺這裡非常重視資料,很多設計一開始就有清晰的資料導向。不過我對資料的學習才剛剛開始,可以談的地方也不多,此文先略過。

合作篇

一.別人真的做了我們的活嗎

現在很多互動設計師抱怨PM搶了自己的活,UI設計師抱怨互動搶了自己的活。嗯,看上去一部分PM也會把Wireframe畫得有模有樣,看上去一部分互動設計師出的原型圖除了顏色和高保真已經沒什麼區別了,但這就真的意味著別人把我們的活給幹了嗎?

雖然現狀是PM和互動設計師存在較大的職能重疊,但我覺得二者還是有各自的側重和優勢的。PM更多從全域性的觀念來看待問題,對業務邏輯有更深入清晰的瞭解,還常常兼任專案管理,PM做出來的Wireframe,通常只是業務功能模組的堆積;互動更多從設計、從細節體驗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比如接到需求後常常需要進一步溝通清楚每個業務功能模組的優先順序,思考怎麼用設計來體現這種優先順序關係;比如對產品的架構和流程重新梳理調整,思考怎麼讓使用者以更短更快的路徑找到自己的目標。對於繁雜一些的專案,PM需要考慮的東西非常非常多,不太可能在介面細節上花太多精力,這就給了互動設計師充分思考和發揮的空間。

但如果你懶得主動思考,懶得去質疑,PM給什麼就照著畫什麼,只是純粹從介面上去“美化”,不去思考模組的目標和優先順序,不去思考資訊架構的合理性,不去思考產品目標和使用者目標,那也怨不得PM把自己的活給搶了吧。

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同理心不只是對待使用者

現在有些設計師非常看重設計的價值,聽不得別人把自己叫“美工”,聽不得別人說你畫個圖示美化一下就好了。但有時反過來一想,我們要求別的崗位尊重自己,可自己是否又足夠尊重別的崗位呢?我們會不會覺得PM只要動動嘴皮子就好了什麼人都能做,我們會不會覺得控制元件移一個畫素在研發那裡是分分鐘就能改好(實際上可能牽動到整個佈局的變化)的事,尊重別人的專業度,其實也是尊重自己。我主張互動設計師在做好本職工作之餘,也要懂一點視覺、懂一點前端、懂一點產品,這樣才能更好地去和其他職位換位思考,讓自己做出更靠譜的設計,贏得團隊的信任。

態度篇

一.你愛自己的產品嗎

我最反感的一件事情,就是設計師對自己的產品都沒有愛,對自己的產品都不使用。比如用著iPhone設計Android平臺的產品,比如用著競品不用自己的產品(目標是從競品中得到啟發不算),你自己設計的產品自己都不去用,為什麼要別人來尊重你的設計、你的產品的價值?

二.職業不是跳板

現在有些人做設計不是因為愛設計,而是把它當做跳板,比如未來好轉去做產品,或者覺得做設計門檻低不用懂技術那就做設計了。可你對自己的職位都不尊重,那別人為什麼要來尊重你呢?

三.平臺無貴賤之分

首先檢討一下,在來淘寶之前,我對產品平臺一直抱著很偏執的態度,只喜歡C端移動端,看不起B端PC端,做不了自己喜歡的產品就不爽。但現在我覺得,無論怎樣的平臺、怎樣的產品、怎樣的目標使用者,都有它的價值所在,都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我過去覺得B端很沒意思,但做了以後,發現B端也有它的魅力所在。無論做什麼,都認真對待、都一視同仁,自能從中收穫良多。如果因為平臺和產品自己不喜歡,就不認真對待,那也不能指望別人還要尊重你的勞動吧?

四.善於總結

這一點同樣感謝阿里,來這裡後每週都需要寫週報,而且字數要求還不低。在寫週報的過程中,需要完整反思一下自己過去一週做了什麼事情,收穫是什麼,不足是什麼,應該如何提升,並且展示給組內的同事看,讓大家明白你做的東西,而不是簡單彙報一下專案名稱、貼個設計稿連結就可以了事。在週報的影響下,我也慢慢形成了定期總結反思的習慣,以文字記錄下來(比如你在看的簡書),可以直接感受到自己價值的增長在哪裡,潛力在哪裡,不足在哪裡,未來更針對性地為提升自己的價值而努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