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打包的那些事

發表於2015-11-12

使用gradle打包apk已經成為當前主流趨勢,我也在這個過程中經歷了各種需求,並不斷結合gradle新的支援,一一改進。在此,把這些相關的東西記錄,做一總結。

 

1. 替換AndroidManifest中的佔位符

我想把其中的${app_label}替換為@string/app_name

如果只想替換debug版本:

更多的需求是替換渠道編號:

 

2. 獨立配置簽名資訊

對於簽名相關的資訊,直接寫在gradle當然不好,特別是一些開源專案,可以新增到gradle.properties:

然後在build.gradle中引用即可:

如果不想提交到版本庫,可以新增到local.properties中,然後在build.gradle中讀取。

 

3. 多渠道打包

多渠道打包的關鍵之處在於,定義不同的product flavor, 並把AndroiManifest中的channel渠道編號替換為對應的flavor標識:

注意一點,這裡的flavor名如果是數字開頭,必須用引號引起來。
構建一下,就能生成一系列的Build Variant了:

其中debug, release是gradle預設自帶的兩個build type, 下一節還會繼續說明。
選擇一個,就能編譯出對應渠道的apk了。

 

4. 自定義Build Type

前面說到預設的build type有兩種debug和release,區別如下:

現在有一種需求,增加一種build type,介於debug和release之間,就是和release版本一樣,但是要保留debug狀態(如果做過rom開發的話,類似於user debug版本),我們稱為preview版本吧。
其實很簡單:

另外,build type還有一個好處,如果想要一次性生成所有的preview版本,執行assemblePreview即可,debug和releae版本同理。

 

5. build type中的定製引數

上面我們在不同的build type替換${app_label}為不同的字串,這樣安裝到手機上就能明顯的區分出不同build type的版本。
除此之外,可能還可以配置一些引數,我這裡列幾個我在工作中用到的:

這些都用的太多了,稍微解釋一下:

 

6. 多工程全域性配置

隨著產品渠道的鋪開,往往一套程式碼需要支援多個產品形態,這就需要抽象出主要程式碼到一個Library,然後基於Library擴充套件幾個App Module。
相信每個module的build.gradle都會有這個程式碼:

當升級sdk、build tool、target sdk等,幾個module都要更改,非常的麻煩。最重要的是,很容易忘記,最終導致app module之間的差異不統一,也不可控。
強大的gradle外掛在1.1.0支援全域性變數設定,一舉解決了這個問題。
先在project的根目錄下的build.gradle定義ext全域性變數:

然後在各module的build.gradle中引用如下:

然後每次修改project級別的build.gradle即可實現全域性統一配置。

 

7. 自定義匯出的APK名稱

預設android studio生成的apk名稱為app-debug.apk或者app-release.apk,當有多個渠道的時候,需要同時編出50個渠道包的時候,就麻煩了,不知道誰是誰了。
這個時候,就需要自定義匯出的APK名稱了,不同的渠道編出的APK的檔名應該是不一樣的。

當apk太多時,如果能把apk按debug,release,preview分一下類就更好了(事實上,對於我這樣經常發版的人,一編往往就要編四五十個版本的人,debug和release版本全混在一起沒法看,必須分類),簡單:

現在生成了類似於ganchai-dev-preview-v2.4.0.0.apk這樣格式的包了,preview的包自然就放在preview的資料夾下,清晰明瞭。

 

8. 混淆技巧

混淆能讓反編譯的程式碼可讀性變的很差,而且還能顯著的減少APK包的大小。

1). 第一個技巧

相信很多朋友對混淆都覺得麻煩,甚至說,非常亂。因為新增混淆規則需要查詢官方說明文件,甚至有的官方文件還沒說明。當你引用了太多庫後,新增混淆規則將使一場噩夢。
這裡介紹一個技巧,不用查官方文件,不用逐個庫考慮新增規則。
首先,除了預設的混淆配置(android-sdk/tools/proguard/proguard-android.txt), 自己的程式碼肯定是要自己配置的:

接下來是麻煩的第三方庫,一般來說,如果是極光推的話,它的包名是cn.jpush, 新增如下程式碼即可:

其他的第三庫也是如此,一個一個新增,太累!其實可以用第三方反編譯工具(比如jadx:https://github.com/skylot/jadx ),開啟apk後,一眼就能看到引用的所有第三方庫的包名,把所有不想混淆或者不確定能不能混淆的,直接都新增又有何不可:

2). 第二個技巧

一般release版本混淆之後,像友盟這樣的統計系統如果有崩潰異常,會記錄如下:

這個Unknown Source是很要命的,排除錯誤無法定位到具體行了,大大降低除錯效率。
當然,友盟支援上傳Mapping檔案,可幫助定位,mapping檔案的位置在:

如果版本一多,mapping.txt每次都要重新生成,還要上傳,終歸還是麻煩。
其實,在proguard-rules.pro中新增如下程式碼即可:

當然apk包會大那麼一點點(我這裡6M的包,大個200k吧),但是再也不用mapping.txt也能定位到行了,為了這種解脫,這個代價我個人覺得是值的,而且超值!

 

9. 動態設定一些額外資訊

假如想把當前的編譯時間、編譯的機器、最新的commit版本新增到apk,而這些資訊又不好寫在程式碼裡,強大的gradle給了我創造可能的自信:

上述程式碼實現了動態的新增了3個字串資源: build_time、build_host、build_revision, 然後在其他地方可像如引用字串一樣使用如下:

這個地方,如何從命令列讀取返回結果,很有意思。
其實這段程式碼來自我學習VLC原始碼時偶然看到,深受啟發,不敢獨享,特摘抄在此。
vlc原始碼及編譯地址:https://wiki.videolan.org/AndroidCompile, 有興趣可以過去一觀。

 

10. 給自己留個”後門”: 點七下

為了除錯方便,我們往往會在debug版本留一個顯示我們想看的介面(記得之前微博的一個iOS版本就洩露了一個除錯介面),如何進入到一個介面,我們可以仿照android開發者選項的方式,點七下才顯示,我們來實現一個:

release版本肯定是不能暴露這個介面的,也不能讓人用am在命令列調起,如何防止呢,可以在release版本把這個debug介面的exported設為false。

 

11. 自動化構建

如何使用jenkins打包android和ios,並上傳到蒲公英平臺,這個可以參考我的另外一篇文章專門介紹: 《使用jenkins自動化構建android和ios應用》,不過,這篇文章還沒寫完,實際上在公司裡已經一直在用了,哪天心情好了總會寫完的,這裡不再贅述。

 

12. 小結

android打包因為groovy語言的強大,變的強大的同時必然也變的複雜,今天把我經歷的這些門道拿出來說道一下,做一個小小的總結,後續有更新我還會新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