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語言MySQL程式設計示例

noter發表於2007-06-04
在網上查了下面兩個資料:

MySQL與C程式設計筆記
http://itzone.hk/article/article.php?aid=200408010136460081

MySQL Chapter Four (C API)
http://www.tol.it/doc/MySQL/chapter4.html

兩 個文章都已經不新了,至少我按著他們寫的做都或多或少有問題,或者是裡面有些API已經是deprecated的了。可能是因為第一篇文章是繁體的原因, 看起來始終有那麼一些費勁。按照第一篇文件中的編譯選項進行編譯,怎麼也通不過,始終報下面這樣的錯誤,說有兩個函式找不到。

/usr/lib/mysql/libmysqlclient.a(my_compress.o): In function `my_compress_alloc':
my_compress.o(.text+0xb4): undefined reference to `compress'
/usr/lib/mysql/libmysqlclient.a(my_compress.o): In function `my_uncompress':
my_compress.o(.text+0x12a): undefined reference to `uncompress'
collect2: ld returned 1 exit status

雖然其實按照第二篇文件也編不過,不過這已經給我留下了不好的映象,最終我沒有看完它。不過文件中對主要的API都已經做了描述了,還是一篇不錯的文件。

第 二篇文章是在第一篇裡面找到的,一個連結。英文的看起來非常清爽,而且開篇即是一個完整的sample,讓我有爽心悅目的感覺。雖然它提供的編譯選項還是 出現同樣的錯誤。基本知道可能是由於版本的原因引起的了。上MySQL official site去查了最新的manual,看到需要-lz這個編譯選項,隨即everything is going OK.

而且所以重新寫一個sample code,不算完美,但是至少在當前環境下是可用的,在註釋裡面提供了編譯的引數。

我的環境是RedHat 7.2, Kernel 2.6.13-4, mysql-4.1.16

sample code如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mysql.h"

/*

* mysql_sample.c

*

* MySQL client program sample code

*

* by Robert on 2006.02.09

* Anta Systems, Inc.

*

* Compile options:

*   gcc -I/usr/include/mysql -L/usr/lib/mysql -o mysql_sample mysql_sample.c -lmysqlclient -lz

*

*/



/* global definition */

#define CONN_HOST "192.168.100.112"

#define CONN_USER "test"

#define CONN_PASS ""

#define CONN_DB   "test"



/* global MySQL handler */

MYSQL mysql;



void exiterr(int exitcode)

{

  fprintf( stderr, "%s/n", mysql_error(&mysql) );

  exit(exitcode);

}



int mysql_test()

{

  MYSQL_RES *res;

  MYSQL_ROW row;

  uint i = 0;



  /* 1. init MySQL handler */

  if (!mysql_init(&mysql))

  {

    exiterr(-1);

  }



  /* 2. connect to MySQL */

  if (!mysql_real_connect(&mysql, CONN_HOST , CONN_USER , CONN_PASS, NULL , MYSQL_PORT, NULL, 0))

  {

    exiterr(-2);

  }



  /* 3. select Database */

  if (mysql_select_db(&mysql, CONN_DB))

  {

    exiterr(-3);

  }



  /* 4. excute a query */

  char *sqlstr = "SELECT * FROM test_table";

  if (mysql_query(&mysql, sqlstr))

  {

    exiterr(-4);

  }



  /* 5. store result */

  if (!(res = mysql_store_result(&mysql)))

  {

    exiterr(-5);

  }



  /* 6. fetch row and get the result */

  while((row = mysql_fetch_row(res)))

  {

    for (i=0 ; i < mysql_num_fields(res); i++)

    {

        printf("%s, ",row);

    }

    printf("/n");

  }



  /* 7. free result */

  mysql_free_result(res);



  /* 8. close MySQL Connection */

  mysql_close(&mysql);



}



int main()

{

  mysql_test();

  return 0;

}

後記:
  我們在編譯程式的時候,往往會有連結庫找不到的情況,所以就要善用nm工具,詳細的用法可以參見
linux 的庫操作命令 ar和nm
作者 shadow | 28 四月, 2005
當我們的程式中有經常使用的模組

當我們的程式中有經常使用的模組,而且這種模組在其他程式中也會用到,這時按照軟體重用的思想,我們應該將它們生成庫,使得以後程式設計可以減少開發程式碼量。這裡介紹兩個命令ar和nm,用來對庫操作。

1.ar基本用法
2.nm基本用法命令

 當我們的程式中有經常使用的模組,而且這種模組在其他程式中也會用到,這時按照軟體重用的思想,我們應該將它們生成庫,使得以後程式設計可以減少開發程式碼量。這裡介紹兩個命令ar和nm,用來對庫操作。

1.ar基本用法

  ar命令可以用來建立、修改庫,也可以從庫中提出單個模組。庫是一單獨的檔案,裡面包含了按照特定的結構組織起來的其它的一些檔案(稱做此庫檔案的member)。原始檔案的內容、模式、時間戳、屬主、組等屬性都保留在庫檔案中。

  下面是ar命令的格式:

  ar [-]{dmpqrtx}[abcfilNoPsSuvV] [membername] [count] archive files...

   例如我們可以用ar rv libtest.a hello.o hello1.o來生成一個庫,庫名字是test,連結時可以用-ltest連結。該庫中存放了兩個模組hello.o和hello1.o。選項前可以有 ‘-'字元,也可以沒有。下面我們來看看命令的操作選項和任選項。現在我們把{dmpqrtx}部分稱為操作選項,而[abcfilNoPsSuvV]部 分稱為任選項。

  {dmpqrtx}中的操作選項在命令中只能並且必須使用其中一個,它們的含義如下:

d:從庫中刪除模組。按模組原來的檔名指定要刪除的模組。如果使用了任選項v則列出被刪除的每個模組。
m:該操作是在一個庫中移動成員。當庫中如果有若干模組有相同的符號定義(如函式定義),則成員的位置順序很重要。如果沒有指定任選項,任何指定的成員將移到庫的最後。也可以使用'a','b',或'I'任選項移動到指定的位置。
p:顯示庫中指定的成員到標準輸出。如果指定任選項v,則在輸出成員的內容前,將顯示成員的名字。如果沒有指定成員的名字,所有庫中的檔案將顯示出來。
q:快速追加。增加新模組到庫的結尾處。並不檢查是否需要替換。'a','b',或'I'任選項對此操作沒有影響,模組總是追加的庫的結尾處。如果使用了任選項v則列出每個模組。 這時,庫的符號表沒有更新,可以用'ar s'或ranlib來更新庫的符號表索引。
r:在庫中插入模組(替換)。當插入的模組名已經在庫中存在,則替換同名的模組。如果若干模組中有一個模組在庫中不存在,ar顯示一個錯誤訊息,並不替換其他同名模組。預設的情況下,新的成員增加在庫的結尾處,可以使用其他任選項來改變增加的位置。
t:顯示庫的模組表清單。一般只顯示模組名。
x:從庫中提取一個成員。如果不指定要提取的模組,則提取庫中所有的模組。
  下面在看看可與操作選項結合使用的任選項:

a:在庫的一個已經存在的成員後面增加一個新的檔案。如果使用任選項a,則應該為命令列中membername引數指定一個已經存在的成員名。
b:在庫的一個已經存在的成員前面增加一個新的檔案。如果使用任選項b,則應該為命令列中membername引數指定一個已經存在的成員名。
c:建立一個庫。不管庫是否存在,都將建立。
f:在庫中截短指定的名字。預設情況下,檔名的長度是不受限制的,可以使用此引數將檔名截短,以保證與其它系統的相容。
i:在庫的一個已經存在的成員前面增加一個新的檔案。如果使用任選項i,則應該為命令列中membername引數指定一個已經存在的成員名(類似任選項b)。
l:暫未使用
N:與count引數一起使用,在庫中有多個相同的檔名時指定提取或輸出的個數。
o:當提取成員時,保留成員的原始資料。如果不指定該任選項,則提取出的模組的時間將標為提取出的時間。
P:進行檔名匹配時使用全路徑名。ar在建立庫時不能使用全路徑名(這樣的庫檔案不符合POSIX標準),但是有些工具可以。
s:寫入一個目標檔案索引到庫中,或者更新一個存在的目標檔案索引。甚至對於沒有任何變化的庫也作該動作。對一個庫做ar s等同於對該庫做ranlib。
S:不建立目標檔案索引,這在建立較大的庫時能加快時間。
u:一般說來,命令ar r...插入所有列出的檔案到庫中,如果你只想插入列出檔案中那些比庫中同名檔案新的檔案,就可以使用該任選項。該任選項只用於r操作選項。
v:該選項用來顯示執行操作選項的附加資訊。
V:顯示ar的版本。
2.nm基本用法命令

  nm用來列出目標檔案的符號清單。下面是nm命令的格式:

   nm [-a|--debug-syms] [-g|--extern-only] [-B][-C|--demangle] [-D|--dynamic] [-s|--print-armap][-o|--print-file-name] [-n|--numeric-sort][-p|--no-sort] [-r|--reverse-sort] [--size-sort][-u|--undefined-only] [-l|--line-numbers] [--help][--version] [-t radix|--radix=radix][-P|--portability] [-f format|--format=format][--target=bfdname] [objfile...]

  如果沒有為nm命令指出目標檔案,則nm假定目標檔案是a.out。下面列出該命令的任選項,大部分支援"-"開頭的短格式和"—"開頭的長格式。

-A、-o或--print-file-name:在找到的各個符號的名字前加上檔名,而不是在此檔案的所有符號前只出現檔名一次。
例如nm libtest.a的輸出如下:

CPThread.o:
00000068 T Main__8CPThreadPv
00000038 T Start__8CPThread
00000014 T _._8CPThread
00000000 T __8CPThread
00000000 ? __FRAME_BEGIN__
.......................................

則nm -A 的輸出如下:

libtest.a:CPThread.o:00000068 T Main__8CPThreadPv
libtest.a:CPThread.o:00000038 T Start__8CPThread
libtest.a:CPThread.o:00000014 T _._8CPThread
libtest.a:CPThread.o:00000000 T __8CPThread
libtest.a:CPThread.o:00000000 ? __FRAME_BEGIN__
..................................................................
-a或--debug-syms:顯示除錯符號。
-B:等同於--format=bsd,用來相容MIPS的nm。
-C或--demangle:將低階符號名解碼(demangle)成使用者級名字。這樣可以使得C++函式名具有可讀性。
-D或--dynamic:顯示動態符號。該任選項僅對於動態目標(例如特定型別的共享庫)有意義。
-f format:使用format格式輸出。format可以選取bsd、sysv或posix,該選項在GNU的nm中有用。預設為bsd。
-g或--extern-only:僅顯示外部符號。
-n、-v或--numeric-sort:按符號對應地址的順序排序,而非按符號名的字元順序。
-p或--no-sort:按目標檔案中遇到的符號順序顯示,不排序。
-P或--portability:使用POSIX.2標準輸出格式代替預設的輸出格式。等同於使用任選項-f posix。
-s或--print-armap:當列出庫中成員的符號時,包含索引。索引的內容包含:哪些模組包含哪些名字的對映。
-r或--reverse-sort:反轉排序的順序(例如,升序變為降序)。
--size-sort:按大小排列符號順序。該大小是按照一個符號的值與它下一個符號的值進行計算的。
-t radix或--radix=radix:使用radix進位制顯示符號值。radix只能為"d"表示十進位制、"o"表示八進位制或"x"表示十六進位制。
--target=bfdname:指定一個目的碼的格式,而非使用系統的預設格式。
-u或--undefined-only:僅顯示沒有定義的符號(那些外部符號)。
-l或--line-numbers:對每個符號,使用除錯資訊來試圖找到檔名和行號。對於已定義的符號,查詢符號地址的行號。對於未定義符號,查詢指向符號重定位入口的行號。如果可以找到行號資訊,顯示在符號資訊之後。
-V或--version:顯示nm的版本號。
--help:顯示nm的任選項。

【來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