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商業模式

weixin_34291004發表於2017-06-25

自從《人民的名義》開播之後,“老師”這個詞紅遍大江南北,網上流傳這樣一個段子:

祁同偉取了樑老師,就當了廳長;

高育良取了吳老師,就當了省委副書記;

馬克龍娶了布老師,就當了總統。

 ——論一位老師的重要性!

高育良最終和吳老師離了婚,娶了更年輕的高小鳳,最後判了18年;

祁同偉和樑老師貌合神離,和高小琴暗度陳倉,最後飲彈身亡;

結論:取了老師,功成名就;離了老師,身敗名裂!

雖是段子,但不得不說,在人類社會中,老師這個角色確實有很多特殊意義,老師這份職業也有著很多天然的優勢。

在古代,百家爭鳴,傳道解惑,成就一批鴻儒;   

在現代,思想齊放,博古通今,練就一批思想偉人; 

在當代,老師傳播知識,教書育人,最後桃李滿天下;  

在網際網路時代,通過升級個人作業系統,提升認知,塑造個人商業模式。 譬如李笑來老師。

那麼,老師有啥商業模式呢?

重複練習,達到熟練境界

       所謂教學,就是教和學組成的,而且是先學後教。我們在最開始學習某項技能的時候,總是非常艱難的。很多人因為懼怕苦難,或是較長時間看不到“效果”,就選擇放棄了。這時候老師往往會告訴我們:不用怕,你只要多練習,就能夠學會的。譬如英語,我們從小學到大學,學了10多年的英文,卻依然說不出一句流利的英語。前段時間,我報班刻意練習口語,剛開始跟老外講的時候,也是難以開口,說出來的英語也十分笨拙。後來溝通的多了,也就慢慢能夠完善自己的表達了。我相信堅持下去,英語能力還是會逐步提升的。

      老師就是通過這樣重複的備課和教學達到熟練的程度。所以,請坦然接受開始的笨拙吧,給自己希望,然後不斷的練習,甚至是刻意練習。重複,是從笨拙達到熟練境界的唯一通路。

檢驗一項技能或知識的最好方法,就是教會他人

        老師就是典型的把所學的內容教授給廣大學子。我們一直在不斷地讀書獲取新知、不停地學習新的技能,但很多時候還是會感慨:為什麼還是學不會,學不好,學不深呢?當然,這要看我們是否真正的掌握了它,還是自以為自己掌握了。比如讀完一本書,如果不做筆記不做總結,可能讀完就沒啥印象了。這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個人,把你的讀書感悟分享給他,並能讓他明白你想表達的意思。 在以前上高中的時候,很明顯的現象是某門科代表會在這門課的學習成績比較突出,因為其他學生有什麼不會解答的題目,就會來找他。久而久之,科代表教會他人的同時,自己對該知識點的掌握就更深入了,學習成績也就更好了。(後悔當年當班長了...)

      所以像老師一樣,把知道的內容教會他人,我們自己也會掌握和領悟得更透徹!

同一份時間出售很多次

       在財富自由之前,所有人都在出售自己的時間,而且是每次只能出售一次。想要實現財富自由,最好的方式:把同一份時間出售很多次。而對於老師來說,就天然具有這個屬性和優勢,因為老師就是需要不停的思考和輸出,並且能夠把思考成果帶給廣大受眾,相當於在一段時間把時間出售了多次。你有沒有發現,做過老師的人,後來創業,也是特別厲害的。比如:俞敏洪、李笑來、羅永浩、古典等(都是新東方派)

      做個精明的時間買賣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同一份時間出售很多次!

人人都可以成為老師

      我們每個人可以說都是學生,不論在任何領域,都要不停地學習,不停地成長。除了自己從事的職業之外,我們其實也可以抱有另外一個職業:老師。把自己在這個領域所積累的技能教給別人,把自己獨到的方法傳授給別人。這些是從事任何職業都可以做到的。

      知識分子已經在中國迎來最好的時代,因為他們都可以運用網際網路把時間賣出很多份。只要你的產品夠好,是大家真正的“剛需”,一定會有人為你的產品掏錢。比如:作為醫生,可以把醫治的方法寫成書;作為導遊,可以記錄下旅遊的故事編成冊;作為大廚,可以把美食的搭配方法和烹飪技巧拍成視訊;作為設計師,可以把自己的設計作品用公眾號號推出去,等等。目前來看,一切內容製造,從本質上來講都屬於能夠把“同一份時間出售很多次”。


結語:做自己的“老師”,打造個人商業模式,讓知識變現,讓才華競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