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_尋找知識不變的那部分

echo 島主發表於2019-04-15

抓住知識的本質是提升學習效率的重要方法。

知識的核心部分
從數量上說,現代社會的“知識”有兩個特點,第一是“總量大”,第二是“增長快”,這兩個特點合在一起就是過去常說的“知識爆炸”。但知識還有另外一個特點——相比表層知識的龐大數量和幾何式增長,知識的核心部分的發展要平緩得多。

以計算機領域為例,雖然計算機是二戰以後發展最快的領域,但著名的黑客Paul Graham卻說今天最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在思想上和20世紀50年代並沒有什麼不同;在經濟學領域,無論涉足到那一個分支,都無法離開亞當·斯密這個根本;在管理學領域,儘管各種工具、方法層出不窮,但像價值鏈分析這樣的方法仍然根源性的;而從更大的範圍上講,思考問題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樣是相對穩定不會過時的;甚至知識的發展也是有規律可循,並且這些規律同樣是相對穩定的。

不變的東西
這些知識中相對“不變”的部分恰恰是知識中最關鍵的部分,一個人知道很多表層的知識,我們只會說他懂點“皮毛”,只有他掌握了“不變”的知識,我們才會認為他有“學識”。而另一方面,由於知識的總量太大了,如果沒有這些“不變”的知識,學習和創造就會成為不可能的事,我們常說“觸類旁通”,其基礎就是“不變”的知識。

上面說的道理並不複雜,但執行起來卻並不容易。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見到的懂點皮毛的人要遠遠多過功底深厚的人,究其原因,我覺得有以下幾個:

首先,相比表層知識的具體,知識的本質部分總體上是相對抽象的。理解知識的本質,其難度比認識表層要高得多,陡峭的學習曲線經常會讓人望而怯步;
第二,相比表層知識的“有用”,知識的本質部分往往很難立刻發現其實際用途。這並非功利不功利的問題,而是眼光的問題,追逐長遠利益的人和只看得見眼前利益的人對“有用”的認識往往是大相徑庭的。但眼光長遠的人之所以受到普遍的尊敬,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是社會的少數。
第三,知識的本質經常會落實在一些常用、普通也因此容易被忽視的概念上,因為這些概念太常見了,我們經常以為自己懂這些概念,但實際上卻是似是而非的。比如經濟學上最基本的成本、價格這些概念,現在隨便看個報紙、聽聽新聞都能遇到很多次,但又有多少人去深究成本與價格的概念所指?當我弄清價格其實是成本的一種特例——市場揭示出來的成本時,我是很吃驚的,既驚訝於這些概念內涵的深刻,也驚訝於我自己學習的疏忽。
尋找不變
從眾多紛繁的表層知識中,找到核心知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擁有這種能力並獲取知識的人我們稱其為智者。他們從生活而來,卻洞察世間永珍,於紛繁亂象之中撥雲見日,我想他們一定具有非凡的洞察力。

洞察力並不是什麼神奇的力量,也不是什麼天才人士才擁有的能力,而是每個人都有的認知能力。洞察力,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創新能力、創意能力、創造能力、想象能力、策略能力的心理基礎。

每個人都有兩套“認知–行為”系統。一套:可以稱之為“反應”系統。還有一套,可以稱之為“洞察”系統。

在“反應”系統中,人對事物的認知,主要來自於以往的“經驗”,超出我們“經驗”的東西,我們都會無法“反應”,我們要麼牴觸、要麼驚慌失措。從某種角度來看,在“反應”系統中,看到的世界就是我們頭腦中“經驗”的世界,而非全部真實的世界。

而在“洞察”系統中,人對事物的認知,可以擺脫已有經驗的束縛,直接發現事物內在的本質,並用這種發現去指導人的行為。所以從某種度角度來看,在“洞察”系統中,看到的世界是本質的世界、是真實的世界。

進入“洞察模式”有哪些困難呢?

“反應”系統,是讓我們人類能夠在人類社會中、在大自然中高效率生存、生活的一種很好的模式。

我們在胎兒時期就啟動了“反應”模式,所以“反應”模式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之前就已經開始運用了,所以人對這種模式有很強烈的依賴程度以及習慣性。

“洞察”模式的運用有兩種模式:

一種是先天就會,很多人先天就會在某些方面不自覺地進入“洞察”模式。
有些人在藝術方面、有些人在科學方面、有些人在生意方面,這些人都會在這些方面取得成就。我把這種情況稱之為“天賦”。
但是這種天賦只會不自覺的運用在某些方面,除了這些方面就不會用了。所以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天才式的人物,在ta天才的領域是個天才,在其他方面就是個庸才,甚至是個蠢才。

還有一種就是後天通過深度閱讀、自我覺悟、自我體驗,發現自己的“洞察”模式,進入“洞察”模式。要做到這點就有一些困難,這些困難在於:

在此之前我們都沒有認識到,在我們的身體中還蘊含著一套“洞察”系統,因為沒有認識到所以也就不存在發現與進入了。
即使發現了自己洞察模式,真的要進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我們的“反應”系統實在太強大了,所以,需要通過持續自我訓練,才能讓我們做到,比如在某個方面成為真正的專家。因此在年級太小的時候還沒法去訓練,而年紀成熟以後,“反應”系統又開始強大了,會阻止我們進入“洞察”系統。
發現“洞察”模式不容易,進入更不容易。

“洞察模式”對人有什麼意義呢?

之前的心理學研究都是對“反應”系統來研究的,從生物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的心理是受到到基因、遺傳以及社會環境兩方面影響的,所以3歲看到老,這是很有科學原理,因為在“反應”系統中,嬰兒時期建立的經驗反應,會跟隨ta一輩子。

所以,從“反應”系統來看人,人是宿命的,即使環境的影響也是有限的。

而一個人如果真正能夠發現自己的“洞察”模式,並且進入“洞察”模式,那麼,這個人就能完全改變自己,甚至是這個人的性格、秉性。因為ta已經不需要“反應”了,ta以往的經驗也好、性格也好、秉性也好就不會發揮太多的作用了。

從某種意義來說,進入“洞察”系統等於重新啟動另一個的你。

我們該怎麼做?
回到我們對電腦科學的學習上來。

首先,我們對獲取的知識先要有個大概印象。比如微博、新聞等等,你要對自己說,這些資訊都不是核心知識,你知道得再多,也沒有人會認為你有“學識”。所以,在這些資訊上浪費太多時間不會是一個智者的行為。

什麼樣的知識才是我們電腦科學的核心知識呢?這個我們很幸運,很多前人都已經幫我們整理好了,比如資料結構、演算法等等。正好前些天我也整理了一篇文章:《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必須掌握的五門課程》,可以作為補充閱讀。

拿演算法來說吧。有人說,沒完整看過《演算法導論》的人都不能稱之為程式設計師,這不無道理。很多人寫寫HTML也跟著自嘲為程式猿,我覺得程式設計師的檔次就這麼下去的。很多人只看到《演算法導論》的前幾章就沒看下去了,究其原因,內容艱深是一回事,自身學習的願望又是一回事。孰不知,被放棄的《演算法導論》正好是電腦科學不變的核心知識,是知識的寶庫。

無數的人在塔底,而耐得住寂寞與堅持不懈的人才能享受塔頂的無限風光。

寫到這裡,似乎應該總結幾個方法去提升學習知識本質的能力,但想來想去並沒有任何可以討巧的方法,事實上,討巧本身就是惰性的一種,而學習、創造的過程也就是克服惰性的過程,學習之苦也正是學習之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