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T:全球聯網裝置超過80億部
HS最新的《聯網裝置市場監測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球聯網裝置多達81億臺。這些聯網裝置包括:智慧手機、平板電腦、個人電腦、電視及其附屬裝置以及音訊裝置等。平均每個家庭擁有4臺聯網裝置。
到2016年年底,年度全球資料中心IP流量將達到6.6 zettabytes,全球資料中心IP流量將達到每月554 exabytes(2011年僅為每月146 exabytes)
在未來五年,全球資料中心IP流量將增至近4倍。總體而言,從2011年到2016年,資料中心IP流量將以31%的複合年均增長率(CAGR)增長。
每個已安裝的傳統伺服器的工作負載數量將從2011年的1.5增加到2016年的2.0
每個已安裝的雲伺服器的工作負載數量將從2011年的4.2增加到2016年的8.5
到2016年,近三分之二的工作負載將在雲中處理
全球雲流量:
到2016年年底,全球年度雲IP流量將達到4.3 zettabytes,全球雲IP流量將達到每月355 exabytes(2011年僅為每月57 exabytes)
在未來五年,全球雲端計算IP流量將增加6倍。總體而言,從2011年到2016年,雲端計算IP流量將以44%的複合年均增長率(CAGR)增長。
到2016年,全球雲IP流量將佔總資料中心流量的三分之二
各地區雲端計算準備情況:
在2011年,在寬頻接入(固定和移動)方面,北美和西歐占主導地位,到2016年,他們將繼續保持其地位。然而,在整個預測期內,所有地區在寬頻接入方面都將出現不小的進步。由於亞太地區人口眾多,在整個預測期內,亞太地區的使用者數量最多。
西歐的平均固定寬頻下載速度為11.7 Mbps,北美緊隨其後--10.3 Mbps,亞太平洋以及中歐和東歐的平均固定上傳速度最高,分別為6.7 Mbps和5.9 Mbps。
西歐以及中歐和東歐的平均固定網路延遲最高,分別為58 ms和59 ms。
資料中心流量的發展史
在過去的一年中,這個行業見證了雲端計算的快速發展,從一個新興技術發展成為日益流行的網路解決方案。企業和政府機構正在將越來越多的關鍵任務工作負載轉移到雲環境中。而對於消費者來說,雲服務讓他們能夠隨時隨地使用多種裝置來訪問內容和服務。
雲部署的主要驅動力包括更快地交付服務和資料、提高應用程式效能以及提高運營效率。雖然對於一些潛在雲應用而言,安全以及與現有IT環境的整合仍然存在問題,但越來越多的消費級和企業級雲服務目前已經可用。現在的雲服務能夠滿足各種客戶需求(例如隱私、移動性和多裝置訪問),並且支援企業短期和長期戰略要求。
從資料來看,雲端計算對資料中心流量的影響很顯而易見。需要注意的是,自2008年以來,大多數網際網路流量源自或者終止於資料中心。在可預見的未來,資料中心流量仍然將繼續主導網際網路流量,但隨著雲應用程式、服務和基礎設施的增加,資料中心流量的性質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全球雲發展的重要性和相關性可以從這個預測中體現:到2016年,約三分之二的資料中心流量將是雲流量。
預計在2016年網際網路將進入zettabyte(澤位元組)時代,但資料中心已經進入澤位元組時代。雖然經過網際網路和IP WAN網路的流量數量預計在2016年每年將達到1.3 zettabytes,但資料中心流量數量已經達到每年1.8 zettabytes,預計到2016年,將會增至近4倍,達到每年6.6 zettabytes,這代表著31%的年複合增長率(CAGR)。資料中心流量主要是由於資料中心內部的流量(通常,網際網路和WAN的定義止步於資料中心的邊界)。
資料中心流量的目的地:大部分的流量保持在資料中心內。
流經資料中心的消費者和企業流量大致可以被分為三個主要部分:
保持在資料中心內的流量
從資料中心流向資料中心的流量
通過網際網路或IP WAN從資料中心流向終端使用者的流量
在整個預測期內,資料中心內的流量資料仍然佔主要部分,在2011年和2016年都佔資料中心流量的76%。主要流量仍然位於資料中心的原因包括應用伺服器、儲存和資料庫的功能分離,這會產生複製、備份和讀/寫流量穿過資料中心。此外,並行處理會劃分任務,並將它們傳送到多個伺服器,產生內部資料中心流量。
離開資料中心的流量和駐留在資料中心內的流量的比率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因為視訊檔案需要大量頻寬,並且不需要資料庫或者處理流量。然而,桌面虛擬化等應用的增加可能會抵消這種趨勢。此外,儲存虛擬化和其他資料中心功能將會增加資料中心內的流量,因為功能可能不再限於本地機架或者伺服器。
資料中心工作負載:到2016年將有近三分之二的工作負載基於雲端計算
負載可以被定義為伺服器用於執行應用程式和支援一些使用者與應用程式互動的處理量。負載從傳統資料中心到雲資料中心的持續轉型。到2016年,近三分之二的工作負載將會在雲資料中心中處理。
在2011年到2016年間,雲資料中心工作負載的增長將會是傳統工作負載增長的5.5倍。傳統上,一臺伺服器承載一個工作負載。然而,隨著伺服器計算能力和虛擬化的增加,在雲架構中,每臺物理伺服器開始承載多個工作負載。雲經濟(包括伺服器成本、靈活性、可擴充套件性和產品壽命)正在促進伺服器間工作負載的遷移,包括資料中心內部和資料中心之間(甚至包括不同地理位置的資料中心)。
通常情況下,終端使用者應用程式可由分佈在多臺伺服器的幾個工作負載來支援,這將會在資料中心內和資料中心間產生多個資料流,還有流向和流自終端使用者的流量。每臺雲伺服器的平均工作負載將會從2011年的4個增長為2016年的8.5個。相比較而言,每臺傳統資料中心伺服器的平均工作負載將從2011年的1.5增加到2016年的2。
全球資料中心和雲IP流量增長
全球範圍內的資料中心流量增長率為31%CAGR,但云資料中心流量增長率更快,為44%CAGR,也就是說,在2011年到2016年間,增長了6倍。
在2012年,雲流量將突破澤位元組這個關口,到2016年,近三分之二的資料中心流量將位於雲端計算。需要注意的是,自2011年思科全球雲指數釋出以來,對雲資料中心流量的評估方法已經發生了改變。之前的方法將所有儲存流量定位在非雲流量類別,而新方法將與雲工作負載相關的儲存流量放在雲流量類別。
例如,在新方法中,與雲應用程式開發相關的儲存流量將被作為雲流量,但在之前的方法中,則會被排除在雲流量之外。因為儲存佔資料中心流量的40%左右,這種方法的改變將會大大提高雲流量在資料中心流量的比率。使用新方法的話,到2016年,雲流量將佔總資料中心流量的64%。而使用之前的方法的話,到2016年,雲流量只會佔總資料中心流量的36%。
雲流量增長背後的主要推動力是雲架構的快速普及以及部署,還有云資料中心處理更高流量負載的能力。雲資料中心支援更高的虛擬化、標準化和自動化。這些因素帶來更高的效能以及更高的容量和吞吐量。
相關文章
- 超過1億個物聯網裝置容易受到黑客降級攻擊黑客
- eMarketer:預計2018年全球超過7.6億人收看OTT訂閱視訊
- 如何保護物聯網裝置
- 全球物聯網裝置數量增長9%,達到123億
- Canalys:2020年全球智慧音訊裝置出貨量將超過2億臺音訊
- Counterpoint:2030年全球蜂窩物聯網收入將超過260億美元
- 裝置接入物聯網平臺必知必會--裝置接入類
- 物聯網裝置殭屍網路趨勢分析
- 【物聯網】通過mqtt協議使用wifi遠端控制你的智慧裝置MQQT協議WiFi
- 物聯網裝置OTA軟體升級之:升級包下載過程之旅
- 物聯網路卡能用於個人裝置嗎
- 物聯網路卡能不能更換裝置
- 微軟:2018年3月全球Windows 10月活躍裝置數量超過6億臺微軟Windows
- Counterpoint:2024-2030年全球支援xSIM的裝置的出貨量將超過90億臺
- Android與物聯網裝置通訊-利用UDP廣播來做裝置查詢AndroidUDP
- 全網最佳IoT命令列超級工具箱|幫你輕鬆解決百萬物聯網裝置測試和聯調命令列
- Android與物聯網裝置通訊-網路模型分層Android模型
- 物聯網裝置可能使企業網路面臨威脅
- 銀聯卡全球發行累計超過75.9億張
- Nodejs裝置接入阿里雲IoT物聯網平臺NodeJS阿里
- Android與物聯網裝置通訊-概念入門Android
- 阿里雲物聯網平臺裝置模擬器阿里
- 騰訊IOT之樹莓派物聯網裝置樹莓派
- Strategy Analytics:2018年Q2全球聯網電視裝置使用量突破十億臺
- The Pull Agency:英國Z世代每天花超過10個小時使用網路裝置
- 智慧電網:分散式光伏裝置物聯網解決方案分散式
- 網路裝置
- Counterpoint:到2030年全球蜂窩物聯網模組出貨量將超過12億
- 微軟:Windows月活躍裝置數量超過14億臺微軟Windows
- 日本政府計劃“入侵”公民的物聯網裝置
- 物聯網裝置的5個關鍵考慮因素
- 如何優化物聯網邊緣裝置的能源使用優化
- 如何使用物聯網裝置來確保兒童安全?
- 物聯網 IOT 裝置如何脫離資訊孤島?
- PLC快速聯網,實現裝置遠端監測管理
- 黑客通過樹莓派裝置攻入 NASA 網路黑客樹莓派
- 如何透過裝置基站獲取裝置經緯度
- Strategy Analytics:2018年全球聯網裝置數量達到220億 企業物聯網仍然是領先的細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