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之道》讀書筆記

weixin_34236869發表於2017-01-14
  • 作者:Barbara Oakley

很高興能在2017年的開頭就遇到這本好書!
我知道自己的學習方法不夠好,但是不知道更好的是什麼!
我偶爾也有好的想法,好像是找到了更好的學習方法,但是都沒有把這些想法實踐起來!

在這本書裡,我找到了“更好的學習方法”,也給我的(部分)好想法找到了理論支援;更重要的是,這本書能將以上這些東西組成一個知識體系,而不是把孤立的知識點或幾條學習經驗簡單彙總起來!
所以你能理解我讀這本書時候的激動了!

--- 學習(動詞)學習(名詞),不辜負求知心。

受本書啟發,我可能找到了自己的最大弱點之一:懶!懶於思考

說明:以下筆記跟原著的章節並非完全一致,因為我是按照自己的理解來組織內容的


第1章 《開啟大門》-- 每個人都能提升學習能力

作者從懼怕自然學科的俄語專業學生,到勇敢面對它們,最後成為電氣和電子工程協會副主席、工程學博士;在這個過程中作者找到了很好的學習自然科學的方法。


第4章 《組塊構建和避免能力錯覺》 -- “口默唸而心得解”的祕訣

只有用對了學習策略,求知心才不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聚精會神的時候,大腦在做什麼

專注模式學習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讓注意力把大腦各個部分連線在一起。有趣的是,注意力觸手在緊張狀態下失去部分連線能力。這就是當你憤怒、緊張或害怕時,總是腦袋有點不夠用的原因

  • 記憶痕跡(memory trace):大腦的解決特定問題的神經迴路。(我自己總結的,書中沒有明確定義)
1282239-7930365ad3ea188f.png
記憶痕跡

專注的練習和重複是創造記憶痕跡的過程。重點是:

  • 專注
  • 練習
  • 重複

說的好像都是廢話?!確實像,但牛人把道理說到底,就是這些。
學習過程中,我們對這種“視而不見”毛病太多了。

組塊 (chunks)是什麼?

組塊是根據意義將資訊碎片組成的集合。

要熟練的掌握數學和科學知識,就要創造一些概念組塊--這是通過意義將分散的資訊碎片組合起來的過程。
只要把一個想法或概念組成組塊,就不必糾纏於所有微觀的基礎資訊了,因為你已經學會了提綱挈領(組塊),有它就足夠了。

在Android外掛化框架中,類載入器、資源管理,就是兩個知識組塊。這兩個組塊分別包含了一系列瑣碎知識:

  • 類載入器
    Java的雙親委派機制;Android中PathClassLoader和DexClassLoader兩個載入器的作用;Android的multi-dex機制。

  • 資源管理
    Resources類和AssetManager類;Resource類查詢資源的原理(R.java/resources.arsc);Resource類管理多個資源目錄的方法。

  • host-plugin互動方法:代理類-介面類-實現類方法。

TODO:用“知識組塊”的原理把外掛化框架原理重新組織一下。

構成組塊的基本步驟

  • 集中注意力
    一句話,注意力集中有利於把大腦中不同神經點連線起來。

  • 理解
    暫時只要求基本理解,即合成資訊得出關鍵要義就好。
    理解力就像強力膠,將記憶痕跡粘合在一起。
    還要經常回顧知識。

  • 獲取背景資訊,瞭解如何使用它們
    關於這一點,不知道是譯者的問題還是原著的問題,說的太不清楚了。
    我理解的意思是:要把組塊運用到具體情境中,在具體案例中深化對組塊的理解。

1282239-cfeb0bf6c5a6f367.png
縱覽全域性 - 背景環境 - 組塊

能力錯覺與回想的重要性

  • 什麼是能力錯覺?
    學生以為不斷的重複閱讀或者記筆記就等於掌握了知識,這是一種錯覺。

  • 怎麼消除能力錯覺?
    回想;提取練習,試著回想學過的內容

  • 提取練習?
    學習 → 回想 >>>>(遠好於)>>>> 單純閱讀

  • 提取關鍵觀念:在學習中進行回想--讓大腦提取關鍵概念,而非通過重複閱讀被動獲取知識,將讓你更加集中高效地利用學習時間。
  • 間隔時間:下一次重新開始前的間隔時間才是這件事真正有效的部分;利用重讀間隔進行的回想,訓練了你的大腦。
  • 別等太久再回想:等很久後再回想,那樣你得每次從頭開始鞏固概念。
  • 寫下來:把東西寫下來,可以讓記憶更久一點。

常練不忘

一天之內再次強化學習模型,在構造神經模型的起始階段至關重要。

重複與練習的背後是大腦在創造固化組塊,難點就在於它們會讓人覺得枯燥乏味。

工作完一天覺得很充實,下班後的路上就看看視訊放鬆一下。這可能是錯誤的做法,回家路上恰好是總結一天工作的最好時間:

  • 想想那個還沒解決的奇怪問題,或許能突然想到白天沒想到的點(進入發散模式)
  • 梳理一下新學到的知識,回想一下怎麼用的、原理是什麼,就能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明白了

春節假期期間,我學了學python爬蟲(重點是scrapy),告訴有意無意的去回顧一下爬蟲的用法和步驟,發現自己記得很牢靠。我有時候驚訝於宋大俠經常能記住很多技術細節,是不是也是因為他經常做回顧和回想。

到書桌外的世界會議材料:散步的意義

離開平時的學習地點,到別處回想材料,可以讓人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從而增進理解。

穿插學習法

本章講的是一種學習方法:把解題策略不同的題目混在一起練習,解決混雜交錯的各種問題,而非在同一個問題上過度學習。

  • 過度學習
    從老師或課本那裡學習一種新的解題方法的時候,為了學會這種新技巧,一段時間內你總是傾向於不斷的學或練;在完全理解後,仍然是不停的學和練,這稱為過度學習。

  • 穿插學習
    在熟悉一種解題技巧後,刻意做一些完全不同型別的題,然後對比、弄清差異。

你需要讓大腦逐步接受這個道理:僅知道怎樣使用特定的解題技巧還不夠,還得知道何時何地去使用才行(背景環境)。

過度學習適合考試前突擊,穿插學習適合長久記憶的學習。

我想起來,高中和大學考前複習的時候,看一些題目,怎麼看怎麼覺得解題方法很簡單也很順暢,可是到了考場上再見到這個題就不知道怎麼做了;後來,我嘗試隔段時間再複習那些題目,倒是能記住解題方法記得時間長一點了,貌似考試的時候還是不能做到舉一反三。

補充1

萬維剛的精英日課中有一篇關於記憶和學習方法的文章,文章中兩個關鍵概念跟本章的內容有想通的地方,整理如下:

Bjork 家的理論說,人的記憶其實有兩個強度:

儲存強度(storage strength)
提取強度(retrieval strength)

儲存強度不會隨時間減弱!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接收大量的資訊,而其中的絕大部分都被大腦自動忽略了——這些被忽略的不算。那些剩下來的,你主動希望記住的東西——比如說一個人名,一個電話號碼,一個英語單詞——一旦進入記憶,就永遠在那裡了。下次再見到它,它在你大腦裡的儲存強度會增強,但是哪怕你再也不見它了,它的儲存強度也不會減弱。儲存強度只增不減。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忘記一些東西呢?那是提取強度出了問題。如果沒有複習,提取強度就隨著時間慢慢減弱。

這其實很容易理解。比如現在讓你回憶二十年前同學的音容笑貌,你肯定想不起來什麼,但是如果你跟她突然見面,倆人一聊天,當初種種就呼啦一下全回來了。記憶一直都存在那裡,只是不好提取了。

文章最後,萬維剛還以自己在大學時的學習方法為例,說明“慢慢學、時常複習增強提取強度”才是好辦法:

我上大學的時候,一度覺得一本書學一個學期實在效率太低了。實際上我用突擊的方法學完了好多課程——拿本教材直接讀,讀完一章就做做習題,然後就讀下一章,其實總共用不了多少時間,而且考試成績都挺好。

後來我才發現,這種學法其實是不對的。學得快,忘得也快。應付考試很方便,將來再用到,還得重新找書來看。因為學得太快,這個知識沒有更徹底地長在大腦之中——畢竟大腦不是硬碟,是肉長的,而長肉需要時間。

用這本書的話說,就是儲存強度不夠高。

從這個角度講,慢慢學才是好辦法。這周學了一點就放下,下週接著學得先提取一下前面的記憶,這樣多次提取,記憶就加深了很多。交叉著在同一時期內學習幾門課程,比學完一門再學另一門的效果好得多。

讀書也是這樣。我們應該隨時都有好幾本書在讀。一本書拿過來讀上一章就放下,明天換另一本書讀,然後過幾天再回到這本書接著讀。這樣每次讀的時候都要先提取一下上一次的記憶,最後能記住的東西是最多的。

多幹幾件事兒和專注幹一件事兒的區別:

我們以前說過,工作最強調專注,每次最好只幹一件事兒,一個團隊最好先徹底幹完一個專案再去幹別的專案。這是因為不同事情,不同專案之間的轉換成本太高。然而如果是想要記住什麼東西的話,一定程度的多工——當然也不是說每隔幾分鐘就切換一次——反而是好事,因為轉換就要提取,而提取能增加記憶。

我想,上邊說的“交叉學習”隱含的意思就包括,切換課程時要回顧一下之前學的內容;關於這一點,下一個補充有說明。

補充2

前兩天還聽過一本書《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書的核心觀點之一就是:關注停頓點。

停頓點是什麼?

做完一件事之後停一下, 想一想下一件事情,這個時間空隙就是停頓點。回想一下剛才哪裡做的不好,哪裡可以改進,哪裡可以提高,防止自己被工作的慣性帶著跑。

案例1:
奧沙利文打檯球的時候,他爬下身子瞄一會,如果他覺的自己這一杆不能掌控,沒感覺,那他會停下來起身調整一下再去打。

案例2:
從一家公司辭職後,別急著找工作,給自己3個月的時間想想自己下一步怎麼走,自己需要什麼能力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想清楚了再行動。

剛聽到這個觀點的時候沒想明白背後的理論,現在想想,停頓點可能就是為了讓人“回想”和“增強提取強度”。

補充3

昨天去滑雪,把“畫8字”動作學會後再高速下滑就容易了(能更好的控制平衡),就像開車一樣,形成了“肌肉記憶”。我突然想到:把滑雪動作做好就是讓身體形成肌肉記憶,本書講的學習方法不就是“神經元記憶”嗎?!
本書講的學習方法其實都是在說,如何更好、更快、儘量減少阻力的,讓大腦形成“神經元記憶”,達到持久記憶知識點、快速解決問題的目的。


第5章 預防拖延 -- 化“壞”習慣為好幫手

砒霜 vs 拖延症

少量砒霜不會致命、甚至能讓人產生對少量砒霜的抵抗力,但是長期來看對人體危害極大。拖延症也是如此。

拖延與不安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學數學或科學依賴與兩個過程:一是短暫的學習期,這是“神經磚塊”壘砌的過程;二是學習期之間的間隔,就是“思維水泥”凝固的過程。這樣的時間節奏意味著,能否掌控拖延,對數學和科學專業學生至關重要。

現實就是,我們拖延去做的,往往是讓我們感到不安的事情。醫學成像研究顯示,恐懼數學的人會迴避數學,因為僅是想到數學就讓他們退縮了。當他們冥思苦想的對付數學時,大腦中的痛覺中心就會被啟用。

對於一項任務的恐懼會比這項任務本身消耗更多的能量和時間。

這裡說的應該是對的,拖延的事正是我們不想直面和處理的,因為想到要做一件事就覺得痛苦,這時候拖延症趁機發作。例如刷水木刷朋友圈等事根本不會拖延。

大腦是如何拖延的

1282239-f542dd2122cb3212.png
大腦是如何拖延的

這就是典型的拖延症狀。每次想到不怎麼喜歡的事都會啟用大腦的痛覺中樞,所以你就會逃到那些令你感覺開心的事情中去,感覺暫時性的良好心情。

拖延會成癮,拖延成為習慣,然而積習難改。

我的總結

拖延症的完整“發作週期”

  • 開始工作
  • -->感到不安(想到或遇到難題)
  • -->短暫的開心(逃避難題去刷手機)
  • -->自責(因為難題還是沒解決或浪費了時間)
  • 迴圈往復直到習慣了這個過程

我的問題:

  • 長期以來我不知道自己的拖延症的毛病,或者知道但是沒把他們歸為拖延症,所以沒去系統的解決這個問題
  • 聽了羅輯思維講了拖延症以後,把它歸因為人的基因,更給拖延症找了個好藉口
  • 拖延症,是我工作效率低的三個重要原因之一(另兩個是工作方法問題和精力分散)

自從意識到以上問題後,我的拖延症有所改善:

  • 早上正式開始工作前不再習慣性的(甚至快變成肌肉動作了:開啟瀏覽器,輸入newsmth)刷水木了,而是看一會兒《學習之道》
  • 一個番茄鍾(25分鐘)期間,基本不會像以前一樣:遇到難題或者比較麻煩的事情(產生痛苦的感覺)就習慣性的逃到其它容易的事情上(刷水木、開啟微信或者小遊戲)

第6章 小惡魔無處不在 -- 深入理解拖延的習慣

習慣 → 組塊的形成

神經模型從頻繁地練習產生,它們自動連線形成組塊,而組塊和習慣有著密切的聯絡。習慣可以幫我們節省力氣,它能為我們大腦騰出空間進行別的活動。

習慣 → 下意識的動作

你可能想不到,自己受控於習慣性的出竅狀態的情況有多麼頻繁。這就是習慣的關鍵所在:在你執行習慣性動作的時候,不用集中注意力思考。這就節省了力氣。

要審視自己的習慣。

駕馭習慣,為你所用

關鍵詞:壓力點(出竅狀態)、反應程式

習慣的四個部分:

  • 1 訊號

訊號是讓你進入“出竅狀態”的觸發點,一般有這麼幾種:地點、時間、感受、對他人的反應和剛剛發生的事。

  • 你是不是經常上網查資料的時候,不一會兒就發現自己跑去看其它網頁了?
  • 你是不是經常專心思考,但一旦被一條簡訊打斷思路,之後就要花上10分鐘才能重新回到專注狀態?

拖延問題就出在它是一種不假思索的習慣,你往往在無意識間就開始了拖延。

  • 2 反應程式

反應程式就是你的出竅狀態--你的大腦在接到訊號暗示時做出的常規性、習慣性的反應。

這麼說吧,你經常會把注意力從學習轉移到不太痛苦的事情上。每次得到訊號,你的大腦都想自動進入這個反應程式,所以,當這個壓力點出現的時候,你就必須主動注意去改變舊習慣了。

改變的關鍵在於制定計劃。培養新習慣可能會很有用。

書中小技巧:

  • 上課前把智慧手機放在車上,消除干擾。
  • 坐在圖書館或家中安靜的環境中
  • 完成有困難的任務前填飽肚子

王爍在《王爍.大學.問》說了自己的經驗,在大腦中制定if ... then ...小程式:

if 
  想刷手機
then 
  開啟kindle看書

這些牛人之所以能成為牛人,可能是因為他們的習慣暗合了“學習之道”。

  • 3 獎勵機制
獎勵的重要性

習慣之所以能得以繼續和發展,是因為它能激勵我們,讓我們感到愉悅。
拖延是一種很容易養成的習慣,因為它會很迅速的獎勵你,把你的注意力轉移到更愉快的事情上。

尋找替代方案

為什麼要尋找替代方案?

習慣的強大之處在於它能造成神經層面的慾望。要想克服之前的慾望,就再來一個新獎勵。

只有當你的大腦開始期待這個新獎勵,關鍵轉變才會發生,你才能養成新習慣。

一個小小的自我稱讚,就能重啟你大腦的重塑過程。這種重塑有時候被稱為“習得性勤奮(learned industriousness),她能讓你曾經乏味的工作陡然聲色”。

怎麼尋找替代方案?

有時需要一番調查研究:你為什麼要拖延?

  • 拖延能帶來的愉悅感能不能用情感上的補償來代替?
  • 能不能以那種小有成績,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自豪感來替代?
  • 或用一種滿足感來替代?
  • 你能否在內心打個小賭或是跟自己比賽,然後爭取勝利?
  • 能否讓自己享用一杯咖啡,或去瀏覽自己最愛的網站?
  • 能否獎勵自己毫無愧疚的看一晚電影?
我是怎麼克服早上的拖延的?

前邊說過,我起碼克服了早上正式工作前的拖延症:用看書代替刷水木。為什麼能成功?我現在看的是《學習之道》。

  • 首先,看完一個章節本身就有成就感。每個章節都很短,10~20分鐘基本上都能看完。
  • 其次,學到知識,例如“如何克服拖延症”,也能帶來成就感。
  • 再次,(很幸運的)形成了正反饋:
    • 瞭解瞭如何克服拖延症
    • → 克服了一點點拖延症
    • → 工作效率提高
    • → 有了成就感
    • → 更容易克服拖延症
  • 看水木(尤其是joke集和房版帖子)成了對認真工作的獎勵(一般是番茄鍾期間)

這應該是典型的“用成就感補償愉悅感”,真是暗合了書中的說法!巧不巧?!我幸運不幸運?!

這本書很快就讀完了,再找其他書來讀的時候一定得注意,不能破壞這種成就感:

  • 書(或文章)不能過於複雜,讓人失去信心和興趣
  • 書(或文章)主題不能太散,散了容易讓人順到別的地方去,注意力更容易分散

總結起來就兩句話:

  • 要想改正拖延症就得有替代方案

  • 要想養成習慣就得有相應的成就感(這一點尤為重要)

  • 4 信念

改變拖延習慣,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一定能行”的信念。你可能發現,工作中一旦遭遇壓力,你就會很渴望退回到讓你舒適的習慣裡。但你對新系統效果的堅信不疑,能幫你渡過難關。

如何鞏固信念:

  • 發展一個新“朋友圈”,多跟有同樣信念的人在一起,建立一種鼓舞人心的氛圍。
  • 心理對照(mental constrasting)。就是拿你當前的狀態跟你期望的狀態相對照,激勵自己。

我感覺靠以上兩點來鞏固信念還是比較困難的。

  • 第一條的操作性不太高,很多人在一起未必能起到互相鼓勵的效果,關鍵還是能踏踏實實做事兒,不然一個人的行為在集體中容易變味兒。
  • 心理對照短期可能有用,長期來看其作用必然逐漸衰減;如果能在大幅衰減前收穫實質進步、收穫心理優勢、形成高效的習慣,那本條建議的效果應該會很好。
  • 所以,關鍵的關鍵是:收穫實質進步、形成高效的習慣。

消除拖延症的一些建議

1 關注過程、而非結果

這個對於執行比較難的任務比較有效;專注於結果可能可能帶來很大的不安,相反,專注於過程--也就是培養一些習慣,這些習慣能讓你動手做一些痛苦而又不得不完成的工作。

在這裡作者強調的是讓人開始行動,當然前提是任務很困難、且不得不做!給了一個具體的方法:幻想自己能在最後五分鐘搞定一份很長的報告,活在幻想裡會比較輕鬆。

我自己的感受是,對付這種任務用“番茄工作法”比較好:管它結果如何,先做上25分鐘再說。

2 分解工作量、專注而簡短的工作

作者推薦“番茄工作法”。
在一個番茄鍾內,絕對不允許被打擾,更別提主動分心

分解工作也是專案中的必要環節。

3 在輕微壓力下工作

這是回答讀者對上一條的疑問:在倒數計時狀態下工作,究竟好不好。

作者說研究者發現:如果你能在輕微壓力下學習,你就能更輕鬆對付壓力。比如:高爾夫球手平時就在眾人面前練球,參加比賽時就不會因為人多而亂了陣腳。

這個不用說,肯定是對的,道理在《反脆弱》裡講得很清楚了。
據說,鮑勃•鮑曼給菲爾普斯制定訓練計劃時,總會加一些“小意外”,從不讓飛魚在“純淨、無菌”的環境下練習,可能道理也是如此。(《羅輯思維》講“刻意練習”的時候提到的,我自己沒去求證)

我的想法:隨時準備“面試”
  • 閒聊時多跟人聊不熟悉的話題。比方說,中午吃飯的時候,跟同事聊聊他的工作(自己並不熟悉),是不是跟面試很像?面試官冷不丁就問到你不熟悉的東西了
  • 多問自己一些問題(例如確定技術方案前)
  • 為什麼用A方案不用B方案?
  • 有沒有比A方案更好的?
  • 整個方案的關鍵點在哪裡?
  • 實施方案最大的難點在哪裡?
  • 多長時間能完成?
  • 別人的解決方案是什麼,跟自己的比優勢和劣勢分別是啥?
  • 等等

是不是很像老闆經常問的問題?這樣做也能防備老闆衝過來用一個問題把你文懵逼。我發現宋大俠問問題總能問到關鍵點上,值得繼續向他學習。

在輸入法外掛化的調研過程中(尤其是關於載入資原始檔),我主動多問自己問題,而且有問題就儘量先找到解決方案(因為一個小問題就可能引出大的思維漏洞),起碼先確定問題是不是嚴重問題或者先給問題歸類;這些做法比以前(以前是懶於問問題,有了問題也不一定積極思考)有所進步,所以後來對外掛化技術的理解比較透徹。

4 無視干擾

置身安靜的環境中是個好辦法。

5 不要一心多用

一心多用就像不斷的揠苗助長。

  • 不斷的轉移注意力,也意味著你腦中的新觀點、新概念沒有機會生根發芽。
  • 做功課的時候一心多用會讓你迅速疲勞。每一次微不足道的注意力轉移都會消耗能量。
  • 一次小的注意力轉移可能微不足道,但是積累起來後讓人事倍功半。而且這樣也更容易出錯。
  • 一心多用讓思維無法行程充分、豐富的聯結,大腦中促成聯結的部分還沒來得及鞏固就被拉去做別的事了。

(先抱怨一下本書的中文字翻譯之爛,揠苗助長用在這裡合適嗎???書中有大量這種問題)

所以我用“打坐”(或者叫冥想,或者叫坐享)來訓練自己。這個還是有道理的。

打坐過程中要求集中注意力在一件事上(例如呼吸),但是普通人肯定沒法完全集中精力,不小心就走神想到別處了;這時候要輕輕的把斷掉走神、把思路拉回來。

你看,這個過程跟學習的時候走神(注意力轉移)是不是很像?所以,打坐是練習專注的好方法。以前看到網上說打坐的種種好處,我是不信的,現在我也不全信,但是提高專注力這一條我現在信了。


第7章 搭建組塊對抗發懵 -- 如何增進專業知識並減輕焦慮

如何搭建強有力的組塊

建立一個小組塊,可以讓你的考試表現更優異,同事做到更具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組塊是前面第四章講的概念,這裡作者用了穿插學習的方法)

學習數學、科學中的基本概念可是比需要大量死記硬背的科目要容易的多。原因之一:一旦你著手解決某個數學、科學問題,就會發現你能做到的每個步驟,都會指示下一步的進行。

搭建強大組塊的步驟
  • 1 全程在紙上解決一個重點難點題目

要保證你有這道題的答案,但是不能先看答案。

我對這一條的理解是:練習必須有反饋。

  • 2 重做一次,要格外注意關鍵步驟

  • 3 休息一下

給發散模式流出足夠的時間來笑話這個問題

  • 4 睡眠

睡覺前把這個問題再過一遍。如果卡住了,那麼就反過來去聆聽問題的聲音。你的潛意識會告訴你接下來怎麼做。

  • 5 再來一次

第二天儘快把這個問題再做一遍。這時候你可能會對問題有更深的理解,甚至不明白當初為何會卡在這個問題上。一定要多關注問題中最困擾你的部分(這種持續關注難點的做法叫做“刻意練習”)。這樣做可能有點疲憊,但是它是高效學習的最重要方面。替代作法是解答一個相似的問題,看能不能輕易解答。

  • 6 給自己新增新題

再挑一道重點難題,用之前的方法試一下。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

  • 7 主動重複

利用空閒時間回想解決問題的關鍵步驟。

個人感覺這一條確實很有用。

以上步驟就是幫你建立和強化不斷連線在一起的神經元網路,讓你的組塊更豐富、更強大。其原理就是生成效應,其效果比單純的重複閱讀要好很多。

專注於難點

小提琴演奏家不會把曲子從頭到尾練上無數遍,相反,他會集中攻克最難的部分。刻意練習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要專注於解決最難的部分,提高這部分的解題速度

提取練習

就是主動回想學習材料,想的次數越多,記得就越深,不會被能力錯覺所迷惑。

這兩個概念可以對比萬維剛將的“儲存強度”和“提取強度”。

遭遇瓶頸:突然間你的知識結構就要崩塌

就是學著學著突然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會了,好像從來沒學過一樣。作者說這是學習中的“倒退”,是正常現象,因為學習新知識需要時間。

讓一切井然有序:梳理你的學習材料

備考的時候把你的問題和答案梳理整齊。手寫答案很重要,手寫的過程可以增強你對材料的記憶。

測驗是一種強效學習經歷

測試本身就是一種強效的學習經歷。它可以顯著的提高你記住學習材料的能力。通過測試而發生的知識構成上的改善,被稱為測試效應,它強化並穩固了大腦中的相關神經模型。


第8章 工具、建議和小技巧 -- 最好用的學習應用和方法

避免拖延的小技巧:

  • 在安靜的環境裡工作和學習
  • 冥想
    能讓你對干擾想法視而不見
  • 改造(reframe)自己的關注點
    關注讓自己高興的東西而非執行的困難,更容易讓人開始行動;例如:為了讓自己早起,想象早餐的美好而不是起床的痛苦。
    雞湯金句“早晨叫醒你的是夢想而不是鬧鐘”,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關鍵是關注點在哪裡。
  • 運用正面思維
    負面思維可能讓你做無用功或把簡單問題複雜化。例如交作業前告訴自己,我還能讓這份作業更完美些。“快人”和“慢人”的區別就是,前者能毫不拖沓的負面想法放在一邊。

自我驗證:讓自己變得更好的關鍵

自我驗證就是拿自己做實驗。在拖延症這件事兒上:

記錄下:

  • 自己完不成或者想完成的事兒
  • 拖延對你的暗示
  • 出竅狀態(zombie-mode)(我理解是無意識狀態)下的習慣反應是如何應對拖延暗示的

通過記錄下這些反應,你可以對自身施加微小壓力,來改變自己應對拖延暗示的方式,並逐漸改進工作習慣。例如:個人將每日活動計劃詳細記錄下來,堅持一兩個星期,瞭解自己拖延的癥結所在(注意一定要堅持幾個星期)。

終極小惡魔聯盟:行動日誌--你的個人實驗記錄冊

剋制習慣最好的辦法其實很簡單:簡要寫出下一星期要做的關鍵任務清單,一週寫一次。再細化到每天的任務清單,評估合理的任務量。

1282239-3754051cd44ca685.png
沒有任務清單 vs 有任務清單

我有工作日誌,但是缺乏制定完成時間和再回顧,從本週開始要加上這兩點;還要用個本記一下工作時間消化,看看自己的時間到底花在什麼地方。

早上精力最好的時間要用來做最困難最討厭的任務,效率會很高。

(本節的後半部分太瑣碎了,不花時間整理了)

科技小貼士:最好的用的學習應用和程式

番茄鍾
Evernote
各種瀏覽器外掛
等等


第9章 拖延的小惡魔總結篇 -- 你得和拖延症較較勁

長期在“高壓區”工作的利弊

突擊完成工作的不科學之處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培養數學和科學相關的架構會很慢,因為在吸收這些學科的知識的時候,大腦會在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的思考中相互交替。尤其在談到學習數學與科學時,老生常談的藉口是“我在面臨截止日期時做的最好”明顯是大錯特錯。

我覺得這裡應該強調兩點:

  • 突擊完成任務,不利於大多數人對數學和科學形成“記憶痕跡”的習慣
  • 突擊任務應該是不得已才採取的方法;有充足的時間就不要用它。

後邊的文章翻譯較爛,就不摘了。

明智的等待

駐足和回顧

跟我從別處搬來的“停頓點”的意思是一樣的;做事之前不著急馬上著手開始,從巨集觀上審視一下所做的事,利用這點點時間可以做以下準備:

  • 搜尋自己的組塊資料庫,讓你的大腦把這個具體的問題跟更巨集觀的層面聯絡起來(書中原文)
  • 回想一下之前的進度,問題是什麼等等(我加的)

拖延問答(回答提問)

問題1:太多工作讓我幾近崩潰,我努力避免去想他們,結果更糟;覺得工作量大到讓自己癱瘓時,怎麼辦?

答:寫下三個能在幾分鐘內完成的“微型任務”,想著只要完成這幾個任務就好了。(這也說明分解任務的重要性,讓任務分解後容易執行)

問題2:想要改變我的拖延習慣需要多久?

答:大概意思是需要三個月的適應期,讓自己接受一套讓自己舒服的習慣。

問題3:我的思維很跳躍,注意力容易分散;難道註定要做個拖延症患者嗎?

答:當然不是!許多學生都克服了注意力缺陷。介紹了一些小工具和方法:

  • 行程日誌
  • 掛在門上的白板
  • 小計時器
問題4:你之前提到過克服拖延症要少用意志力,難道不應該是多用意志力增強它嗎?

培養意志力和使用意志力都要兼顧到;如果你真的想要改變自己,每次只能用一件困難的事情來鍛鍊自己的自律能力。

沒太看懂為啥每次只用一件事來鍛鍊自己,但是感覺作者說得對。

本章小結

總結了克服拖延症的方法:

  • 記錄行程日誌:我的理解是記下自己的計劃和實際完成情況,以及克服拖延的方法;這樣方便以後對照,知道那些是有效地,哪些是無效的。
  • 細化工作為一系列小挑戰。確保得到反饋。(我認為這個很重要,凡是行動都要有反饋和結果)。

其它的就不寫了,上邊(其他章節)基本都說過了。


第18章 釋放無限潛力 -- 學習的10個好方法和10個誤區

10個好的學習法則

  1. 運用回想
  • 看完一頁書後,主動回想主要觀點;
  • 記住主要觀點(能回想起來)之前不要做標記;

回憶的能力,即能夠得到自己心中的想法,是學好知識的關鍵標誌之一。

  1. 自我測試
  • 隨時
  • 隨地
  • 抽認卡是一個好的工具和方法

我的測試方法:

  • 多問自己問題。你不問自己問題,是懶於思考,早晚會被別人challenge!
  • 主動跟別人討論(或閒聊)他的專業(我自己不懂或者搞不太清楚的東西),算是對自己的測試。
  1. 對問題(知識?)進行組塊
    搭建組塊 = 理解知識 + 練習解題
    把知識模組化 + 時常複習(提取練習)

  2. 間隔開重複動作
    不要過度練習(對已經熟悉的知識再重複練習),例如把10小時的練習分散到一星期中而不是一天中。

  3. 在練習中交替使用不同的解題技巧
    (待補充)

  4. 注意休息
    有一種現象:初次學習概念或遇到問題時,總是難以接受(隔一會兒或者一段時間後好像就突然明白了,這句話是我加的,也是我的感受)。

下邊的還是我加的:
初次學習概念時難以接受,這可能是我這種人的特點,對,應該是特點而不是缺點;有些人接受新東西快、理解的快,有些人接受的慢,理解的慢;都沒關係,慢慢來,找到自己的方法(經常回想、提取練習,正是方法之一)。

  1. 使用解釋性的提問和簡單類比
    其實大家都明白:形象的東西比抽象的東西容易被記住;但是經常忘了運用這個方法。

  2. 專注
    番茄工作法,挺適合我。

  3. 困難的事情最先做
    在上午最清醒的時間裡解決最難的問題。

  4. 心理對照
    用夢想激勵自己。也就是望梅止渴、給自己畫餅。

10個壞的學習法則

  1. 被動重複閱讀

  2. 滿眼盡是重點標記
    重點標記是為了突出重點,但是不能把它不證明你已經掌握了重點。
    我覺得跟第一條是一個意思,主動回想、主動提取才是該做的;不要被“再瀏覽一遍”或“已經畫出了重點”而迷惑自己。

  3. 瞟一眼解題方法,就覺得胸有成竹。
    這一條是針對考試的吧?!
    要做到不看答案也能一步步解決問題。

  4. 等到火燒眉毛才開始學習
    萬不得已不要等到最後一刻才行動;其實,最後時刻在學習也要有學習策略。

  5. 已經清楚解法,扔反覆解答同一題型
    做提倡穿插學習。

  6. 與朋友一起把學習變成了閒聊
    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就該換個學習小組了。

  7. 做題前忽視讀課本

  8. 有疑問點,卻不找導師或同學核對並解決
    可以自我解釋疑問點,也可以先把問題記下來(怕影響進度),但是唯獨不能或略;小問題可能隱藏著大漏洞。

  9. 時常分心,卻還以為自己能學的足夠深入。

每次受到簡訊或談話的影響,你能在學習上投入的腦力都會變得更少。每一次被打斷注意力,小小的神經都會被再次連根拔起,無法在鬧鐘紮根生長。

主動分散注意力(比如忍不住要刷手機)的時候,可以想象成自己要親手抹掉自己的記憶痕跡、中斷自己的神經元連線,多麼殘忍!!!

  1. 睡眠不足

睡眠中,你的大腦會將解題技巧拼湊在一起,同時它也會對你睡前習得的任何內容進行反覆練習。
長時間的疲勞會讓毒素在腦中堆積,毒素會破壞神經連線,讓你無法用他們快速有效的思考。

想要晚睡的時候,想象一下毒素像殭屍一樣吃掉之前積累的神經連線,多麼殘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