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計算和大資料

wymrdjm發表於2017-12-29


雲端計算


雲端計算英語Cloud Computing),是一種基於網際網路的計算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共享的軟硬體資源和資訊可以按需求提供給計算機和其他裝置。

雲端計算是繼1980年代大型計算機客戶端-伺服器的大轉變之後的又一種鉅變。使用者不再需要了解“雲”中基礎設施的細節,不必具有相應的專業知識,也無需直接進行控制。雲端計算描述了一種基於網際網路的新的IT服務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網際網路來提供動態易擴充套件而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

在“軟體即服務(SaaS)”的服務模式當中,使用者能夠訪問服務軟體及資料。服務提供者則維護基礎設施及平臺以維持服務正常運作。SaaS常被稱為“隨選軟體”,並且通常是基於使用時數來收費,有時也會有采用訂閱制的服務。

推廣者認為,SaaS使得企業能夠藉由外包硬體、軟體維護及支援服務給服務提供者來降低IT營運費用。另外,由於應用程式是集中供應的,更新可以實時的釋出,無需使用者手動更新或是安裝新的軟體。SaaS的缺陷在於使用者的資料是存放在服務提供者的伺服器之上,使得服務提供者有能力對這些資料進行未經授權的訪問。

使用者通過瀏覽器、桌面應用程式或是移動應用程式來訪問雲的服務。推廣者認為雲端計算使得企業能夠更迅速的部署應用程式,並降低管理的複雜度及維護成本,及允許IT資源的迅速重新分配以因應企業需求的快速改變。

雲端計算依賴資源的共享以達成規模經濟,類似基礎設施(如電力網)。服務提供者整合大量的資源供多個使用者使用,使用者可以輕易的請求(租借)更多資源,並隨時調整使用量,將不需要的資源釋放回整個架構,因此使用者不需要因為短暫尖峰的需求就購買大量的資源,僅需提升租借量,需求降低時便退租。服務提供者得以將目前無人租用的資源重新租給其他使用者,甚至依照整體的需求量調整租金。


大資料


大資料英語Big data),或稱巨量資料海量資料大資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資料量規模巨大到無法通過人工,在合理時間內達到擷取、管理、處理、並整理成為人類所能解讀的資訊。在總資料量相同的情況下,與個別分析獨立的小型資料集(data set)相比,將各個小型資料集合並後進行分析可得出許多額外的資訊和資料關係性,可用來察覺商業趨勢、判定研究質量、避免疾病擴散、打擊犯罪或測定實時交通路況等;這樣的用途正是大型資料集盛行的原因。

截至2012年  (2012-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update],技術上可在合理時間內分析處理的資料集大小單位為艾位元組(exabytes)。在許多領域,由於資料集過度龐大,科學家經常在分析處理上遭遇限制和阻礙;這些領域包括氣象學基因組學神經網路體學英語connectomics、複雜的物理模擬,以及生物和環境研究。這樣的限制也對網路搜尋金融經濟資訊學造成影響。資料集大小增長的部分原因來自於資訊持續從各種來源被廣泛收集,這些來源包括搭載感測裝置的移動裝置、高空感測科技(遙感)、軟體記錄、相機、麥克風、無線射頻辨識(RFID)和無線感測網路。自1980年代起,現代科技可儲存資料的容量每40個月即增加一倍;截至2012年  (2012-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update],全世界每天產生2.5艾位元組(2.5×1018)的資料。

大資料幾乎無法使用大多數的資料庫管理系統處理,而必須使用“在數十、數百甚至數千臺伺服器上同時平行執行的軟體”。大資料的定義取決於持有資料組的機構之能力,以及其平常用來處理分析資料的軟體之能力。“對某些組織來說,第一次面對數百GB的資料集可能讓他們需要重新思考資料管理的選項。對於其他組織來說,資料集可能需要達到數十或數百兆位元組才會對他們造成困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