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陌生人信任共同記錄事件的技術

EzrealYao發表於2018-03-25

區塊鏈[Blockchain]:分散式網路中由各方共享的安全分散式資料庫,資料儲存在剛性結構(術語為:區塊)中,每個區塊通過雜湊鏈和前面的區塊互相連線


區塊鏈以工作量證明鏈而存在的概念出現,首次在中本聰的比特幣白皮書中提到:“時間戳伺服器通過對以區塊(block)形式存在的一組資料實施隨機雜湊而加上時間戳,並將該隨機雜湊進行廣播,就像在新聞或世界性新聞組網路(Usenet)的發帖一樣。顯然,該時間戳能夠證實特定資料必然於某特定時間是的確存在的,因為只有在該時刻存在了才能獲取相應的隨機雜湊值。每個時間戳應當將前一個時間戳納入其隨機雜湊值中,每一個隨後的時間戳都對之前的一個時間戳進行增強(reinforcing),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鏈條(Chain)。”


網路可以通過不同的機制來驗證交易,主要機制有兩種:

  • 工作量證明:為了增加一個塊,要求參與者(稱為“礦工”)解決複雜的數學問題,而這又需要大量的電能和硬體能力才能解碼;
  • 權益證明:試圖解決這個能源效率問題,因此把更多的採礦權歸於擁有更多貨幣的參與者;

如果把區塊鏈作為一個狀態機,則每次交易就是試圖改變一次狀態,而每次共識生成的區塊,就是參與者對於區塊中所有交易內容導致狀態改變的結果進行確認。


區塊鏈基本概念:

①交易(Transaction):一次操作,導致賬本狀態的一次改變,如新增一條記錄;

②區塊(Block):記錄一段時間內發生的交易和狀態結果,是對當前賬本狀態的一次共識;

③ 鏈(Chain):由一個個區塊按照發生順序串聯而成,是整個狀態變化的日誌記錄;

根據參與者的不同,可以分為公開(Public)鏈、聯盟(Consortium)鏈和私有(Private)鏈。

  • 公開鏈,顧名思義,任何人都可以參與使用和維護,典型的如比特幣區塊鏈,資訊是完全公開的;
  • 私有鏈,是集中管理者進行限制,只能得到內部少數人可以使用,資訊不公開;
  • 聯盟鏈,介於兩者之間,由若干組織一起合作維護一條區塊鏈,該區塊鏈的使用必須是有許可權的管理,相關資訊會得到保護,典型如銀聯組織;

區塊鏈在不引入第三方中介機構的前提下,可以提供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安全可靠等特性保證。因此,所有直接或間接依賴於第三方擔保信任機構的活動,均可能從區塊鏈技術中獲益。

①金融服務:主要是降低交易成本,減少跨組織交易風險等。該領域的區塊鏈應用將最快成熟起來,銀行和金融交易機構將是主力推動者;

②徵信和權屬管理:這是大型社交平臺和保險公司都夢寐以求的,目前還缺乏足夠的資料來源、可靠的平臺支援和有效的資料分析和管理。該領域創業的門檻極高,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動;

③資源共享:airbnb 為代表的公司將歡迎這類應用,極大降低管理成本。這個領域創業門檻低,主題集中,會受到投資熱捧;

④投資管理:無論公募還是私募基金,都可以應用區塊鏈技術降低管理成本和管控風險。雖然有 DAO 這樣的試水,謹慎認為該領域的需求還未成熟;

④物聯網與供應鏈:物聯網是很適合的一個領域,短期內會有大量應用出現,特別是租賃、物流等特定場景。但物聯網自身的發展局限將導致短期內較難出現規模應用;

技術挑戰:

區塊鏈涉及到的領域比較雜,包括分散式、儲存、密碼學、心理學、經濟學、博弈論、網路協議等,下面列出了目前認為有待解決或改進的關鍵技術點。

①密碼學技術

怎麼防止交易記錄被篡改?

怎麼證明交易方的身份?

怎麼保護交易雙方的隱私?

②處理效能

如何提高交易的吞吐量,同時降低交易的確認延遲。目前,開源區塊鏈自身在平臺層面已經實現普通配置,單客戶端每秒數百次的交易吞吐量(參考後面的效能評測資料),樂觀預測將很快突破每秒數千次的基準線,但離現有證券交易系統的每秒數萬筆的峰值還是有較大差距。

③系統安全

首先是立法。對區塊鏈系統如何進行監管?攻擊區塊鏈系統是否屬於犯罪?攻擊銀行系統是要承擔後果的。但是目前還沒有任何法律保護區塊鏈以及基於它的實現。其次是軟體實現的潛在漏洞是無法避免的。

④可整合性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基於區塊鏈的新業務系統將與已有的中心化系統共存。兩種系統如何共存,如何分工,彼此的業務交易如何進行傳遞?這些都是很迫切的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將是區塊鏈技術落地的很大阻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