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發展史】

我是太陽啦啦啦發表於2016-12-03

前言:

一直說Web,專案中也是說建立web窗體,但是對它並沒有一個巨集觀的的認識,今天,小編帶大家總結一下WEB的發展,希望對我們都有所幫助:

核心:

定義

本意是蜘蛛網和網的意思,在網頁設計中我們稱為網頁的意思。現廣泛譯作網路、網際網路等技術領域。表現為三種形式,即超文字(hypertext)、超媒體(hypermedia)、超文字傳輸協議(HTTP)等。

在這裡解釋一下超文字、超媒體、超文字傳輸協議
  • 超文字是一種使用者介面方式,用以顯示文字及與文字相關的內容(日常瀏覽的網頁都屬於超文字)
  • 超媒體超文字hypertext)和多媒體在資訊瀏覽環境下的結合。超級媒體的簡稱,使用者不僅能從一個文字跳到另一個文字,而且可以啟用一段聲音,顯示一個圖形,甚至可以播放一段動畫。
  • 超文字傳輸協議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字在網際網路上的傳輸協議。

發展

第一階段

WEB1.0:靜態技術階段,單向的資訊傳遞,本質是聚合、聯合、搜尋,其聚合的物件是巨量、無序的網路資訊。其代表的站點主要有新浪,搜狐,雅虎,谷歌,網易等。

第二階段

WEB2.0:動態技術階段,雙向資訊交流,加強了網站與使用者之間的互動,網站內容基於使用者提供,網站的諸多功能也由使用者參與建設,實現了網站與使用者的雙向互動交流。這個時期典型的代表有:社交網路,部落格中國等。

第三階段

WEB3.0:是Web2.0的進一步發展和延伸,在Web 2.0的基礎上,將雜亂的微內容進行最小單位的繼續拆分,同時進行詞義標準化、結構化,實現微資訊之間的互動和微內容間基於語義的連結。可理解為網站內的資訊可以直接和其他網站相關資訊進行互動,能通過第三方資訊平臺同時對多家網站的資訊進行整合使用;Web3.0的本質是深度參與、生命體驗以及體現網民參與的價值。

對比

從使用者參與的角度來看:

Web1.0特徵是以靜態、單向閱讀為主,使用者僅是被動參與;Web2.0則是一種以分享特徵的實時網路,使用者可以實現互動參與,但這種互動仍然是有限度的;Web3.o則以網路化和個性化為特徵,可以提供更多人工智慧服務,使用者可以實現實時參與。

從技術角度看:

Web1.0依賴的是動態HTML和靜態HTML網頁技術;Web2.0則以Blog、TAG、SNS、RSS、Wiki、六度分隔、XML、AJAX等技術和理論為基礎;Web3.0的技術特點是綜合性的,語義Web、本體是實現Web3.0的關鍵技術。

從應用角度來看:

傳統的入口網站如新浪、搜狐、網易等是Web1.0的代表;部落格中國、校內網、Facebook、YouTube等是Web2.0的代表;iGoogle、闊地網路等是Web3.0的代表。

趨勢

Web 4.0(知識分配) Web 3.0時網路就具備了即時特性,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地獲取各種知識,但是人們並不知道應該獲取怎樣的知識,媽自己適合於學習哪些知識,也就是知識分配的問題,這個問題將在Web4.0中解決。
Web 5.0(語用網) 在這個時代,Web5.0將模擬人類社會,在數字空間裡建立“虛擬社會”,以興趣、語言、主題、職業、專業進行聚焦和管理。


總結:

不斷的發展,不斷的進步,所有的事物都在向前發展,我們也一樣,不斷的學習,學習什麼都是時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