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層學習之總結】

我是太陽啦啦啦發表於2016-03-30

前言

三層的學習,使得我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更加體會到程式分層的好處,也使得程式碼變的靈活,今天,希望大家跟著小編一起來走進三層,來了解三層,也希望這篇部落格會對大家有幫助。

核心

(一)何為三層

三層架構(3-tier application) 通常意義上的三層架構就是將整個業務應用劃分為:
表現層( UI)、業務邏輯層( BLL)、資料訪問層( DAL)。
1、表現層( UI):通俗講就是展現給使用者的介面,即使用者在使用一個系統的時候他的所見所得。例如:今目標的登入介面
2、業務邏輯層( BLL):針對具體問題的操作,也可以說是對資料層的操作,對資料業務邏輯處理。
3、資料訪問層( DAL):該層所做事務直接運算元據庫,針對資料的增添、刪除、修改、更新、查詢等。

(二)分層目的

區分層次的目的即為了“高內聚,低耦合”的思想。避免牽一髮而動全身。

(二)三層關係

UI層引用BLL層,BLL層引用D層

這裡寫圖片描述

(三)實體層

實體為我們在關聯式資料庫和物件之間架起一座橋樑。實體層不屬於三層,是用來儲存資料的,對資料進行封裝和傳遞。
三層對實體的呼叫:(UI層,BLL層,以及D層,都引用實體)

這裡寫圖片描述

(三)三層之優缺點

優點

1、開發人員可以只關注整個結構中的其中某一層;
2、可以很容易的用新的實現來替換原有層次的實現;
3、可以降低層與層之間的依賴;
4、有利於標準化;
5、利於各層邏輯的複用。
總結:分散關注、鬆散耦合、邏輯複用、標準定義

缺點

1、降低了系統的效能。如果不採用分層式結構,很多業務可以直接造訪資料庫,以此獲取相應的資料,如今卻必須通過中間層來完成。
2、有時會導致級聯的修改。這種修改尤其體現在自上而下的方向。如果在表示層中需要增加一個功能,為保證其設計符合分層式結構,可能需要在相應的業務邏輯層和資料訪問層中都增加相應的程式碼。

如何建立三層

這個我覺的當時我混亂的,所以我認為有必要總結一下:
1. 搭建表示層(建立一個Windows應用程式
2. 搭建業務邏輯層(類庫
3. 搭建資料訪問層(類庫
4. 新增各層之間的相互依賴 (新增引用)
明確:只有UI層是WinForm窗體,其餘的新增的是類庫。

總結

對於三層的理解,現在還不是很全面,在接下來的學習中, 會更加有深刻的體會,在學習中不斷深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