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三號衛星是中國首顆解析度達到1米的C頻段多極化合成孔徑雷達(SAR)成像衛星,於2016年8月10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高分三號B/C(也稱為1米C-SAR 01星和02星)分別於2021年11月23日和2022年4月7日成功發射,相比於高分三號衛星,1米C-SAR採用了TOPSAR模式替代傳統掃描模式(ScanSAR)。兩星與高分三號衛星形成三星組網,單側視情況下平均重訪週期由單星3天縮短至三星小於1天。
本文介紹GF3B/C的L1A級TopSAR成像資料的處理,GF3 ScanSAR資料類似操作。在SARscape5.7下完成,包括資料匯入、多視處理、濾波處理、地理編碼,這些處理步驟可根據應用需求來選擇。
SARscape5.7下載與試用:https://envi.geoscene.cn/sar_license
補丁下載: https://pan.baidu.com/s/1LIHP3rbI3CFUmv-CNQlX9g?pwd=ENVI
高分三號衛星概述
高分三號TOPSAR模式三種成像模式,如下表所示。從檔名上很難區分具體是哪種成像模式,可開啟.meta.xml檔案,找到以下屬性來判斷。
<NominalResolution>50</NominalResolution>
<WidthInMeters>300</WidthInMeters>
L1A級TopSAR資料有三個分片影像組成,以_Strip_0、_Strip_1、_Strip_2字尾標識。
成像模式名稱 |
解析度/m |
幅寬/km |
極化方式 |
|
TOPSAR模式 |
窄幅 |
50 |
300 |
雙極化 |
寬幅 |
100 |
500 |
雙極化 |
|
全球觀測 |
500 |
650 |
雙極化 |
高分三號資料匯入
- 在Toolbox中,雙擊/SARscape/Import Data/SAR Spaceborne/GAOFEN-3工具,開啟Import Gaofen-3皮膚。
- 資料輸入(Input Files):點選,輸入高分三號資料.meta.xml檔案
- 引數設定(Parameters):主要引數(Principal Parameters),設定如下引數。
- 極化方式(Polarization):ALL,輸出所有的極化資料;
注:若不需要所有極化的資料,可以選擇只輸出同極化或者交叉極化的資料;
- 對資料重新命名(Rename the File Using Parameters):True。軟體會自動在輸入檔名的基礎上增加幾個標識字母,如增加“_VV_slc”。
注:軟體自動識別GF-3資料的模式。
5.資料輸出(Output Files)
輸出檔案(Output file list):自動讀取ENVI預設的資料輸出目錄以及輸入皮膚中的資料檔名。
注:1、如果要修改輸出檔名,在需要修改行中右鍵選擇Edit,輸入檔名;
2、如果要修改輸出的路徑,在需要修改行中右鍵選擇Change Output Directories,選擇新的路徑。
6.單擊Exec按鈕開始執行。
注:這個版本會彈出一個對話方塊提示目前只是初步支援TOPSAR資料格式,點選確定即可。
生成的結果除了影像檔案外,還包括KML和Shapefile格式的影像輪廓線。
圖1 高分三號資料匯入皮膚
資料匯入的結果包slc資料、地理座標系的向量範圍shapefile檔案以及kml檔案,如下圖是匯入後的資料檔案。
圖2 匯入列表
引數設定
本例使用的是50米解析度的窄幅資料。
系統引數設定:在Toolbox中,雙擊/SARscape/Preferences/Preferences specific。在引數設定介面中,選擇Load Preferences->LR(coarser than 30m),再點選General parameters選項,設定Cartographic Grid Size(m):50。
選做:在Toolbox中,雙擊/SARscape/Preferences/Preferences common。選擇General parameters選項,設定Generate Quick Look:False。不生成結果快檢視,節約時間和硬碟空間。
多視
單視複數(SLC)SAR影像產品包含很多的斑點噪聲,為了得到最高空間解析度的SAR影像,SAR訊號處理器使用完整的合成孔徑和所有的訊號資料。多視處理是在影像的距離向和方位向上的解析度做了平均,目的是為了抑制SAR影像的斑點噪聲。多視的影像提高了輻射解析度,降低了空間解析度,同時也從SLC產品中得到雷達強度影像。
高分三號資料在資料匯入後生成的資料型別為複合資料型別(Complex),預設顯示的是雷達強度影像(magnitude值)。因此該多視處理為選做步驟。
- 在Toolbox中,雙擊/SARscape/Basic/Intensity Processing/Multilooking工具,開啟Multilooking皮膚。
- 資料輸入(Input Files):單擊按鈕,選擇上一步匯入的*_slc_list資料,如果匯入2種極化的slc資料可以同時選擇,軟體根據後設資料檔案和設定的製圖解析度自動算出距離向視數(Range Looks)和方位向視數(Azimuth Looks)。
- 引數設定(Parameters):主要引數(Principal Parameters)中,引數按照預設。
- 資料輸出(Output Files):輸出路徑及檔名按照預設,結果自動新增_pwr字尾。
- 單擊Exec按鈕執行。
圖3 多視處理引數皮膚
圖4 多視後結果
單通道強度資料濾波
- Toolbox中,雙擊/SARscape/Basic/Intensity Processing/Filtering/Filtering Single Image,開啟Filtering Single Image皮膚。
- 資料輸入(Input Files):點選,輸入上一步得到的強度資料。
- 引數設定(Parameters):主要引數設定(Principal Parameters):
- 濾波方法(Filter Method):提供了八種濾波方法,本例選擇Frost方法。
- 方位向視窗大小(Azimuth Window Size):5
- 距離向視窗大小(Range Window Size):5
- 等值視數(Equivalent Number of Looks):-1
注:1、視窗設定越大,濾波效果越平滑,需要的時間越長。
2、不同的濾波方法會啟用不同的引數。
4.資料輸出(Output Files):輸出路徑和檔名按照預設,自動新增了_fil的字尾。
5.單擊Exec執行。
圖5 濾波結果(左-濾波前,右-濾波後)
地理編碼&輻射定標
- Toolbox中,雙擊/SARscape/Basic/Intensity Processing/Geocoding/Geocoding and Radiometric Calibration,開啟Geocoding and Radiometric Calibration皮膚:
- 資料輸入(Input Files):選擇上一步得到的濾波結果。
- 可選檔案(Optional Files):Geometry GCP File檔案是可選項,這裡不使用。
- 投影引數(DEM/Cartographic System):DEM為可選項。如果輸入了DEM資料,則輸出的結果的投影以DEM為準。輸入DEM資料可以提高几何定位精度。
注:如果需要輸入dem資料,推薦使用SARscape/Import Data/DEM Extraction/ALOS World 3D 30m工具自動下載30米DEM資料。
5.引數設定(Parameters):主要引數(Principal Parameters)
- 像元大小(X Grid Size):50
- 像元大小(Y Grid Size):50
- 輻射定標(Radiometric Calibration):Ture(預設)
注:如不進行輻射定標,得到的為無量綱的Beta值,即雷達亮度值。如進行輻射定標處理,得到的是Sigma計量單位後向散射係數。
- 散射面積(Scattering Area):Local Incidence Angle。
- 輻射歸一化(Radiometric Normalization):Ture(預設)。
注:輻射歸一化後得到的為Gamma計量單位。
- 區域性入射角校正(Local Incidence Angle):False
- 輸出型別(Output type):Linear (預設)
注:輸出型別linear和Db的關係為:∂^0 (Db)=10*log∂^0
6.資料輸出(Output Files):輸出路徑和檔名按照預設,自動新增了_geo字尾。
7.單擊Exec執行。
圖6 地理編碼後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