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圖式一旦被啟動,就會像程式一樣被嚴格執行下去?

shenmanli發表於2017-12-04
所謂創新,本質上是更深刻的認識事物的過程,那麼人類的大腦是怎麼認識事物的?他有什麼特點?


針對人類認知問題的研究,瑞士心理學家讓•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首先建立了認識論。





早期人們對人類認知的理解主要是行為主義的 S→R 模型。針對行為主義模型的缺點,皮亞傑提出了圖式(SCHEMA,間架)這個概念。


圖式(schema)是指一個有組織、可重複的行為模式或心理結構,是人腦中已有的知識經驗的網路,


一個人的全部圖式組成一個人的認知結構。每個人對於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認知結構不同,就會影響對相關資訊的加工過程。


由此提出了 S→(AT)→R 的公式,即:即一定的刺激(S)被個體同化(A)於認知結構(T)之中,才能做出反應(R),如下圖所示。





圖式的特點:


圖式一旦形成,具有相當的穩定性。


圖式決定著人做資訊選擇時相應的內容和傾向偏好。


可引起新資訊的加工。在原來圖式的基礎上,新的內容會被新增更新,形成新的認識。


可以預測事件的發展。


可激發性。圖式一旦被啟動,就會像程式一樣被嚴格執行下去。


三種平衡:


同化和順化之間的聯絡。


個體圖式中子系統的平衡。


調節個體部分知識與整體知識之間關係的平衡。


這就為人類的思維建立了一個模型。這個模型對於現今的哲學、教育學,以及計算科學中的模式識別、人工智慧等都產生了難以估量的深遠影響。那麼這個模型讓我們學到了什麼呢?由圖式理論引出了六大認知方法。





溝通:兩個完全不同圖式的人相互溝通、交流、統一認知會發生困難。在認知的過程,被動接受“正確”答案,在把新知識和舊知識類比、同化和順化過程中,往往會得到一個並不“正確”的答案,所以溝通本質上就是在改變圖式。


討論:圖式的改變是一個主動過程,任何人強加不了,所以“告訴”一個結論是沒有意義的。採取討論的形式,就會有機會了解別人的想法,特別是當他人的想法與自己不同時,會激發自己進行思考,並相應的改變和發展自己的圖式。


比較與展示:相對於簡單接受對方的想法而言,通過比較、權衡進而自己得出結論,然後在展示結論中修正和發展自己的圖式,對於去自我為中心具有重要意義。


小規模嘗試:圖式是在實踐經驗中逐步產生與完善的,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完成。通過小規模嘗試,在實踐中積累經驗,使自己的圖式積累和完善,這是認識的螺旋上升法則。


積累:圖示的改變是一個不斷深化和積累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有些事必須要積累到一定程度,認知才會上一個層次。


轉換視角:人總是從之前的經驗規則來為事務定型考慮,經驗越增長圖式越多。但把事物定型來考慮,會導致看不清事實。因此,改變已有圖式,換個角度想問題,是學習的前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