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QingCloud Insight 2016:揭示雲技術4大方向
7月28日,青雲在其舉辦QingCloud Insight 2016大會上,向與會的1500名企業使用者、生態合作伙伴、開發者、技術愛好者以及媒體等雲端計算相關人士介紹了青雲過去三年在雲端計算領域的探索經驗和觀察到的新技術趨勢,併發布了SDS 2.0、SAN 2.0、NAS 2.0、AppCenter 2.0、Container Instance等一系列覆蓋IaaS、PaaS、生態等多個領域的新品和技術。
統一框架支援全棧團隊
黃允鬆分享了過去10年技術開發和3年商業探索的成功和失敗的經驗。
他表示,當前網際網路正在從過去的狹義網際網路走向廣義網際網路,並且先行者已經從中受益。
- 依賴資料的泛金融領域走得更快,比如銀行的風控,保險的航班延誤險,現在都是通過大資料分析出來的。
- 商品流通行業走向數字化,以數字化的流程改變管理、流通效率以及客戶體驗。
- 養殖業等行業都在藉助網際網路技術轉型,也就是“結構化改革”。
廣義網際網路的轉型,也就是企業的發展越來越依賴於技術,這個過程中也出現了新的技術趨勢:應用的開發和執行架構趨同。黃允鬆表示,青雲從AppCenter 1.0到AppCenter 2.0的變化,也是為了滿足框架化趨同的趨勢。
此時,全棧工程師的需求強勁,但這與人力資源科學相違背——商業對技術要求越來越高,技術越來越複雜,很難有全能型開發人才能夠獨力實現技術、商業執行與團隊管理的落地,所以需要一個統一的框架、統一的工作環境,讓一個具有不同專長技術人員組成一個全棧的團隊,來滿足商業的需求。
與此同時,企業級應用程式將會走向標準化。當前,企業級應用不像PC應用、手機應用一樣容易開發,是因為沒有統一的框架,企業級IT環境不像消費級應用是執行在一臺機器上的,並且不同型別的應用對於底層實現表現出要求高度不同。所以,雲端計算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不同技術框架捏合,從底層角度來解決技術的複雜度問題。
所以,青雲的做的事情,除了解決更高的效能、吞吐能力、伸縮性、穩定性、可用性等問題的同時,在底層資源的管理上更注重引入各種技術解決應用開發和管理的問題,通過一個框架來解決,例如把VM、Container、Unikernel統一,把x86和Power架構統一。
以應用為中心
“隨著青雲QingCloud從‘以資源為中心’向‘以應用為中心’轉型,我們做的產品越來越深入。以前推出的很多功能都是從無到有,現在則需要在已有產品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更快、更全面、更具價效比。”青雲QingCloud CTO 甘泉(Reno Gan)在發言中表示:“為了更好的支撐‘以應用為中心’的戰略轉型,QingCloud在過去一年中加大了對IaaS和PaaS的研發投入。今年,我們已經陸續釋出了SDN/NFV 2.0、Hadoop、資源協作、資源編排、映像市場、ElasticSearch、Hive、Storm等眾多IaaS和PaaS新功能,不斷完善雲平臺的各類產品和服務,降低使用者使用新技術的門檻。”
四大技術方向
甘泉釋出了一系列的新技術和產品,揭示了青雲“以應用為中心”背後的四個技術方向。
AppCenter 2.0:相容Docker/K8S/Mesos
青雲QingCloud推出了AppCenter 2.0全新雲生態應用平臺,相較於AppCenter 1.0,它可以接駁多樣化的PaaS元件實現和叢集管理框架,使得PaaS成為一個非閉環的開放生態,同時也提供了豐富的工具及服務,能夠幫助合作伙伴及開發者更加簡單地構建叢集應用,使用者也可以獲得更加完善的企業級應用和服務。
SDS/NAS/SAN 2.0:效能、功能、容量的突破
SDS 2.0功能更強、效能更高、規模更大,可以支援自定義的副本個數和位置,這對於企業級應用是非常關鍵的屬性。隨著使用者規模和個性化需求越來越高,SDS 1.0的效能與功能都出現了瓶頸。SDS 2.0可同時支援虛擬化和非虛擬化硬碟,允許以硬碟為粒度進行動態副本配置,還能夠以全快閃記憶體代替物理硬碟。
NAS 2.0和SAN 2.0可以為使用者提供更大規模的儲存能力。其中,NAS 2.0支援PB級別儲存空間,SAN 2.0支援的單塊硬碟容量大於100TB。並且SAN 2.0可以支援全快閃記憶體陣列,這意味著使用者在獲得一塊超大硬碟的同時,還能獲得極高的儲存效能。
虛擬化、容器化與無核化:一個框架三種例項
QingCloud宣佈IaaS平臺可以同時支援Virtualization、Container、Unikernel三種架構。在此之前,IaaS平臺只能執行基於Virtualization的Instance(例項),虛擬化必然會伴隨有效能損耗;而基於Container的Instance雖然效能幾乎無損耗,但又依賴物理機核心,不能執行Windows或對核心有特殊要求的軟體,隔離性和安全性較差。
QingCloud新增的基於容器的全功能主機例項(Container Instance)可以在同一個平臺上實現Virtualization的Instance與Container Instance共存,共享一套網路和排程,使用者可以自己決定使用哪種Instance,同時兩種Instance的功能和用法幾乎一致,對使用者而言使用介面幾乎沒有區別。
相容Power/VMware,為全棧開發打基礎
青雲QingCloud還新增了對Power小型機和VMware虛擬化的支援,今後在QingCloud雲平臺上既可以管理基於KVM的Instance,也可以管理基於Power小型機和VMware虛擬化的Instance,給予使用者更多選擇。
生態戰略:三大聯盟
青雲QingCloud在大會上重點闡述了“功能聯盟”、“行業聯盟”、“區域聯盟”三大聯盟,這將成為QingCloud生態系統的重要戰略方向,未來QingCloud會在生態建設方面圍繞三個聯盟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影響力:
功能聯盟:作為技術驅動的基礎雲服務商,QingCloud開放全功能API,陸續推出了應用中心(AppCenter)和映像市場。功能聯盟主要通過AppCenter和映像市場實現落地,使得QingCloud逐漸成為全方位整合的企業級IT綜合服務平臺;
區域聯盟:QingCloud與地方政府合作開拓地域性的雲端計算服務平臺。如今年5月份與福建省政府合作建設中小企業雲平臺,為福建地區的使用者提供雲端計算服務。通過區域聯盟,當地使用者可以享受到QingCloud的雲端計算服務;
行業聯盟:QingCloud去年釋出“X Partners”合作伙伴計劃後,開拓了眾多行業合作伙伴,很多使用者也相繼加入“X Partners”,與QingCloud共同攜手為行業使用者提供專業服務。
相關文章
- 數字福建中小企業雲落地 青雲QingCloud提供獨家技術支援GCCloud
- 2016新年福利!CoreThink×青雲Qingcloud合作GCCloud
- [QingCloud Insight 2016] How do we build TiDBGCCloudUITiDB
- 春鬆客服入駐青雲QingCloud AppCenterGCCloudAPP
- 青雲 QingCloud 推出 KubeSphere(QKE)容器雲,釋放企業核心競爭力GCCloud
- 青雲QingCloud推出以應用為中心的全新雲服務體系GCCloud
- QingCloud Insight 2016:詮釋雲端計算未來圖景GCCloud
- 青雲 QingCloud 實踐課堂(第 2 季深圳站)GCCloud
- QingCloud X Partners 精英賽——技術季GCCloud
- 青雲QingCloud 公有云第6次降價 最高降幅達10%GCCloud
- 青雲QingCloud訊息佇列與叢集管理服務解析GCCloud佇列
- 青雲QingCloud 在不同場景化中的雲端計算應用GCCloud
- 青雲QingCloud 推出 Android 控制檯 完善移動運維平臺GCCloudAndroid運維
- 一個小攻略:如何最大化利用青雲QingCloud 特價機型GCCloud
- 青雲QingCloud推出SDN網路直通服務Docker網路能力大幅提升GCCloudDocker
- 【觀點】青雲QingCloud:我還只是一個剛剛達標的獨角獸GCCloud
- 閒聊雲服務技術系列#4--Mesos
- 青雲QingCloud 映象倉庫上線|最強 IaaS 驅動下的完整容器平臺GCCloud
- 2016杭州雲棲大會看點、技術系列合集
- source insight4配置
- 釋出IoT與EdgeWize邊緣計算平臺,青雲QingCloud如何佈局“新基建”賽道?GCCloud
- 雲原生技術
- Microsoft Build 釋出丨開發者關注的7大方向技術更新ROSUI
- 雲技術是軟體技術,並非硬體技術
- 4月22日丨【雲資料庫技術沙龍】技術進化,讓資料更智慧資料庫
- AWS技術峰會在上海舉行 揭示雲端計算新趨勢
- 虛擬技術與雲
- 4月22日,雲資料庫技術沙龍【杭州站】來了資料庫
- GITC2016全球網際網路技術大會召開銳捷網路揭示網際網路+“源動力”Git
- 【乾貨】2016年12月28日 阿里雲內部技術分享阿里
- 2016技術雷達峰會
- 2016 年 JavaScript 技術棧展望JavaScript
- 2016年JavaScript技術棧展望JavaScript
- Tech Talk · 雲技術有話聊 | 深信服混合雲容災技術解析
- 翻譯WindowsServer2016和SystemCenter2016技術預覽版4使創新更容易WindowsServer
- 【乾貨】2016年12月28日 阿里雲內部技術分享【二】阿里
- 天翼雲混合雲容災技術解析
- 雲原生五大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