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VMware vSphere 5.1 學習系列之二:安裝 Openfiler 儲存

傻呆發表於2016-01-23

目 錄

一、    Openfiler簡介    1
Openfiler的主要功能    1
Openfiler的主要效能和優點    3
Openfiler部署方案    3
Openfiler經濟高效的儲存    4
Openfiler廣泛的硬體相容性    5
Openfiler豐富的協議    5
Openfiler強大的管理功能    6
二、    安裝Openfiler系統    6
三、    登入Openfiler網頁管理介面    21
四、    Openfiler配置規劃    26
五、    配置Openfiler iSCSI儲存    27
建立Physical Volume    27
建立RAID array member    34
建立Software RAID    38
建立Volume Groups    41
建立LUN Volume    44
六、    配置Openfiler網路    49
檢視網路配置資訊    49
配置多網路卡繫結    51
配置網路訪問控制ACL    56
七、    配置Openfiler iSCSI 目標    59
啟動iSCSI Target服務    59
配置iSCSI Target    60
八、    修改Openfiler管理員密碼    66
附錄一:通過Openfiler控制檯建立分割槽    67
附錄二:常用控制檯命令    71

 

 

一、 Openfiler簡介

Openfiler 能把標準x86/64架構的系統變成一個強大的NAS、SAN儲存和IP儲存閘道器,為管理員提供一個強大的管理平臺,並能能應付未來的儲存需求。依賴如VMware,Virtual Iron和Xen伺服器虛擬化技術,Openfiler也可部署為一個虛擬機器例項。

Openfiler這種靈活高效的部署方式,確儲存儲管理員能夠在一個或多個網路儲存環境下使系統的效能和儲存資源得到最佳的利用和分配。

Openfiler NAS/SAN Appliance, version 2.99 (Final Release)下載地址:

https://downloads.sourceforge.net/project/openfiler/openfiler-distribution-iso-2.99-x64/openfileresa-2.99.1-x86_64-disc1.iso

Openfiler的主要功能

Openfiler 開源儲存管理平臺,控制您的儲存裝置:

整合SAN和NAS等多種功能

高可用性故障切換功能

塊級別的遠端複製和災難恢復

功能強大的網頁管理介面

本地化語種使設定更方便

NFS網路優化:NFS客戶端訪問調優,優化了多使用者寫入、同步、埠等

增強的CIFS選項:高階CIFS共享配置,對應用程式的相容性更強

多網路卡繫結:可建立多網路卡的繫結配置,以提高資料的傳輸效能

高階ISCSI設定:可建立多個iSCSI目標和LUN,並且可以建立資料快照

統一儲存 NAS / SAN

iSCSI target功能

支援CIFS和NFS的HTTP,FTP協議

支援的RAID 0,1,5,6,10

裸機或虛擬化安裝部署

支援8TB以上的日誌檔案系統

檔案系統的訪問控制列表

時間點副本(快照)的支援

動態卷管理器

強大的基於Web的管理

塊級別的遠端複製

高可用性叢集

本地化語種使設定更方便

Openfiler的主要效能和優點

可靠性:Openfiler可以支援軟體和硬體的RAID,能監測和預警,並且可以做卷的快照和快速恢復。

高可用性:Openfiler支援主動或被動的高可用性叢集、多路徑儲存(MPIO)、塊級別的複製。

效能:及時更新的Linux核心支援最新的CPU、網路和儲存硬體。

可伸縮性:檔案系統可擴充套件性最高可超出60TB,並能使檔案系統大小可以線上的增長。

Openfiler部署方案

Openfiler提供了一系列的儲存網路協議,使之成為多種部署方案的最佳選擇:

A、儲存區域網路

IP儲存閘道器

磁碟到磁碟備份

視訊監控

Oracle 10g的原始卷

虛擬機器遷移

持續資料保護

B、網路附加儲存

異構的檔案共享

Exchange後端伺服器

虛擬機器的儲存後端

網路使用者的主目錄

媒體歸檔

Openfiler經濟高效的儲存

Openfiler是一個商業上可行的開源NAS / SAN解決方案,並能應付複雜的儲存管理需求。

首先,它可以安裝在x86/64架構的工業標準伺服器上,否定了昂貴的專有儲存系統的需求。只需要10分鐘即可把系統部署到戴爾、惠普、IBM等標準配置伺服器上,伺服器即變成一個功能強大的網路儲存裝置了。

此外,與其它儲存解決方案不同的是,Openfiler的管理是通過一個強大的、直觀的基於Web的圖形使用者介面。 通過這個介面,管理員可以執行諸如建立卷、網路共享磁碟分配使用者和組的配額和管理RAID陣列等各項工作。

作為一個純軟體的解決方案,Openfiler可以在幾分鐘內下載並安裝在任何工業標準的硬體上。這是全新部署或重新啟用老的硬體資源的完美解決方案。它可以用來建立已有部署SAN或DAS儲存系統的儲存閘道器。 在這種情況下,Openfiler是建立共享現有儲存容量的新途徑。

Openfiler廣泛的硬體相容性

Openfiler支援大量的SCSI硬體RAID、SATA、SAS、光纖通道控制器的磁碟技術。還可以將Broadcom、英特爾的千兆和萬兆乙太網控制器繫結,使其接入TCP/IP協議網路資料的速度成倍提高。當然,無論是英特爾至強?和AMD Opteron? 系列的x86/64處理器,還有IBM、英特爾、HP、LSI Logic等廠家的RAID控制器,用於光纖通道的PCI-E和PCI-X介面的QLogic和Emulex的匯流排介面卡。Openfiler與各種網路介面控制器,包括英特爾、Broadcom等,甚至是對高階的Infiniband裝置的相容性都非常的優秀。Openfiler將繼續支援更多新硬體、新技術和解決方案,努力成為網路儲存領域的中堅力量。

Openfiler豐富的協議

支援多種檔案級別和塊級別的資料儲存輸出協議,幾乎涵蓋現有全部的網路儲存服務。

塊級別協議: iSCSI、光纖通道

檔案級別協議:NFS、CIFS、HTTP/DAV、FTP、rsync

clip_image001

Openfiler強大的管理功能

現有的儲存解決方案中基本都存在管理能力不足的缺點。Openfiler面對這一挑戰,相對同類解決方案強化了其直觀且易於操作的基於Web的圖形使用者介面(GUI)。 Openfiler中所有網路功能和儲存方面的設定均通過這個管理介面來完成。 管理介面分為網路、物理卷、使用者和組的認證/授權、系統配置和狀態資訊等。

在基礎層面,磁碟或其他塊級別的資源分配,如硬體的RAID卷等可以在物理卷的管理功能裡實現。 物理卷管理又由幾個子功能組成,其中包括邏輯卷分配和副本(快照)管理等。

管理員也許會更欣賞使用者和組的認證/授權功能,可以進行資源限制與配額管理。 Openfiler支援為使用者和組的配額管理,儲存資源的分配規則允許管理員控制使用者使用磁碟的容量等,還能限制一個使用者所能使用的檔案和目錄的數目。 如果一個組被分配一定的資源,管理員可以進一步限制在該組中特定使用者的資源。 這種理粒度級別的資源管理是OpenfilerS值得強調的。

Openfiler還可以讓系統管理員實時的檢視到系統的詳細狀態,如記憶體,處理器和儲存容量的資源使用。 這可以讓管理員更好地計劃未來的資源分配需求。

二、 安裝Openfiler系統

使用Openfiler安裝光碟啟動計算機,顯示選擇Openfiler安裝模式介面。

Openfiler安裝程式有圖形和文字兩種安裝模式,我在這裡按Enter鍵,選擇圖形安裝模式,。

clip_image003

Openfile歡迎介面,點選Next繼續。

clip_image005

Keyboard鍵盤佈局預設選擇U.S.English,點選Next繼續。

clip_image007

顯示Warning資訊框,點選Yes,確認初始化硬碟並刪除所有資料。因為主機中有4塊硬碟,所以總共需要點選4次Yes。

clip_image009

主機中有4塊硬碟,我要將Openfiler系統安裝到第1塊硬碟sda上。

選擇Remove all partitions on selected drives and create default layout分割槽方式,刪除所有硬碟分割槽並建立預設分割槽。

在Select the drive(s) to use for this installation列表中,只勾選第1塊硬碟sda, 將Openfiler系統安裝到這裡。

在What driver would you like to boot this installation from列表中,選擇第1塊硬碟sda,將載入程式安裝到這裡。

勾選Review and modify partitioning layout,檢視和編輯預設分割槽。

選擇完成後,點選Next繼續。

clip_image011

顯示Warning資訊框,點選Yes,確認刪除第1塊硬碟sda的所有分割槽和資料。

clip_image013

安裝程式為第1塊硬碟 /dev/sda 自動建立預設分割槽,分別有 /boot 、/ 、swap三個分割槽。

三個分割槽佔用了10GB的磁碟容量,磁碟剩餘空間為Free,可用於建立需要的儲存卷。

clip_image015

其它3塊硬碟的空間均未被分割槽和使用,全部磁碟空間為Free。

我們並不需要去修改這裡的預設分割槽狀態,點選Next繼續。

clip_image017

在設定載入程式安裝這裡,使用預設選項即可,點選Next繼續。

clip_image019

主機中總有10塊網路卡,我們只需要使用第1塊網路卡完成,完成基礎系統的安裝。

在Network Devices列表中,選擇第1塊網路卡eth0,並點選Edit,開啟編輯視窗。

clip_image021

在網路卡的編輯視窗中,選擇Manual configuration方式,並根據實驗環境規劃,輸入IP Address、Prefix(Netmask) 內容。

輸入完成後,點選OK返回上層。

clip_image023

根據實驗環境規劃,在安裝程式自動選擇的manually處,輸入主機名。

在Miscellaneous Settins處,輸入Gateway、Primary DNS、Secondary DNS內容。

輸入完成後,點選Next繼續。

clip_image025

在時間區域視窗中,不勾選System clock users UTC項。

在Selected city列表中,選擇Asia/Shanghai,或者在上面的世界地圖中選擇Shanghai。

操作完成後,點選Next繼續。

clip_image027

在root帳戶密碼視窗中,輸入root帳戶密碼,點選Next繼續。

clip_image029

安裝程式配置嚮導已結束,點選Next開始安裝Openfiler系統。

clip_image031

安裝過程中,可以檢視安裝程式,現正在格式化檔案系統。

clip_image033

檢視安裝進度和剩餘時間。

clip_image035

安裝已完成,點選Reboot,重啟計算機。

clip_image037

正在重啟計算機。

clip_image039

計算機重後,顯示OpenfilerESA引導選單,按Enter鍵或等待5秒後啟動Openfiler系統。

clip_image041

正在啟動Openfiler ESA。

clip_image043

啟動完成,顯示Openfiler ESA文字登入介面。

我們可以通過IE瀏覽器訪問Openfiler網頁管理介面地址:https://192.168.1.61:446/。

clip_image045

三、 登入Openfiler網頁管理介面

開啟IE瀏覽器,訪問Openfiler網頁管理介面地址:https://192.168.1.61:446/。

無需理會IE提示的此網站的安全證書有問題,點選繼續瀏覽此網站(不推薦)。

繼續開啟Openfiler網頁管理介面,開啟網頁的過程會有點久,需等待一會。

clip_image047

開啟Openfiler Storage Control Center網頁,顯示Openfiler登入介面。

在Username和Password處,輸入Openfiler系統預設的初始密碼 (使用者名稱:openfiler,密碼:password),並點選Log In進行登入。

clip_image049

登入成功後,進入了Openfiler網頁管理介面。

在管理介面中,共有8大配置頁面,分別是:Status、System、Volumes、Cluster、Quota、Shares、Services、Accounts。

clip_image051

登入後,預設開啟的是Status頁面,顯示了5方面的系統狀態資訊,分別是:System Vital、Network Usage、Hardware Information、Memory Usage、Mounted Filesystems。

clip_image053

四、 Openfiler配置規劃

要滿足vSphere實驗所需的Openfiler iSCSI儲存系統,其實並不需要像實驗環境規劃中所設計的那樣複雜。我只是希望在滿足實驗所需基礎儲存環境的前提下,可以學習更多關於Openfiler系統實用功能的配置。

clip_image055

根據實驗環境規劃,我們需要完成以下Openfiler的配置內容:

1、在第1塊硬碟中安裝Openfiler系統,其中系統自身將佔用10GB的空間,剩餘的空間用來劃分LVM。我們可以學會如何處理Openfiler系統所在硬碟的剩餘空間無法直接建立LVM奇怪問題。

2、使用第1塊硬碟的剩餘空間和第2塊硬碟的全部空間建立的LVM,組合建立1個Volume。

3、使用第3塊和第4塊硬碟的全部空間建立1個RIAD 0卷,並建立1個儲存Volume。

4、將第1塊和第2塊網路卡、第3塊和第4塊網路卡進行多網路卡繫結,分別建立1個bond0和bond1多網路卡繫結的網路介面,以實現網路冗餘。

五、 配置Openfiler iSCSI儲存

建立Physical Volume

開啟Volumes頁面,此時在Volume Group Management下方沒有任何VG卷組。

點選右側Volumes Section處的Block Devices欄。

clip_image057

開啟Block Device Management頁面,在磁碟列表中,可以看到4塊硬碟,它們的Type型別為SCSI硬碟,其中第1塊硬碟 /dev/sda 已有3個Partitions分割槽 (安裝Openfiler時,安裝程式自動建立的),其它3塊硬碟 /dev/sdb、/dev/sdc、/dev/sdd 均沒有分割槽。

在Edit Disk下方點選 /dev/sda,對第1塊硬碟的分割槽進行編輯。

clip_image059

開啟Edit partition in /dev/sda頁面,可以看到當前硬碟詳細的分割槽列表和空間分佈圖。

在Create a partition in /dev/sda區域中,列出當前磁碟剩餘空間的Mode (模式)、Starting cylinder (起始磁柱)、Ending cylinder (結束磁柱)、Space (空間) 資訊。

clip_image061

我們現在要用當前磁碟的剩餘空間來建立一個PV分割槽。

在建立分割槽一欄中,將Mode選擇為Primary,將Partition Type選擇為Physical Volume,在Starting cylinder處輸入1300,在Ending cylinder處保留預設值266305。

設定完成後,點選Create,建立PV分割槽。

細心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原本硬碟剩餘空間的Starting cylinder值為1214,而建立PV分割槽時,輸入的Starting cylinder值卻是1300,這是為何呢?

這是因為Openfiler系統要求硬碟必須保留5%的剩餘空間,所以在建立PV分割槽,需要調整Starting cylinder值,以減少所建立PV分割槽的大小,空出5%的剩餘空間。

如果我們在建立PV分割槽時,將Starting cylinder值強制設定成1214,在點選Create後,可以發現新PV分割槽是不會建立的。

但這種情況只會出現在當硬碟已經存在分割槽的情況之下,如果只是一個無任何分割槽的全新硬碟,在建立PV分割槽時,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雖然依然會保留5%的剩餘空間。

這種特殊情況會給我們建立PV分割槽帶來一些困擾,因為我們無法一次性準確估算出Starting cylinder值的合理大小。若值太大了會浪費硬碟空間,值太小了就無法建立PV分割槽,通常需要反覆嘗試多次才可以,比較麻煩。

當然還有另一種建立方式,可以在Openfiler控制檯下,通過命令列方式來一次性建立好PV分割槽,具體操作方法,可以檢視本文件後面的附錄部分。

clip_image063

建立完成後,在Edit partition in /dev/sda列表中,可以看到一個新分割槽 /dev/sda4。

同時,我們可以看到 /dev/sda4 分割槽的Starting cylinder與Ending cylinder值已被自動調整,與建立PV分割槽手動輸入的不相同。

在空間分佈圖中,可以看到保留了剩餘5%空間,這個空間是無法使用的。

如果剛才的PV分割槽建立操作出現錯誤時,可以點選Delete刪除分割槽,並重新進行操作。

點選Back to the list of physical storage devices,返回上一頁。

clip_image065

回到Block Device Management頁面,在磁碟列表中,可以看到第1塊硬碟 /dev/sda 分割槽數量由原來的3變成了4。

接下來,我們要繼續對第2塊硬碟建立PV分割槽。

在Edit Disk下方點選 /dev/sdb,對第2塊硬碟的分割槽進行編輯。

clip_image067

開啟Edit partition in /dev/sdb頁面,可以看到當前硬碟沒有分割槽資訊。

在Create a partition in /dev/sdb區域中,在建立分割槽一欄中,將Mode選擇為Primary,將Partition Type選擇為Physical Volume,在Starting cylinder和Ending cylinder處保留預設值,然後點選Create,建立PV分割槽。。

clip_image069

建立完成後,在Edit partition in /dev/sdb列表中,可以看到一個新分割槽 /dev/sdb1。

在空間分佈圖中,可以看到自動保留了5%的剩餘空間,這個空間同樣是無法使用的。

點選Back to the list of physical storage devices,返回上一頁。

clip_image071

建立RAID array member

回到Block Device Management頁面,在磁碟列表中,可以看到第1塊硬碟 /dev/sdb 分割槽數量由原來的0變成了1。

接下來,我們要繼續對第3塊和第4塊硬碟建立RAID陣列成員,因為第3塊和第4塊硬碟要組建成RAID 0,所有建立分割槽時存在小小的不同。

在Edit Disk下方點選 /dev/sdc,對第3塊硬碟的分割槽進行編輯。

clip_image073

開啟Edit partition in /dev/sdc頁面,可以看到當前硬碟沒有分割槽資訊。

在Create a partition in /dev/sdc區域中,在建立分割槽一欄中,將Mode選擇為Primary,將Partition Type選擇為RAID array member (此項與之前操作不同),在Starting cylinder和Ending cylinder處保留預設值,然後點選Create,建立RAID陣列成員。。

clip_image075

建立完成後,在Edit partition in /dev/sdc列表中,可以看到一個新分割槽 /dev/sdc1,它的Type型別是Linux RAID Array Member。

在空間分佈圖中,可以看到自動保留了5%的剩餘空間,這個空間同樣是無法使用的。

點選Back to the list of physical storage devices,返回上一頁。

clip_image077

用同樣的操作方法,完成第3塊硬碟 /dev/sdc 的RAID陣列成員的建立。

所有分割槽建立操作完成,最終結果介面。

clip_image079

建立Software RAID

現在我們將第3塊硬碟 /dev/sdc1 和第4塊硬碟 /dev/sdd1,組建成一個Software RAID 0。

在Block Device Management頁面,點選右側Volumes Section處的Software RAID欄。

clip_image081

開啟Software RAID Management頁面,當前沒有Software RAID存在。

在Create a new RAID array區域中,將Select RAID array type選擇為RAID-0 (striped),在Select RAID devices to add列表中,勾選 /dev/sdc1 和 /dev/sdd1。

Openfiler還支援其它型別的RAID,分別是:RAID-1 (mirrored)、RAID-5 (parity)、RAID-6 (extra-parity)、RAID-10 (mirrored + striped)。

點選Add array,建立新的RAID array。

clip_image083

Software RAID 0 建立成功,驅動器號為 /dev/md0。

clip_image085

建立Volume Groups

現在我們將第1塊硬碟 /dev/sda4 和第2塊硬碟 /dev/sdb1 可用空間,組建成一個Volume Groups,以合併成一個的完整可用空間。

在Software RAID Management頁面, 點選右側Volumes Section處的Volume Groups欄。

clip_image087

開啟Volume Group Management頁面,當前沒有Volume Groups存在。

在Create a new volume group區域中,在Volume group name處,輸入卷組名稱VG_1+2,在Select physical volumes to add列中,勾選 /dev/sda4 和 /dev/sdb1。

點選Add volume group,建立新的VG。

clip_image089

第一個Volume Group建立成功,可以看到卷組VG_1+2的詳細資訊。

再用Software RAID 0的可用空間,建立一個Volume Group。

在Create a new volume group區域中,在Volume group name處,輸入卷組名稱VG_RAID_0,在Select physical volumes to add列中,勾選 /dev/md0 。

點選Add volume group,建立新的VG。

clip_image091

第二個Volume Group建立成功,可以看到卷組VG_RAID_0的詳細資訊。

在Volume Group Management頁面,點選右側Volumes Section處的Add Volume欄。

clip_image093

建立LUN Volume

開啟Add Volume頁面,建立儲存Volume。

在Select Volume Group列表中,選擇一個VG (如:VG_1+2),點選Change。

在Block storage statistics for volume group “vg_1+2″ 區域,可以檢視VG的空間使用情況。

在Create a volume in “vg_1+2″ 區域中,在Volume Name、Volume Description中輸入卷名和描述。在Required Space (MB) 中輸入VG剩餘空間的最大值,在Filesystem / Volume type列表中,選擇block (iSCSI,FC,etc)。

配置完成後,點選Create建立。

clip_image095

建立成功後,網頁自動轉至Manage Volumes頁面。

在Volumes in volume group “vg_1+2″區域中,可以檢視到Volume卷資訊。

在Manage Volumes頁面,點選右側Volumes Section處的Add Volume欄。

clip_image097

在Create a volume in “vg_raid_0″區域中,在Volume Name、Volume Description中輸入卷名和描述。在Required Space (MB) 中輸入VG剩餘空間的最大值,在Filesystem / Volume type列表中,選擇block (iSCSI,FC,etc)。

配置完成後,點選Create建立。

clip_image099

建立成功後,網頁自動轉至Manage Volumes頁面。

在Volumes in volume group “vg_raid_0″區域中,可以檢視到Volume卷資訊。

clip_image101

開啟Volume Group Management頁面,可以看到剛剛建立好的兩個Volume Group。

clip_image103

至此,Openfiler iSCSI儲存LUN Volume的建立工作已經完成,接下來我們還需要完成網路和iSCSI服務的配置。

六、 配置Openfiler網路

我們要將第1塊和第2塊網路卡、第3塊和第4塊網路卡進行多網路卡繫結,分別建立1個bond0和bond1多網路卡繫結的網路介面,以實現網路冗餘。

檢視網路配置資訊

開啟System頁面,可以檢視當前系統的網路配置資訊。

在Network Configuration區域中,顯示當前主機的Hostname、Primary DNS、Secondary DNS、Gateway配置資訊。在這裡只有Hostname可以修改,通過點選Update來更新儲存配置。

在Network Interface Configuration區域中,顯示當前主機的網路卡介面配置資訊,可以看到該主機共有10塊網路卡,其中第1塊網路卡 eth0 配置了IP地址,Link鏈路狀態為啟用,速度是1G/s,其餘網路卡均未配置和啟用。

在Network Access Configuration區域中,顯示當前網路的訪問控制配置資訊,現在這裡暫時還沒有進行設定。

clip_image105

配置多網路卡繫結

操作多網路卡繫結時要特別留意,如果在配置第1塊和第2塊網路卡繫結操作時出錯,那麼我們就無法繼續訪問網頁管理介面了,需要到Openfiler的控制檯用命令恢復網路配置,所以建議先配置第3塊和第4塊網路卡的繫結操作,即使發生錯誤,網頁管理介面也不會斷開。

在Network Interface Configuration區域中,點選Create bonded interface。

clip_image107

開啟Network Bonding Configuration介面,在Select interfaces to bond列表中,勾選第3塊網路卡 eth2 和第4塊網路卡eth3,點選Continue繼續。

clip_image109

在IP Configuration區域中,在IP Address處輸入IP地址,在Netmask處選擇子網掩碼。

在Bond Options區域中,各選項配置使用預設值。點選Continue完成配置。

clip_image111

返回到System頁面,在Network Interface Configuration區域中,可以看到eth2和eth3被繫結到了bond0介面。

clip_image113

接著用同樣的方法,將第1塊網路卡 eth0 和第2塊網路卡 eth1繫結到bond1介面。

clip_image115

配置網路訪問控制ACL

在配置iSCSI儲存服務時,需要配置Network ACL,以授權遠端ESXi主機具有訪問iSCSI網路儲存的許可權。

我們的實驗環境規劃中,所有主機的IP地址都在192.168.1.0同一網段,因此只需要對網段進行ACL配置。

在Network Access Configuration區域中,在Name處輸入名稱vSphere-iSCSI,在Network/Host處輸入網段192.168.1.0,在Netmask處選擇255.255.255.0,在Type處選擇Share,點選Update。

clip_image117

網路訪問控制ACL建立成功。

clip_image119

七、 配置Openfiler iSCSI 目標

啟動iSCSI Target服務

開啟Services頁面,在Manage Services區域中,顯示當前系統服務的執行狀態。

在iSCSI Target服務一欄處,點選Enable設定開機啟動,點選Start即時啟動服務。

clip_image121

iSCSI Target服務已經啟動。

clip_image123

配置iSCSI Target

開啟Volumes頁面, 點選右側Volumes Section處的iSCSI Targets欄, 開啟iSCSI Targets配置嚮導。

開啟Target Configuration標籤頁,在 Add new iSCSI Target區域中,自動生成了一個Target IQN名稱iqn.2006-01.com.openfiler:tsn.ce7f3b7f8551,點選Add。

clip_image125

在Select iSCSI Target區域中,顯示剛剛建立好的iSCSI Target。

在Settings for target區域中,顯示iSCSI Target的詳細引數。

clip_image127

開啟LUN Mapping標籤頁,在Map New LUN to Target區域中,顯示了此前建立好的兩個VG,點選Map進行對映。

clip_image129

兩個LUN對映成功。

clip_image131

開啟Network ACL標籤頁,在iSCSI host access configuration for target區域中,顯示一項此前建立的名為vSphere-iSCSI的Network ACL。

將Access選擇為Allow,點選Update,允許此網段訪問iSCSI Target。

clip_image133

如果希望遠端主機在連線iSCSI Target時,需要提供訪問密碼的,以提高安全性的,才需要配置CHAP。

開啟CHAP Authentication標籤頁,在Add CHAP user to target區域中,在Username和Password處,輸入使用者名稱和密碼,在User Type處,選擇Incoming User,點選Add,新增CHAP使用者。

clip_image135

CHAP使用者新增完成。

clip_image137

至此,iSCSI Target服務已經配置完成,Openfiler現在可以開始提供iSCSI儲存服務了。

八、 修改Openfiler管理員密碼

Openfiler系統管理員的預設密碼是password,很明視訊記憶體在安全性問題,建議將其改掉。

開啟Accounts頁面,在右側Accounts section列中選擇Admin Password欄。

在Change Administrator Password區域中, 在Current Password、New Password、Confirm New Password處輸入密碼,點選Submit,提交修改的新密碼。

clip_image139

附錄一:通過Openfiler控制檯建立分割槽

通過Openfiler的網頁管理介面,無法對第一塊硬碟 /dev/sda 的剩餘空間直接建立PV分割槽,只能不斷地嘗試調整磁柱數值,以獲得最大的分割槽空間,比較麻煩。

clip_image140

我們可以在Openfiler控制檯的命令列環境下,通過命令方式來建立PV分割槽,這個問題便可以得到解決。

使用root使用者登入Openfiler控制檯,登入密碼是安裝Openfiler時設定的root使用者密碼。

clip_image142

依次執行以下命令,建立新分割槽:

# parted /dev/sda

(parted) unit cyl

(parted) print free

(parted) mkpart

primary

ext2

1213

266304

(parted) set 4 lvm

on

(parted) print free

(parted) quit

# pvcreate /dev/sda4

clip_image144

在Web管理介面中,已經可以顯示出新建立好的PV分割槽。

clip_image146

附錄二:常用控制檯命令

Openfiler 2.99系統使用的是Linux 2.6.32核心,因此它的控制檯命令與一般的Linux系統相比,並沒有太多區別。

檢視Linux核心

# cat /proc/version

clip_image148

修改root使用者密碼

# passwd

clip_image150

檢視網路卡或介面的配置

# ls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檢視所有網路介面)

clip_image152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已配置的單網路卡)

clip_image154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多網路卡繫結的成員網路卡)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1 (多網路卡繫結的介面)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9 (未進行配置的網路卡)

clip_image156

檢視網路配置

# ifconfig

clip_image158

檢視DNS

# cat /etc/resolv.conf

clip_image160

檢視主機名

# hostname

clip_image162

系統重啟

# shutdown -r now

clip_image164

系統關機

# shutdown -h now

clip_image16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