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統治超級計算領域的九個理由

edithfang發表於2014-08-02

1. Linux在超級計算的歷史



NASA在1994年使用Linux建立了第一個Beowulf叢集,作為昂貴的HPC超級計算機的一種替代品。“Beowulf叢集是基於商用硬體的可擴充套件的高效能叢集,建立在專用的系統網路和開源軟體(Linux)基礎設施上。設計者可以通過按比例新增機器來提高效能。硬體可以是簡單的只需兩臺聯網計算機組成的計算節點,每個節點都執行Linux,並共享一個檔案系統,或複雜的像具有高速,低延遲的1,024節點的網路。”

2. 處理器的進化



直到幾年前,UNIX的變種,如AIX,HP-UX,Tru64 UNIX,Solaris和IRIX仍統治著超級計算領域。HPC或“超級計算機”的硬體費用和價格高昂的類UNIX系統費用限制了HPC技術的使用,那時HPC主要用於學術研究,流體力學,石油和天然氣勘探,計算機輔助設計和測試,以及製藥和軍事研究。然而,在高效能運算領域,Linux已經大範圍的取代原來的價格高昂的系統。突然的,英特爾和AMD取代了RISC處理器,鋪平了用Linux替代UNIX的道路,並且眾多的二線廠商紛紛發力這個領域。

3. 降低總體成本



硬體的低成本化和免費的Linux已經大大減少了HPC系統的成本。無論是20個節點還是兩千萬個節點,其上可定製並且受支援的Linux發行版的許可成本是一樣的。但大多陣列織中,無論是在學術界,政府還是商業環境,必須依靠一個受供應商24/7支援的作業系統。即使在這種情況下,Linux的仍顯著節省前期購買和支撐計算的費用。

4. 可靠、安全、開源



過去,低價格是Linux的主要優勢,現在,市場已經發生變化;目前,消費者和組織都傾向於在保留開源軟體的靈活性和可靠性的同時採用基於Linux的叢集系統來保證系統持續無故障執行時間。可靠性和可擴充套件性這兩個特性是選擇Linux叢集系統時的兩個常見理由。可擴充套件性允許組織機構從一個小規模的叢集系統開始一個專案,並能隨著專案需求的增長無縫地新增節點。

5. 社群資源



在Linux平臺上,HPC有很多很多可用的資源;而且,大部分資源是免費的。看一下其他開源專案的成功之處,你就會發現人多力量大這個道理是有道理的。

6. 容易管理



設立和監控一個叢集系統是非常困難的;特別是對於依靠多代技術來支援眾各種應用程式和多使用者組技術的異構環境。商用X86伺服器架構的Linux叢集系統相對來說是非常經濟的,部分原因是:通過專為HPC案例而設的供應商和工具,設定和管理一個Linux叢集系統變得容易,簡單。

7. 面向創新



這些年來,Linux都在穩定地融合HPC的特性。HPC市場是供應商測試想法的地方,這些想法可能會催生未來商業產品,如多核處理器或低功耗處理器。開源的作業系統經常引領技術的創新,並把HPC越來越多地轉化為“高生產力計算”。

8. 主流生產力



隨著對處理能力和速度需求的增長,HPC惠及了各種規模的商業事務,特別是交易處理和資料倉儲。商業的HPC使用在好萊塢特效製作,金融分析和很多其他行業上。而隨著使用者和供應商數量的不斷增長,HPC不再意味著核心,週期和無人問津,而是指發現,效率和投放市場的時間。例如,閾值應用中的一個重要範疇是“超大規模商業運算”,在這個範疇裡,應用程式不是傳統意義上的HPC工作負荷,這些程式需要超級計算機的規模水平,因此需要使用特定的HPC解決方案和技術。

9. 巴塞羅那的計算機MareNostrum



位於西班牙的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之一,同時也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吸引人的超級計算機,MareNostrum是執行在Linux上的。MareNostrum是放置在巴塞羅那超級計算機中心的一臺超級計算機,是西班牙第二強的超級計算機,同時也是西班牙超級計算網路中的7臺超級計算機之一。它由IBM和西班牙教育和科學部部長Maria Jesus San Segundo提供。
來自:PHP100
相關閱讀
評論(3)

相關文章